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帝台春 > 第1811章 往昔

帝台春 第1811章 往昔

作者:解语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7 15:49:16 来源:88小说

第1810章往昔

转眼,冬雪融化、溪水复流,渐暖的空气,破冰的流水,渐绿的柳枝,吐芽的苞蕾,这些春的使者,驱散了料峭的寒风,送来了温暖的气息!被风簇拥着的春天,阳光和煦,万物生机勃勃,春雨滋润,兰馨蕙香,感受到春的讯息,卫玲珑也向魏王提出了归梁的日程。

“皇兄,在此叨扰多日,如今春暖花将开,为妹也该回梁了,否则人家该笑话我这个太后,玩心太重了。”

卫玲珑半开着玩笑,向南宫亮提出了返程的打算。

“皇妹既思归心切,朕自当成全,只是路途遥远,还需作好充分准备再上路,若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提出,朕一定满足。”

南宫亮也不好多留卫玲珑在朝,便就应了。

“皇兄客气了,为妹定安排稳妥,只是皇兄,如今国事繁忙,亦需擅自珍重,注意休息……”

“皇妹放心,梁魏日后的交好,也还望皇妹向梁王说明,以结永好,共抗他国。皇妹以女子之躯,担负护国之责,也需保重身体,有机会还到魏国来……”

南宫亮关切道,切番卫玲珑归魏,也让他重叙了久违了兄妹情,对卫玲珑有了重新的认识与肯定。

“皇兄,如今梁王已长大,我也是准备放手让他历练了,学那垂钓的老翁,多修养身心为要了,否则恐怕就没机会享受了。”

“哈哈,皇妹若能想得开,也是好事……”

卫玲珑得到了应允,闲谈了几句便下去准备了。

而此时,了却了心愿的贵嬷嬷,也听闻了卫玲珑要回梁的消息,她知道梁魏之间,本就是一时好来一时争,今日虽交好,难保日后又因利益而成敌,秀言若因她再次返魏,又陷入危险之中,那么恐怕再无庇佑她的人了,便起了死心,让秀言不再有回梁的理由,安全地过好后面的日子。

“阿敏,我还是喜欢叫你阿敏,奶奶,能为你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日后不必以奶奶为念,安住大梁,继续做你喜欢的刺绣,然后配一个如意的夫君,幸福平安地过一生吧。”

贵嬷嬷趁秀言不在的时候,自言自语地说了这些话,便将早就准备好的白菱拿出,踩着凳子系于横柱上,望着秀言挂在墙上的诸多刺绣,想着历历在目的往事,忍着内心的不舍闭上了眼睛……

“太后,不好了,贵嬷嬷昨夜突然自刎而去,秀言公主回去后看到那个场面,已哭晕过去了。”

卫玲珑正准备晚些时候喊秀言前来商量回梁事谊,谁知宫女突然来报了这个消息。

“什么?快,快过去看看……”

卫玲珑扔下手中的茶杯,便匆匆随来人前去了。

“言儿,言儿,母后来了……言儿,是母后不好,没有差人看护好嬷嬷,可人死不能复生,嬷嬷若看你如此,定也伤心不已……”

卫玲珑来到秀言的房间,见她仍昏睡着,便心疼地坐在床边,安慰着她。

“母后……嬷嬷,她走了……”

过了一会,秀言慢慢睁开了眼睛,看到眼前着急的卫玲珑,忆起了贵嬷嬷的事,趴在卫玲珑肩头痛哭了起来。

“好孩子,母后都知道,嬷嬷也是为了让你放心归梁,你切不可再让她担心,要怪就怪母后,母后太晚找到你了——母后,一定向魏王请求,将嬷嬷厚葬,以皇亲的礼仪厚葬……”

卫玲珑不住地安慰着秀言,才慢慢稳住了她的情绪。

“母后,你千万不要自责,我其实也一直害怕嬷嬷,怕她会用这个办法成全我,一直也提防着,可这一切都挡不住,只怪孩儿过于疏忽了……”

秀言转而安慰着卫玲珑。

“好言儿,不哭了,我们把嬷嬷的骨灰带回大梁,好不好?这样以后你都可以祭奠她。”“嬷嬷曾说,她眷恋自己的故乡,言儿不想让她尸骨飘于异乡,还是安葬在魏吧,孩儿有空再来看她……”

秀言终究更了解贵嬷嬷,最终还是选择将其葬在魏国。

三日后,贵嬷嬷被厚葬,刘秀言也脱下丧服,与卫玲珑踏上了归梁的路途,南宫亮携众大臣亲自送别。

“太后,前面就到大梁的国界了,快到了,快到了。”

士兵在外面高兴地通报着,坐在轿内的卫玲珑与刘秀言,不约而同地撩起窗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此时,徐青竹也已带着一队人马,候在了城门外,等着迎接卫玲珑与大梁公主的归来……

在归梁的路上,卫玲珑望着窗外渐渐阴暗的景色,脑海中不禁浮现起刘业曾与她说起过的一件旧事。

那时宣太后还在世,刘显还是皇帝,天色阴沉则是一般的阴沉,不……要更阴沉一些,且还下着雨。

慈宁宫里灯火明亮,明黄色的灯光散发着阵阵暖意。

宣太后手中捧着一份奏折,柳眉微蹙。

慈宁宫总管太监全侍轻扫了一眼,便知道主子心中郁结,想来必然是要出事了。而且,这件事情会与燕王刘业有关。

两年前,燕王因为酒后调戏宫娥,被太后剥夺王位,流放北境充军。再从军的快来年时间里,刘业屡立战功,声名显赫,在将士中树立了威信。

宣太后手中的这份奏折,内容正是刘业立下的汗马功劳。

“燕王深得军心……”这一句话,令宣太后深感不安。

刘业为朝廷立功,宣太后却高兴不起来,反而心生不悦。侍奉太后多年的全侍当然知道个中原因:当今皇帝刘显,也是宣太后的亲生子,他的能力十分平庸,远不及刘业十分之一。而且他毫无上进之心,终日只会寻欢作乐,沉溺酒色。宣太后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儿子刘显会镇不住刘业。其实,杀了刘业便能一劳永逸,但要杀一皇子并不容易,如果没有正当的罪名,她很难下手。

除非暗杀……

宣太后将奏折扔到了茶几上,端起茶杯,细细地喝了起来。

全侍知道,这是她思考对策的方式。

不一会儿,宣太后放下了茶杯,从她沉静的脸色看来,应该是有了主意。

“宣燕王觐见。”她说。

……

燕王府。

屋檐下雨落如珠,连绵不断的雨珠形成了一幕珠帘。

从支起的窗户望去,大雨中一片朦胧。远处的树、亭都已依稀可见。廊下的地面上,雨水汇聚成了一条溪流,上面漂着一片片被雨水打落的花瓣。

刘业坐在书房的窗前,正在看书的他放下了手中的书卷,望了一眼窗外。哗啦啦的雨声让他想起了北境的金戈铁马。那里刀光剑影,杀声震天,马革裹尸,血流成河。在他的身上,留下了属于那里的印记——几道伤痕。

午后的闲暇,捧着书卷、品着香茶、听窗外雨声淅沥,这比在战场上厮杀简直是一方天堂。

但刘业却不喜欢这种闲适,或者说还没有习惯。

其实回到京师之后,他并未觉得日子比在北境时候过得安逸。因为他还能嗅到附近的杀机。危险并未离他远去,而是潜藏了起来,在他难以察觉的地方,将会以他难以察觉的方式出现。在战场上,他被人砍了一刀还可以反抗,但在京城里,即便他知道砍他的人在那里,他也不敢还手。

朦胧雨雾中,回廊上出现了快步移动的人影。

刘业叹了口气,轻声道:“麻烦终究还是来了。”

“燕王,太后召见。”站在书房门口的仪鸾司侍卫说道。

自从仪鸾司成了宣太后的侍卫机构后,只要他们上门,在常人看来准是没有好事。甚至还可以说是灾难上门了。

“我换身衣裳便随你们进宫。”

“是。”

刘业回到更衣间,褪去了身上的轻衫,换上了绣有龙纹图案的锦色王服,然后乘坐马车跟随仪鸾司侍卫进宫。

马车在街道上疾驰,湿漉漉的街道上不见一个行人。

雨下的更大了,即便打着伞,鞋子和衣摆仍旧被雨水打湿。

刘业来到慈宁宫时,衣摆上还滴着水珠。

“臣参见太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