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文穿之宅斗克星 > 第46章

文穿之宅斗克星 第46章

作者:岚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8:43:30 来源:免费小说

  陆静淑看他有话说,转头吩咐道:“你出去等我。”

  巧慧应了退下,田从焘这才开口:“这次我去东都,与皇上恳谈了几回。”他将目光落定在陆静淑身上,轻描淡写的继续说道,“皇上心中确实钟爱四皇子,依我看,要不了多久,就要立太子了。”

  他跟自己说这个是什么意思?还有他这副局外人的口气是怎么回事?

  作者有话要说:我好像快把好萝卜玩坏了o(n_n)o哈哈~

  还没投票的亲们,快来帮作者投投票吧,么么哒~

  ☆、第82章 坦诚相见

  田从焘并没等陆静淑应答,他说完这句话忽然又问了一个问题:“陆姑娘从何处来?”

  陆静淑一愣,差点脱口而出“从来处来”……。

  “又想往何处去?”田从焘依旧定定望着她,等她的答案。

  陆静淑把他刚才说过的话回想了一番,终于摸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她微笑道:“我既生为女子,就并未存什么凌云之志,经天纬地是从来未想过的。只是我与家母多年受人冷待,不知多少次盼望能有人伸出援手,解救我们于苦厄,却从不可得,最后痛定思痛,方知只有自立自强,才能脱离苦难。”

  田从焘并不插嘴,只默默看着她,听她继续说。

  “说来能有今日也是侥幸。”自家的事他已听说不少,陆静淑也不打算细说,“我常常想,若是老天不眷顾,不给我这一丝侥幸呢?在绝望之中,会有谁来帮我?想来想去,还是只有自己。也是我这人得陇望蜀,我自己脱于苦难了,反而更见不得别人身陷苦难之中,总是自不量力的想去做那个伸出援手之人。”

  她用真诚的目光回视田从焘,最后总结道:“所以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不只能自立自强,还能尽己之力,帮助有需要的人。”这是真心话,算是她的肺腑之言,所以她无论音调还是眼神都极尽诚恳,相信已经很彻底的说明了她之所以向田从焘建言,只是因为想帮助受害的原配嫡妻们,并借此扭转歪风邪气。

  田从焘听完依旧盯着她看了一会儿,才收回目光,微笑道:“陆姑娘真是自谦,有这般的志气还说没有凌云之志,独善其身且兼济天下,这还不算凌云之志?”

  “我哪里能做得到兼济天下?王爷莫要笑我了,我一个闺阁女子,能做的事实在有限,所以这回才冒昧出言,想请王爷伸张正义。倒是我过于天真了,忘了王爷也有不得已之处,还请王爷勿怪。”陆静淑说完站起身行了个礼。

  田从焘摇摇头:“你误会了,我问你这话,并不是怪你。只是不知陆姑娘有何打算,也不知我值不值得陆姑娘看得起,所以多嘴问一句。”

  到这时陆静淑就知道自己猜对了,田从焘今天单独跟她说这些,一是告诉她,太子将会是四皇子,跟他赵王没关系,他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政治投资对象;第二是想问,陆静淑给他出招到底有什么目的。如果陆静淑真的有什么政治目的,那么不好意思,他前面的态度也已经表明了,他并不是太子人选,对太子之位也并无兴趣,陆静淑最好还是另请高明。

  “王爷真是谨慎。”他既然说明了,陆静淑也就正面表明态度,“您放心,我会量力而行,再不敢来烦王爷。”

  强扭的瓜不甜,他既然一心做个闲散王爷,陆静淑也不打算费那个力气去扭转他的看法,何况这个人现在看来是个心志特别坚定的人,并不是别人轻易能左右的。

  田从焘笑起来:“我并不是这个意思。你也把我看的太胆小怕事了,该做的事我还是会做的。我其实很感激陆姑娘早前的建议,可说是让人受益匪浅。就连皇上也称赞立孝子传的主意好,已经开始命礼部遴选了。我今日跟你谈起这些,只是希望能先把话说在明处,以后彼此往来,也能心如明镜,免得有什么误解。”

  这是要跟她交朋友的意思?陆静淑扯扯嘴角,道:“您才是把我看的太胆大包天了呢!我一个女子,又不能当官,犯的着去费那个心么?就算是牵扯上家人吧,我们家的情形您也知道一些,您觉着我肯为了家父和异母弟弟做这些么?”

  “我欣赏陆姑娘的为人,也想与陆姑娘交个朋友,所以才想丑话说在前面,若有冒犯陆姑娘的地方,还请原谅。”这会儿话说清楚了,田从焘也不拿架子,干脆站起来向着陆静淑作揖。

  陆静淑本就一直站着,见他如此,忙向一边避开,道:“王爷这不是折煞我么?蒙您不弃,愿与我结交,我已是深感荣幸了。”

  田从焘才不相信她这话,他早从陆静淑的态度里察觉到她并不是一个很敬畏皇权的人,所以她会这样说,也只是客气。

  “我并不是个拘泥俗礼的人,陆姑娘以后不用这么客气了。”田从焘请陆静淑坐下,自己也坐回原位,“如今整肃风纪一事已有些失控,各级官员开始挟私报复,并以此作为清除异己的手段,与我们的初衷相去甚远,还有一些想往我身上泼脏水的,趁机搅局,实在是混乱不堪。我就打算先放一放这事,将精力放在访寻孝子贤孙上。”

  这么快就开始说正事了,您老换台的时候也插个广告好不?陆静淑心里腹诽,却不能不赞同他的话:“王爷高见,是该如此,让他们先闹着吧,早晚他们就自相残杀了。您只管稳坐钓鱼台,反正皇上已经全权委任于您,是不会多管此事的。”

  皇上当然不会管,他还想借着这件事锻炼自己呢!他们闹得越凶,皇上就会越发想起他的示弱,就会越加站在他这一边,严厉处置这些胆大到连皇子亲王都敢欺负的大臣们。

  “他们可不会甘心,许多人憋着劲儿想逼我出来,看我怎么处置,然后他们好重新投机。我不想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不过,你那边若是有什么事需要我出面办的,不妨直接来跟我说。我也想沾沾陆姑娘的光,多做些与人为善的事。”

  陆静淑笑道:“可我想做的事,多是帮助妇孺,王爷不嫌琐碎么?”

  田从焘正色道:“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你若有需要,直接遣人传信便是。”

  陆静淑此时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因此只答应了下来,两人又说了几句孝子传的事,郝罗博终于回来,陆静淑趁势告辞,带着人去包子铺打了个转,才回的陆府。

  她到方氏房里的时候,方氏正忙着吩咐厨房加菜,陆静淑就问:“家里有客人?”

  “你爹爹有个同年来了,要留饭。”方氏答完话,就打发她去见陆老太太,不让她在房里添乱。

  方氏越来越有当家主母的风范,陆静淑也开始不插手府里内务上的事,所以很听话的去陆老太太房里,正好陆静娴姐妹俩都在,她们就一起陪陆老太太吃了饭,又玩了一会儿才各自回去。

  谁知陆静淑刚到正院门口,还没等回房,守在院子里的珠儿就跟她说:“姑娘,老爷在太太房里,请你回来后过去一趟。”

  今天这是刮的什么风?客人走了,陆文义居然回了后院?陆静淑满腹狐疑的进去正房,到西侧间给父母见礼。

  陆文义脸上微红,似乎喝了酒,但他情绪不错,还很放松的斜倚在榻上,跟陆静淑说起今天来的这个客人。

  “……当年登榜之时,胡兄也算年轻有为、意气风发,这才多少年啊,竟已显了老态。儿子再有出息有什么用?为了个女子,跟他们夫妻弄的离心离德,现在连个孙女都没剩下。”

  陆静淑听得没头没脑的,就拿眼去看方氏。

  方氏先前已经听陆文义讲过一遍了,这会儿就给女儿解释:“这位胡大人有个儿子,今年二十岁了,上上科中了进士,现在在翰林院,是个挺有出息的。可惜就是娶的妻子不让胡大人和胡太太满意,进门几年都无所出。胡公子多方维护妻子,也不肯纳妾,那胡太太自然越发不喜欢这个儿媳妇,那儿媳妇在胡家过的苦闷,去年熬不住,一病去了。胡公子份外痛悔,言语中有些责怪母亲……”

  依方氏说,这就是家务事难分对错,可陆文义显然认为是那儿子不懂事,不知孝顺父母。

  “好在那孩子现在已经知道错了,且丧妻已满一年,胡兄这就张罗着想给儿子再娶一贤妻。”陆文义说着看了陆静淑一眼。

  陆静淑也看回他,心说你不是想把我嫁过去吧?

  方氏先前听的时候已被吓了一次了,这会儿也不让女儿胡乱猜测,忙揭开谜底:“你爹爹的意思,你大姐姐现在不是还没合适的人家么?”

  哦,陆静娴啊,陆静淑舒了口气,不过:“可是毕竟是继妻,二婶恐怕不会乐意吧。这胡家有家底么?”这两样可是二婶最关心的。

  “父子都是进士,家里自然是有些家底的。再说继妻又如何?那前妻又没留下子女!你忘了你与我提的三槐王氏了?”

  陆静淑囧,他还真跟王家学着行事了。不过那胡公子已经中了进士,现在又在翰林院,确实是个值得投资的潜力股,但是一则他是丧妻再娶,二则,他对前妻感情很深,不知道陆静娴能不能赢得他的心。且胡母跟前面的儿媳妇关系这么差,恐怕也不是好婆婆呀!

  她怎么想怎么都不觉得是什么好亲事,也不管陆文义会不高兴,还是把她的想法说了。

  “你这孩子,若那胡家真的没有这些前事,这亲事会轮得到娴姐儿?胡家那孩子我见过,是小一辈里难得杰出的人物。这事我已经跟你二叔说了,他说回去与你二婶商量商量。”陆文义本来想显示一下他做事的高瞻远瞩,谁料这个女儿不捧场,他有些扫兴,干脆从榻上起身,摇摇晃晃的回前院去了。

  方氏送完他回来,就点点陆静淑的额头:“你爹正在兴头上,偏你要来泼冷水。”

  陆静淑笑道:“我说的都是实话!二婶怎么肯把大姐姐嫁去做续弦?”

  “那也未必。”方氏拍拍她的背,“你大姐姐年纪不小了,下面还有弟弟妹妹,你二婶也要为海哥儿着想。”

  陆静淑不以为然的回房,谁料没过几日,竟听说张氏答应了这门婚事,两家已经开始找媒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柳少年跟女主发展神速,这时候自然就该拉出赵王来溜溜啦,啊哈哈

  ☆、第83章 揭露谜底

  远远看见洛阳城的城门,陈皎宁舒了口气,勒住马对后面的卢笙说:“你看,我就说今天能到吧!”

  卢笙扶着酸疼的腰腿苦笑:“我没想到你能跑马跑的这么快。”他现在十分后悔,要不是多嘴说了今天进不了城的话,估计陈姑娘也不会像急行军一样一气奔行这么远,害得他两个大腿内侧都被马鞍磨得生疼。

  “这算什么,我还能跑的更快!”陈皎宁微有些得意,不过也没忘了称赞他,“我也没想到你骑马骑得这么好,我还以为你们读书人不喜欢这个。”

  卢笙骑着马跟她并辔而行,强撑住风度徐徐答道:“是我小时候淘气,偷偷爬到马背上被马摔了下来,把家母吓的够呛。家父就说,既然喜欢就去学,免得不会骑还硬要去逞能,再有个好歹,不如干脆学会了的好。”

  “令尊真是聪明睿智。”陈皎宁发自内心的赞道。

  卢笙微微一笑,没有答话。

  陈皎宁已经习惯他的作风,也不管他应不应声,都能自己说下去:“……要是在东都有哪里不熟悉的,需要人帮忙的,尽管来曹国公府找我,便是我不能办的,还有我爹爹和哥哥。以后你们家也搬到东都来,可真是太好了,我爹爹正愁不知怎么报答你们。”

  “陈姑娘客气了。人命关天之事,无论是谁碰见都会伸手相救的。”卢笙不得不回了一句。

  陈皎宁就道:“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救命之恩?”她正要再强调一下对卢家的感激,城门外忽然飞奔过来两骑。

  待奔到近前时,随从们拦住问话,然后很快就带了一人到陈皎宁面前,“小的见过姑娘,姑娘,公爷派小的们来迎姑娘,公爷和世子爷都在府里等着您呢!”

  “唔,知道了。”陈皎宁看了一眼卢笙,歉意的道,“那我就先走一步。”

  卢笙巴不得她先走,他也好坐进车里去歇歇,忙说:“陈姑娘快去吧,别让家里人等急了。”

  陈皎宁笑着点头,先安排来迎的人再往前去接陈皎华,自己跟卢笙告辞之后,就带着人飞驰到城门处进城,然后改乘马车回了曹国公府。

  一进家门,陈皎宁就被请进了陈希炳的书房,她进去的时候,看见陈皎明也在,很是激动的先去问哥哥安好,陈皎明极其无奈,训斥她:“怎么越来越没规矩了?还不先拜过父亲大人!”

  陈皎宁笑嘻嘻的应了,转头跪下大礼参拜陈希炳。

  “行了,起来吧。”陈希炳板着脸斜她,“都是我把你宠坏了!”嘴里虽然不客气,眼里却都是欣慰,女儿如此关心她哥哥,总是手足情深的缘故,他哪里舍得怪她。

  陈皎宁麻溜的起来,坐到陈皎明身边问长问短,伤势都好了没有?现在还疼不疼了?要不要吃药?能不能出门活动?等等等等,几乎一口气问了个遍。

  陈皎明也没有不耐烦,一条条仔仔细细回了,还问陈皎宁在长安过得如何,又问陈皎华怎么没跟她一起到。

  “大姐姐受不得颠簸,头晕,我让她坐车慢行了。”

  陈希炳就说她:“你怎么不陪着你姐姐慢慢回来?”

  陈皎宁又凑到父亲身边撒娇:“女儿想爹爹了嘛!”

  陈希炳哼了一声,吩咐她:“先去见见你大伯母,将你姐姐的事仔仔细细的说给她听,再问问要不要昌哥儿去接一接你大姐姐。记得先换身衣服,瞧你这一身土!”

  陈皎宁应了就要走,陈希炳却又嘱咐了一句:“你母亲喝了药睡下了,你就不要去吵她了。”

  陈皎宁没有多想,听话的回去自己房里换了衣裳,留下看屋子的丫鬟寻梅抽空低声跟她回报:“姑娘知道么?采莲现在去侍候夫人了。”

  采莲?!她现在在侍候董氏?!这是怎么回事?

  “什么时候的事?”她低声问道。

  寻梅也低声答:“就是公爷回来以后。”别的她也不知道了,正院那边自夫人病后,大清洗了一番,现在没人能打听出来那院里的消息。

  陈皎宁也没再问,把这事放在心里,先去见了大伯母,跟她说了陈皎华的事,又问要不要让二哥陈皎昌去接。

  大夫人心念女儿,早想打发庶子去接,此刻听说是陈希炳的意思,忙答应了,叫人去请二爷回来,带着人去接大小姐。

  陈皎宁看大伯母没心思再跟她说话,也就趁势告辞,又去了父亲的书房。

  陈希炳也在等着她,让她进来之后,就把所有下人都遣了出去,开口揭露谜底:“爹知道你有很多事想问,爹爹现在就源源本本的告诉你。你哥哥这次遇袭,确实是被有心人算计,这个有心人,爹爹相信你也猜到了。”

  “真的是她?”陈皎宁瞪大双眼,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陈希炳沉着脸点头:“是董氏。这个毒妇得陇望蜀,贪心不足……”他有些难以措辞,索性直接叙述,“她这些年明里温柔和顺,待你们兄妹一如亲生,实则居心险恶,一心纵容你们的脾性,想让我不喜。恰巧今年董家有个女儿跟张一杰搭上了,她便心生毒计,想一箭双雕。”

  董氏的计谋很简单,陈皎宁本就是惹了陈希炳生气才跑去长安的,如果她在长安再次惹了大麻烦,陈希炳自然会越发生气。再加上这个麻烦涉及两家姻亲,其中纠缠甚多,不管陈皎宁怎么闹,都是大家丢脸,她自己名声没了不说,也会让陈希炳面上无光。那时他就算再偏爱这个女儿,也不免会有几分不喜了。

  恰好这时候陈希炳打算派人接女儿回来,董氏就撺掇着陈皎明,让他主动请缨去接妹妹,然后半路设伏,打算就此结果了陈皎明的性命。若陈皎明果真因此而死,那么陈皎宁就又多了一重罪名,将来不止陈希炳不能原谅这个女儿,就算是陈皎宁自己,估计也会自怨自艾,认为是自己害死了哥哥。

  等陈皎宁明白了这里头的利害关系,饶是她早已有此猜测,还是禁不住身上发冷,喃喃道:“她怎么敢?她就不怕事情败露么?她哪里找的这些人给她卖命……”

  “她自以为一切安排的天衣无缝,却没想到,出卖她的就是她收买的人。”陈希炳将采莲的事情讲了一遍,“这个贱婢对董氏的事还算知道一些,跟我提起董氏曾向你大伯原来的从人施恩,我才顺藤摸瓜,找到了带头行刺你哥哥的张淮。”

  张淮是原曹国公世子陈希煌的小厮,早先在陈府也是主子跟前的得意人,可惜陈希煌死得早,陈希炳自有自己的亲信,他们这些早先服侍陈希煌的下人就大多赋了闲。

  大家族的家生奴才,这么闲着自然要生事,董氏那时执掌家务,先来硬的收拾了他们一番,然后又寻了几个有些本事、却处境不好的人家施恩,一来二去,就收了几家亲信,张淮是其中的佼佼者。

  “那时我让你回长安陪你姐姐,又不让人知道你哥哥已经找到,假装自己在外寻找,就是为了麻痹她的心神,看她如何动作,好抓她的把柄。董氏得意忘形,终于让我拿到铁证。”陈希炳说到这里微微沉吟,“只是此事,你们的弟弟妹妹却不知情,他们也都是好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