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别当 白眼狼”

成是典的表情显示他有点懵。赵小楼更加判定,成是典的这些行动其实是自作主张。

不予楼交给成是典的任务,只到他被开膛破肚和把容氏的指路人引到他们埋伏的地点。以容氏和不予楼的恩怨来说,想必不予楼已经放弃了收归容氏指路人的这个想法。

是成是典天真,想要做鬼,也想为不予楼尽心尽力。

成是典只怕至今还天真到以为不予楼不算是放弃自己。

赵小楼看着那眼前灵鬼,真是个活人模样。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和常人无异。不知道是哪里觉得不对,在心里总无法把成是典当做活人来对待。

赵小楼理不清楚这其中的微妙,他说服自己,大概原因仅仅只是因为他是亲眼看到容小龙做那亡灵再生术的。

那若是真的是这个原因。

他如此,只怕周遭人,皆如此。

......

“是报仇。”容小龙重复且肯定了成是典并没有听错。

成是典表情懵地很,心中又很茫然:“报仇?报什么仇?我已经死去......”

容小龙从善如流接下他的话:“......你确实是死了,可是你死不死的,原本不和我相关,我当时帮你,是为了百姓。可是结果你死的原因,确实为了害我。原本以我意图,我是为了百姓,哪怕真的中了不予楼的计谋死在了那连城郊外,也确实不和你相干。可是,结果,就连成大人也是这计谋一环。”

这一点成是典承认:“可是,那刺客都死尽,我也一早就成了亡魂,你已经报仇了。如今再提报仇,又是何意呢?”

容小龙说:“俗话说,‘人死万事空’......”

“对。”成是典赶紧‘嗯’了一声,说道:“人死万事空.......我知道这一举动罪孽深重,我以前自尽谢罪,在你尚未明白这计谋之前,这冤仇就已经了解了。”

“真的吗?”容小龙说,“可是若是已经完结......你为何还要在人间逗留?为何,还要去蛊惑我的朋友?”

......

容小龙对应上成是典的眼神,继续说道:“你蛊惑我的朋友,说白了,不就是想要煽动我吗?你这一切的举动,都是在做了亡魂之后,你有那么一点半点,死去万事空的态度和自觉吗?”

而且.......

“容氏明面上靠神,其实只是信神奉鬼。说是奉鬼。但是最讨厌鬼的,也是容氏。那容氏手里的鬼债,多到连鬼蜮都头疼。——这不是你说给我朋友听的吗?”

容小龙的态度,从刚刚的被动的无动于衷,到后来的有些咄咄逼人的主动,一句一句,压制地成是典难以招架。

那些都是事实,但是......

成是典说:“鬼话你也信?”

成是典笑起来,往后退了半步,又退了半步,终于在脚后跟踩上一块感觉是稀松的土块的时候停住了。他的笑不算是圆满,但是也自然。

成是典本就生的慈悲,如今再一笑,又迎着日头,居然有了那么一点普度众生的错觉。

普度众生的面相,却不是人,不仅不是人,还说鬼话:“容氏的指路人,可是向来不喜欢鬼的。且从来对鬼不假以辞色。尤其是专门负责审判的那一支容氏旁支,为首者更加是易爆易怒的个性。他们虽可眼见亡魂,且可以自如交流,却从来不把亡魂视作平等,想杀便杀,想留就留。皆看自己高兴。在鬼界中,容氏的存在,简直和暴君没什么区别。”

成是典开始字面上的鬼话连篇:“容小公子......居然还能和亡魂做同伴,还把他们称作为朋友,我很惊讶。不过,在之后我了解到原来容小公子对于自己的过往所知甚少,这大概也就很好解释了。”

成是典说:“......我对容氏所知不多,毕竟我之后回归成家,与不予楼的联系也少,仅有对于容氏的所知,还是在无忧那里听闻......”

他絮絮叨叨的......

容小龙想。

只是成是典不知道的是,之所以成是典没有挑拨成功他和朱成良的关系,不是因为他口才不好或者对容氏的过往了解太少。

纯粹是因为朱成良不恨方卿和。

纵然方卿和是宝成帝成功铲除淮城王的功臣,可是朱成良也不恨他。朱成良不知道为何自己后半生一直都在佛寺以凉安身份自处,可是偏偏到了成了亡魂却是朱成良的富贵模样。

但是容小龙坚信,就算是朱成良,就算是还未来得及在佛果门下修行的朱成良,也不会恨方卿和的。

所以不管是成是典遇到的是朱成良还是凉安。他都是会失败的。

“......所以,成大人其实也是把万丈红尘抛在身后的人啊......”容小龙忽然在成是典絮叨的时候冒出这句话。打断了成是典的言语。

他没有去看成是典的疑惑,而是自顾自的继续说下去:“我有朋友说,那些把万丈红尘抛到身后的人,大概分两类。一类是求而不得,一类,算是总是得到太过于容易。不过成大人仿佛这方面都不属于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其实不光是成是典,就连一边的赵帛和赵小楼以及徐长生都是一脸不解。

不解不要紧,容小龙讲的很快:“那两种人其实都很痛苦,于是路也有两种。一种就是毁了那个得不到的东西。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走这条路的人最可恨最可怜。另外一条路,他不想毁了那个东西,也不想毁了自己,于是就把一切都放下。什么都不要了。既然得不到最想要的,那么别的也不将就。干脆什么都不要。””

赵帛旁听到这里,看了一眼成是典,说:“他那条路都没选。而且,他也不是那两种人啊。”

赵帛说:“成大人只怕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什么是世间美好。他的脑子,早就被不予楼给洗了一遍。满脑子就尽衷。”

赵帛说到这两个字就翻白眼:“是啊,不予楼的无忧确实养大了他。若是没有无忧,那也不会有日后的成是典......真的吗?我反而觉得,如果没有成家,才不会有日后的成是典。”

赵帛转向成是典,问他:“成大人......在你回归本家之前,你总有名字吧?无忧会给你起个名字吧?就算是家里的小猫小狗,也会有名字。你一个大活人被养着,难道天天喂喂喂来喂喂喂去的吗?”

成是典一本正经:“我之前的名字叫无因。”

挺雅。

不过一想到取名的对象是无忧。

徐长生觉得有必要问一问这个无因名字的来由:“有什么含义吗?”

成是典到有些汗颜了,说:“我小时候,‘为什么’,‘是什么原因’,这一类的问题问的太多了......”

徐长生抿嘴,没笑出声。

笑出声的是赵帛。

赵帛说:“那既然如此,没有不予楼,就没有的对应而来的是无因。不是成是典。成是典是成家的人教养出来的。那个时候,如果不是不予楼把你带回去,供你吃穿,或许再过几日,成家的人也能找到你,你从小会在成家长大,正正当当和你的表兄在学堂念书,每日为了先生的功课和心仪的姑娘而烦恼。先生喜欢求知欲多的小孩,不会让你闭嘴,也不会起名你叫无因。先生会表扬你,赞你不懂就问,是个好习惯。你长大,成知府依然会选择仕途,你也会。你会真正为民做主,有的时候会烦恼官场不好,尔虞我诈,但是你依然不改初心,依然坚持做个好官。你会被百姓爱戴,你上任别处,百姓会来送你。你有一房贤妻,会有不再受苦听话的孩子,到老了闭眼会安安然然,心平气和走上黄泉路。”

赵帛说:“......你不会和我们有交集,对江湖人也是一知半解。更加不会,再这样的情况下和我们见面。”

成是典就着赵帛的设定想了一下:“......这是个平顺又美好的一生。”

赵帛说:“......这是成知府的一生。原本,也该是你的。”

成是典笑起来:“赵小公子的意思,是说不予楼毁了我那个原本平顺又美好的一生吗?”

赵帛说:“难道不是吗?”

赵帛问他:“.......难道,你在成家的时候,不是没见过你原本的人生该是如何的,难道你从来没有那样想过吗?从来没有想过,如果不是不予楼先一步把你带走,你该有什么人生吗?”

成是典叹息一番,说:“我该这样想吗?无忧不会养孩子,到底也没把我养成白眼狼......我如果不是被不予楼捡到,我还有一个可能就是饿死。一个孩子,怎么在那凄苦人间存活......那可是安阳。水患未曾完全褪去,民心不稳,死者到处都是,眼看天冷,瘟疫就该流行。柴火不足,每日那些官府发的米粥根本轮不到小孩去抢。我不饿死,也会病死。”

......何况,成是典想,赵帛不知道,他也是调查当年安阳水患的经过之后才彻底打消这个念头的......——赵帛问他,有没有那样想过,想过不予楼是不是夺走了他原本该有的人生......赵帛是人,他也曾经是人,人之常情,如何没有想过。他想过。于是去查阅当年安阳水患。那个时候安阳水患,之所以这个水患留下名字为安阳水患,是因为安阳受灾最重,安阳这个地方几乎被夷为平地。但是,安阳仅仅只受灾最重的地方。以安阳为中心,周边其余地方,同样损失惨重。农田被淹,桥梁被冲毁,通往安阳的路被淤泥淹没,分不清哪里是水塘哪里是路。也因为如此,当时还牺牲了一名奉命千万救灾的官员。那官员连人带马都陷入了淤泥中,周围官差眼睁睁看着那个官员陷入,无能为力。

因为这样,才惊动了上听。

安阳水患,是天灾加**。

安阳靠近隔相江,临近堤坝。主修堤坝是个肥差。虽然事关重大,但是是个肥差。原本的堤坝,当年要修高。上报的时候,被驳回了。原因是因为,修高需要一大笔拨款。虽然不用动用国库,却影响当年安阳所在的府州上报的报表的好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安阳是个小镇,每年因为维修堤坝都要费一大笔钱。再拨款建高堤坝,没完没了。

知府以隔相江十多年来风平浪静为由,驳回了建高堤坝的建议。

同年。隔相江江水暴涨。

许是天意,江水暴涨那一日,正好是知府下访视之时。

安阳县衙被冲垮,安阳县令靠着水性和一块浮板活了下来。知府失踪。至今不见。事件走向到这里,如果是在年岁小一些的无因看,大概要欢呼一声痛快。可是在翻阅安阳过往的时候,他已经到了弱冠之年,且在成家受教许久。成家家中好几任都为官,好几年的耳濡目染,已经是成是典的他,实在是太明白,在这种大祸临头的时候,主首官员不在其位的严重后果。

抛开那位知府因为经验之谈错误的驳回了修建堤坝的建议之外,那位知府在任职期间算得上是精明强干的。而且他曾经有过在大旱之年安抚民心的功绩。这一点,是毫无经验且为官时间都尚且不足的安阳县令无法取代的。

通往安阳的路径被冲垮,洪水又没有褪去的迹象。民心大乱。安阳县令当时恨不得替知府而死。虽然在那之后,那位安阳县令因为有功有过,将功抵过,令派到了别地。经过那样水患,那位县令成了知州,他也有了懂得如何安抚民心的经验。

可是在那个时候,他们错过了安抚民心和挽回损失的最好时机。

惊魂未定的安阳百姓并没有明白眼前情况如何,但是在本能的逃避灾难的驱使下,安阳百姓纷纷举家外逃。外逃的行为,造成了路径大乱。

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外府外县的救援。

而成是典和家人失散,也是在这个时间段。

成是典越看心中越是寒凉:在这个时间里,这个局面中,远在他乡的成家人从听说安阳水患,到得知成是典父母俱亡,到克服种种赶到安阳,再最后从安阳一片混乱灾民中找到一个数年不曾谋面的孩子。

大概不会比找到他父母的骸骨容易的。

他合上那本安阳县志的手抄本,然后给那个白眼狼的成是典一个狠狠的巴掌。

喜欢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请大家收藏:(wuxia.one)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