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遇见深井冰 > 第281章

遇见深井冰 第281章

作者:青木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8:09:45 来源:免费小说

  她又想抓住李桓一个劲的往死里摇了,要不要这么丧失啊!

  第128章 开科

  李桓对于中山公和几位公子突然无故暴毙的事,流了几滴眼泪,还下令中山公的坟墓按照帝王陵寝的规格来修建。

  李桓自从入洛阳辅政以来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改革吏治,选拔人才,统一货币,整顿物价,这一样一样的走过来,到了如今洛阳里又有了当年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修建帝陵这件事,一般是在帝王登基之后就派人出去选一处福地,勘探风水认为可以作为帝王之陵之后开始修建一直到帝王驾崩为止,元善自然也不例外,李桓所谓的按照帝王陵墓修建,才不是另外重选一个地方开挖,而是照着原来就有的陵墓继续修建,而且也只是完善一下,不会花费太多功夫。

  那几滴在贺霖看着固然是鳄鱼的眼泪,不过她也要和李桓统一步伐,把永安长公主给召进宫,表达一下长公主没了夫婿庶子的安慰。

  贺霖做好了一切永安长公主歇斯底里,对着她大吵大闹的准备。毕竟自己一家子害死了长公主她男人,要是闹,也在情理之中。

  谁知道永安长公主在她面前只是哭了那么一下,然后就呆呆的坐在那里,就是她说话,永安长公主也要楞上一段时间才能慢慢反应过来。

  贺霖都有些拿不准是不是永安长公主悲痛过度,整个人都傻了。

  “你还有个女儿,为了孩子你也得好好得。”贺霖干脆拿出了那个还在襁褓里的女儿来激励小姑子。

  女孩子生孩子年纪太小,在贺霖看来是没有多少母爱可言的,反而是害怕更多些,可是到了这个点上,不管有没有用,反正先顶上。

  “阿嫂,我知道的。”永安长公主低声道,嗓音嘶哑。

  贺霖见着永安长公主这样,也不好再劝说什么了。

  洛阳里为那位无辜丢了性命的前朝皇帝放声痛哭的没几个,就是那些前元氏宗室们,也没多少敢上门吊唁。

  接下来朝堂上宣布的政令,更是让人把元善的死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天子发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政令,其中头一条就是废黜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改为开科取士的方式来选拔人才。

  九品中正制度兴起于三国曹魏时期,原本只为了选拔人才,但是后来士族崛起,几乎是垄断了整个人才推荐,以至于寒门子哪怕有才也根本没办法为官,但是只要出身士族,就算天生是个傻子,也能有一个地方官做。

  在衣冠南渡北方胡人肆掠之后,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度就一度陷入低谷,后来孝文帝实行汉化,将这一套门阀制度学了过来,确定鲜卑八大姓和汉人士族的崔卢等大姓有同等的位置,可惜这一套门阀断了六镇将士的上升之路,再加上对洛阳对六镇越发严苛,等到灵太后毒死皇帝的事情一出,六镇就立刻出兵了。

  说起来如今的天子原先就是出身六镇的镇户。

  朝堂上鲜卑勋贵们自然是对天子这个政令毫不反对,勋贵大多出身较低,而废除九品中正制受害最大的乃是汉人世家,并非是鲜卑贵族,鲜卑贵族们乐的表示支持。

  另外还支持此项政令的还有朝堂中的寒门子弟,李桓选拔人才并不太注重出身,只要有才干,不是出身世家一样的得以重用。

  崔岷下朝的时候,整张脸都是黑的,一开始天子颁布此项政令的时候,他是急切反对,和他一同反对的还有其他的几个世家大臣,可是天子执意如此,崔岷也无可奈何。

  他是文官,想要劝阻也不是不可以,一头撞死在殿内大柱上,这种办法可以说是百试百灵,可是崔岷才不会拿自己一条命开玩笑。

  李桓有这个意向已经很久了,他还在辅政的时候就已经将从原来的大臣以在职年月长短作为升职凭据给废除掉,变成按照才能来。

  现在想来,早就在那会,天子就已经在打基础了。

  “此法从两汉开始就已经存在,”李桓面对崔岷的反对,面上不急不躁,“汉武帝下求贤诏,如今朕欲效仿,也不行么?”

  崔岷无话可说了。

  崔武一直紧紧跟在兄长身后,到了崔家门口崔岷震袖,面上还是没有缓过来。

  “兄长何必为此事生气?”崔武看着崔岷满脸怒气开口问道。

  “我一心想要恢复魏晋九品中正制,光复当年崔氏门楣,看来此举怕是不行了。”崔岷坐在榻上长长叹了一口气。

  崔武沉默一会,“阿兄,我朝究竟不同于南朝,况且太武帝时候的清河崔氏满门的祸事,给的教训难道还不够大么?”

  崔岷听了弟弟的话不禁蹙眉,崔武所说的乃是太武帝时期的太常崔浩,崔浩在朝中任要职,一心就是想要让鲜卑人完全用汉人的那一套,恢复九品中正制不说,更想将南渡之前的门阀制度一并重现。

  谁知道鲜卑贵族根本就不吃崔浩的这一套,再加上崔浩撰写碑文揭示拓跋氏早年的从继婚等胡人行径,终于崔浩下大狱,斩首于闹市中,而清河崔氏和姻亲范阳卢氏遭到血洗,甚至险些灭族。

  “……”崔岷听到弟弟说的话,他眉头紧紧蹙了起来,一只手撑在凭几上。

  清河崔氏手中无半点兵权,若是真的冲突起来,弄个不好当年太武帝崔家的惨景恐怕要重现。

  “况且,这件事也不一定是坏事。”崔武说道,开科取士终究还是要考的才智,家族中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青年才俊,“族中到底还是有些后辈是有真本事,若是让他们和寒门子前去应考,谁胜出的几率大,也是一望便知。”

  世家们最大的武器便是知识和礼仪,战乱中遇上毫不讲理的胡人,或许只有乖乖束手就擒,但是若是想要坐稳这天下,就必定要用到诗书礼仪的那一套。

  如此何愁家族中无人不被用?

  **

  朝堂的事,贺霖也知道了,她向来就不是对政事不问不顾的人,她是皇后,那些朝政她不插手不代表她不会去了解。

  得知皇帝下令正式废黜九品中正制的时候,她差点就给李桓鼓掌。

  九品中正制那一套,说白了就是那些世家一个劲的提携自家的子弟,然后朝堂上就那几家的人,底下的人都会被压得死死的,根本就没有半点翻身的可能。

  “陛下这一次真是做的极好。”她这里来的最多的是汝南长公主,后宫里空空如也,就她一个中宫皇后,才没有什么妃嫔清早来拜见她的事。

  汝南长公主八岁大,听着皇后这么高兴,她也跟着附和,“没错,儿听说当年司马氏还在的时候,那些个世家子就只知道玄谈服用五石散,等到胡人都打到城下了,一个个吓得双股颤颤,一张嘴都不知道说话了。”

  “听说当年羯胡打进洛阳,那个太子妃的父亲,还是琅琊王氏的中流砥柱呢,开了城门将胡人引进门,还说要让胡人的头领去做皇帝!”汝南长公主已经在读书了,况且这些事离现在也没有多久,她听别人说的多也记得清楚。

  “如今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都成了刀下鬼了。”贺霖颇有些感叹,如果说北朝的那些世家还要受到鲜卑贵族的压制,那么南朝的王谢很是风光了一阵。

  至少在儿女亲事上是一块大热门。

  “那也是他们自找!”汝南长公主人小,但是口上却是半点都不客气,“只晓得玄谈,嘴上功夫好有什么用处,环首刀一砍,再会说也会成了死人啦!”

  “你这孩子,嘴上可真是厉害。”贺霖听了她这么讲,没有半点生气,其实她也不明白玄谈有个什么用,李桓曾经围观过从南朝来的士人玄谈,他回头还复述给贺霖听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