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 > 第三百八十二章 明和皇后和神仙志怪”

......

而如今事实就是,两边容氏,皆荡然无存。

若离问道:“若是富贵无边,容氏当年几乎算是一夜倾覆,必然来不及整理那山海一般的金银和产业.....去了哪里呢?”

还能去哪里?容小龙心说。

南顺那边的容氏的财富的去向不外乎是与南顺的皇室一般,葬送到了那一片火海中。若是陌成风说的是对的,两国关系不好,那么这个可能性就很高。

成安帝和远安帝确实是同胞兄弟,他们有自小长大的情谊和相连血脉。虽然一个跟着父姓氏,一个后来随了母性,但是在之后两帝掌权的时候,两国确实达到了出奇的和谐。甚至当年成安帝还援助了不少数额给南顺扛过了立国之初的困境。

而之后的百年时间里,两国都基本上遵守和维持了‘祖训’。

若是说这中间有了什么变故,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成安帝的第二位皇后。

明和皇后。

这位明和皇后的声望不及成玉皇后。与成安帝的感情从史书上看来也是单薄如水的。但是偏偏,就是这位明和皇后成了最后陪伴成安帝终生的人。她和成安帝年纪相差有二十岁。但是却在同年和成安帝一同故去。之后继位的新帝,便是养在明和皇后膝下的顺和帝。

帝后故去之后,新帝按照成安帝的遗照,把成安帝和成玉皇后的灵柩安放在了一起。而明和皇后则遗照明和皇后的遗愿,在南齐偏西之地,盖了一座观音庙。将其灵柩安放在了那里。

她未入皇陵。

算是南齐南顺历史之上唯一一位不入皇陵的皇后。她的陵墓身边有一间禅房,中住了一位白眉和尚。据说这位和尚奶年轻的时候和明和皇后交情颇深,明和皇后故去之后便再次接庐为伴,百年后僧侣化作白鹤西去,不知所踪。

时至今日,那观音庙的皇后灵旁边,还立着一个白鹤的石像。

颜康笑笑:“当年,在容氏尚且在的时候,不管是民间还是皇室,神仙志怪的故事还是挺多的......”

颜康说道:“当年成安帝和远安帝关系关系融洽,或许是血脉相连的缘故,也或许是旁的,好歹,是融洽的。之后成安帝和成玉皇后的独子册立为了储君,可惜天不假年,那位储君十八岁的时候就病故了,成安帝看着温顺,却是个长命的皇帝,他原本是不再册立皇后的,可是唯一独子过世,他只能采纳群臣意见,迎了一位贵妃入宫。贵妃和成安帝,倒是和睦的。”

和睦的前提有很多,家长里短,各家有各家的不同。但是说来说去,在宫中皇室,和睦的唯一,就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那位贵妃封号为明和。

明和贵妃生的美貌,双十年华,眉目温顺,皮肤柔白,唇不点而含珠,眉不花而羽翠。她生就一副温顺容貌。温婉动人,不卑不亢。

这位明和贵妃身上有个传说。

传说她十六岁的时候去庙里拜观音,在南齐,佛寺中的观音一为求子,二为保佑平顺安康。故而未婚少女在年满议亲岁数的时候都会去庙里拜观音。比较月老的姻缘,这未来家宅平顺安康,要比恩爱情动更加重要。

那个时候,少女的明和贵妃下拜观音,惊动了观音庙的一个和尚。那个年轻的和尚望她不动,直到看得明和贵妃羞涩恼怒,那小僧才道:“施主生来一副观音相貌,将来,定要普度众生的。”

一番言论引得贵妃家中之人摸不着头脑。还一度以为明和贵妃要看破红尘出家为尼。

结果到了二十岁,明和被选为贵妃,入宫伴驾。

那个时候,成玉皇后已经仙逝了多年,成玉皇后故去了多少年,这中宫就空悬了多少年。

南齐上下,不管是权贵还是百姓,皆知道成安帝同意选妃的缘故。毕竟当时太子病故,是南齐一桩惊天悲事。

陛下立妃,人人皆知为了什么。

且不说陛下如今已然是不惑之年,心思深沉莫测。但说贵妃年轻,新人入宫,争宠都顾不及,就要先让自己的肚子争气,何况成安帝深情恋旧,后宫虽然都是些旧人,可是当年也是一个个出身贵族,花容月貌的。成玉皇后过世之后,难道就无人想过争一争那中宫之位么?可是多年过去,中宫依旧是空的。陛下不知道是什么心思,册立了太子,然后其余后宫妃子的肚子都鼓不起来。

这若是成玉皇后在世,那么成玉皇后定然会被千夫所指。

但是成玉皇后仙逝多年,难道要怀疑陛下么?谁有那个胆子,谁敢去懂那个舌头?

憋到最后,也就憋出来一句叹息,言说陛下可怜,子女缘分单薄。

之后太子病逝,当年言语陛下子女缘分的老臣的子女,人人庆幸老人家有福,死的早。简直是菩萨观音保佑。

而如今这一位年轻的贵妃入宫,简直是伴君如伴虎。

在各种层面上。

明和贵妃入宫,给当时算是乌云笼罩的南齐的上空带来了一阵清风。算不上曙光,最多,且算是顺势要吹开乌云的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可惜这眼前的风太轻薄了,刮不动树,吹不起黄沙,就连贵妃头上蒙盖的‘遮面’,都粉丝不动。正色流苏微微,那是明和贵妃一生唯一一次上身的正红宫装。

南齐以朱色为国色,取其国姓之色,除去君王皇后以及太子,以及太上皇太后之类,其余等,除非大婚人家,方可在大喜之日着正红,且即便是身穿正红,也需要其他配色搭配,不可满身正红。其余时候,着正红便是大逆不道。

而南顺不同,南顺国姓为元,他们以明黄为皇室之色。虽然皇室的国花是凤凰花,但是偏偏人家皇帝,穿明黄。

作为南齐贵妃的明和贵妃,大多时候,皆爱宝蓝色宫装。她肤色柔白,宝蓝色更加显得她肌肤莹白如玉,透彻如光。

她入宫一年,过得客客气气,无论是陛下亦或者是宫中其余嫔妃,都对她客客气气。而她的肚子也十分客气,一视同仁地和宫中其他的妃子一样,平平坦坦,丝毫没有要争气一点拔个头筹的意思。

宫中上下,不管是好事者亦或者不好事的,都在讨论贵妃的肚子。仿佛贵妃从头到尾,上上到下,只剩下了一个肚子。

她不是明和,也不是贵妃,也不是一个老侯爷的女儿,她从入宫的那一天开始,她身上唯一有用的,吸引眼球的,只有一个肚子。

人人都在讨论,当年为何选了明和贵妃入宫?

找来找去,找到源头,是一位天机者,预言贵妃是接运者。这运,就是国运。

成安帝的国运是否能够再延续下去,就看他身边有没有这位明和贵妃。

当年这个预言,人人惊讶人人惶恐。就连陛下都动容,下旨给那个门前冷落的老侯爷府中送了请婚书。侯爷一家跪在大门口迎接宫中来使,再跪接请婚书,再到明和贵妃入宫。中间经历了三个月的时间。

那三个月,是老侯府最为热闹的三月。

之后,那份忽如其来的热情和奉承的言语,都随着贵妃的肚子的无动于衷逐渐冷清。

人人都记得那份天机。

都在等着贵妃去接那份国运。

人人都以为,那份国运就是贵妃的肚子,就是成安帝的血脉。

血脉不就是国运吗?那可是天子。

虽然明和贵妃入宫之后一直未曾有喜,但是成安帝倒是日渐的开朗。甚至有宫人看到成安帝在贵妃以及别的妃子陪伴下下棋赏花,兴致高昂,大笑出声。

宫中众人才想起,成安帝已经很久没有笑过了。

成安十八年的时候,南顺传来国丧,远安帝崩逝。这个消息传来,给了成安帝一个惊天的震动,成安帝更是在朝堂之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蒙面痛哭;成安十九年,南齐太子病亡,成安帝一病不起,罢朝七日。

成安二十一年,明和贵妃入宫。

成安二十四年,明和贵妃册立为新后。

成安二十五年,三十七岁的立嫔诞下皇子,被封赏为妃的立妃上奏进言,请求皇后恩养皇子。以顾皇子为母。

成安二十六年,小皇子被明和皇后恩养,册立为太子。

这位小皇子一直到长大成人,其实都知道自己生母是宫中的立妃。但是他一直只称呼明和皇后为母亲。

直到帝后双双驾崩之后,新帝继位,原本应该成为太妃的立妃被新帝送进了庵堂,并未让她留在宫里。宫中帝后驾崩,无太上皇也无太后,自然更加不会有太妃的存在。

颜康道:“这些事情我知道清楚,原因不外乎就是当年去南齐报上国丧的使臣,就是我们康氏。我们康氏当年在南顺,一直都是在鸿胪寺任职。我若是一切顺利,以我如今年纪,也该坐上鸿胪寺卿的位置了。”

容小龙说道:“这道有趣,颜大人如今,既然供职西奥鸿胪寺。”

颜康纠正:“西奥的鸿胪寺,名为外事堂。主官位外事主。听着没有鸿胪寺卿好听。”

一边若离听他们俩话题越说越远,很是不耐烦加皱眉:“这明和皇后虽然在南齐并没有如成玉皇后那样美名在外,好歹也算是个不错的皇后。怎么又和两国不和扯上关系?”

颜康道:“当年明和皇后是奉了天机者的预感入宫的,而在入宫之前,她还曾经受到过一位观音殿的神僧指点,说她生就一副观音模样,将来是要普度众生的。”

颜康笑说:“那众生到底是谁,是人是鬼,是僧是佛,到现在,都还不知道。”

赵帛说道:“也有可能不过就是一句僧侣戏说——那僧侣想必就是日后为明和皇后守灵的老和尚吧?只怕是老和尚动了凡心也说不定......”

颜康露出一副‘果然会有如此猜想’的神情,继续说道:“那位和尚,是观音殿十分出名的灵童。他出生时候就引得白鹤前来门前朝贺,百鸟起飞在高空伴舞,傍晚紫霞半天密布,到了六岁,便口出佛经,言到,他与父母缘分已尽,该了却前缘,出家伴佛。而他在离开时候,言语愧对父母,会还父母一双伶俐儿女。果不其然,那灵童父母在灵童出家第二年,便有了一对龙凤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番话一出,倒是给震撼了一段。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容小龙。容小龙道:“果然那段时间,神鬼志怪层出不穷啊......”

容小龙心知肚明为何如今这些神鬼故事都变得稀罕。根本就是十二年前,神界出了什么事情。导致了之后亡魂精怪皆消散云烟。只怕连那些片刻的神光都荡然无存了。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真正人间,应该从十二年前算起。

十二年之前,谁知道这引导人间走向的,到底是人还是神,或者还有鬼。

这灵童或许真的是灵童,或者真的沾染了佛光和神迹。也有可能,真的是精怪,那什么白鹤朝贺,百鸟群舞,傍晚紫霞,到六岁念出佛经,到父母一双儿女之类.....非要纠结,也有可能就是精怪合谋演的一场戏。而至于是什么品相的精怪还需要考虑吗?

——他最后不是变成白鹤跑了嘛?

他若是偷偷跑了,人间又怎么会传说他化鹤西去的传闻?又怎么会给他雕刻白鹤石像供奉在皇后灵柩之前?

实在是张扬。

这个白鹤精怪,在人前演了一出戏,落了一个感人的留白,白鹤幽幽离去,消失在人间视线范围。

再掉个头,换个假面,回去人间。再不知闹个什么阵仗。

成安帝虽然长寿,但是顺和帝为成安帝老来得子。他和明和皇后相差二十岁,却和成安帝相差四十余年。对比和自己年岁相差极大的父亲,他反而更加依恋自己的养母。

顺和帝原本的帝号,为顺平。

他后来感念养母恩情。才将自己的帝号改为顺和。

顺和皇帝并没有如他的帝号和他的养母一样,平和,安定,已和为贵。

并没有。

顺和皇帝登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招揽了当年的天机者入宫。而那位天机者入宫三日,全身而退,之后,朝廷兵部就和江湖的陌氏,有了一笔常年坚定的买卖。

这就是南齐囤兵的开始。

那个时候南顺的皇帝,是远安帝当时年少继位儿子,二十五岁的永昭。

喜欢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请大家收藏:(wuxia.one)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