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文穿之宅斗克星 > 第55章

文穿之宅斗克星 第55章

作者:岚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8:43:30 来源:免费小说

  “是这个道理,那要不改日你把她带来,我先见见?”

  陆静淑应了:“您哪天有空,我带她来给您请个安?”

  柳太太就跟她约了个时间,说好到时带丛莲如来,然后顺势转了话题,又问起陆老太太的身体。

  陆老太太经过一年的休养,身体已经好得多了,几乎没有太明显的后遗症留下来,不过她的脾气倒是好了许多,专心带着陆静娴和陆静美,还给陆静娴开了婚前培训小课堂。

  几人聊的热闹,很快到了午间,柳太太要留她们母女吃饭,刚吩咐了儿媳妇去准备,外面下人就来回报,说表少爷和二少爷来给太太问安。

  陆静淑起身想回避,柳太太叫人带着她去里间坐,才叫了柳歆诚和郝罗博进来。

  柳歆诚进门先规规矩矩给母亲行礼,又按母亲的吩咐见过方氏,然后才不着痕迹的在屋子里扫视了一圈。

  柳太太坐在上首,早将他这一番动作看在眼里,却只做不知,问了他们两个几句,就让他们回去吃饭。

  柳歆诚有些失望,跟着郝罗博一起退出去,回前院自己房里吃饭。郝罗博一路跟着他,等到了他屋子里,没有别人在以后,才笑道:“白跑一趟吧?”

  “表哥说什么呢?”柳歆诚懒得理他,“你没事先回去吧,我要更衣。”

  郝罗博赖着不走:“你别跟我装蒜了,就你这点小心思,还能瞒过你表哥我?这有什么,知好色而慕少艾,人之常情。”

  柳歆诚黑着脸不理他。

  “你要是真的有意,这么憋着是没用的,不如干脆跟舅舅舅母明言,请他们去提亲不就好了?”

  柳歆诚还是不理他。

  “我可丑话说在前面,虽说咱们是亲表兄弟,在这事上我可两不相帮,万一被人捷足先登,你可别怪表哥没提醒你。”郝罗博也不在意他的臭脸,又劝了一句。

  柳歆诚斜了郝罗博一眼,冷笑道:“好像你真能帮上什么忙似的!快走吧,我要更衣。”硬把郝罗博推走了。

  赶走了郝罗博,柳歆诚换完衣服,一时不想吃饭,自己拿着本书坐在书桌前发呆。他何尝不想求父母去提亲,可是他去探了母亲的口风,母亲根本不听他细说,只说此事她跟父亲早有打算,一切都等他考完乡试再说。

  另一方面,他也不知道陆静淑是什么意思,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只觉陆静淑待他与别人一般无二,实在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想起陆静淑的性格,他又不敢轻举妄动了。

  陆静淑母女俩在柳家吃过午饭,又跟柳太太说了一会儿话,才告辞回家。她到家以后先使人去给丛莲如传话,请她到陆家来见了一面,将柳太太的意思说了,然后过了两日,带着她一起去见了一次柳太太。

  去的时候不只柳太太在,还有他们柳家别房的一个太太也在,那位太太说是头痛,请丛莲如帮忙看看。陆静淑知道柳太太要试试丛莲如的医术,就示意她别怕,放开胆子去看,丛莲如凝神静气,好好给那位太太把了脉,然后说了脉息和病因。

  柳太太就请她开药,丛莲如也没犹疑,斟酌之后开了一个方子。柳太太叫人拿了方子出去,这里照常跟她们说话,等送方子的人回来,将方子递回给她以后,她才提起那位腿有病的旧交。

  丛莲如听了一堆症状,也不敢说病情,只说还得见到病人才能确诊。

  柳太太见她谨慎,对她倒又多了几分信心,就说等她和旧交约好了,再请丛大夫来看。

  陆静淑带着丛莲如告辞,柳太太留她等一等,转头叫人去找了柳歆诚来,让他送陆静淑和丛莲如回去。陆静淑推辞无效,最后也只得让他送了。

  他们先把丛莲如送回了惠民堂,然后再一起回陆家。从惠民堂出来以后,陆静淑找了个机会问他知不知道要看病的人是谁。

  “母亲没跟我说,不过听你说的,像是秦尚书的夫人。”柳歆诚回道。

  陆静淑寻思了半天,姓秦的尚书,“你是说现在留守长安的兵部尚书秦远?”

  柳歆诚点头:“我母亲跟秦夫人是忘年交,听说秦夫人病了,这些日子我母亲常去探望她。”

  陆静淑有些踌躇:“这秦家……”合不合适让丛莲如去啊?别惹出什么不必要的事来。

  看出她的担忧,柳歆诚就劝道:“你不用怕,秦夫人人很好,让丛大夫去看看吧,只别勉强,有把握就治,要是觉得棘手,直接承认便是,秦夫人不会难为她的。”

  “可是我听文姨母的意思,是要针灸呀,这针灸万一……”不是她信不过丛莲如,实在是干系太大,她也有些不敢试了。

  柳歆诚笑道:“你也有怕的时候?放心吧,到时我母亲必定跟着去,不会让丛大夫吃亏的。”说完就催陆静淑上车,把她送回了陆家。

  既然是奉母命送人回来,柳歆诚少不得上门拜见一下陆家长辈。陆家上下,从陆老太太到陆文义,个个都对柳歆诚和颜悦色,客气万分。柳歆诚态度自然,就像是个常来常往的晚辈一般陪着陆老太太和方氏说了会儿话,又跟陆文义聊了一会,才告辞回家。

  陆老太太等他走了就对着陆静淑夸:“看看人家孩子这气度,小小年纪气定神闲,又生的这般出众,真是难得。”

  陆静淑只一笑,不搭话,方氏怕她面薄恼了,借故就把她支了出去,没让陆老太太再对着她唠叨。陆静淑也懒得管他们打什么主意,转头回去打听秦家的事。

  秦远这个人,早些年是很有些盛名的,他进士出身,却三度平乱,立下赫赫战功,是少有的文武双全的人物。可是前两年不知怎么惹恼了皇帝,被打发到长安来养老,从此就没什么声息了。

  陆静淑又从孝义那里打听,可是孝义那里也没有什么秦远的资料,于是最后陆静淑也只得安慰自己和丛莲如,船到桥头自然直,想太多没用。

  就在丛莲如要跟着柳太太去秦府之前,这一轮整肃官员违礼违制行为的风暴终于过去,田惟彰下旨勉励各级参与办案的官员,陆文义因为职责所在,表现出众,还被召入东都觐见。

  陆家上下欢欣鼓舞,陆静淑也很快得知,此次要一同去东都的,除了一些被点名嘉奖的官员,还有赵王和齐王。

  ☆、第98章 点鸳鸯谱

  林贵妃听说齐王也在应诏之列,忍不住嗤笑一声:“看来去捧她的臭脚还真有用。”不然几时能见皇上想起二皇子了?

  如意不敢接话,只陪着笑了笑。

  林贵妃也没在意这个,她不过是随口说一句,笑话完了齐王就问起正事:“叫你给大殿下准备的东西,备好了么?”

  “回娘娘,都备好了。”

  林贵妃点点头,让人出去传话,请赵王明日入宫觐见。

  第二日田从焘早早来到,母子二人坐在暖阁里说话。林贵妃先把给他准备的路上用的东西拿出来,田从焘恭恭敬敬道谢,林贵妃就叹息一声:“你总说是辛苦我了,可也不见心疼心疼我,早点娶个妻子来照顾你的起居。”

  田从焘欲待开口,林贵妃却抬手止住他,说道:“我是答应了不逼你,可你也不能总一个人过日子,你要是一时不想娶妃,娘给你选两个侍妾可好?”

  “儿臣只是想过两年清净日子。”娶妻和纳妾,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本质的分别。

  林贵妃看着越来越成熟从容的儿子,心里有欣慰,也有惆怅:“那你到底是想如何?你给我个准话,到底什么时候肯娶妻生子?”她看田从焘微微皱眉,心里着急,忍不住问道,“就没有一个入得了你的眼么?曹国公的女儿不好么?你不是时常与她往来?”

  田从焘惊愕:“娘娘这是从哪里听来的?儿臣只是看在致宏面上,帮了陈家一个小忙,何曾时常与陈姑娘往来了?”

  林贵妃看他脸上惊讶的神情不似作伪,似乎也真的对陈家姑娘无意,于是又问道:“那么你是更中意陆家的姑娘了?听说这姑娘很能干。”就是出身差了些。

  “……”田从焘干脆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儿臣现在确实没有中意的人选,娘娘放心,一旦儿臣真想成婚了,必定头一个就告诉您。儿臣还要准备出发去东都,就不多扰您了,待儿臣从东都回来,再来给您问安。”说完就站起身来给林贵妃行了个礼,然后干脆利落的走了。

  林贵妃望着他的背影无可奈何,跟如意叹气:“我看我这辈子都别想抱上孙子了。”

  田从焘一路快走出了宫,等到了宫门外上马车的时候,额头都出了一层汗。他满心无奈,贵妃知道陈皎宁和陆静淑他不意外,可是她竟然把这两个都算作他妻子的人选,还是挺让田从焘惊讶的。

  为了不让林贵妃再有时间找他,田从焘回去以后就催着人收拾东西,然后又亲自去齐王府跟田从烈说好,第二日一早就启程跑路了。

  他本以为这么一来,总算是躲过了催婚*,谁知道他一到东都,田惟彰召见他说的第一件事也是婚事。

  “……你也老大不小了,前几年是身子不好,朕也怕你想起旧事,添了郁结,所以一直拖着没提起。但你现在身体也好了,再拖着可就不像话了。”田惟彰铺垫完了,也先问田从焘自己有没有意中人。

  田从焘只能说没有。

  田惟彰就笑道:“朕想你也未必有。左相家里有个幼女,明年将及笄,听说聪慧贤淑,又饱读诗书,朕想为你求娶,你意下如何?”

  李学敏的女儿?田从焘心念电转,回道:“儿臣都听父皇的。只是,儿臣的年纪……”

  “这个不要紧,你既然无异议,那朕就去与李学敏提了。”

  田从焘无法推脱,只得把林贵妃拉出来:“可是母妃那里……”

  田惟彰这才想起应该跟贵妃说一声,就道:“你母妃那里,朕会去说。行了,你刚到,一路也累了,先回去歇着,有话等明日家宴再谈。”他把田从焘打发走,自己回后宫去见皇后,跟她一脸欣慰的说起田从焘,“这孩子这两年确实长进多了。”

  “那是自然,赵王原先只不过是身体不好,人品才干却一向是出众的。”苏皇后一脸温婉的笑道。

  田惟彰握着她的手,点头:“所以前两年朕才越发痛惜,跟他赌气,堂堂七尺男儿,为了丁点小事就把自己折腾成那样,叫朕如何不失望?”

  这次苏皇后就没接话,只是回握着田惟彰的手,静静听他说话。

  田惟彰感慨过后,就把自己的打算跟皇后说了:“李学敏家里有个小女儿,听说还是个才女,焘儿向来眼界高,寻常女子恐看不入眼,因此朕就打算把李家的女儿许给他为妃,你看如何?”

  “左相家的女孩儿自然是好的,臣妾见过左相的长女,确实端庄文雅,气质与众不同。只是,不知道左相心中对这个幼女有没有安排,这婚姻之事,总还是两厢情愿、情意相投为好。”苏皇后说话慢条斯理,兼之她声音好听,格外叫人能听得进去。

  不过这话显然田惟彰不太喜欢听,他皱眉道:“朕已经打听过了,他这个女儿还没定亲。朕选他的女儿给焘儿为妃,那是信得过他,看得起他李家的门楣,他有什么不情愿的?”

  苏皇后看他不高兴,立刻顺着他的意思道:“皇上说的是,是臣妾想岔了,光想着早先在家的时候,两家做亲的章程,倒忘了您是天子,能跟您做亲家,这天下还有谁会推辞?”她用玩笑的口吻回了皇帝的话,绝口不提自己听说过的李家不嫁女儿入皇室的规矩。

  田惟彰果然被她逗笑:“你呀,少来哄朕。你说的也对,这事总要问问李学敏的意思,也显示一下朕的看重。”

  皇后道:“皇上跟赵王提过此事了?贵妃那边……”

  “提过了,你一会儿给长安写封信,把朕的打算告诉贵妃就行了。”田惟彰觉得李家的女儿跟自己的长子很合适,贵妃不可能反对,所以只打算通知她一声。

  皇后听说让她给贵妃写信,心中不由苦笑,却也只能应了。

  当晚皇帝在宫中开宴,把几个儿子都召入宫中,还把出嫁的几位公主和驸马也叫了来,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他心中高兴,还多饮了几杯酒,当晚醉的几乎人事不知。

  第二天酒醒之后,田惟彰惦记着儿子的婚事,直接把李学敏宣了来,跟他聊了几句家常,然后就问他的子女,已经成亲的,是跟谁做的亲家,还没成亲的,都多大,有没有定亲。

  李学敏已经做了三四年左相,对这位至尊也很了解,一听话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现在皇上四个儿子,齐王已经成亲,三皇子也定了亲,四皇子还年幼,他家女儿年纪也不匹配,那么就只剩赵王了。

  “……臣还有一幼女尚未定亲,因此女生来体弱,臣和臣妻不免多娇惯了几分,也想多留她几年,就未曾急着定下亲事。”李学敏只做不知,一副跟田惟彰拉家常的样子。

  田惟彰一听说体弱不免犹疑了一下,他又问了几句,最终也没提及婚事,就放李学敏走了。

  李学敏告退出去,直到回到衙署才长长出了一口气,大冬天的,感觉自己后背居然出了一层汗,不由苦笑。

  当天散衙回家以后,李学敏就跟妻子说了今天的事,然后嘱咐她,这段日子不要带女儿出去应酬了,别人问起,就说孩子染了风寒,在家养着呢,先把赵王在京这段时间躲过去再说。

  李夫人不太乐意:“好好的,哪有这么咒孩子的?那赵王要是一辈子留在京里不走了,咱们女儿还要一辈子不出门不成?”

  “这个你别操心了,我自有办法,就让孩子在家过个安生年,哪也别去。”李学敏嘱咐完了,自己去了外书房,跟幕僚们商议去了。

  与此同时,田从焘也在驿馆里琢磨着,怎么能把这门婚事搅和黄了。

  李学敏这个人他是有几分了解的,奸诈狡猾,年方四十就爬上了左相的位子,怎会是个简单人物?不过皇上的心思也挺难猜的,既然是想要田从熙继承皇位,又为什么想让他娶左相的女儿?

  如今李学敏正跟右相顾名俊闹得厉害,两方各自结党,在诸军国大事上互不让步,彼此攻讦,几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皇上在这个时候让他娶李学敏的女儿,到底是什么意思?

  田从焘反复思考了一番,决定不管皇上是什么意思,都要全力以赴把这门婚事从根本上变成不可能。他拿定主意,找了心腹从人来,让他们出去想办法探听一下李家的各门亲戚,看看有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小道消息可以挖到。

  安排完了以后,田从焘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婚事了,他今年二十五岁,眼看过年就要二十六了,在他这个年纪,一般人儿子都开蒙读书了,也难怪皇帝和贵妃着急。所以就算再怎么想法拖延,恐怕皇帝也不会再放任他下去了。

  可是他能吗?他负担得起一个女人的终生么?田从焘根本没有信心。

  ☆、第99章 又是一年

  陆文义去了一趟东都,回来以后整个人精气神都不同了,活像是打了一针鸡血一般兴奋。每天不是教育弟弟,就是训导子侄,一口一个忠君爱民,还给本来已经放了假的儿子和侄子单独布置了许多功课,忙的不亦乐乎。

  陆老太太看着两个孙子就心疼,跟方氏嘀咕:“这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就不能让孩子们歇歇?”

  “要不您跟老爷说说?”方氏建议道。

  陆老太太想了想:“让他折腾去吧,我一说,他又该说我娇惯孩子了。”

  方氏一笑,从陆老太太这里告退,回去处置家务之前,先把陆静淑叫过来,问她:“秦尚书夫人打发人送了一份年礼过来,怎么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