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中国体育人 > 第八十五章 南开学子

中国体育人 第八十五章 南开学子

作者:过关斩将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9:41:31 来源:书海阁

次长没想到,会有人抢自己的话头,可转头一看说话的是张伯苓,随即也就释然了。

近代的教育家可谓是灿若群星,但无论是资历和成就,张伯苓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放眼当时的民国的教育界,恐怕只有蔡元培能够和张伯苓相提并论。

这位教育部次长的官职虽然够大,但是在张伯苓面前,他也只能算是后辈。

张伯苓的面子自然是要给的,于是次长笑着说道;“陈强,张校长也开口要你了,这样吧,去南开大学,还是去国立中央大学,还是你自己选吧!”

“我去南开大学!”陈强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国立中央大学和南开大学之间进行选择,陈强当然要选择南开大学。不为别的,单凭张伯苓是南开大学的校长,陈强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南开大学。

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两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

在三十年代的中国,只有两个人在国际奥委会里有人脉关系,一个是王正廷,另一个就是张伯苓。

王正廷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不过他主要的工作还是放在外交事务上,他在外交上的贡献要大于在体育上的贡献。此时的王正廷是民国的外交部长,但“九一八”之后,王正廷便失了势,逐渐的淡出了民国外交事务的核心。

让一个失了势的外交官去支持自己参加奥运会,这力度肯定是不够的。

张伯苓便不同了,张伯苓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教育家,他直到60多岁才开始参与政治,而且还是被迫担任的官职。以张伯苓在教育界中的资历和地位,不被政府收编,不在政府里挂个职务,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刘长春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便是受到张伯苓的鼎力支持。原本刘长春是错过了奥运会的报名时间,是因为张伯苓在国际奥组委中的运作,才让刘长春成功的报名参赛。

为了能够参加奥运会,陈强当然要去投靠张伯苓。一旦陈强成为了南开大学的学生,那么1932年奥运会的时候,张伯苓肯定会鼎力支持陈强参赛。

除此之外,南开大学的名气和资历,也完全不逊色的于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

还有一个原因,在三十年代初的时候,国立中央大学经历了一次易长风波,两年间先后换了7任校长,这期间国立中央大学的管理非常混乱,也不利于陈强正常训练。

……

陈强收拾好行李,然后退了房租的押金,便直奔码头,买了一张去天津的船票。

当时的上海没有直达天津的火车,要是走陆路的话,陈强要先乘火车去南京,然后乘船过江,再乘坐火车去天津,这一路下来也要花费很多时间,火车票的价格还很贵。

走水路的话可以直接从上海抵达天津,虽然路程也很耗时,但是船舱里有床,陈强可以躺在床上睡觉。

对于陈强来说,睡觉就是进入到训练空间里训练,陈强宁愿选择走水路,这样也可以在途中进行训练。

抵达天津以后,陈强直奔南开大学。

此时南开大学还是私立的,当年张伯苓先生为了筹办南开大学,四处募捐,甚至得到了一个“化缘和尚”的外号。

南开大学的学生数量并不多,只有三四百人,可师资力量却非常雄厚,全校教职员有近百人,而且学校设有研究生教育,可以说是当时的一所研究性质的大学。

而且由于校长张伯苓很重视体育教育,所以南开大学设有一个很大的运动场,虽然谈不上高端,但也是设施完备。

陈强报道以后,住进了南开大学的宿舍,然后被安排在了南开大学的预科班。

预科班是西方国家高等院校在十八世纪时星期的一种教育制度,解放前的国内的大学,也在实行一年预科的制度。像是北大、清华等名校,都有预科班。

当时有很多的民国大牛,也都上过预科班,特别是那种接受旧式教育的人,比如读私塾的,读旧学堂的,为了能够适应西方传来的新式教育,都会先从预科班读起。

陈强算是特招生,按照学校的安排,先读一年的预科,一年后参加考试,然后再根据考试的成绩报考相关的专业。

陈强并不打算再等一年,现在是六月份,等到八月底九月初的时候,预科班就会举行考试,陈强觉得自己突击学习两个多月,应该能通过预科班的考试。

于是陈强找来了课本,还找来了过去的预科班考试试题,开始进行考前的冲刺。

陈强曾经是体育大学的教授,能够成为教授的,肯定都是善于学习的人,无论是死记硬背也好,举一反三也好,都要胜于普通人。

就算是体育大学,也用不着教授去上赛场比赛或者训练,劳动筋骨的体力活是运动员和教练的事情,教授主要还是教学和搞科研。

陈强并不担心自己的学习能力,再加上前世的知识储备,陈强通过两个多月的冲刺学习,通过预科班的考试。

根据教育部制定规范,当时考大学主要考七个科目,首先是公民科目,这类似于后世的思想政治。然后是国文、英语和数学,也就是语数英三大主科。之后还有中外史地、理化、生物。科目设置和现代差不多。如果要是报考艺术类专业学科的话,还要考素描、绘画、雕塑、乐器等课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陈强看了一下历年的试题,公民科目的考试,都是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像是总理遗言、还有一些纲领性质的东西,都是固定答案,背下来就能过。

国文试题也不算难,五四运动以后已经推行了白话文,所以考题也都是以白话文为主,作文题目是文言文白话文均可。当然也有一些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题目。除此之外像是解释成语,或者给一段话加标点符号,也是必考的题型。

数学考试对于陈强来说是比较简单的,考试内容局限在初等代数、解析几何和三角函数的范围内,没有高等代数和微积分,这难度一下子降低了许多。

至于英语,陈强压根就不用去复习。不过英语不仅仅是出现在英文考卷里,像是历史和地理的试题,也会用英文出题。

历史和地理的试题都很简单,大多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哪个国家赢了,哪个国家输了,那个国家被割地了等等。

这些问题放在后世,是谁都知道的尝试,但是在这个时代,资讯并不畅通,大部分中国人都不了解世界,很多人压根就分不清楚美英法德,所以外国的历史和地理,对于当时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

物理题、生物体和化学题就更简单了。

爱因斯坦都还没有提出相对论,量子力学就根本不存在。电磁学、光学和热力学,此时还算是很深奥的科学,中国的物理课本里学的最多的也就是牛顿力学,大体上等于是初中的内容。

化学方面,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还在完善当中,这个时候的化学考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给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然后让考生用化学原理解释一下,比如为什么铁锅会生锈。

至于生物方面,当时的生物科学比物理和化学要落后的多,1930年的时候,兰德施泰纳刚刚凭借着发现人类血型而获得诺贝尔奖,这个时代的生物科学,还处于探索与发现的阶段,像是孟德尔遗传规律,对于当时的考大学的人来说,就是一种很难理解的内容了。

时代的优越性又一次的体现出来,在二三十年代,很多只有知识分子才能掌握的东西,在后世不过是最基础的常识,随便一个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都有可能比这个时代大学教授所了解的更加专业。

……

两个月的复习过后,陈强申请了预科班的考试。

见到陈强来填考试的报名表,负责预科班考试的老师一脸的诧异。

陈强作为百米短跑亚洲纪录的保持者,被特招近了南开大学,这是全校都知道的事情,老师们也都认识陈强,知道他才来了两个多月。

很多人在预科班里待上一整年,都未必能够通过预科班的考试,而陈强只来了两个月就迫不及待的申请预科班的考试,这在老师看来,简直是自寻死路的行为。

“陈强同学,我觉得你还是等到明年再来报名吧,你毕竟才来了两个月,对学校的环境还不是很熟悉,不用急于一时。”那位老师接着说道:“况且即便是你读预科班,学校也依旧会给你发放津贴的。”

“谢谢老师,但是我想试试。”陈强开口答道。

老师见劝不住,只得开口说道:“好吧,今年先考一次,也算是对考试内容有个了解。等明年努努力,说不定就能考过了。”

面对老师的这副说辞,陈强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反驳。

反正考试的日子就在最近,能不能考得上,马上便知。

——————

求推荐票!

喜欢中国体育人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中国体育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