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高门庶孽之步步莲华 > 第173章

高门庶孽之步步莲华 第173章

作者:瑾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8:05:32 来源:免费小说

  一语未了,端王已一掌拍在了桌子上,震得上面的茶盅“哐哐”直响:“慕容恪与徐晋年欺人太甚,真当本王是软柿子,可以任他们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是不是!”

  萧定妃与卫玉华也是面色不善,先是传所谓的太后懿旨想将卫玉华母子弄进宫去,眼见诡计不成了,立时又来了后着,竟说什么奉了皇后娘娘懿旨来保护定妃娘娘的安危,是保护还是看管,当他们都是傻子,分不清楚呢?

  端王说着,怒极反笑,道:“看来早前本王说要去凤仪殿给父皇请安的话明显被某些人当做了耳旁风啊,本王这便进宫去,不见到父皇,本王便不出宫了,本王倒要看看,他们敢不敢像对待慕容恒那样,也杀了本王!”

  萧定妃爱子心切,闻言忙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徐氏母子已然是疯子了,正常人谁能猜到疯子下一步会做什么,那岂不是与他们一样也是疯子了?你万不能轻易冒这个险!”

  卫玉华也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虽可嘉,但古往今来有几个真正的聪明人愿意以身犯险的,殿下别生气,不就是一群金吾卫吗,只要让人看好了他们,不让他们踏进王府的大门一步,他们也对我们造不成太大的影响,反而能让皇后等人放松警惕,也不算是全无好处。”

  端王还待再说,他的另一个贴身太监怀恩进来了,行礼后附耳对他说了一句话,端王立时满脸的惊喜:“真的?还不快给本王带路!”说完起身便往外走去。

  萧定妃忙嗔道:“你这孩子,说走就走,也不与母妃和你媳妇儿打声招呼,母妃今日才住进你府里第一日,便撞上了你这样的行径,可见素日你媳妇儿遇见了多少次,难为她一直生受你!”

  “儿子素日并不这样的,只是一时太高兴了,所以才会忘记与母妃和王妃说了。”端王忙笑着辩道。

  卫玉华也帮腔:“母妃,殿下素日真不是这样,还请您别计较他的一时失仪,他必定是有极要紧的事。”

  端王接道:“的确是有极要紧的事,只现下没空与母妃多说,请母妃稍等片刻,容儿子回来后再禀告母亲,儿子先告退。”说完行了个礼,又看了卫玉华一眼,才转身大步去了。

  自己唯一的亲生儿子,萧定妃怎么会真与他计较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过是为了让卫玉华知道,自己这个做婆婆的有多看重她疼爱她罢了,见二人眼神交流间自有情意与默契流淌,心下微定,拉着卫玉华的手便与之闲话起家常来,又让人抱了一双孙子孙女过来承欢膝下,心里紧不紧张不知道,至少面上是一派的从容闲适,让卫玉华心里也多了几分镇定,且不多说。

  再说端王随怀恩一路去到外书房,果见那里早有个熟悉的俊逸身影候着了,端王脸上的笑就越发的大了,道:“你不是一大早就被下了诏狱吗,怎么会……?莫不是本王的消息有误?”

  凌孟祈抱拳要给他行礼,被他一把拉了起来后,也就不再坚持,道:“殿下的消息并没有误,我的确下了诏狱,不过我不是明知反抗无用后的妥协,而是顺水推舟,如今我的顺水推舟已收到成效了,所以特地赶来见殿下,助殿下早日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端王心中一跳,忙问道:“‘顺水推舟,已收到成效了’,这话怎么说?”有种感觉,也许凌孟祈这支奇兵要发挥其出奇不意的大作用了。

  果然就听凌孟祈道:“此事说来话长,曹指挥使与施指挥使不是一前一后下了诏狱吗?我想着不论是曹指挥使,还是施指挥使,手里都该握有一些旁人不知道,惟独他们自己与皇上才知道的底牌才对,尤其是施指挥使,我那次被……被追杀时,那批人的做法全是死士的做法,他们又都来自于宫中,所以我就想着,施指挥使手里一定握有一队旁人不知道的力量,若我能与施指挥使说上话,让这队力量发挥出作用来,事情指不定就有了转机……”

  只是他能想到的事,徐晋年等人未必就想不到,徐晋年如今又做了锦衣卫的指挥使,多的是想奉承讨好他的人,偏他在锦衣卫又树敌颇多,就怕他还没与施指挥使搭上话呢,徐晋年已经知道了,届时治他一个私通人犯之罪还是次要的,关键以后再不让他与施指挥使打照面就糟了。

  倒不如顺水推舟的被关进诏狱,一来可以令那些素日忌恨他的同僚不再将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二来可以令徐晋年等人放松警惕,出其不意的打其一个措手不及,三来也能有更多与施指挥使接触的机会,——他在诏狱经营那么久,就算如今以人犯的身份进去,想做到一些在旁人看来绝不可能的事,亦是易如反掌的。

  果然不出所料,他被关进诏狱以后,素日紧盯着他不放的那些目光立刻锐减,又因上头只是传话将他关进诏狱,并没有给他定罪或是传令对他用刑,他在诏狱里的日子反倒很是清闲惬意,只除了时刻挂着陆明萱,不知道她和她腹中的孩子如今怎么样了以外。

  至于施指挥使那里,也不出所料早被徐晋年安排了重兵把守,但这难不倒他,徐晋年安排的人再精明强干,总要吃饭总要睡觉总要出恭,那便是他的机会。

  申时左右,他在自己在诏狱不为旁人所知的心腹的协助下,顺利与施指挥使见了一面。

  其时施指挥使正戴着全副的手链脚铐坐在自己所在牢房的地上打坐,瞧得他进去,只是睁开看了他一眼,便复又闭上了眼睛,用仅够彼此听得见的声音道:“你是为自救而来,还是为你的主子而来?若是为你的主子而来,你的主子又是谁?端王么?”

  凌孟祈早知道以施指挥使的精明强悍,即便如今被困在诏狱失了自由,一些事情也瞒不过他,就算他早前不知道,如今也定然该想明白的都想明白了,何况现在他也没有瞒他的必要了,遂直言道:“两者皆有,还请施指挥使不吝施以援手!”

  施指挥使就苦笑起来:“什么‘施以援手’,我自己如今都虎落平阳了,你我不过是互惠互利罢了,说罢,你想知道什么?或是想要什么?”

  凌孟祈便言简意赅把自己想要的说了,然后换来了施指挥使一样举世无双的信物,后者还满脸沉痛的叮嘱他:“皇上疼前太子从来都是以一颗父亲的心,而不是帝王的心,所以才会明知前太子不是做太子更不是做帝王的好人选,依然不遗余力的扶他上位,如今却下了那样的圣旨,就算皇后与徐晋年携天子以令诸侯,皇上那里也断不会风平浪静的什么反应都没有,所以我猜测,皇上或已遭遇了不测,这都是我的大意,更是我的失职,若你有机会救皇上,请你一定要摒弃私心,务必站在为人臣的立场上坚定不移,那么我纵然是死,也能瞑目了,希望你不要让我觉得所托非人!”

  昨夜乍然接到圣旨时,施指挥使便知道有问题了,但随高玉旺去传旨的八个小太监竟都是练家子,他纵然不惧,以一敌八也要费一番周折,关键高玉旺让他接旨时,眼里满满都是祈求,还趁旁人都不理会时,几不可见的冲他摇了摇头……与高玉旺多年默契下来,他如何还不知道定是皇上出了事,可与高玉旺一样,他也投鼠忌器,于是只能交出金吾卫指挥使的大印,束手就擒。

  只是还没到诏狱,他已后悔了,皇上纵然出了事,至少短时间内性命是无虞的,自己当时就该全力脱身才是,只有自己脱了身,才有望解救皇上,如今可好,皇上没解救出来,自己反倒先填限了进去,真是愚蠢透顶!

  惟一的希望,便是有人趁乱浑水摸鱼,找到自己这里来,那样皇上还有望得救,自己也能跟着得救,而这个‘有人’,数来数去都数端王的可能性最大,也不知端王的人几时能到?这也是施指挥使会一见凌孟祈便问他的主子是不是端王的原因。

  好在他并没有等太久,不过只短短一日之间,端王的人便找了来,他只是没想到,这个人会是凌孟祈,也不知道找到诏狱来,是端王的主意,还是眼前这个身份尴尬的小伙子的主意?若是后者,当初前太子自毁长城的行径是何等的愚蠢,一个连自己同母亲兄长都容不下的人,能有什么好下场,就算这次安国公等人是因突然发难,让人卒不及防偶然得的手,但偶然的次数一多,也就成为了必然!

  “……你说施指挥使给了你一样信物,能调动他手下三十六名最顶尖的暗卫,而这三十六名暗卫甚至连彼此的身份的都不知道,只受命于那信物,是什么样的信物,竟神奇至厮?快给本王瞧瞧!”端王听完凌孟祈的话,饶极力克制,依然兴奋得声音都有些变调。

  也不怪他激动,他的人费尽了心机都不能靠近凤仪殿半步,那便意味着他得不到自己父皇的信物,不能光明正大的“清君侧除逆贼”,面子里子都挣足,甚至有可能护不住自己的妻儿老小……不成想峰回路转,如今转机就在眼前了,他能勉强控制住不让自己失态,已经算是难得了!

  只可惜凌孟祈却摇了摇头:“我答应过施指挥使这信物不能给除了我以外的第二个人看见的,哪怕那个人是我的妻子也不行,殿下要看,只能等到将来坐上那个位子以后,还请殿下恕罪!”

  端王闻言,不由满心的遗憾,还有些微的不痛快,但随即便笑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你既答应了施指挥使,自然不能违背诺言,是本王强求了。好了,我们不说这个了,说说你现下打算怎么办罢?如今天才刚黑,那你先前离开诏狱时,应当正是天光大亮的时候,你这样长时间的离开,不会有问题罢?”

  凌孟祈暗自松了一口气,他不想惹端王不痛快,但同样的,他也不想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因忙道:“我让我的心腹伪装成我的样子待在诏狱里,到明日天亮以前,应当不会有问题。我现下打算进宫去,先将那三十六名暗卫里常年留在宫里的八名召齐了,再谋后事,只是如今宫里守卫森严,我怕还没开始行动已漏了行藏,所以想请殿下派几个高手掩护我一下,再就是等我出宫时,接应我一下,确保万无一失!”

  他的心腹们自然使起来更顺手,彼此配合也更默契,但人数有限,哪怕折损了一个,也够他心疼的了,倒不如用端王的,自己不必心疼,又能事半功倍,还能向端王表一下子自己的忠心,上位者们不是都喜欢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中的那种感觉吗?

  “这有何难!”端王毫不犹豫道,“只不知你想要多少人,二十个够不够?”

  “八个足够了,人多了反倒坏事。”凌孟祈道。

  于是端王立刻叫人传了自己八个心腹暗卫来,令他们今晚上务必全权听凌孟祈的吩咐,凌孟祈则如此这般交代了八人一通,待天黑透以后,一行人便换上夜行衣,很快消失在了夜色当中。

  约莫半个时辰后,凌孟祈领着端王的八个暗卫经大周皇宫守卫最薄弱的一个地方——去锦宫,也就是冷宫进入了皇宫内苑,然后按事先说好的,分头行动起来。

  也是天公作美,凌孟祈才刚将带来的人散开,天空便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不多一会儿屋檐下便牵起了一道道连绵不绝的水线,本就冷清得没有生气的去锦宫被雨一浇,也显得越发没有生气起来。

  凌孟祈不由暗自庆幸,雨这么大,皇宫内苑该班巡逻的人一定会比晴天时惫懒,于自己办事绝对是有利无害的。

  念头闪过,他随即想到了陆明萱,照现下的雨势,山路又崎岖,明日陆明芙十有*是回不了京了,可真是太好了,——凌孟祈知道自己这样想有些自私,但一想到陆明萱如今大着肚子还要在外面奔波辗转,他立刻决定原谅自己的自私,并决定事后一定要好生答谢陆明芙与颜十九郎一番。

  只是即便如此,他依然觉得太委屈陆明萱了,她自嫁给自己以来,竟没过过一日好日子,只希望这次事毕以后,他能真正兑现诺言,让她过上自己想过的清闲日子!

  他想着陆明萱时,陆明萱在庄子上也正想着他,如今京城波诡云谲的,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全身而退,心想事成?本来她是该留在京城陪着他的,就像她之前无数次想过的那样,哪怕是死,只要两个人能死在一起,也没什么可怕的。

  可腹中的孩子她同样舍不得,舍不得让他受到哪怕一丁点儿伤害甚至惊吓,好在她现下所在的庄子离京城只得几十里路,要回去也是极便宜的……陆明萱想着,不由抬手轻轻抚上了自己的肚子,低声与宝宝儿道:“好乖乖,爹爹一定会平安无事,也一定会尽快来接我们回家的,对吗?”

  孩子似是听见了她的话一般,立刻不轻不重的动了几下以示回应,陆明萱心里方好过了一些。

  正待再与孩子互动几个回合,陆明芙轻手轻脚的进来了,见陆明萱还没睡,脸上闪过一抹讶然:“赶了一整日的路,我都觉得累得慌,照理你应该更累才是,怎么还没睡下?”

  陆明萱叫了一声“姐姐”,笑道:“才已躺下了,许是择席,一时睡不着,躺着又难受,所以起来在屋里走走再睡,姐姐怎么也还没睡?福哥儿已经睡了吗?”

  “他已经睡了,我本来也要睡了,看你这边还亮着灯,所以过来瞧瞧。”陆明芙点点头,“你择席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更多怕还是挂着妹夫罢?你别担心,妹夫吉人自有天相,定不会有事的,你如今最要紧的,便是安心将养身子,时刻保持身心舒畅,等着宝宝儿平安降生。好了,时辰不早了,我扶你躺下罢?”说着扶着陆明萱,缓缓往床边走去。

  陆明萱不忍拂她的意,便任她扶着自己,嘴上歉然道:“这里条件简陋,实在委屈姐姐了,本来还以为只需要委屈姐姐一晚上的,谁知道又下起雨来,还不知道明日能不能上路,若是因此让亲家太太和姐夫对姐姐生出什么不满来,我的罪过可就大了。”

  以凌孟祈的谨慎,自然不可能将陆明萱安排到凌老太太等人曾住过的那个庄子上,就是在那里,徐晋年的人神不知人不觉的将凌思齐给弄走了,他怎么敢让陆明萱冒那样的险?

  是以白日里陆明萱一行人的马车倒是的确到了那个庄子上,但在放下凌如霜和凌如霏姐妹两个并吴妈妈夏荷彩簪几个后,便又立刻启程,去往了凌孟祈另一个位于三十里开外的小庄子上。

  既是小庄子,条件自然不可能太好,不过只有三间正房并前后两排抱厦而已,又因事出突然,事先连打发人来收拾规整一番都来不及,以致丹青丹碧与段嬷嬷几个直花了一个多时辰,才将三间正房收拾得勉强可以住人,陆明萱便住了东间,陆明芙则带着福哥儿和奶娘住了西间。

  晚饭也只是草草应付了过去,饭毕,段嬷嬷便叫了丹青连夜去收拾厨房,陆明萱如今的饮食可马虎不得,一顿可以草草将就,却不能顿顿都如此,庄子上的仆妇又粗手粗脚的连自己都收拾不利索,段嬷嬷哪能放心让她们收拾。

  本来段嬷嬷是要让丹碧留下,寸步不离陆明萱左右的,陆明萱却想着厨房离自己的房间不过几丈距离,自己要什么只消叫一声,段嬷嬷等人便能听见,哪有必要特地留人守着她,都赶了一天的路,难道就许自己觉得累,不许段嬷嬷等人觉得累不成?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早些收拾完了,大家也好早些歇下。

  却没想到,因自己一直亮着灯,倒把姐姐给引了来。

  陆明芙闻言,笑道:“这里条件是不怎么样,但比起小时候咱们家的情形,已经是好太多了,所以你别担心我会觉得委屈。明日回不去京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正好可以多陪陪你,这便是所谓的‘下雨天,留客天,你不留天留’了罢?至于我婆婆和你姐夫那里,你也不必担心,妹夫早上不是说了,回去便打发人与去你姐夫说明情由吗,你姐夫若不是与我一条心,昨儿夜里也不会冒险与你们送消息了,只要你姐夫与我一条心,我婆婆就算再不满于我,我也没什么可怕的!”

  想起颜十九郎对陆明芙的种种体贴,陆明萱也笑了起来,这便是老话常说的“种善因,得善果”了罢?

  当下姐妹二人又闲话了一阵,待陆明萱忍不住打起哈欠来,陆明芙才服侍她躺下,然后替她吹了灯,轻手轻脚回了自己的房间去。

  彼时已快交三更,凌孟祈在经过一番周折后,也终于将宫里的八名顶级暗卫给召齐了,让他意外的是,这八名顶级暗卫并不都是男子,他们中有太监,有宫女,甚至连粗使杂役都有,当然也少不了金吾卫。

  八人唯一的共同点,便是都极不起眼,属于放在人堆里让人绝不会看第二眼的那种人,也就不怪施指挥使会选中他们了,只有这样的人,一旦发起力做起事里,才能起到最大最出其不意的作用。

  事实也的确如此,不过才短短半个时辰之后,凌孟祈便在他们的帮助下,顺利进入了仪殿正殿,要知道从凌晨到现在,已快整整一天一夜了,端王的人连靠近凤仪殿方圆几十丈内都做不到,这些人的能耐有此可见一斑!

  凌孟祈进入凤仪殿正殿后,第一眼看见的便是当中凤榻上躺着的皇上,乍一看皇上像是睡着了,但凌孟祈在锦衣卫这么多年,要分清楚一个人是睡着了还是昏迷了,根本就是易如反掌之事。

  皇上面色潮红,呼吸若有似无,关键面皮松弛眼窝深陷,嘴唇还呈淡淡的紫黑色,外行人或许看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但内行人却能一眼看出,皇上分明就是中了毒!

  凌孟祈心中一跳,也就不怪皇后母子与安国公等人胆敢那般肆无忌惮了,且不说皇上如今落在了他们手上,就算皇上侥幸被人救了出来,要解他身上的毒,只怕也非易事,可以说如今皇上的生死已经完全掌握在了他们手里,高玉旺一反常态的事事配合和罗太后关键时刻出来为慕容恪张目的行径,也就不难解释了。

  他不由皱起了眉头,皇上昏迷不醒,他要如何才能拿到皇上的亲笔书信并盖上令人信服的印章,以做端王起事清君侧的信物?

  思忖间,耳边忽然传来一个颤抖的女声:“你是谁?谁让你进来的?连区区一个侍卫都敢随意进殿来冒犯天威,窥测龙颜了,徐氏兄妹未免欺人太甚,真当哀家是死人吗!你还站着做什么,还不快滚出去,是不是定要哀家叫了徐氏或是他们的狗腿子进来,你才肯出去!”

  凌孟祈闻言,回过神来,就见说话之人五十来岁,穿着打扮都极是华贵,关键鼻子以下与皇上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如何还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好在罗太后许是有所顾虑,虽然满脸的羞恼与愤怒,声音却压得极低,不至于惊动了不该惊动的人。

  原来凌孟祈为了行动方便,早趁人不备时,将一个金吾卫拖到僻静的角落,一把捏断后者的脖子,换上了他的衣服,偏罗太后这一日两夜间已被金吾卫的倒行逆施助纣为虐吓成了惊弓之鸟,所以乍见凌孟祈进来,才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凌孟祈当下也顾不得与罗太后多解释,只压低了声音快速说道:“太后别生气,属下是端王殿下派来营救皇上和您的,只如今皇上昏迷着,怕是搬动不易,且就算侥幸将皇上救了出去,短时间内我们也未必能解得了皇上身上的毒,所以属下想讨一封太后娘娘的亲笔书信,再盖上您的印章,属下带出去做端王殿下起事清君侧的信物,还请太后娘娘不吝赐信,以便圣驾早日得救,逆贼早日伏诛!”

  这是凌孟祈方才急中生智之下想出来的主意,皇上暂时指望不上了,可他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就任由禅位大典顺利举行,让徐皇后母子阴谋得逞,那么唯一的办法,便是让罗太后亲笔手书一封,再盖上她太后的印章,其效用虽然比不上皇上的亲笔书信,也差不到哪里去了,如此一来,端王便可以名正言顺的起事,面子里子都占足了。

  罗太后没想到凌孟祈竟是端王派来的,又惊又喜,毫不犹豫便道:“哀家立刻手书一封给你,你务必带给慎儿,让他尽快起兵诛杀逆贼,营救皇帝和哀家……”说到‘诛杀逆贼’四字时,忍不住一阵咬牙切齿。

  只是话还没说完,她忽然就想到一个问题,“慎儿有了哀家的手书,要起兵讨逆自是一呼百应,可皇帝和哀家的安危又该怎么办?万一逆贼恼羞成怒之下,对皇帝和哀家不利,皇帝和哀家岂非性命堪忧?不行,你回去告诉慎儿,他必须先将皇帝和哀家救出去后,才能起兵讨逆……你让他必须尽快将我们母子营救出来,这个鬼地方,哀家真是一刻也不想再多待了……还有徐氏兄妹和慕容恪那个不孝的叛徒,哀家不将他们碎尸万段,难消哀家心头之恨!”

  罗太后说着说着,便有些语无伦次起来,实在是短短一日两夜间,她经历的事情太多也太震撼,她的心理承受能力已快到崩溃的边缘,之前是因为看不到希望,只能将一切负面情绪都强忍着,如今一旦有了希望,她便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也顾不得压低声音了。

  不过她倒是没怀疑过端王拿到自己的手书后,会不顾他们母子的性命安危,虽然端王的确是这么想的,她会这么说,只是出于每个人天生贪生怕死的本能而已,却不知道自己无意说中了端王的心声。

  凌孟祈不由犯难起来,端王都不在乎皇上和罗太后的生死安危了,他自然更不会在乎,可现下他又还没拿到罗太后的手书……少不得耐下性子与之解释:“属下今日能潜进凤仪殿,已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再要带皇上和太后一道出去,只怕不容易,尤其是皇上,可若属下只将太后一人带出去,又会打草惊蛇,让逆贼越发的变本加厉,还请太后为大局计,再委屈几日。”

  不待罗太后说话,继续道:“据端王殿下和属下看来,至少在禅位大典以前,皇上与太后娘娘都是性命无虞的,而皇后母子在旁的任何事上都可以挟天子以令天下,惟独禅位大典上却不可能,届时他们必定会救醒皇上,那便是我们的机会,只要皇上在禅位大典上当众说出他们的狼子野心,说他们是乱臣贼子,端王殿下再凭着太后娘娘的手书起兵从外面打进来,彼此里应外合,不愁不能尽诛逆贼,以正朝纲。属下回去后便会禀告殿下,请殿下在禅位大典以前,设法安排人进宫来贴身保护皇上和太后娘娘,还请太后娘娘只管放心,您和皇上必定都会安然无恙的!”

  好说歹说,到底说得罗太后渐渐冷静下来,道:“哀家这便写信与你,你务必将其送到慎儿手里,皇帝和哀家的生死安危,乃至大周的江山社稷可都系于你一人之手了,希望你不要让哀家失望。”

  说完四下里扫了一圈,见没有文房四宝,正打算撕下衣服的衣角,再咬破指头效仿汉献帝来个衣带诏,凌孟祈已适时递上了事先准备好的纸笔,他今日冒险进宫来的主要目的便是取得诏书,自然要将一应有可能用上的东西都提前准备好,有备无患。

  罗太后遂不再多说,接过纸笔,飞快的写下几行字,然后盖上自己的金印,递给了凌孟祈,得亏得她的金从不离身,不然这会儿光有书信,没有印鉴也不足以取信于人。

  罗太后一边写,一边忍不住暗自苦笑,就算慎儿真不顾他们母子的安危了她又能有什么办法,眼下除了这一线生机,他们母子已没有别的路可走,说句不好听的,纵然到头来他们母子都死在逆贼手上了,至少逆贼也休想再活命,那也总比他们死了,逆贼反而活得好好儿的让人安慰一些也解气一些,就这样罢!

  凌孟祈接过罗太后的亲笔书信收好,行了个礼,便要退出去。

  不妨二人在这边说话,饶声音压得极低,因夜深人静的,一点声音也会被无限放大,早惊醒了蜷缩在角落里,一直处于浑浑噩噩半睡半醒状态的罗贵妃。

  她见殿内忽然多了个金吾卫,虽自觉早已生无可恋,对周遭的任何人任何事都再没有任何兴趣,但殿内忽然多了那么个大活人,出于本能,她还是觑眼看了一眼。

  然后她便发现,对方竟是她朝思暮想的大儿子元哥儿,可这怎么可能,元哥儿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样的地方?

  罗贵妃惊喜之下,立刻挣扎着自地上爬起来,往前走了几步,对着凌孟祈的侧影小心翼翼问了一句:“元哥儿,……是你来了吗?我不是在做梦罢?”

  凌孟祈应声转过头来,自进了凤仪殿正殿后,他的注意力先是全部放在了皇上身上,见皇上指望不上后,便又全部放在了罗太后身上,且他和罗太后的一番周旋说来虽话长,其实不过就是短短半柱香的时间而已,是以他并不是有意,而是真没注意到罗贵妃的存在。

  如今听得罗贵妃的声音,他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她竟也在殿中,而且面如素缟,唇色青灰,双目红肿,头发凌乱,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萧索与绝望之意,就好像一具行尸走肉一般,虽仍漂亮,却再无半点求生的意志,让他莫名的就想到了自己曾见过的那些濒临死亡的人。

  凌孟祈本以为经过这么多事,他如今已能很平静的只拿罗贵妃当陌生人,或者只当当今皇上的贵妃,自己是臣下她是君上。

  但事实却是,看见这样的罗贵妃,他发现自己心里竟然很不好受,也再做不到对她横眉冷对,他毕竟不是真的铁石心肠……在他大脑还没做出指示之前,他听见自己的嘴巴已先开了口:“是,是我来了,你不是在做梦。”

  罗贵妃眼里的惊喜瞬间放大开来,整个人也因此终于有了几分生气,又哭又笑的道:“真的是你,真的是你,你没事儿,你还活着,真是太好了……我原以为有生之年再见不到你了,想不到上天垂怜,竟让我在临死前还能再见你一面,我便是死,也总算可以瞑目了!”

  凌孟祈闻言,心下几分尴尬,还有几分莫可名状的情绪,片刻方干巴巴的说了一句:“你放心,我一定会救你出去的。”本想再说几句类似于‘人死不能复生,还请节哀’之类的安慰话的,想起彼此间尴尬的关系,想起慕容恒活着时对他的狠绝,到底还是忍住了没说出口。

  不想罗贵妃却急声道:“我不要你救,你别管我了,趁现在还来得及,赶紧带了你媳妇儿,有多远走多远,最好能走到大周的疆土以外去,找个地方重新开始,再也不要回来!对了,你是怎么进来的?又是奉谁之命进来的?我不管你是怎么进来又是奉谁之命进来的,你都赶紧离开,这座皇宫,乃至这座京城,从来就是一座罪城,纵然是欢喜,也是建立在无数的痛苦和牺牲上的……求你就听我一次,赶紧离开,永远都不要再回来!”

  一席话,说得凌孟祈越发的沉默,好半晌方道:“你既知道这是一座罪城,为何以前从未想过离开?”其实他真正想问的是,知道了这座罪城光鲜外表下的鲜血与罪恶后,她可曾为当初的义无反顾后悔过?

  罗贵妃惨然一笑,“谁让我知道得太迟呢?不过,就算一早便知道,我也不会离开,这里有我爱的人,有他的地方,才是我的家,不管这个家是如何的不堪,那也是我的家……我如今除了你,唯一的牵挂便是你妹妹、便是宝宜了,如果有可能,希望你能照顾她一下,保她后半辈子衣食无忧,就当我最后一次求你,好吗?”

  这里有她爱的人,有皇上的地方,才是她的家吗?

  如果换做以前,凌孟祈听见罗贵妃说这样的话,一定会嗤之以鼻,但事已至此,他恨或不恨都不重要了,而且就像陆明萱曾经说过的,在做母亲上,她是失败的,但作为一个女人,她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却无可厚非。

  罗太后在一旁听得母子二人的对话,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自己方才何以会莫名的觉得凌孟祈眼熟,原来眼前的人竟就是卢氏与前头那个男人生的那个孩子,——若不是这个孩子,指不定今日这场泼天大祸还不会发生!

  愤怒与悔恨瞬间充斥了罗太后的整个胸腔,不,不该说今日这场大祸的根源在这个孩子身上,而是在卢氏身上,若不是她当初不守妇道,以有夫之妇之身勾引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又怎么会宠妾灭妻,那大周今日必定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