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 > 第九十六章 这一次是我佛赢了”

赵帛望面向他的那一句佛语。

他读出来:“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果,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他说:“这一次,是我佛赢了。不知道慈悲我佛,会不会在下一步赶尽杀绝呢?”

月小鱼觉得赵帛说的简直是前后矛盾:“既然已经是慈悲了,又何来赶尽杀绝呢?何况,”她联系刚刚听的赵帛读的佛语,“凤台童子有妄念,本就在地狱。”

“已在地狱,更应烈火焚身,”赵帛说:“凤台童子......作孽可不小的。”

月小鱼也略有耳闻。

卫华面上也是一片了然神色。只怕这屋中四人,唯一对凤台童子恶事不明的只有容小龙。

月小鱼面上多了一丝沉重,她说:“我也是略知一两件。”

赵帛说:“我也只一二。不过凤台童子的罪行,就算是你的略知和我的一二,加起来,都够不上十分之一。”

月小鱼点头。捡了一件令她惊愕的说:“这还是我听来的,可是却是真的。我当时听的时候,其实很想是希望那说的人实在吓唬我。”

“那个时候我还很小,我的舅舅和我讲。说有一户富贵人家,家里是大善人,乐善好施,经商有道,每年都喜欢设宴,请镇上的乞丐吃饭,还送棉被衣裳让他们过冬。甚至还修改小屋,供路过的无家可归之人栖身。结果有一天晚上,那个大善人的全家老小,被一把大火少了个精光,全家没一个人逃出来。大部分都被烧成焦炭,有几人还尚可分辨面目,却发现那些人都在火势起头之前就被杀害。”

“当时镇上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以为是善人一家遭了劫,还纷纷去官府替善人击鼓鸣冤来着。结果官府却草草了事。因为官府查验尸体的时候,发现其实真正的杀人凶手就是那个大善人。”

月小鱼说到这里,轻轻叹了一口气。

“官府也是不解。不明白为何那个口碑一向极好的大善人为何会如此激进。按理来说,越是这种富贵之家,越是令人羡慕,觉得生活乐无边的。官府于是就查,在整个镇子上询问访查,还找了大善人的亲厚的朋友,不亲厚的朋友,甚至平日里有交恶的,都一一登门询访了。结果只知道,前段日子,这大善人得了不治之症。”

容小龙听到这里,一脸不解。他等月小鱼说下去。

“也不是说,大善人自己壮年时候得了不治之症,就起了恶念,觉得他一生为善却落得如此下场,觉得老天不公,怨恨天下以至于报复家人什么的。不是这样的。”

“大善人的病,是胎里带的。这种病,有的,一辈子都不会发作。若是发作,身体就会逐渐僵硬,一开始是先觉得走动迟缓,反应变慢,这种很难察觉,尤其是年岁大些的,只会觉得是自己老迈所致。可是时间久了,连口齿都会不清,如在冬日含了一口雪水那样,整个舌头都像冻僵一般。到最后,全身剩下,只剩眼皮可以转动。如木人一般。无痛无感。是不进食饮不进水,活活饿死。”

“大善人的父亲,就并没有发作。活的好好,七十九寿终。他也不曾对大善人提及过这个症状,大概是以为说他一生积德行善,佛祖庇佑,终于给了他一个健全的孩子。可是大善人发现的时候,才四十。那位善人,其实他父亲的老来子。他父亲快要四十才有的他。他这才知道,他自己上头,还有两个哥哥。那两个哥哥,都是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就发作了。这种病越小发作越活不了,所以那两个哥哥很快就夭折了。到生下这位善人的时候,他的父亲提心吊胆了一生。大概合眼的时候,都是一半心不安的。”

赵帛听到这里,心中一动,猜出了点什么:“那个大善人,应该有子女了吧?”

月小鱼点点头:“四个。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最小的姑娘才三岁。听说长得如花似玉,见谁都笑。镇上的百姓总见到那位大善人抱着自己的小女儿布施,说那小手会捧馒头。那受布施的乞丐都想从那小姑娘手上接过馒头。还给小姑娘起了个名,叫小小菩萨。”

赵帛也长叹了一口气:“凤台童子,很会利用人心。人嘛,都有软肋的。一旦被人拿捏住软肋,就如木偶一般了。更何况这软肋是生,求生的机会。自己的,还有子女的。或者说,自己以后的孙辈的。”

月小鱼点点头:“官府查出来,那个大善人家中的钱财在那场大火之前,几乎账面都空了。”

月小鱼说:“人是会病急乱投医的。”

她自嘲一笑:“总有人平日里说的大度,说什么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可是真的等到轮到自己,或者自己身边人的时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刀子割到自己身上,那才知道有多疼。不管那个大善人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旁人都无从去体会他的痛苦。”

容小龙一直在一边听,从未插嘴过。

到这里,他忍不住说:“这简直禽兽。利用他人求生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句话得到了月小鱼和赵帛的双双赞同。连从来不主动开口说话的卫华都点点头。

容小龙说:“如何知道是凤台童子所为?有证据吗?人证?物证?总不会叫人白白死了。”

“有啊。人证物证都有。”月小鱼说,“要去面见凤台童子,是需要引荐人的。不是说随随便便一个普通老百姓都有资格见得到。那个大善人虽然算是富贵,可是比起来今天那些来此的供奉者,实在是不值得一提。大善人为了见凤台童子一面,许了一人许多钱。官府查到了这个银钱的来路。这钱太大了,而且那个人之前从未和这位大善人有过任何往来,忽然给了一个陌路人一大笔钱,官府定然怀疑的。于是就提审了那个引荐人。幸好,那个引荐人虽然只算得上富,和贵还差的远。否则官府也不敢提审的。”

“后来的事情,就一目了然了。也不知道凤台童子许了什么诺,使了什么招,大善人回来后,变卖了祖上的田地,家产,商铺,林地,等等等等,把所有的钱都变成了黄金,打成了金页。给凤台童子供奉了金身。这些事情是在两个月时间完成的。——他急得很。”

——这很值得理解。那个时候大善人已经发病,从发病到得知此病无药可救,又得知此病可传儿女,这中间恐怕也虚耗了不少时日。而他的两个不曾见过面就夭折的哥哥也让他十分忐忑。他一怕自己病势汹汹,来不及交代身后事就留下孤儿寡母;二怕两双儿女一旦发作,时间会比自己更短。

有他父亲做例,有他做例,已经可见求神问佛毫无作用:他父亲一生积德行善,月月往寺院供奉香火,家中香案之上也是瓜果青烟不断。结果三个孩子同样遭难。

他一生同样积德行善布施众生,也与他父亲一样虔诚供佛,佛前香花青烟不曾断绝。可是他自己却壮年不治,两双儿女岌岌可危。

佛祖无用。佛祖或许还是慈悲,可是却对他不慈,只悲。

可是为何是他呢?为何是他的儿女呢?

他一生不曾作恶,为何要他悲伤至此呢?

佛寺之中还有十八罗汉,还有观音弥勒。简直可笑至极,天下之大,又不是只有你一尊佛。我求佛不灵,求己无用。我自寻出路,自找生天。

那眼前面如满月,眉心一点朱砂,仿若金童的孩子,笑容可亲可爱。他才是佛,跪在这尊佛的脚下,仿佛置身佛国一般。周遭的烛火都成了圣光,那孩子对他摸顶,若有若无的力道,令他仿佛疾病全消。

.....

赵帛听罢之后久久不发一言,到最后才叹气:“那善人以为自己终于得到救赎,可是哪里知道,那才是踏入地狱啊。”

“而且不光如此,他搜刮了大善人的钱财,最后还诓骗地大善人杀光一家。——我可不信那场大火是大善人山穷水尽之后的绝望之举。只怕也不简单。”

赵帛将心比心一下:“若是有个人,骗光了我的钱,还要我的命,我想横竖都要死,那我便是死了也要托拖着那个恶人一起下地狱。怎么会白白便宜了他坐享其成?还杀了所有人证?”

这个就不清楚了。

这是陈年往事。

多年后追溯,也不过只是一件骇人听闻的案子。

月小鱼没有说后来,大概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是许旁人听了惊奇,觉得不可思议,可是那官府收纳的案件中,这些年,这种案子其实不算少。之所以觉得少,罕见,也是因为我朝地大物博,消息却不互通往来,官府怕这些事情传播越广,就会越长凤台童子的声势,一方面震动民心,一方面又会起散播作用。于是这一类案子,大多被当地官府下来。

可是压制下来并不代表妥协。这么多年,何方官府甚至联合建了一处隐阁,专门放与凤台童子有关联的案子。一开始案子的卷宗只是装了一箱,再是两箱,再是三箱,再后来,直接搁置在架子上。

每一个官府都有这个隐阁。他们互通。每一处隐阁的备案都一模一样。这是物证,这是受难的百姓用鲜血写成了卷宗。它们藏身在隐阁中。不见天日。终等有朝一日,有人可以砸开那封闭隐阁的枷锁,让这些物证昭示天下。

如今再想一想凤台童子的下场,越发是觉得那一丝丝的痛快在逐渐加码。

“凤台童子在诓那位的大善人的时候,估计说了佛祖不少坏话.......佛祖大概会无能吧,或者佛祖确实无心去怜悯芸芸众生。可是佛祖至少不会害的人家破人亡吧。你见过哪个佛门弟子,会因为别人喝酒吃肉就怒目相向的?佛家讲究自持。最不爱强人所难。这就是佛祖的好处。”

“可是如此佛性的佛祖,却是凤台童子的眼中钉呢。”

赵帛说:“就在三年前,左海边上的一个镇上,发生血案。一个平日香火极盛的佛寺,忽然被一群持刀者闯入,大开杀戒,见僧杀僧,见香客就砍香客。当时是大年,寺中为了迎接拜佛的香客,准备了很多香烛和佛礼,还备了很多的斋饭,开了斋堂。原本是好意,喜气洋洋的。结果发生了命案。僧侣几乎全灭,死伤了一半的香客,很多香客是被僧侣给救下的。当时赶来的百姓和官兵,扒开层层僧侣的尸体,才见到掩护在尸身下已经吓的不省人事的香客。很多孩子是这样活下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不过这件事并不像那位大善人那样草草结案。”

事情发生在左海的邻镇。所以事情来龙去脉,赵帛算是一清二楚了。

这件事情轰动极大,就算是当地官府极力隐瞒,照样传到了左海。也传到了赵帛的耳朵里。那个时候赵帛还是个孩童,孩童都有所听闻,那么其他人自是不必说。

赵帛对于屠杀僧侣和百姓的事情念念不忘。在他的眼中,犯法者必伏法。若是官府不作为,赵家难道也会袖手旁观不成?

若是真的袖手旁观,那江湖执法世家何必还要去担当这个虚名呢?

赵家当然不会白白担当这个虚名。

这是江湖世家和朝廷官府的第一次正式合作。

“结果呢?查出来了吗?”

赵帛说:“当然。”

他左右各看一眼月小鱼和容小龙:“你们猜,凶手的身份?”

他这么一问,反而不好猜了。他们原本想着,横竖大概是绿林好汉,或者受凤台童子蛊惑的贵人?不是说,一般人入不了凤台童子的眼嘛。虽然都说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可是这就是这么一说,王子真的犯了法,那个庶民敢叫出这句话来?

赵帛也不过是随口卖个关子,他这又不是讲趣事,对于沉痛话题,他就算是旧事重提,心中的沉重也不见得少下一分。

“赵家查的很快,官府查的也快。两方把凶手一对照,居然相同。那就差不离了。你们知道吗,那些持刀闯入佛寺,杀人不眨眼的,其实就是一些普通的民户。”

“他们都是同一个村的。左海那片地方,山村很多,地势复杂,当地方言错乱,几乎到了隔一个村就不可互通的地步。当地的官府为了推广官话,费了许多力气。可是到了那个村落,发现那村落的大部分人,都不会讲官话。”

“他们抓了村长来对峙,其实也不用对峙,官兵在农户家中都搜到了凶器。就是他们平日里的除草,割稻,杀猪宰羊的农具。还有血迹,干透的血迹。那农具用的太久了,大概也杀了太多人,那么多血喷溅在老木上,都渗透了,可是当地穷啊,也舍不得丢了那些农具,就那样用。官兵赶到的时候,他们还不知为何,以为又是来推官话.......”

“他们不愿意,觉得说官话是忘祖,很是不欢迎官兵,推推嚷嚷,说‘不’说‘走’,这是他们唯一会说的官话。”

喜欢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请大家收藏:(wuxia.one)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