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 > 第两百六十一章 自觉无法作为证据却很准”

这个笑容无端地令丘师爷很不舒服。

丘师爷并没有如面对李玄远那样也效仿这个笑容。

相反,丘师爷严肃的很。

丘师爷在表情严肃的考虑,到底要不要告诉自家的县令大人自己这边和容小龙的缘分问题。

但是想了想。

丘师爷决定先去牢里见一见另外一个同样有些缘分对象。

月小鱼没赵帛这样的待遇。去住什么天字一号的牢房。不过赵小楼很妥帖。自然不会亏待自己侄子的朋友。

所以即便不是天字一号房,也算是干净的。

不过再干净,也没人真的想长住下去。

也不看看这里是哪里。

给钱都不住。

.......不过话也不能说这么死,要看一天给多少钱。

容小龙和平安县的县衙算是有过两面的交情。头一次是为了墨染的事情,那件事情连带上解决了当地的扒手这个事来说,容小龙还算是有恩于平安县的。

——这也是一个丘师爷选择相信容小龙的原因之一。

有如此侠义心肠的江湖少年,怎么可能为了一点点细软就去杀人呢?

倘若他真的见钱眼开,带着那一柄疏影剑就可以逃之夭夭了。

丘师爷也是后来才知道那把疏影剑的价值和存在意义。丘师爷心中微微震动了一下,而当时的平安县的县令几乎晕倒。

他被强烈的后怕给打击到沉重——倘若他当时一个眼错,导致他所托非人,那么如今别说升迁无望,乌纱帽保不住都是小事。

那可是.......平安县的县令手里捧着升迁令和所给予的嘉奖,手上是百斤重,——一百两银子。

而心里则是如山那样不可识得真面目。

平安县县令牢牢记得自己这个太守的位置是怎么来的。他没少和丘师爷发表自己的感激之情。

丘师爷虽然听得耳朵快要生出茧子来,但是却没有不耐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家那位县令大人知恩图报非常好,可见是个良心明白的好官。另外一方面,因为事后容小龙不告而别,县令甚至在那个时候连名字都不知道。若非县令大着胆子去问了一句方卿和,县令和丘师爷还以为这个江湖少年叫龙小容。这就更令人心生感慨了。做好事不留名就算了,还用了假名去做这样一桩惊天动地的事情。一个快要不惑之年的朝廷官员,亏钱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这少年人,未来可期啊......凭着这股感激之情的愧疚,丘师爷相信,县令大人未来当了太守,也会牢牢坚持自己的本心,对得起自己的本心。由此他也放心。

这也是后来丘师爷愿意接受这位连城县令邀约的原因之一。

——这也是丘师爷刻意留给容小龙的底牌。

很多事情,哪怕是真相也好了。说出来也要关乎时间的。越是很重要的真相,越应该在恰到好处的时间讲出来,人心都是肉长的......为官者的心又不是铁打的,判断案子也有情绪在其中。尤其是还算是很客观和公断的这位年轻的县令。比起告诉这位大人容小龙背后的牵扯关系来说,还不如用江湖侠义那一套。反而年轻的县令会更吃这一套。

可是这些终究是局外人能够做的。

丘师爷已经暗中给阜阳的太守去了一封信。必要的时候,也需要阜阳太守陈情一把。

而眼下,这件案子非常不明朗。

县令大人怀疑李玄远的动机非常有凭有据。且县令大人其实相信那个死者便是李奇奇。虽然不好明着去证明这件事情。但是相信就是相信,自觉无法作为证据却很准。

这也是丘师爷觉得自家的年轻大人很跳脱的一个原因。

自家大人还挺相信自己的只觉的。

他办案子,破案的质量不错。一开始丘师爷和旁人无关者都以为是因为依托了县令大人的目光如炬和抽丝剥茧。

结果年轻的县令大人告诉丘师爷,他即便,凭借第一眼的自觉。

当然目光如炬和抽丝剥茧也有用到。但是这都是建立在自觉之后的事情。

县令大人觉得这个人可疑,怎么看怎么像是凶手,然后就以这个方向为前提查下去。

十次大概能够有个七八次都是准的。

丘师爷听了无语。

问县令大人:“那剩下两三次不准的呢?”

年轻的县令大人笑开了,一副早就料到丘师爷会由此疑问的样子,说:“即便不准,也不会真的非常清白。”

丘师爷再度无语:“这能上了断案公堂的,除非是惊天冤案,有几个是会非常清白的呢?”

丘师爷原以为年轻的县令大人会赞同他的结论。

结果没想到的是,年轻的县令大人脸上又现出那个和李玄远如出一辙的,让他很不舒服的笑来。

年轻的县令大人不光是笑,他还讲,很是一半正经一半调侃的神情直视丘师爷,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说:“太多了.......”

太多了。

听着真是轻轻松松的三个字。

可是这三个字每一个字都如一座大山那样砸到丘师爷的心头。震动到至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丘师爷一直在官场,虽然不曾真的涉入其中,但是不得不说,丘师爷也眼见了太多的不公,太多的不平。虽然同时也有很多报应不爽天理昭昭的结局。可是那些最后不公的呢?

朝廷命官虽然也是人,虽然人心也是肉长的。可是又能如何呢?除了一声叹息之外,也很快就会忘了。

当时丘师爷真的以为那些眼见过不平之事的大人们会忘记。

如今在这年轻的县令大人口中听到这三个字。丘师爷才发现,原来他们都不会忘。每一声哭声,每一件不平事,没一滴眼泪,都会在为官者的心中留下痕迹。

一颗肉长的心千疮百孔,却时时刻刻提醒他们,为何要走这条路。

为何要走这条路?

为了扫平百姓心头的阴霾,为了踏平世间不平之事,为了贤名满天下,为了无愧于心,为了建功立业,为了野心,为了初心,为了衷心。

为了一切。

为了永远不要铁石心肠。

......

月小鱼一眼就认出来了丘师爷。

面对和蔼温柔的丘师爷,月小鱼有些羞涩,以及很想要尽力无视的难堪。

似乎是为了转移这种难堪的境遇,月小鱼决定先面对的自己的惊讶:“丘师爷?是丘师爷吗?”

当然是。

月小鱼说:“您不是在平安县县令做师爷吗?”

看来月小鱼是不知道平安县县令高升的事情。那想必容小龙也不知道的。容小龙大概也不知道的是,他和平安县县令,如今的阜阳太守都知道了容小龙的真实姓名。

若非如此,丘师爷当时也不能在看了卷宗之后立刻愣住。

但是即便如此也是无妨的。

因为丘师爷早晚会见到月小鱼。

也早晚,会知道容小龙就是那位江湖少年龙小容的。

缘分这种事情,倘若深厚,其实是躲不过的。

丘师爷于是先说:“月姑娘和老夫的缘分还算是不错。”

在月小鱼有些脸红的笑意中,丘师爷告诉了平安县县令高升的事情,以及如今这位大人之后的邀约。

其实讲讲,挺阴差阳错的。

如实当时没有答应这个邀约,丘师爷跟随去了阜阳做了太守的掌薄,想必也就错过了。

所以想来想去,还是要感慨一句缘分弄人。

月小鱼也是如此觉得,她倒是不着急眼下的困境,还有心思和丘师爷聊天:“我上一次遇到丘师爷,是把容小龙给关进了平安县的大牢里去,关了一夜呢。如今换成了我,我被连累,也给关了两夜。怎么算,他都算是回本了。”

这些话语月小鱼是笑着说的。丘师爷也笑着听。

听完了,丘师爷说:“月姑娘倒是不怪容少侠。”

月小鱼对此反而露出疑惑:“为何要怪他?他自然是被诬陷的,如今他生死不明,我们被困顿再次无法相助已经是内疚难安,哪里还能讲出责怪的话来?”

丘师爷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他只讲说:“你是个好姑娘。”

月小鱼眨眼,似乎一时之间不太能够很快的了解这种年长者忽如其来的感慨和夸奖。她也只说:“我是江湖儿女。”

丘师爷点点头,他知道:“以侠义为先。”

这下看到的是月小鱼的重重的点头。

丘师爷说:“我们还没有寻到任何有关容小龙的踪迹。”

月小鱼料到了,所以没有太多的意外的情绪,只说:“全城都没有吗?”

“连城县不大。哪怕是犁地那样找,找个虱子都能找到了。”丘师爷说,“何况这方圆之地,还有陌家和赵家一同协助的。”

月小鱼这下才浮上忧郁之色。她紧紧抿着唇,不知道在思索些什么。

丘师爷默不作声的观察,说:“需要帮你,转告些什么么?”

月小鱼摇头:“该能够说得,都已经说了。只是分有没有用罢了。”

月小鱼沉默。

丘师爷也沉默。

丘师爷想问一句:能说的说了,那是不是就表示,还有不能说的?

丘师爷心里矛盾又挣扎,然后就听到月小鱼接着往下的话:“不能说的也说了,可是没用。不能当证据。”

丘师爷心中松快了一些,问月小鱼:“不能当证据,可以不可以作为寻找容少侠的线索呢?”

月小鱼为此的回应是非常茫然的摇头。

.......

不光是月小鱼茫然。

连带赵小楼也茫然的很。

赵小楼听说了赵帛对于那个鬼朋友的猜测。

他心里的想法很是不好。在之前前来见月小鱼的时候,直接透漏给月小鱼说,他怀疑之前容小龙身边的那个鬼出身不简单。

他已经找店小二去府衙报道,根据店小二和客栈当时见过那个长得像赵公明的客人的描述去画出画像来。

再把那个画像的定稿送交到方卿和处。

可是如此一来,方卿和也就知道了容小龙遇到了麻烦。

当然赵小楼也知道,方卿和不会为此而为难陌家和赵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问题在于,容小龙不能够出事。

月小鱼当时还顾及旁的:“若离呢?若离姑娘现在可好?”

赵小楼非常含糊的点点头。

若离当然好。若离被赵家严密看惯了起来。

她撒娇,她闹,她气的大哭。统统没了用处。

若离的武功不算是很好,哪里能够使赵家门人的对手?所以她就像小雀那样,在笼子里上蹿下跳,毫无办法。

这就是非常着名的,孩子任性撒娇怎么办?

多半是惯得,打一顿就好了。

其实想想,若离也是挺冤枉的。

无奈她的身份对她的影响太大。

如今失踪了一个容小龙,若离就被格外的保护了起来。不管是赵家还是陌家,都实在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这压力不单单还是来自于远在金陵的方卿和了。

还有整个江湖多年来对于不予楼的痛恨。

陌家和赵家,也承担不起这种痛恨。

.......

月小鱼问:“画像已经送过去了吗?”

赵小楼点头。

并且说:“店小二以及那位发现尸体的客人所描述的,和赵帛画出来的人差不多有五六成的相似度。”

月小鱼奇怪:“才五六成?”

赵小楼解释:“人在饱受惊吓之下,脑子会下意识的记住一刹那的眼前事物,可是在事后,又会因为自我保护,而选择性的遗忘掉那些东西。倘若官府当时再晚个一天半天的去寻他们描述,只怕他们就忘了。——你们也是一样,你们在墓室里咋然见到。也受惊了吧?”

月小鱼点点头。

赵小楼说:“赵帛是学过丹青的。所以我事先让赵帛凭着回忆绘了一副人像图。然后再拿来衙门说根据描绘的。结合一番。再让赵帛沉下心,又补充了一些东西。”

赵小楼话说的很慢。

月小鱼说:“赵家主是不是知道了些什么?”

赵小楼还挺实诚的。

真的点了点头。

只不过。他也没再讲些什么。

只说:“先呈交给方大人吧。”

......

这下不光是连城县县衙,连同陌氏和赵家,都在等待方卿和的回应。

结果方大人没空。

方大人闹出来震惊朝野的举动。他在一次朝会上,当着大病初愈的宝成帝的面,当场请求赐婚。

其实这没什么。问题在于,方卿和求娶赐婚的对象,是现年才十五岁的清河公主朱卿卿。

喜欢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请大家收藏:(wuxia.one)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