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功名 > 第204章 强中更有强中手

功名 第204章 强中更有强中手

作者:飞翔的浪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3:07:43 来源:88小说

常有这样说,惹得旁听的百姓窃窃私语,萧莹看了一眼赵旭,见他听的认真,心说这贼真无耻,编造的理由实在让人恶心又无语。

杨呈武问道:“你说你是为了给张家的新妇治病,才躲在他们新床下的?”

常有回答说:“是的。”

杨呈武又问:“按照你的说辞,你和他张家的新妇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

常有回答:“是。”

杨呈武问:“那你说说,他张家的新妇姓甚名谁?芳华几龄?”

如今风俗,如不是知己亲戚,待字闺中的女子名字一般是不对外人讲的,甚至有些贫困人家的女孩子连名字都没有,因此杨呈武才有此一问。若常有和张家新妇认识的早了,自然知道她的名字和年龄。

常有说道:“县令,张家新妇的乳名叫苗姑,今年十七岁。”

常有一说,堂上堂下顿时又是一阵窃窃私语,连原告张成功都目瞪口呆。

须知此时女子的年龄更是隐秘,旁人是绝对不知道的,民间习俗,婚嫁的六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问名就是男方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这常有竟然又知道了张家新妇的年龄,若不是熟悉,真是咄咄怪事。

柴学敏听到堂上这样讲,忽然对着萧莹说:“独孤皇后那会嫁给文帝的时候,是十四岁。”

柴学敏的声音很小,她是对着萧莹说的,但是赵旭也听到了,萧莹不知道柴学敏这会忽然提及这个做什么,再一想,这柴学敏不到十六岁,难道是说她想嫁人了?那她要嫁给谁?难道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普济?

萧莹这会心思涟涟,她想到,远古时候,舜三十岁娶了娥皇女英,禹三十岁娶了涂山氏女娇,而战国时期,要求的是女子年满十五岁到三十岁没有结婚的,就要强制缴纳五倍的赋税,到了西晋那会,要求的是女子十七岁要嫁人,到了比较近的北魏,像太武帝拓跋焘的太子拓跋晃,十三岁已经做了父亲,有了儿子拓跋浚,可惜拓跋晃二十四岁得病死了,否则他活着的话,二十七岁就能当祖父,因为他的孙子拓跋弘此时已经诞生了。

大隋朝对婚龄并没有强制的规定,独孤皇后是十四岁嫁给了文帝,那是什么时候?大隋那会还没建国,如今也有女子二十岁才许配人家的,还有二十岁以上才嫁人的。杨媺作为长公主,不是还没有许配男子吗?

萧莹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会自己就想了这么多,听到那人犯在堂上说道:“……苗姑的父亲纳了妾,因此对苗姑不怎么好,可是苗姑的母亲十分爱惜她,因此苗姑有了暗疾,就命人私下找到了我,让我给她悄悄的医治,因此这件事并没有旁人知道。”

常有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张成功怒急攻心,呼喝道:“一派胡言,真是一派胡言!”

常有也不怒,也不喜,只是淡然的对着杨呈武说:“我说的是真是假,县令将苗姑叫到这里一问便知,我是不是贼,是不是半个郎中,这实在是好确认。”

杨呈武一听,这常有说的有理有据,就将信将疑起来:“要真是像你这样讲的,那么就不能冤枉了你,将张家新妇苗姑带来,一问就知道原委了。”

杨呈武的话一说出,张成功却急了,自己儿媳刚入门没几天,就要来县令这里出堂打官司,别说不能抛头露面,就是对证什么肚子难受的疾病,都是绝对不能提及的,否则这些**传了出去,自己张家的脸面今后还往哪里放?

张成功慌忙的说:“县令,这个确是不能!我家儿媳刚刚过门,怎么能因为此贼来到公堂对质?请县令明察!”

杨呈武怫然:“这你说的就不对了,既然本案牵连到你家儿媳,焉能不让她出堂问话?事关人犯的清白,本县令不可不仔细。”

张成功一听杨县令这样讲,再看看身边的常有一脸满不在乎的的模样,心里叹了口气,说:“县令,我撤诉,不告这个常有了。”

常有心里一松,杨呈武却有些怒了:“原告大胆!你当本县是什么?你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告常有的是你,不想告的也是你,无非就是叫你儿媳来做一个证人,你怕什么?依我看,你是不是平时就喜欢凭空污人清白?”

张成功急道:“没有,我没有……”

“没有最好,否则,今天一定治你一个诬告之罪!”杨呈武说着要人前去带张成功的儿媳,暂且将常有押下去,等一会苗姑来了,再开堂。

杨呈武到后堂去了,那个张成功一脸苦涩站在那里,赵旭见周围没人注意,低声问萧莹和柴学敏:“你们觉得,常有和张成功谁说的是真的?”

柴学敏说:“我感觉这个常有说的没道理,张成功的话是对的,可是杨县令需要证据,这个我就判定不了了。”

萧莹看着赵旭说:“我觉得,常有说的是假的,张成功说的是真的,这常有必然是个贼。不过,这场官司,张成功恐怕会败。”

柴学敏问:“为什么?萧姐姐都说了常有是贼了。”

萧莹说:“你刚刚也说了,杨县令要证据,唯有证据才是判案的标准,个人认为和个人的喜好,在案子里是不能顶数的。那你怎么想呢?”

萧莹反问赵旭,赵旭却不回答,说:“你们在这里先等,我去去就回。”

萧莹和柴学敏以为赵旭是办私事去了,就点头应允,赵旭绕了一圈,见没人注意,到了府堂侧门,对看门的差人说道:“劳烦给杨县令说一下,就说有个老熟人前来见他。”

这当差的见赵旭器宇轩昂,必定不是一般人,不敢怠慢,恭敬的问:“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我进去怎么禀报?”

赵旭说:“你就说我姓赵,名十三。”

这人心说看他长得人高马大的,怎么叫了这样一个名字?

这人到了里面,见到杨呈武,如实说了,杨呈武纳闷,自己哪里认得一个叫“赵十三”的人,但是又不在属下面前表露,问:“那人相貌怎样?”

这看门的又如实说了,杨呈武略一思付,叫请进来。

洛阳为东都,王侯将相太多,到处藏龙卧虎,这人年轻又出众,说不定是哪家的贵胄,若见面不认得,打发走就是了。

赵旭进来,杨呈武一瞧,倒是面熟,可是有些记不起来了,问:“你是……”

赵旭没有说话,看了一下屋里,杨呈武明白,说:“无妨,这几个都是我的亲近。还没请教?”

赵旭将千牛左右的令牌拿了出来对着杨呈武一晃,杨呈武一瞧,脸上立即恭敬起来,赶紧让屋里的人都离开,他这下明白这人为什么自称“十三”了。

大隋建国之初,禁宫内跟随皇帝身边的千牛左右一共有二十四人,这左右千牛卫二十四人伴驾保卫,为皇帝的亲卫,随身配千牛刀、枪以及弓箭,同时执掌千牛宿卫,后来这左右各十二人被扩充为六十人,到了杨广登基,左右千牛卫的人又删减为十六人,后来又有删减。到现在,除了赵旭之外,则成了十二人。这点杨呈武如何不知?但赵旭自称十三,又拿着令牌,当然就是新晋的左右千牛卫。

论品级,杨呈武比赵旭高,但千牛左右是皇帝身边的亲信,常常办理皇帝亲自交待的事项,权力极大。杨呈武见到了赵旭,自然要客气一些。

“不知你来有什么事?”杨呈武心里有些忐忑,他终于想起来了,这“赵十三”上次和有一手的那个女掌柜还有柴绍家的妹妹来过一次,难道是刘居士……

杨呈武不敢细想,命人看茶,赵旭笑笑的说道:“不要客气,我来就是告诉你,那个常有就是个贼。”

杨呈武一听,这算什么事?一蟊贼还有劳你这个千牛卫来亲自给张家说情?难道和张家有亲?

赵旭知道杨呈武想偏了:“我们长话短说。常有是贼,他躲在张家新娘新郎的床下,三天没有动弹,将张家新妇两口子的私密话听的一清二楚,所以那苗姑肚子有疾病,被他知晓,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杨呈武宛如醍醐灌顶,当下急忙说:“这个我也曾想到过,那如今,我该如何判呢?总得要讲个证据,否则,不能服众。”

赵旭说:“张家新妇刚刚过门,如果现在出门,到了这里和贼对证,则是显得耻辱,张家脸面尽失,因此那个张成功最后不想告了,想撤诉,你要是一定让他儿媳前来,这件事后续不好收场,因为一旦判他张家输了,张成功肯定会上诉,且绝无列外。现在有一点县令是否想到过,假设常有此次被判无罪,此后若他再次偷盗被擒,供出了今天这件事,县令你的声誉不免被污。”

杨呈武一听,全身一下冒出了冷汗!从大隋杨坚那会开始到现在杨广,朝廷对官吏过失犯错的处罚极其严格,轻则掉官,重则死刑,而且绝无宽宥。杨呈武急忙的问:“那我现在该怎么办?”

赵旭笑笑,说:“我这里有一个不成熟的愚见,你看可行不可行。”

杨呈武问:“请讲,请讲。”

赵旭:“这常有藏在新人的床下,必然是小心翼翼,不敢随便的动弹的,否则会被人发现,他所知道的关于那位苗姑的一切,都是在床下偷听,并没有见过苗姑的面,也没可能给苗姑看过什么病,也就是说,常有和张成功的儿媳根本不认识。”

杨呈武说:“是,你讲的对。”

赵旭又笑:“你这会叫人不必去张成功家喊那个新妇了,不如这样,叫人到外面勾栏之中,找一个年轻又端庄一点的伶人,许给银钱,如此交待一番,悄悄的带来,顶替张家的儿媳,让这女伶和常有对质,这常有必然认不出人,到时是不是诬陷,是不是偷盗,一下就能分辨,还能周全了张家的脸面。”

杨呈武一听大喜,说:“妙啊!你说的太对了。就这样办。”

“不忙,”赵旭说道:“要合计好,不能让旁听的有张家邻居,或者苗姑娘家附近的人,免得待会露馅。”

杨呈武本来就不是笨人,经过赵旭的提醒,心里已经有了想法。赵旭又说:“还有,不能让张成功和假扮的女子见面,更不能同堂,那常有十分的奸诈,一旦觉得不对,咱们就白忙了。”

杨呈武拱手说:“都听你的。”

两人当下再合计了一下,杨呈武问:“不知你这次来我这里,还有其他什么事没有?如果有,请务必告知,杨某一定尽力去办。”

赵旭笑笑说:“那到不急,这件事办好,我会和你说的,只是一会咱们要装作不认识。”

杨呈武也笑着答应,嘴里说着那是那是,送赵旭出去了。

赵旭和杨呈武说话也不过一会儿,出来见到萧莹和柴学敏,两人和其他旁听的人一样,还是在议论张成功和常有的这件案子。

三人站了片刻,张成功不知道被谁叫到了后堂。杨呈武则又开始升堂问案,他到了堂上,眼睛往堂外看,果然就看到了人群之中十分显眼的赵旭和萧莹以及柴学敏。

杨呈武干咳一声,让人将常有先带上来,而后法曹进到大堂,对杨呈武大声奏禀道:“张家新妇苗姑拿到!”

杨呈武点了一下头,法曹叫人将“苗姑”带上来。

赵旭朝着堂上看,只见带上来的女子面目清秀,穿的朴素,一点也没有风尘的气息,心说这杨呈武办事还真是靠谱。柴学敏和萧莹没有看出什么不妥,其他围观的百姓都私语说张家的儿媳长的还真俊。

这“苗姑”往堂上一站,低着头也不看其他,一脸惊慌的表情,倒是有些楚楚可怜。杨呈武还没有说话,常有大声叫道:“苗姑,苗姑,你不认得我了?你约我到你房中治病的,怎么你家翁将我拿了当贼一样的送官,你就不说一声?”

杨呈武心里大笑,脸上如常,问:“常有,你可认得此人正是苗姑了么?”

常有说:“那当然认得,怎么不认得?从小认得的。”

赵旭见自己设计的计谋成功,憋了一肚子的笑,没想到杨呈武这下倒是憋不住了,看着常有一脸抗争的样子大笑道:“好贼!世上还真有如同你这样奸诈的贼人!本县险些被你哄了。原来你根本不认识苗姑,怎么诬赖给她治病!你还半个郎中,我看你是半个傻子!”

“本县如今告诉你,这女子乃是从勾栏中寻来的,并不是良家,也不是什么苗姑,这下你认了没有?”

常有一听,脸色刷白,旁听的百姓恍然大悟,都忍不住叫好起来。杨呈武让众人肃静,呵斥道:“我看不打你你是不会老实的,你牙尖嘴利,先赏你五十耳光!”

常有急忙说:“我招供,别打,我招供。我到张家没有偷一样东西,还憋了三天三夜,请县令从轻发落。”

杨呈武皱了一下眉,想“赵十三”还不知道找自己做什么,先赶紧将这件事处理到头才好,于是让人将常有押下去,再让人给了这娼妓一些钱,好好的送回去,这才让张成功上堂。这张成功已经知道杨县令判了案子,进来就跪,嘴里不停的感谢,杨呈武笑笑让他走了,当下退堂。

旁听的百姓出去都说杨县令断案如神,为杨呈武做了一番宣传。张家回去就让人做匾,要敲锣打鼓的送来给杨呈武。这些杨呈武这会也顾不得,他给下人说自己有要事处理,今天什么人都不见,于是萧莹和柴学敏赵旭过去,自然的被拦住了。

萧莹没办法,三人到了外面,柴学敏不住的埋怨杨呈武胆小如鼠,就是害怕刘昶,萧莹紧皱眉头,心情也不好。赵旭推说自己有事,晚一些去见两人,然后径直的走了。

柴学敏看着赵旭的背影有些恋恋不舍,有些一步三回头,萧莹忽然问:“你有没有觉得这位普大哥神神秘秘的?”

柴学敏说:“是啊,可能有本领的人都会让人觉得高深莫测吧,因为人能行,事情就多。”萧莹语塞,这柴学敏如此回答,也没错。

赵旭绕了一圈,重新的到了杨呈武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