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战斗在魔法世界 > 第234章 我们要回家

战斗在魔法世界 第234章 我们要回家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6 23:17:38 来源:书海阁

“快点开门!我要回家啊。”

“是啊,你们这些薪水小偷,还不赶紧开门,然后就赶紧回家了,不然我告诉我爸爸撤你们的职!”

终于到达了当初进入秘境之门的位置,起码他们自认为到达了。

外交部看起来果然是早有准备,估计也是暗中对于秘境的情况有所了解,对于空间门,确实有办法破除。

毕竟都是一家子来的,秘境虽然有些所谓的“秘法”,但哪里比得上人海战术式的研究人员的摸索?

不过,这里面有问题。

在确认了情况后,外交部的人先是呼喊起了龙亦菲,之前混乱之下,龙亦菲要离开,根本没人敢于,也没人能够阻拦。

而此时此刻,龙亦菲消失不见,却也是让大家惊恐不已。

本来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哦不,救命救生艇,还是官方认证的优秀救生艇,虽然上面挤着的人多一些,但是谁没个自我安慰,觉得龙亦菲看自己顺眼,说不定回来搭救我啊。

现在呢。

人呢?

呼喊无数次后,无数人加入呼喊后,龙亦菲始终没有出现。

“再喊啊,咳咳,龙亦菲小姐,救命啊。”

“龙小姐,我是周波啊,咱们还一起吃过饭啊。”

“薪水小偷,龙亦菲呢,你们怎么让她跑了。”

“快把她找回来保护我。”

“回去以后,我一定要去告她,她这是抛弃咱们跑了!”

“你这是什么话,龙小姐是那种人吗,她肯定是在某处进行战斗呢!”

“战斗?秘境能有多大?她可是音波系的大宗师,打起来,声音肯定是有的,为什么始终没有动静,哪怕她没有,对手呢?还是有问题,她肯定是有办法直接回地球,只不过不肯带这里任何人走罢了。”

“怎么会没有,那个她同校的男的,好像就是她的姘头,还有那个女生,好像也是朱雀的,呵呵,算什么,之前说自己是为了华国奋战,到了关键时刻,还不是护着自己朱雀的人,这叫什么大宗师,打倒她,回去以后打倒她,找媒体揭露她!”

“快点开门,不然咱们在这里就饿死了。”

女士西装女子的汗水都快下来了。

此时太危险了。

她心知肚明,秘境居然大大出乎所料的动手,确实让上级部门预判错误,但是,她们也有布置,甚至预料外的强手,龙亦菲能够出现,其实更好。

她们还有底牌。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由奢入俭难啊。

原本如果龙亦菲从未来过,大家以为进入了一个死亡危险的境地,可能还会团结一致。

毕竟,绝地求生,置之死地而后生,秘境和地球人类其实仇深似海,只不过地球人类对此没有概念,但绝对不接纳俘虏的战斗下,也就不存在什么投降者。

对方不投降,总该有点勇气了吧。

坏就坏龙亦菲出现了。

龙亦菲出现了,大家一开始觉得,就可以高枕无忧的直接安全回家了。

但是龙亦菲又跑了。

人的消化能力在某一程度相对时间上,对身体需要能量是固定的。当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能量的摄入量和容易度不会发生极度的变化。饱暖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对摄入的能量和保存的能耐的容易度也大大增加。当摄入能量的容易度和摄入能量的多少大幅增加的时候,往往对人的身体的要求度是容易适应的。摄入能量的过多往往是需要释放的生理上。当能量摄入的难度增加和减少的情况下对人的身体是要求是痛苦的困难的。反之是容易的。

人性如此。

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很多各式各类的信息,你在接触这些信息后,你的心理机制按照偏好和习惯选择了留住和放走一些信息,最后留在你大脑信息海马体内并活跃的信息就构成了你对现实系统的印象,然后你就会根据这些权重高的信息预先判断接下来会发生的事,其中也参杂了各种心理机制的作用。

一直在期待中会逐渐降低期待阀值是因为:你的心理机制在不断适应这个现实世界。人的心理机制不可能凭空产生,也不可能凭空消失,因此心理机制源于现实,也成长于现实。一样东西能一直存在下去,肯定会有它不被淘汰的理由。人的心理机制也是这样,会不断根据现实的变换,不断变化自己的表现方式。所以当你等待一样东西太长时间,你的内心会因为保护心理健康的需求逐渐降低期待阀值,从而易于满足。并且懒惰也是生物的本性之一,这也是期待阀值会降低的原因之一。

增殇理论,当高级快感替代了低等级快感,当你的圈子范围稳固在高等级范围,当你的收入、人脉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再想放弃这一切,以及对应的带有特定指向的“幸福感”,几乎不再可能。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涉及到一个本源问题,就是如果你已经定义你现在的那些朋友更高端,已经定义和某一个社会群体在一起显得更高级,也已经定义挣更多的钱能收获更多的幸福,当然,这些都是源自你内心所认可的定义,并非社会的定义,社会本身对幸福的本源不作任何定义。别人眼中的高端并非你所理解的高端,别人心里认同的幸福也并非你所认同的幸福。既然你自己都已经说了,认可了这些所谓的“高端生活”,那你请给自己一个放弃的理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如果你不幸,主动或者被动(如被朋友叫去高端会所,打高尔夫之类)提升了幸福感的阈值,要想重新降低阈值,从本质上来讲是不可能的了。这种幸福经验的习得就像你小时候遭受过暴力、第一次性体验、第一次在网吧玩游戏等只要产生了脑回路,就存在你脑海里某个区域,但凡生活中遇到与之有关相关联的因素,就会触及这个区域,比如无聊时你会本能地想到去网吧玩游戏,当然你可以动用意志力选择不去,但这不代表你不熟悉这种打发无聊的路径。除非你从未有过去网吧的经验,此类例子,关于生活,关于做人,不胜枚举。所谓轻车熟路,路径依赖,终生不可逆。凡事,只要有第一次的印象与经验,等第二次要想改变这种印象,或者躲避已经有印随的路径就很难了,这关乎到求生进化的本能,无关对错,无关利益。就像你很难改变对人的第一印象,也很难改变以往做事的习惯,因为任何改变都意味着消耗能量。

虽然不能降低幸福、快感的阈值,但是可以净化降低阈值所带来的看似必然的影响。方法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将生活的注意点放在与简单幸福对应的可控性要素上,然后模拟练习。该方法属于简单净化,其作用类似于“虽不能控制波形曲线的走势,但是可以拉长时间轴,让其不那么陡峭”即可以避免过早沧桑,少年老成;第二种方法属于深度净化,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在沉溺于阈值攀升的状态,作用类似于“不拉长时间轴,让其来得更猛,迅速达到高处不胜寒的境地,然后阈值没有办法提升,开始降落谷底,形成伪质变。”最后达到的效果类似于“已经看遍世界的沧桑,但仍然可以对生活保持微笑”。第三种方法,最为纯粹,简单说就是直接拆除阈值概念和体系,无望≈无敌。最后达到的效果类似于“已经看遍世界的沧桑,但本人已经开始享受世界的沧桑,已经不必基于某种目的去刻意保持微笑,无论哭笑,无关信仰、无关面子,无关他人”。

这个道理其实有些人是懂的。

就好像你去吃饭,原本大家就准备吃凉皮馒头,也无人有所不满。

但突然有人把火锅摆在了桌上,然后什么顶级肥牛肥羊片,各种松露啦鱼翅啦都摆上了,最好的米酒倒上了。

大家正准备开动来一顿呢。

结果,这个时候,突然有人把这些东西撤走,然后给你换回凉皮。

炸毛不,疯了不。

所以,这不是什么人不好的事情,而是人性的必然啊。

搁着谁都炸毛。

现在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从原本生死时速拼命回去的底线,到忽然有一位全国知名强者女性的加入,这种安全感没有持续几天,马上就发现,又回到之前的老路。

失望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它不似开心,只要你咧开嘴笑,大家都知道你开心。但是失望到整张脸都透露出主人很失望的信息,那真的是很失望了。任何抽象的东西具体的时候都是异常强大的。然而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满怀希望的人往往易于冲动,一旦失望了,反而倒冷静了。马良说:“我很少愤怒,但常常失望。乐观主义者才会愤怒,而悲观主义者更多失望,因为生气改变不了什么。我戏谑和嘲笑的东西都是我深深爱过然后失望了的东西。对不可救药的事物,我反而会抱着柔情,和他们一起自甘堕落的。”其实我不懂,我相信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解。它永远一成不变,如无风夜晚的雪花静静沉积在心底。我不愿意从这世界消失。闭上眼睛,我可以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心在摇摆。那是超越悲哀和孤独感的、从根本上撼动我自身存在的大起大伏。起伏经久不息。我把胳膊搭在椅背,忍受这种起伏。谁都不救我,谁都救不了我,正像我救不了任何人一样。这个世界上最可怕伤害是攻心,以失望攻心。人,都是一样的。失望不得。失望要比绝望更加可怕,一个绝望的人,是死的,他不怕你再夺走什么,也不怕你毁掉什么。可是失望就不一样。一颗活过的心是承受不住失望的。一旦失望,就会在那颗心上凿开一个洞。灵魂就会漏气。就会不堪一击。是不是?

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发财。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面子、利益的冲突,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更要命的是:有一种人只做两件事:你成功了,他妒嫉你;你失败了,他笑话你。

但现实中,陌生人世界中的坏人,我们比较好辨认;而熟人世界中的坏人,我们根本就无法辨别。因为熟人世界里的坏人,他们会伪装、能隐藏很深,不会做出大恶。但他们会不断侵蚀我们的财产,占用我们的时间,损害我们的利益,破坏我们的幸福,进而获得收益。

一件事,有黑有白,有曲有折。对于这些需要“拐个弯儿才能想明白”的事情,很多人看的往往比感受的要真切:人天生都有寻求未知的渴望,但未知能带给人的感受,往往因人而异。

人之初,世界上根本没有善恶之分,有的只是“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的行为。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遵循着这一基本规律。在自然界要想生存,只有一种逻辑:保护自己,毁灭他人。肉食动物为了获得食物生存下去,残忍地杀害了温顺善良的草食动物。藤蔓为了得到阳光,绕在大树上一圈一圈往上爬,最后把大树勒死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作为食物链的一员,就必须参与到食物链当中去。什么,你害怕杀生作恶你不吃?饿死的只是你,没了你地球照转。放在拥有道德的人类社会,一样适用。人之初,既不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只明白,自己要生存下去。我们分析小孩子的所有“恶”行为,其实都是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熊孩子在公共场所又哭又闹,弄个大新闻,逼迫父母妥协,只为了要买零食,这是恶吗?

喜欢战斗在魔法世界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战斗在魔法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