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 > 第一百九十八章 神灵也偏心”

赵帛没控制住自己的音量,直接尖叫出声。

他在奇怪楼,在山洞,周遭都是严实的石壁。声音咋然气势,无法立时消散,那回音就在石壁中震地嗡嗡作响。

不停来回荡漾。

重复赵帛的尖叫。

长生者,长生者,长生者,长生者.......

直到声音减弱,消失。

待消失。那唯一仅存的一些震撼也在目光结接的尴尬中荡然无存。

于是连徐长生都气定神闲起来:“哪里有写长生者?”

徐长生探头去看赵帛手中的册子,点头:“果然有长生者......”

徐长生笑的有些停不下来。

他没敢大声笑,怕也落得刚刚赵帛的尴尬境地去。

于是只能暗自闷笑。

有何可笑?

容小龙好奇,也探头望去赵帛手中册子。

果然入眼是有长生者三字。

那三字出现在一整段话中。

容小龙定睛一看,慢慢读了出来:“......那山中岁月有长,生者亦觉得人间有望,虽时过境迁,故人不在,然那道观中.......”

后面就没有看到了。

因为赵帛啪一声,极其利落的合上了那本册子。

赵帛尴尬,轻轻咳嗽一声,解释道:“咳,刚刚看急眼了......忘了断句。”

赵帛还自说自话:“我就想,哪里如此的巧合,随手进一件藏书阁,随手拿起一本册子,随手翻开一页,就要了长生者的记录。”

徐长生逗他:“这就是在告示你,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热豆腐?

赵帛道:‘“晚饭吃热豆腐怎么样?再加上羊肉汤,和萝卜,配上鸡丁炒瓜子,再上凉碟醋梅,泡饭吃。又爽口又暖。”’

徐长生想想也挺美:“这冷冷秋日的。做这样的晚饭确实好。且豆腐不是发物,小龙少侠也能吃。”

容小龙听了不满:“我只能吃豆腐啊?”

徐长生道:“羊肉是发物,你吃不得的。萝卜也似乎不好。等你好了,再吃不迟。”

“就是,”赵帛和徐长生统一战线,“萝卜鸡丁羊肉什么的,又不会跑。我们赵家可有钱了,等你伤势好了,闫大夫松了口,给你烤一只羊吃。”

烤羊是在梦里的。可是豆腐却近在不远处的厨房。

容小龙觉得倒是没有被安慰到的样子。

不过,这世上巧合,也不一定是没有。

容小龙刚想证明这一观点。又转念想着赵帛乌龙刚在眼前过演一遍,自己还是谨慎些为好。

否则赵帛尚且还能解释是因为心急走眼缘故,那他如何解释?失血过多,眼神错乱?

难道身体虚弱精神不济这种事情,现在在江湖儿女身上,还算是得意了?

那必须不是。

于是容小龙决定先看完那卷故事再说。

那观音山和观音塘,皆在方位偏西的位置。那写的明确,或许是真有此地。这容小龙手上的书卷是一本札记。为一个不明人士所着,似乎并没有刻意编撰。而是更像是旅游广记一般。寻到一处,若是这一处有发现新奇故事,便记叙一笔。若是没有,便潦潦草草写下到此一游四字草书。

翻阅这本札记的厚度,看来这个不明人士走的地方还挺多。

略微翻了翻,其中过眼的到此一游还不少。

如此到此一游都能合成这个厚度。可见这人真的走遍了名山大川和五湖四海了。

没来由的,容小龙有些羡慕。

这不明人士,大概眼见过方卿和和他讲过的那些景象的。

这个不明人士,看万卷书,走万里路。心有丘壑,眼见长空。不仅仅如此,他还书写万卷书,留给后人来看。

不知道这个人,有没有在大雨之后去庐山看银河落九天。在春末夏初去看大漠孤烟直,去东莱看海市,雪山看雪莲花和银狐。

但是真好,这人给了他勇气。令容小龙觉得,就算是这天大地大,这人都可以走遍江山万里。

那不明人士言语:此处为红桐镇。需过观音塘。那塘口深深,无法探底。曾寻长绳,绑缚一巨石,沉入水塘中,想要探明究竟,却发现那水塘深不可测,且暗流颇多。闻听当地百姓,才知道那观音塘原址之上原为山石,后天崩地裂,山体倾覆下沉,得一天坑,天坑下枯骨无数,皆为原地观音镇居民。那天坑陷落突然,全镇居民毫无察觉,待发生天灾之后,当地府衙来人,早已无人生还,眼前只能天坑。复后百年,那天坑渗入隔相江江水,汇聚成塘。又生出巨大,可承小儿的莲叶。形似观音座下莲叶。于是依然名为观音塘。

原文中写:‘塘,不是堂。那也不是水塘,而是一处地名。那是一条河,到了那儿汇集成一汪塘,塘里不长莲花,只长莲叶。那莲叶巨大,可乘小儿。’

而长生者的故事,在观音山存在的时候。

观音坐镇,必有童子。这便就是红桐镇名字的由来。

那不明人士的着书人在空白处以蝇头小字写:本以为,此地大概可能有红色梧桐树,故而起名红桐镇。结果此桐非彼桐。而乃是童者同音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那不明人士还再吐槽:无趣。

镇中之人于是自诩为童子,将此镇更名为红童镇。镇中户户供奉观音。有长寿者皆尊为半神童子,奉入庙宇居住。长寿者多,名声便远扬,扬到京城,变成此镇有长生者。

君悦,传钦差入镇,观之,接长生神者入京面圣。

长生者白发黑眉,半途,有大风起,飞沙走石,迷离眼前。风止,长生者不见。观音山崩,莲花树丛消失。徒留一天坑于此。

......

这就不再道理了吧?

容小龙隐约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之处。

果然,那不明人士的着书者奋笔疾书道:这惹祸者为红桐镇中百姓,连上达天听招摇撞骗后逃逸的也是红桐镇者百姓。为何居于两镇中间的观音山倾覆,会偏向观音镇?

那观音镇所居百姓,无缘无故,遭此灭顶之灾。

可见这观音山并无观音。

只怕存在偏心鬼魅才对。

......

不错。容小龙暗暗点头。

此前事不在话下。

这是百年前的事了。

不明人士来到此处是时候,是见了观音塘和红桐镇。

百年后,红桐镇中,无神。镇中只一惨败观音庙,无香火,蛛丝遍布。

不明人士吐槽:这庙宇惨白,只怕此时即便厉鬼登门,皆无惧。

那不明人士在那庙宇中转了一圈,除却收获过路村民诧异眼神之前,什么都没遇到。

那不明人士似乎胆子巨大。甚至半夜偷偷出门,又去了一趟破坏的观音庙。自然一无所获。

事后不死心,询问镇中百姓,也对红桐镇曾经存在长生者感到诧异。

最后一天,遇到一名老者。

才从那老者口中听来一些奇怪之语。

皆被那着书者原封不动写下。

“那人吃五谷杂粮啊......自然有灾有病的.....你想,那林中野兔,一年便可长大,一年就可以下崽,一胎生的那么多,若是那兔子不加节制,这岂不是漫山遍野都叫兔子吃的干净?所以才有老鹰,才有老虎,才有野狗,有黄鼠狼......都是兔子天敌。吃的兔子多,生的兔子也多。中间呢,就有个度。是不是?”

“这人和兔子一样。人没天敌啊,老虎都抓得住。如果人不死,长命百岁,一边长生不老,一边生个不停,那人间遍地,草根都不够吃......是不是?”

那老者絮絮叨叨,说的挺在理,就是每一句话说完,总是喜好加个‘是不是’的后缀。

那着书者还挺耐心。还真的连‘是不是’的后缀都给加上去了。

......

“那人也得死啊......生老病死的,人间循环。是不是?”

.....那着书者耐心问道:“所以,没有长生者吗?”

听着一番意思,看书的容小龙也觉得,似乎那‘是不是’的老者就是想要表达此意。

老者摇头:“有!”

......

容小龙和着书者皆不约而同的无语。

既然是要表达是的意思,为何前面絮絮叨叨那么多天地万物平衡的道理。

如果有长生者,那不就不算人间循环嘛........

老者说道:“这长生者长生者,只说长生者,谁规定是人啊.......没人说是人啊......是不是?”

“你知道那东边,有大海。大海有鱼。比船还要大的鱼。一张嘴,小儿都填不饱牙缝。那鱼,寿命几何你可知道?那寿命,可达百岁。有的甚至可到四百岁.....对比这人间寿命,算不算是长生?这长生长生,也要看与谁比,那蜉蝣朝生暮死,那蜉蝣看人间,难道不会觉得人间人人皆是长生?是不是?”

......有点道理。

所以长生者到底是什么嘛?

容小龙更加好奇了。

他看出来,连着书者都有些着急,下笔的都要开始狂草起来。

那老者不紧不慢的态度,透漏在字里行间。

“所以这长生啊.......只是寿数长远的意思。你若非要较劲个来回,怎么算呢?天地同寿吗?谁能知道这天何时出现?这地何时来的?盘古开天地时候,还未有人,何时有人?谁能说得通透?是不是?”

那老者终于要说到正题:那红桐镇的长生者,其实不是人。”

知道知道。

所以是什么?!

老者道:“那红桐镇的长生者,其实是山神幻化.......这红桐镇啊.....有山神。且还现身过。警告那猎户,不可随意动那山林中一草一木一花一叶。等到那猎户反应,那老神仙就不见了,这么利落腿脚,自然是山神了......是不是?”

说的实在是有点道理。

所以,长生者是山神?

既然是神灵的事情。那就和容氏以及鬼蜮八竿子打不到了。

容小龙潦草看了看下文。

下文也写了老者如此推测的原因。

自然是那观音山的倾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长生者白发黑眉,半途,有大风起,飞沙走石,迷离眼前。风止,长生者不见。观音山崩,莲花树丛消失。徒留一天坑于此。’

——山神的灵体是不可以离开本体的。那山神的本体自然就是观音山,而灵体估计化成了白发黑眉的长生者。故而刚刚离开不久,就山体陷落。而山神的灵体幻化成人,生活在红桐镇,一直都受着红桐镇的供奉和朝拜。人心偏向,估计神灵也是如此。

山体崩落,于是倒霉了观音山。

这个推论虽然看着很是惊奇,却又出处透着说得过去的道理。

真是......一言难尽。

......

容小龙一脸纠结,合上了这本札记。

他转了转因为低头太久而发酸的脖子,对上因为做同样动作而抬头的赵帛,交换一个眼神。

看了个故事。

翻了个无趣。

由此可见,奇怪楼的故事,一定都是奇怪的,但是不一定都是有趣的。

这就考验记叙故事的人。

一个有趣的人,可以把一个简单奇怪的故事写得妙趣横生,一个平淡的听众,会把一个明明隐藏着有趣内容的故事书写地平平淡淡。

就如徐长生手里这个故事。

这不是个新鲜的故事。

挺老。

有关梅妻鹤子。

说那北方小镇,搬来一家三口。温雅的先生,贤良的妻子,还有那三个活泼可爱喜欢吃鱼的孩子。

他们寻到一处湖边,盖起了房子。

那位先生在镇上开了一家私塾,给孩子们教书,那先生温和,长得又斯文好看,孩子们喜欢极了。那先生的妻子肤白温和,一双眼睛柔如水波,眉心中有一块如梅花样的胎记,甚是好看,镇上的女人总是偷偷打量,然后回家,用凤仙花的汁液在眉心中画梅花样子。

他们的三个小儿皆为男童。喜欢穿白衣,肤色比他们的衣裳还要白。

他们喜欢水,从来不穿外面的衣裳,都是那家妻子自己在家里织布。那妻子总是不出门,总是在家里织布。

湖中多鱼,孩子们又爱,于是那先生便总是付了钱给那湖中打鱼的渔夫,叮嘱打到了小鱼,可送来家中。

并且只要小鱼。因为家中小儿,偏爱小鱼。

于是那渔夫牢记。

每每傍晚,中用一根水草穿过那小鱼的腮,串起一溜的莹白小鱼,挂在了那私塾先生家门口的竹门上。有一次,其中一位负责送鱼的渔夫刚刚把那串尚且活泼的小鱼挂上竹门,就听到一声欢呼,其中一个孩子飞奔跑来,摘下了那一串小鱼。

还未等那渔夫发笑他嘴馋,就见那孩子抓住其中一尾白鱼立时塞进了嘴里。

喜欢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请大家收藏:(wuxia.one)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