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奇幻 > 探秘者说 > 第二十三章 吹灭读书灯

探秘者说 第二十三章 吹灭读书灯

作者:山泽乙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07:55:17 来源:书海阁

这种日子是万分枯燥跟无聊的,每天不断重复同样的事情,尽管如此,我的心确十分平静,仿佛之前所有的焦虑都在密林中完全蒸发掉了。

我喜欢在清晨练功夫提升自己,心中默念十分拗口的口诀,细细用心体悟其中的真谛,竟也觉得韵味无穷、获益匪浅。终于,在几十天的不懈努力下,吴禄竟然达到了徒手点燃柴垛,生火做饭的至高境界,而我就比较low一点了,只能点得燃一根烟,嗯。。

山里清晨的空气是极好的,混着泥土和露水香软的气息,给人一种香香甜甜的清爽感觉。我每每练功发完汗,总觉得神清气爽,我喜欢一屁股坐在凉爽的石头上歇息,感受座下的石头慢慢变得温暖起来。

此时,我也注意到那个姓倪的带路老者,经常喜欢在我旁边“啪嗒啪嗒”抽着大烟袋,据说这种烟袋对他这种老烟杆来说才够味儿,我仔细瞅了瞅他手里当宝贝捏着的烟袋,用一种极土极土的当地特产大花老麻布紧实地缠裹着,长长的烟杆上黏了些成年累月积下来的老污渍,恨不得都要被盘玩出一层包浆了。上好的烟草在里面徐徐燃烧着,老者小心翼翼地嘬了几口,然后心满意足地眯上眼睛,眯好长一会儿时候。

我突然对这个看似平凡的老头有点好奇,他看样子并不像是汉族人,不清楚是苗族、白族还是别的什么族。还有一点我不太能理解的,就是是他们当地人把上山说得那么凶险,为什么他还愿意给齐关洲带路去找碗墓呢?按照他们传统观念里,那不是自个儿找死吗?

于是,我问老者是哪个族的人,老者对着我咿咿呀呀地讲了几句苗语,我一头雾水一句都没听懂,真没想到在这湘北的地界儿竟然还有这么多苗族人,那么这里的碗墓主人很有可能就是苗族土司王啊!

我又跟老者东扯西拉,问他为什么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来上山带路,老头刚开始还不肯说,后来经不起我的软磨硬泡,终于说起了他的故事。

他本来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一辈子勤勤恳恳只晓得种地,有一个独子在附近县城里做事,娶妻生子也都是在小县城里,偶然有事就回来一下。

本来一家人平平淡淡地过日子就很知足了,可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老者的老伴竟然被查出了骨癌,放疗、化疗还有动手术的费用可不是这样的家庭可以承担得起的。为了不给儿子增加负担,老两口都决定放弃治疗了,老头就想着要是老伴死了,自己一个人活着也没什么意思,所以自从老伴患病以来,他一直放了瓶农药在自己枕头下面。

直到这一天,齐关洲找到了他,同意负担他老伴治疗的所有费用,唯一条件就是让他领着他们上山,他面对这么丰厚的条件,当然不能免俗地动心了,半推半就遍跟着齐老板走了。

他对我说,现在他只求齐关洲能信守承诺,出钱治好他老伴,只要这样,就算豁出他这条老命也在所不惜。

突然,我觉得有点被触动,其实我以前并不相信爱情,但当一对暮年恋人心甘情愿为对方——另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付出自己的一切时,人与人之间沉甸甸的那种感情**地摆在我面前时,我只能说我感受到了无以伦比的震撼!

果然,世人皆苦。

我摆摆自己的头,不想再一直沉湎在忧伤的情绪里,只好转头再去钻研手上的资料,没想到竟然真的被我研究出来了一点东西。

资料上只有我们已经探查过的十个碗墓的坐标,我根据已经得到的所有数据,再结合多年没用的高中地理知识,简易地画了个地形图,将已知的碗墓坐标都在图上重点标记。

有一天,也是很无聊,竟想着把所有着重标记的点都用线条串连了起来。我盯着自己的杰作看了几秒,突然脑中嗡嗡作响,总感觉上面的图案好像在哪里见过,有种莫名熟悉的感觉。

像北斗七星的勺把?不是,它在勺把的基础上又有明显的弯曲。那到底像什么东西呢?我抓耳捞腮,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吴禄推门进来,看我对着一张纸冥思苦想、抓耳捞腮,不由得凑过来看我在干什么,看到纸上那根不规则的线后,问我怎么了?干嘛在纸上乱画螺旋纹。

听到他的话,我虎躯一震,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了以前哲学里学过的话: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就是这么毫无由来的,这句话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而且久久盘桓不能抹去。

如果说近现代较为科学的世界观形成了哲学体系,那么在那个科学还并不那么发达的年代,人们又把什么当成世界观的精髓呢?特别是还和丧葬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时我想到了代表中国古代最高玄学与哲学成就的巨着——《易经》,正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合四象,四象生八卦”,讲得就是宇宙天地间阴阳调和、风水命理、天道运行的至高规律,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未能参透其中的奥秘,孔子晚年喜易,韦编三绝,可见这门学问之精妙之深奥难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至于我为什么知道这些,其实还是要归功于我的太爷爷,就是之前提到的那个请乞丐避雨的心怀良善的慈爱胖老头。

其实我太爷爷一生也是极清苦的,正值壮年时,意气风发,过年时与人争强斗狠,偏偏要去喝那“百家酒”,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自己的眼部神经全部被酒精烧毁了,从此他就成了盲人。

但他非常乐观顽强地面对今后的生活,他自从瞎了以后,就自学算命谋口饭吃。因为祖上本来就是书香门第、读书人家,所以太爷爷还是很有读写算命基础、颇具慧根的,他很快就掌握了这项技能,成了远近闻名的算命师傅。

等太爷爷死后,家里人都还保留着他活着时候的习惯,天天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念叨两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太极生两仪,两仪合四象”之类的话。我常年在太爷爷留下的故纸堆里玩耍,再加上家里人的耳濡目染,所以对《易经》的大致内容还是比较熟悉的。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先天伏羲卦和后天文王卦,但要说起《周易》真正的作者,应该算是伏羲、文王、周公、孔丘四人合着。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其核心内容应该分为阴阳、五行和八卦。

而我们所处的山的山型刚好就是中规中矩的三角形,并且有非常明显的三截分界。而这第一截,也就是山腰至山脚的这一大段,碗墓的坐标竟然与《周易》中六十四卦卦眼的方位暗暗相合,但是它又有所差异,也就是碗墓连起来并不是一个首尾相扣的完整圆形,而是一个微微上扬的、延山体盘桓而上的螺纹型。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可能是为了与第二截的山体建立联系,本来,《周易》的本质就是世间万物连绵不断的联系与发展。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建这个碗墓群的人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高人,竟以一整座山为坛做阵,以山川河流为祭,那得有多大的气魄才能办得到!

想到这里,我脑中忽然猛地一震,会不会是……我立刻奔出帐篷去找云杉,问他知不知道是什么人建了这个墓群,他摇摇头,说目前只能确定玄黄门的人把书放在了真墓里。

于是,我跟他讲了自己那个大胆的猜测,我觉得就是玄黄门的人负责建造了这个墓群,不然他们也不会如此轻车熟路地找到真墓,并且把书放进去。

齐关洲皱皱眉头,仿佛在思考我说的话,然后神情严肃地说我并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

我掏出我画的草图递给他看,说古墓的位置仿佛正好合乎六十四爻的位置,这么专业的做法,除了玄黄门,我还真想不到第二个人了。

齐关洲激动地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纸来,我也可以理解他的心情,毕竟这么多天没有进展了,所以现在只要有半分变数他都会异常重视。

只见他嘴里轻轻念叨着“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并于山的坐标一一认真比照,最后猛地一拍大腿:没错,就是这个理儿!他激动地有点语无伦次了,上窜下跳、张牙舞爪,就差没亲我两口、把我抱起来转圈圈了。

我尴尬地干咳了两声,叫他还是注意控制一下情绪,毕竟任务才刚刚完成一半,还是不清楚真墓的具体位置在哪里。我想,要是云杉在这里就好了,他肯定能一下子就看出来玄机。

山分三截,每一节分别对应《周易》中的什么呢?如果第一截对应的是八卦元素,那剩下两截呢?

我若有所思地回到了自己的帐篷,看见夕雾正在里面翻着我码在床头的草稿……

喜欢探秘者说请大家收藏:(wuxia.one)探秘者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