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功名 > 第四十七章 潜伏

功名 第四十七章 潜伏

作者:飞翔的浪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3:07:43 来源:88小说

赵旭和李继岌五个人一起翻山越岭,几乎日夜兼程。不过一直再也没有遇到追袭,这让李继岌几个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可能觉得安全了,那个大眼睛的李环抽空就在赵旭的身边说东道西的,几乎问的都是有关于赵旭是怎么练箭的问题。

而赵旭也有问必答,但是来来去去只有“就是那么练的”这一个意思,那到底是怎么练的,只有让李环自己去猜测、去理解。

李环能来问自己,赵旭也不能什么都不说,但来而不往非礼也,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要想不被人问,就要主动的问别人,那么别人忙于回答,就没工夫再问自己了。

李环问自己,那自己也能问李环,于是赵旭很自然的问那几十个人为什么来追杀你们?

“这都怪康延孝那个逆贼!”李环果然被刺中了心中恨事,愤愤的怒骂:“狗贼,臭贼,蠢货!”

李环骂了半天,也没说康延寿怎么就逆贼狗贼蠢货了,赵旭心说这家伙莫非是粗中有细,故意装的傻乎乎的吧?

可见,包括李继岌在内的人,都不是什么单纯人物。

紧赶慢赶,终于到了剑州,李继岌进城之后脸色阴沉,一改在路上若无其事的模样,对来迎接的人几乎就没有搭理。

赵旭谁也不认识,只管跟着李继岌,倒是李继岌几次见赵旭在看城里的景致,还笑笑的招呼赵旭走快点,今后有的是功夫游览。

一行人到了戒备森严的府宅,大门口一个人老远的迎接过来,见了就说:“都统可安好?”

李继岌皱着眉说道:“不好!李绍琛造反了。”

这人点头说:“我都知道了。请都统到里面说话。”

李继岌看看这人,想说话,又抿住嘴,往里面走了两步,招手叫这会左看右看、显得无所事事的赵旭跟他一起。

李继岌是怕里面有埋伏,所以叫赵旭寸步不离自己左右!

赵旭本来穿的就和别人不同,个头又高,大家都在注意他,这会被李继岌一叫,更是让人瞩目。

赵旭和李继岌以及那个人一起到了大堂,屏退左右后,李继岌介绍说:“他是任圜,是大唐蜀地讨军使。”

任圜也是膀大腰圆,赵旭对着他拱手,嘴上问:“我看你是个有本事的,不过,讨军使是很大的官吗?”

任圜一愣,李继岌笑了,又给任圜介绍赵旭,说了自己被赵旭所救的过程。

任圜一听,重新的打量赵旭,心说怪不得,原来这人这么厉害,看来魏王是想让他做亲兵了,嘴上说道:“不管多大官,我都听都统的。”

任圜的话说的很漂亮,赵旭心里鄙夷这他娘的都是人精!

任圜请李继岌坐下,赵旭不等招呼,跟着坐了,任圜越发觉得这个叫肖九的年轻人挺有意思。李继岌笑说:“肖九一直生活在草原,性情率真。”

李继岌接着皱眉,问:“李绍琛的事现在到了如何模样?”

任圜也皱眉说:“我也是刚刚接到孟知祥的信,说李绍琛造反了,具体还不清楚,不过,我已经派人去查看了。都统你没事,这真是太好了。”

李继岌猛地站了起来:“孟知祥身为西川节度使,李绍琛这么大的事情他竟然事先一点都没有觉察,简直是……”

李继岌咬牙切齿:“幸好我们还没有离开西川,要是一走,李绍琛这样,西川必然难以掌控。”

任圜问:“魏王你怎么出的事?”

“我……”李继岌说着,长叹一口气,摇头说:“其实我早就该想到今天的。”

任圜一听,犹疑的说:“难道,李绍琛的叛乱,和朱有谦有关?”

“何止!跟郭崇韬也有关。”李继岌来回的踱着步子:“我就知道这些人心怀叵测!”

李继岌猛地转身问任圜:“孟知祥有没有说怎么解决?有什么方案?”

任圜摇头,李继岌骂了一句“老狐狸”。

李继岌和任圜说的这几个人赵旭一个都不知道,听的稀里糊涂,他只知道似乎是那个叫李绍琛的造反,派人去追杀李继岌,而李继岌似乎猝不及防,身边的亲军很少,因此李绍琛选择的时机很好,李继岌落荒而逃,才有了和自己碰面的事情。

另外有一个叫孟知祥的人,应该是接替李继岌和任圜来管理蜀地的官员。

不知道就问,这样也许李继岌反而会更加认为自己毫无心机。赵旭说道:“……我,我还是叫你魏王吧。魏王,你说李绍琛叛乱,那个李环说康延孝是逆贼,那现在到底有几个人叛乱了?”

李继岌苦笑一声,摆手说:“你叫我名字就行,你我之间,魏王不魏王的,我始终还是我。李绍琛就是康延孝,康延寿就是李绍琛,这两个名字,实际是一个人。”

“前一段时间,父皇让我征讨蜀地,我是西川四面行营都统,郭崇韬是东北面行营都招讨制置使,让当时是陕州节度使的李绍琛担任藩汉马步军都排阵斩斫使兼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来,西川王衍投降,蜀地平定,父皇让孟知祥来任节度使,我和孟知祥交接之后,就准备回京。”

“谁知道这中间郭崇韬独断专行,将军中的经营谋划、委任官职等职权全都抓在他的手里掌管,而且明目张胆的接受前蜀国的贵臣将领们的钱财和女人!”

“尤其是郭崇韬的儿子郭廷诲,简直就是恬不知耻,竟然在军营中和数十个妓艺通宵达旦饮酒作乐,荒诞不经。”

“我看在郭崇韬的面子上不责罚郭廷诲,但是没想到郭廷诲变本加厉。终于有人看不过去了,最后,这件事被监军李从袭禀报给了皇帝。”

“皇帝派人来询问,郭崇韬不思悔改,竟然铤而走险,意图叛乱,没办法,我受皇命将郭崇韬一家擒获,原想着送回京都让陛下亲自问话,可郭廷诲反而对我连篇谩骂。我手下的人实在是看不过,群情激奋之间,将郭廷诲击毙,郭崇韬也死了。”

监军李从袭?监军是宦官,宦官倾向谁?皇子,还是哪个臣子?

赵旭对李继岌的话本能的持着怀疑,别的不说,郭崇韬能为了他一个荒诞不经的儿子不惜发动叛乱?郭崇韬怎么就将所有的军权都攥到他一个人手里了?他难道不知道李继岌是魏王?

一个臣子跟皇帝的儿子争权,那这个臣子不是疯子,就是笨蛋。

再说郭崇韬有一个儿子,还是有好几个儿子?

再有,既然郭崇韬的一家都被擒获了,已经成为了阶下囚,他那个儿子郭廷诲到底有多白痴,还会对着李继岌“连篇辱骂”,这不是找死?

还“群情激奋之间,将郭廷诲击毙,郭崇韬也死了”,恐怕群情之所以激奋,就是你李继岌想将郭家的人全部给杀了吧!

这时李继岌坐下叹了一口气:“那会那些叛贼还喊叫着为西平王报仇。西平王就是朱有谦,那李绍琛本来是朱有谦的部下。朱有谦贵为西平王,沐浴皇恩却密谋造反,人证物证具在,被杀,因此,我看李绍琛就是借着这个那个的制造借口。”

“其实李绍琛还是想着我和任圜即将要离开蜀地,而孟知祥刚来,对情况不了解,站不稳脚跟,他要趁机作乱,如此而已!”

“要离开”不等于“已经离开”,李绍琛为什么不在李继岌和任圜彻底离开蜀地之后再发动兵变呢?那样岂不是成功的可能会更大一些?

李继岌始终没有说他那天是在哪里、在做什么、怎么身边才那几个人、就被那么多人追着杀。

总之,赵旭觉得李继岌的话都有些牵强。

反正赵旭不管李继岌说什么他都不信,即便信,事情的真真假假都和他无关。

至于李继岌为什么要在这会说这个,可能就是让任圜听的,也可能,是想让自己了解,他这个“魏王”做事是名正言顺、行的端走的正的。

李继岌和任圜又合计了一会,决定一是联名向洛阳禀报这里的情形,二是让孟知祥抓紧时间征讨李绍琛。

任圜看看赵旭,对李继岌说:“很快孟知祥应该有回信,如果他态度暧昧的话……”

这就是李继岌让孟知祥在前面征讨李绍琛的原因了。任圜手里也有兵,孟知祥要是不对李绍琛有动作,赵旭觉得李继岌到时候会将孟知祥一起给杀了!

李继岌看着任圜,任圜接着说:“这事我去做,不能让魏王担这种恶名。有些人实在是太过分了!”

任圜闻弦而知雅意,一下就知道李继岌想要做什么。

赵旭这一会听着李继岌和任圜说话,想了很多。但赵旭这会还不知道,孟知祥其实是当今皇帝李存勖的叔叔李克让的女婿,而任圜是皇帝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的侄女婿,说来说去,任圜和孟知祥也是亲戚。

商议一定,任圜吩咐人去办,而后设宴吃饭。和李继岌一起的三个人中有两个都受了伤,李继岌还在酒宴之前探望了他们两个。李环这大嘴巴登时将这件事传了出去,剑州的将士们听闻,无不称赞魏王体恤下属。

几天以来赶路,彼此都累了,吃完饭后大家各自休息,赵旭躺在那里情不自禁的又在想,刚才任圜和李继岌私下密谈,李继岌为什么要将自己这个刚认识的草原来客也叫在一起,难道仅仅是为了向自己示好?

赵旭更加肯定了,李继岌就是一朝被蛇咬,更多的还是为了防范,怕任圜对他暗中下刀子!

一旦将一个人定格成了一个符号之后,那这人的形象就很难的改变了。赵旭认定了李继岌和他的父亲李存勖都是虚伪阴险狡诈的货色,只等能随着李继岌到了洛阳后,找机会刺杀李存勖!

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都得死!

李继岌既然到了剑州,围剿李绍琛的事情就交由孟知祥和任圜去办,他这个魏王当然再也没有以身犯险的可能与必要。

赵旭每天都无所事事,除了吃饭李继岌都叫他一起之外,其余时间李继岌也不知道都在做什么,赵旭也懒得去观察。

赵旭的目标,不是李继岌,而是他的老子李存勖。

不过,慢慢的赵旭从别人的话里总结得知,郭崇韬乃至朱有谦的死,都另有原因。

当时李存勖与群臣商量要讨伐蜀地,威胜节度使李绍钦平时就巴结讨好宣徽使李绍宏,于是李绍宏给李存勖推荐说:“李绍钦有盖世奇才,孙子、吴起都不如他,陛下可以委任李绍钦干大事。”

但是那会身为宰相的郭崇韬当即就持了反对意见。郭崇韬给李存勖说:“李绍钦是亡国之将,他奸诈献媚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不能相信他。”

李绍钦原来叫段凝,一开始投靠后梁太祖朱温【注1】,将妹妹献给朱温,成为朱温的心腹大臣,当了怀州刺史,到了李存勖灭亡后梁,段凝率军投顺,被李存勖赐名李绍钦。

既然郭崇韬反对李存勖启用李绍钦,于是又有人向李存勖推荐了老晋王李克用的养子,如今的成德节度使李嗣源带兵去攻打蜀国。

李嗣源骁勇善战。李存勖就曾经公开说过,大唐能有如今的疆土,有一半的功劳都归于李嗣源和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

李存勖的话是这样说,但其实赵旭还了解到,当初李存勖还是晋王时,在与后梁的战斗中,李嗣源和他最为勇武的养子李从珂失去联系。李嗣源看到晋军被挫败,也不知道李存勖去了哪里,有人给李嗣源禀报说,李存勖已经向北渡过了黄河。

于是李嗣源也踏着冰向北渡过黄河。而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却一直跟着李存勖,并一举击败了后梁军队,占领了濮阳。李嗣源听到晋军胜利的消息,就跑到濮阳来见李存勖,李存勖很不高兴,说李嗣源:“你以为我死了吗?你那会过了黄河准备去哪里?”

李嗣源没法自辩,只有叩头谢罪。李存勖认为李从珂战斗有功予以褒奖,但从此以后对待李嗣源就比较冷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