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高门庶孽之步步莲华 > 第75章

高门庶孽之步步莲华 第75章

作者:瑾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8:05:32 来源:免费小说

  陆明萱忍痛点点头,补充道:“你经过大殿时,顺道与跟大夫人的丫鬟妈妈们说一声,让她们分几个人先沿着那个小贼逃跑的方向追过去,指不定还能追上那小贼呢?”

  话音刚落,就见一抹火红色的身影以极快的速度,沿着方才那小贼逃跑的方向追了上去……

  ☆、第四十三回

  眼见一抹火红色的身影以极快的速度朝着方才那小贼逃跑的方向追了上去,看身形衣妆分明是个女子,陆明萱与陆明芙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有些回不过神来,那女子莫不是替她们抓贼去的?那她们是不是该等在原地,待那女子回来后,不管有没有替她们拿回东西,都向人家道声谢的?

  丹青不由迟疑道:“姑娘,那奴婢还要不要去找寺里的师傅们,又还要不要去请大夫人跟前儿的妈妈们分几个人手替我们抓那小贼去?”

  陆明萱回过神来,忙道:“自然要去,那位姑娘瞧着动作虽敏捷,到底只是一介弱女子,万一那小贼还有同伙隐藏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呢,我们总不能明知前面可能有危险,还让人家好心的姑娘身陷囹圄,你快去!”

  丹青忙屈膝应了,快步行至正殿大门口与跟陆大夫人来的婆子们把情况一说,婆子们因见里面陆大夫人与陆二奶奶正满心虔诚的以头抵地无声祷告,不敢惊动,却也不敢就此怠慢了陆明萱与陆明芙,姐妹两个在陆老夫人面前的体面是阖府上下有目共睹的,万一她们回头在陆老夫人面前告上她们一状,便是陆大夫人也不好保她们的,遂立刻分了四个婆子,沿着小贼逃跑的方向便欲追上去。

  不想还没跑出几步,远远的就见一个火红色的身影拖着个年约*岁,一身粗布衣裳的男孩儿大步走了过来,丹青眼尖,立时便认出对方正是方才追那小贼而去的女子,那男孩儿不用说则是那个小贼了,丹青忙与几个婆子道:“这便是我方才说的那位好心的姑娘了,她已将那小贼追了回来,就不劳烦几位妈妈了。”

  说完,疾步迎了上去,对那女子屈膝行礼道:“奴婢丹青,多谢姑娘仗义相助,还请姑娘稍等片刻,容奴婢前去请了我家姑娘来亲向姑娘道谢。”

  女子十七八岁的样子,身材高挑,五官英气美丽,整个人看起来生气勃勃,精致张扬,穿了身正红色绣折枝海棠花的蜀锦衣裙,头发梳作弯月髻,戴了赤金点翠蝴蝶步摇,看妆扮便知其家里必定非富即贵,只可惜她别在腰间的裙摆大大损毁了她的形象,让人瞧着实在忍不住想发笑。

  然她自己却一无所觉似的,一听完丹青的话,便笑道:“我与你一块儿过去见你家姑娘也是一样的。”说着,不由分说拖起那兀自挣扎个不住,却怎么也挣不开她手的小贼,大步往陆明萱与陆明芙所在的方向走去。

  远处陆明萱与陆明芙早已瞧见这边的情形了,不待丹青去相请,已忙忙走了过来,待见了那女子,陆明萱便先屈膝道谢道:“多谢姑娘仗义相助,敢问姑娘高姓大名,尊府又是哪里,回头我也好禀了长辈,备了厚礼遣人登门再道谢。”

  女子先没有回答陆明萱的问题,而是将陆明萱的噤步递上,笑道:“我瞧你们便知道是达官贵人家的小姐,怎么出门也不说多带几个人?潭拓寺虽是佛门清净之地,但因人来人往,香火旺盛,难免各式各样的人都有,这小贼在你们求签时便已盯上你们了,可你们却一无所觉,下次再出门时,可千万要记得多带几个人,本身更要提高警惕才是。”

  陆明萱见女子笑容明朗,说话又快又响亮,一看便知是个爽直之人,不由生出几分好感来,笑道:“多谢姑娘好意,此番的确是我们姐妹疏忽了,想着长辈就在大殿里上香,两处离得并不远,所以只带了贴身丫鬟,岂料这么短的距离也能生出事端来,若不是姑娘仗义相助,只怕这小贼早不知去向,我的东西也绝难再取回来了,还请姑娘再受我一拜。”说完又屈膝福了一福,才双手接过了自己的噤步。

  女子这才看清楚陆明萱的长相,双眼一下子亮晶晶的,一把扔开那小贼,便双手握了陆明萱的手,道:“我叫卫玉华,妹妹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家的小姐?你长得可真好看,比我七个亲嫂子十个堂嫂子加起来还要好看,只可惜他们都已娶亲了,不然要是你能做我嫂子,我便能天天见着你了,该有多好?”

  呃,这是什么情况,哪有人一见面便对人家姑娘说想其做自家嫂子的,还有,她家嫂子可真是有够多的,光亲嫂子都有七个……陆明萱不由有些尴尬,陆明芙眼里则已分明有了不悦之色,就算这位卫姑娘才帮她妹妹追回了被偷走的东西,算是她们的恩人,也不能对妹妹说这般无礼的话罢!

  一旁那小贼一路上都在寻找逃跑的机会,只可惜卫玉华手劲极大,他怎么也挣不脱,只得被她拖了过来,如今好容易见卫玉华松开了他,他又岂肯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眼瞅着在场众人都没有注意他,猛地一吸气,便箭一般往最近一条巷道跑去。

  却不想卫玉华虽正与陆明萱说话,眼睛的余光却一直注意着他,他才一动作,卫玉华已身形一闪,几步挡到他面前,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法,眨眼间已将他反剪双手摁到了地上,然后得意洋洋道:“也不打听打听姑奶奶我是谁,还想从我手里逃跑,真是瞎了你的狗眼!”

  小贼眼见自己逃脱无望,遂使起哀兵之计来:“好心的小姐,求您就饶了我罢,我爹死了,娘病了,下面几个弟弟妹妹也都还小,家里都断炊两天了,我自己忍饥挨饿不要紧,可我不忍心看我娘和弟弟妹妹们也跟着忍饥挨饿,这才会一时糊涂偷了那位小姐的东西的,我已经知道错了,求您就饶了我这一次罢,我保证以后一定不会再犯,求您就大发慈悲,饶了我罢……”

  “小姐,您怎么一眨眼就不见了踪影,让我们好找——”远远的忽然跑过来两个丫鬟模样的年轻女子,一见卫玉华正反剪着一个小男孩儿,裙摆还别在腰间,二人立时大惊失色,其中一个已忍不住跺脚叫道:“小姐,您怎么又多管闲事了,夫人不是一早便三令五申过,说京城不比大同,让您收着性子嘛,谁知道您又这样,回去后若是让夫人知道了,一定会骂死我和春暄的!”

  卫玉华似是这才意识到自己现下的行径的确有些不雅,只得松开了那小贼,将裙摆放了下去,讪笑道:“好了啦夏晖,只要你们不告诉我娘,她自然不会知道,你们自然也不会挨骂了,再说了,难道让我眼睁睁看着这小贼将这位妹妹的东西偷走不成,姑娘家的东西是能随便遗失的吗,万一落到有心人手上,蓄意坏了这位妹妹和她家姐妹的名声,叫我于心何忍?是不妹妹,对了,你还没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呢,你真的长得好好看,比我这辈子看到过的所有人都好看!”

  春暄与夏晖见自家小姐这么快已经与人家小姐‘妹妹’上了,不知道的人看在眼里,还以为她们多熟呢,不由暗自哀嚎,看来自家小姐一看见长得好看的人便迈不动道,指不定还要感叹上一句‘只可惜我哥哥们都已娶亲了,不然你要是能做我嫂子该有多好’的老毛病又犯了!

  夏晖因忙赔笑向陆明萱和陆明芙道:“还请二位姑娘别见怪,我家小姐就是这么个直性子,口没遮拦的人,实则心肠极好,半点恶意也没有,她若是说了什么冒犯您二位的话,还请您二位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陆明萱方才虽觉得尴尬,却并没有因卫玉华的便对她生出什么恶感来,之后又见了她与春暄夏晖之间的对话实在有趣,不由暗自好笑不已,忙道:“卫小姐一看就是个爽直的人,方才又仗义相助素未谋面的我,可见心地也极好,这般爽直心善的一个人,我欣赏还来不及,又怎么会见怪,这位姐姐言重了。”

  亦连陆明芙眼里的不悦之色也因卫玉华放下裙摆的动作实在好笑,早已消失不见了,附和陆明萱的话道:“是啊,我们感激卫小姐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见怪,这位姐姐实在客气了。”

  卫玉华一下子得意起来,微抬下巴看着春暄和夏晖道:“看见了罢,两位妹妹都很欣赏很感激我呢,我要是不多管闲事,又怎么会让两位妹妹这般欣赏与感激?对了,两位妹妹还没有告诉我你们叫什么名字,又是哪家的姑娘呢,我回头好去找你们玩儿啊,说来我回京都几个月了,却至今没交上几个朋友,那些所谓的千金小姐们不是她们嫌我粗鲁,就是我嫌她们扭捏,怎么也说不到一块儿去,难得两位妹妹与我投缘,我总算是交上两个朋友了,这下我娘应该可以松一口气了罢?”

  人家姑娘不过白与小姐客气几句罢了,几时与小姐‘投缘’,又几时与小姐成为‘朋友’了?春暄与夏晖忍不住再次扶额,有种恨不能即刻晕过去的冲动。

  陆明萱与陆明芙经过这么一会儿的相处,却是已大略知道卫玉华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虽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成为朋友,但眼下告诉她二人的名字还是可以了,陆明萱因笑道:“我叫陆明萱,这是我姐姐陆明芙,我们是定国公府的旁支,如今养在定国公老夫人跟前儿,只不知卫小姐尊府是哪里,回去后我们也好禀了老夫人,备了厚礼亲自登门答谢。”

  卫玉华立刻笑道:“原来妹妹叫明萱,真是个好听的名字,不过名字再好听,也没有人好看。”又夸陆明芙:“芙妹妹也好看,今儿潭拓寺这一趟我可算是来着了,能结识两位这般漂亮的妹妹,至于我家,倒不是不能告诉你们,只是备礼物上门答谢什么的就不必了……”

  说着压低了声音,“到时候我娘若是问起两位妹妹何以要答谢我,我今儿的所作所为岂不就漏了馅儿?我娘还不定怎生念叨我呢,我最怕我娘念叨的了,所以两位妹妹可以去我家找我玩儿,但千万不要备什么礼物,也千万记得可别把今日之事说漏了嘴。”

  她这幅神神叨叨的样子实在有趣,陆明萱与陆明芙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起来,陆明萱正要说话,地上那小贼见卫玉华不为自己的“悲惨遭遇”所动,只顾与另两位小姐说话,不由又萌生出了逃跑之意,因趁众人都不注意时,自地上一跃而起,再次箭一般的往另一条小道跑去。

  只可惜这次他还是没能逃脱,不过抓他的人却不是卫玉华,而是春暄了。

  眼见春暄身手利索,一点也不下于卫玉华,陆明萱与陆明芙这下是真吃惊了,做小姐的身怀功夫也就罢了,做丫鬟的竟也一样,这卫小姐嫁到底是什么来历?

  那小贼眼见自己连逃两次都没能成功,知道自己今日是碰上硬茬子了,不敢再想逃过的事,只得再次施起“哀兵之计”来,对着卫玉华和陆明萱陆明芙一边磕头如捣蒜,一边哀求道:“几位好心的小姐,我娘真的病了,弟弟妹妹也都还小,家里已断炊好几日了,求几位小姐就饶了我这一次罢,不然我娘和弟弟妹妹们都只有饿死的份儿了,求你们就饶了我这一次罢,我保证以后一定不会再犯,求求几位小姐了……”

  说话间的功夫,他的额头已磕得红肿一片,配上他脸上哀戚的神色和眼中的泪水,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陆明萱与陆明芙见了,忍不住都有些心软起来,陆明芙因小声与卫玉华道:“卫小姐,看他实在考虑,要不,我们就饶了他这一次罢?”

  那小贼闻言,不由眼前一亮,心里暗自得意,就知道这些千金小姐最是心软不过了,自己得再加把劲儿才是……因磕得越发卖力了,嘴上也哭道:“我回去后一定为几位小姐立长生牌位,求几位小姐就饶了我这一次罢,我们全家都永远不忘几位小姐的大恩大德……”

  话没说完,卫玉华忽然道:“你既这般可怜,要不这样罢,我让我的丫鬟去买些米粮随你回去,再帮你请个大夫去与你娘看病,你道好不好?”说着叫了声“春暄”,“你就随他去他家瞧瞧罢,对了,你家住在哪里?你叫什么名字?”

  “这、这、这就不必麻烦小姐了罢,只要小姐放了我,我一定会凭自己的本事去挣得银子给我娘看病,给我弟弟妹妹买东西吃的……”小贼心里不由暗暗叫苦,他哪来的娘,又哪来的弟妹,眼前这位所谓的卫小姐与她的丫鬟又明显身怀武功,若是自己真将她的丫鬟领到了自己所谓的“家”去,回头干爹一定会打死他的;可若是不答应,他眼下又该如何脱身?

  卫玉华就冷笑道:“只怕你不是怕麻烦了我们,而是根本没有娘,也没有所谓的弟弟妹妹罢!我虽才回京城不久,却也知道京城三教九流的什么人都有,其中就有一类是你这种打小儿被人收养了,调教上一两年,便打发到人多的地方行窃的,春暄,你带了她去五城兵马司投案,请五城兵马司点了人,让这小贼带了兵马司的人围剿他们的老窝去,也省得这一带的百姓再深受其苦!”

  那小贼一下子面如土色,知道大势已去,只得浑身瘫软的任由春暄叫他拖走了。

  卫玉华这才拍着手笑向陆明萱与陆明芙道:“你们出门少不知道,我以前时常随着我哥哥们出门,却是知道这些下九流的勾当的,若方才你们被他骗过了放了他,还不定又有多少人要遭殃呢。”

  姐妹二人不由有些赧颜,道:“幸得有卫小姐在,不然方才我们就真要被她骗过了。”

  卫玉华不在意的一挥手:“别说你们,好些经过事见过事的大人尚且会被他骗过呢,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后多留个心眼儿也就是了。你们这么还叫我卫小姐啊,我今年十七岁,应该比你们都大,你们叫我姐姐即可,就跟我叫你们妹妹一样,小姐来姑娘去的,也不嫌生分?”

  陆明萱与陆明芙盛情难却,只得叫了她一声“卫姐姐”,正待再说,远远的就见陆大夫人与陆二奶奶自大殿里出来了,在与门口的婆子说了几句话后,婆媳二人被簇拥着朝着陆明萱几人所在的方向走了过来。

  卫玉华也看见了,忙与姐妹二人道:“那位夫人是你们家的长辈罢?我是最怕见长辈的了,就不多留了,你们明儿若是得了闲,就去我家找我玩儿啊,我家在西祠胡同,你们去了那里就知道哪家是我家了,我先走了啊,再见。”

  说着,一提裙子便脚下生风般跑开了,远远的还能听见夏晖抱怨她的声音:“小姐,您就不能走慢一点儿吗,您见哪家的小姐走路像您这样的?回头夫人要是知道了,又该说您了……”

  随后是卫玉华的声音:“哎呀,你不说我不说,我娘怎么会知道……行了行了,我听你的走慢点总成了罢,回京后真是麻烦,若是能一辈子待在大同该有多好……”

  陆明萱与陆明芙听得好笑不已,都觉得这位卫小姐真是个妙人儿,以后若是有机会,定要好生结交一番才是。

  很快陆大夫人与陆二奶奶便被簇拥着过来了,姐妹二人忙迎上前屈膝行礼,陆大夫人令二人起来后,立刻问道:“我听说东西已经追回来了,是不是就是方才离开那位小姐帮忙追回来的?你们怎么也不说将她留下,好让我当面道一声谢的?对了,那位小姐叫什么名字,府上是哪里,回府后该让人备份厚礼送去才是。”

  “那位小姐……”陆明芙见问,正要说话,陆明萱已笑着打断了她:“那位小姐没有与我们说她的姓名来历,只说举手之劳不必言谢,我们苦留不住,只得由她去了。”

  陆大夫人如何肯信陆明萱这番说辞,微皱眉头道:“我听婆子们说,你们至少也说了一炷香的时间的话儿,怎么会连人家的姓名来历都没打听清楚,虽说那位姑娘说了不必言谢,可我们却不能因此就失了应有的礼数。”

  陆明萱笑道:“我们虽说了不短时间的话儿,却一直都是说如何处理那小贼……”便把事情的经过删删减减说了一遍,末了屈膝道:“都是我的不是,若我带了妈妈们在身边,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还求大夫人恕罪。”

  陆大夫人虽满心不高兴于怎么每次生事的都是她陆明萱,但如今既知道了陆明萱的真实身份,却是不好再像以前对她不假辞色了,只得道:“罢了,也不是你的错,东西既已追回来了,就别告诉老夫人了,省得她老人家担心。”

  陆明萱也正有此意,闻言忙不迭应了,与陆大夫人一行很快回了后面歇息的小院。

  彼时陆老夫人已歇好中觉起身了,正由陆明丽服侍着喝参茶,瞧得陆大夫人几人回来,问了几句话后,眼前时辰不早了,遂下令打道回府,一行人于是浩浩荡荡踏上了归程。

  马车甫一启动,陆明芙便问陆明萱道:“方才你怎么不告诉大夫人卫小姐的名字和家庭地址,就像大夫人说的那样,卫小姐虽说了不必言谢,但我们也不该失了应有的礼数,很该使了人备一份谢礼送去的。”

  顿了顿,又道:“而且我觉得卫小姐性子虽直,人却挺好的,值得一交,难道你不想交她这个朋友不成?”

  陆明萱苦笑道:“不是我不想交卫小姐这个朋友,她有趣又心善,若是得能这样一位朋友,绝对是我们姐妹的福气……”

  话没说完,陆明芙已挑眉道:“那你为何在大夫人跟前儿隐瞒卫小姐的事,我们总不能越过长辈们,直接与她往来罢?”

  陆明萱叹道:“不是我不想交她这个朋友,实在是我们交不起啊……姐姐知道卫小姐是谁吗?她就是卫大将军的女儿,未来的三皇子妃,姐姐觉得大夫人会乐意看到我们与未来的三皇子妃交好吗?”

  陆明芙不由大吃一惊:“卫小姐是未来的三皇子妃,你怎么知道?”

  陆明萱道:“本来我也没想到这上面去的,还是方才她临走前说‘若是能一辈子待在大同该有多好’时,我才忽然想起来了,卫大将军身为宣大总兵,常年驻扎在大同,本来依律卫大将军的家眷该留守在京城的,但听说卫大爷为了不让父母夫妻分离,便自告奋勇与其家眷留在了京中,所以卫小姐身为卫大将军的女儿,自然可以随母一块儿去大同了,除了武将世家的卫大将军府上,整个京城还有哪家是连丫鬟都身怀功夫的?而且卫小姐说她家在西祠胡同,我恍惚听谁说过一句,卫大将军的府邸便在那一带,她又姓卫,还会功夫,不是卫大将军的女儿,未来的三皇子妃还会是谁?”

  前世的三皇子妃并不是卫玉华,但她的事迹陆明萱却经陆明珠之口多少有所耳闻,当然前世陆明珠提起她的语气是很不屑的,说她有别于一般的贵族小姐,自幼不喜闺阁女儿之态,骑马射箭号称要和父兄一块上战场,卫大将军一向宠爱这个独女,因此平日里并不拘束她,还真就把她打扮成个小子去了几次军营,听说还上过一次战场,如此这般越发纵得她不像,前世陆明珠还曾说过,也不知将来哪个男人会倒八辈子的霉,才会娶到这样一个母夜叉?

  陆明萱前世事事听陆明珠的调停,自然对卫玉华没有半分好感,如今方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又想着二皇子已于二月里大婚了,很快就该轮到三皇子了,只怕卫玉华此番回京来正是为了待嫁,她这般直爽的性子,其实很不适合嫁入皇室那个全天下最不像家的大家庭里,无奈造化弄人,今生让她成了三皇子妃,也让她们再喜欢她也不可能与她做朋友,实在是人生一大憾事!

  一席话,说得陆明芙恍然大悟,叹道:“若她真是卫大将军的女儿,未来的三皇子妃,这个朋友我们的确交不起,不然大夫人第一个便不会给我们好脸子瞧,还有老夫人那里,她一向疼爱大皇子妃,就算如今不比从前了,想必也不会乐意看到自家姐妹拆大皇子妃的台,不与自家姐姐交好,倒去与三皇子妃一个外人姐妹相称,这不是活生生打大皇子妃的脸吗?罢了,就当我们今日没见过卫小姐罢!”

  一时间姐妹二人都没了话,心情也变得有些低落起来。

  回到府里,大家一路舟车劳顿的,甫一在垂花门外下了车,陆老夫人便命大家都散了,待明儿早上再去荣泰居也不迟。

  众人来回坐了几个时辰的车,也的确累了,遂屈膝向陆老夫人行了礼,各自散了。

  次日陆明萱起来后,用过早饭便与陆明芙一道去给陆老夫人问安,一进屋里便见陆老夫人与陆大夫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只陆老夫人的笑明显发自内心,陆大夫人的笑却一直没有抵达眼底。

  姐妹二人屈膝行礼后问了陆老夫人,方知道是陆二奶奶今晨一早查出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了,原来陆二奶奶昨儿回来后便有些不舒服,吃饭时更是吐了个天昏地暗,她的奶娘是过来人,一看她这个样子,心里便有了几分底,今晨一早便去回了陆大夫人,请陆大夫人请个大夫来给陆二奶奶瞧瞧。

  大夫来把过脉之后,立刻向陆文远道喜,说奶奶这是喜脉。

  陆文远有多高兴可想而知,忙忙使了陆二奶奶的奶娘去回陆大夫人,他自己因担心昨日舟车劳顿的,怕陆二奶奶动了胎气,拉着大夫问了好半天,才放了大夫离开。

  陆大夫人听得陆二奶奶的奶娘来报,虽满心的不痛快,想着昨儿个才去求了送子观音,今日便查出有孕了,这样的好事怎么不落到自己女儿的头上,偏落到了一个庶子媳妇的头上,老天真是不开眼……然再不痛快也不能表现出来,不但得赏这赏那的,还得亲自去向陆老夫人报喜。

  陆老夫人又与陆大夫人不同,陆文远虽是庶出,一样是她的亲孙子,如今亲孙媳很快就要与她添小曾孙了,又岂有不高兴的?叮嘱了陆大夫人好些话:“远哥儿媳妇这是头一胎,你当婆婆的可得多提点她才是,这阵子便免了她的晨昏定省,别累掯了她……”云云,又赏了好些东西,才打发陆大夫人离开了。

  余下陆明萱与陆明芙又陪着陆老夫人说了一会话儿,眼见陆老夫人面露疲色了,才告辞离开了。

  回到空闺阁,陆明萱令丹青将针线篓子拿来,花大半日的时间,与凌孟祈做了个精美的小荷包,用来装那个平安符,到时候他便可以时时将其带在身上了,得亏得有事情做好打发时间,不然她这一整日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打发才好。

  到了晚上,凌孟祈果然依约前来了,穿的是陆明萱上次与他做的另一身石青色的夏衣,与上次那件宝蓝色的不同风格,却一样衬得他英气俊挺,风采卓绝。

  陆明萱与他说了几句话,便将自己为他求的平安符拿了出来,道:“这是我昨儿特意去潭拓寺为你求来的平安符,你戴上它,便一定能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了。”

  凌孟祈闻言,心下不由一阵感动,握着她的手放至唇边轻轻吻了一下,才将那荷包接过好生收了起来,道:“你放心,我一定会平平安安的早日归来的,若我此番能圆满完成任务,回来后便是那些人再阻拦,指挥使大人只怕也要升我做佥事了,到时候我便禀了老夫人,求老夫人和显叔许婚,好不好?”

  陆明萱自然说好:“我过阵子会找机会先与老夫人提一提我们之间的事的,你安安心心办你的差去,若是任务能圆满完成就最好,若是……不能,你也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回来,这次任务没能顺利完成,且还有下次,若是人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可就再也没法挽救了,希望你能牢记我的话!”

  凌孟祈对她的话自来便是无有不应的,眼下也不例外,忙没口子的应了,一直在陆明萱的房间里逗留到三更天,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第四十四回

  四月底,陆明萱在城外十里坡饱含不舍与担心的送走了凌孟祈。

  说来她能亲至城外送别凌孟祈,还得感谢陆中显,凌孟祈临行前特地去向陆中昱此行,陆中昱早经陆明芙之口得知了陆明萱与他做衣裳鞋袜之事,心里少不得有几分酸溜溜的。

  但再酸溜溜也架不住凌孟祈一直以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他,还说自己“已好长时间没见过萱妹妹了,此行凶险万分,很希望临行前能见萱妹妹一面,求显叔成全”云云,——对着陆明萱和陆中显装可怜扮委屈凌孟祈从来都是毫无压力的,其实也是因为他心里知道他们对他好心疼他,这种待遇除了他们父女以外,旁人包括他的亲生父母都别想享受到!

  陆中显没有办法,只得答应了他由自己出面于他出发之日,亲去国公府接了陆明萱和陆明芙出府的要求,所以才会有了是日陆明萱在十里坡送别凌孟祈那一出。

  若是让陆中显知道凌孟祈见女儿的次数比自己还要多得多,而且每次见面的时间都不短,其间还少不了揩油占便宜,只怕生吃了凌孟祈的心都有了!

  送走凌孟祈以后,陆中显此番接姐妹二人回来的借口是安哥儿想姐姐们了,所以少不得二人还得回家里去晃晃,安哥儿已经两周岁了,瞧着越发像个大孩子了,定哥儿也长大了好些,兄弟两个一个‘姐姐姐姐’的叫得人心里直发软,另一个则“咿咿呀呀”的说着不住,只不过没人知道他说的什么,家里也因此日日热闹得不得了。

  陆明萱受到感染,自送走凌孟祈后便一直低落的心情也因此而好了不少,只是晚间夜深人静时,想起凌孟祈昨日的此时此刻还在自己面前,还拿帕子包了核桃在手,徒手给自己捏核桃,待核桃外壳碎了以后,又拿木箸给自己将里面的核桃仁挑出来放在小碟子里,然后便满脸宠溺与满足的看着自己吃……心里便觉得空落落的难受,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也不知道凌孟祈现下到了哪里,好是不好?

  她在想着凌孟祈,凌孟祈也正在客栈的房间里想着他,虽说白日里骑马疾行了三百里路,他却一点也不觉得累,一点也没有睡意,满脑子都只有一个念头,不知道萱妹妹现下怎么样了,是不是在想着自己,是不是在哭?

  念头闪过,不由又想到了昨夜陆明萱给自己银票的情形,她给了他足足八千两的银票,还全是十两二十两五十两这样的中小面额,说是他出门在外,身边的人一定要笼络好了才成,有钱能使鬼推磨,那些跟他的人就算素日不甚服他,想来也断没有跟银子过不去的道理,到时候自然就会全力襄助他了。

  事实上时至今日,凌孟祈缺什么也不会缺银子了,难得的却是陆明萱的这份心,她的家底他约莫还是知道的,除了积芳阁,便没有别的进项了,纵素日有陆中显补贴和陆老夫人赏赐,在国公府这样人多口杂的地方过日子,她明面上的身份还只是国公府的旁支姑娘,又岂有不花银子的?而陆老夫人的赏赐多是首饰衣料,名贵倒是名贵了,不到万不得已,却断没有当了这些东西换银子的道理,所以这八千两银子,想来应当是她现在能拿出的所有活钱了。

  但她却全部给了他,还不容他不拒绝,说他有是他的,她给的却是自己的心意,半点拒绝的余地都不给他……一想到当时她明明满眼的担忧,数度都红了眼圈,却仍强忍着不让自己的眼泪落下来,再想到她这会子指不定在被窝里背着人哭,凌孟祈的心便针扎般细细密密的痛,暗自下定决心,此番自己要一定尽快要差事办好,平平安安回去,以后也尽可能再不让她为自己担忧才是!

  凌孟祈离开后不几日便是端午节,陆明萱一开始虽不习惯且更担忧,但时间是冲淡一切的良药,过了几日后,她也就渐渐适应了凌孟祈不在的日子,当然,仍是会忍不住担心就是了。

  端午节当日,国公府不但如往年般在晚间有家宴,依礼出嫁头年的女儿也该于当日带了夫君回娘家归省,乃因五月又称“毒月”,自前朝起便有习俗,端午节当日需喝雄黄酒、插艾草,举行相应的避邪驱毒仪式,其中还有一条,是月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是以自前朝起,便有习俗让出嫁女在是月回娘家住一个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