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当官家女遇到锦衣卫 > 第72章

当官家女遇到锦衣卫 第72章

作者:幻海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7:37:41 来源:免费小说

  栾福仔细听去,果然,宋濂的笑声朗朗传来:“我输了,表妹,这次赔你什么?”语气里的欣喜连冰雪也挡不住,汩汩流淌的全是幸福的欢悦。

  不知为甚,谢娴的声音也异常地欢快,拍了拍手笑道:“表哥,你曾经说过你在学院的时候,曾经见过文澜先生,我要他一幅字,你给不给?”

  “他啊……”宋濂迟疑了下,道:“他脾气古怪得紧。”

  “物以稀为贵,登峰造极的人,自有一番古怪吧。”谢娴语气里带着唏嘘,道:“历经官场,看尽沧桑,便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着,说着,竟带了几分悠然地向往。

  宋濂侧头望着少女,见她神色憧憬,望着前面的一支雪梅发怔,笑了笑,走过去把梅花掐了过来,放在手心里给她瞧道:“我知道你喜欢梅,可是这是庸俗的世间,你这样厉害精明的人,竟羡慕起梅妻鹤子的活法,倒也古怪。”

  谢娴低头望着那手中的雪梅,笑了笑,拿了起来,放在眼前转来转去地看,道:“表哥,你将来是想入主中枢,还是外放地方?”

  宋濂本心自然是出将入相,可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怕说多了俗气,迟疑了下道:“我看表妹的意思。”

  “宦海浮沉,君心叵测。”谢娴淡淡道:“我们谢家经历了这次反复,我也看透了。”

  宋濂“嗯”了一声,欲待答应,却觉得好容易遇到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正是登高望远之时,欲待反驳,却怕违了谢娴的心意,只好不答,只紧紧攥着谢娴的手,道:“有表妹的地方,我便心满意足。”

  谢娴听他这么说,反手握住宋濂的手,直言道:“殿下心狠手辣,伴君如虎,我希望表哥能找机会外放,造福地方,也算是报国恩君。”

  宋濂说不过谢娴,便紧紧拦着谢娴的腰,转了话头道:“方才你说的那句诗,我想了个更好的: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说着,忽然笑了,道:“人都拿花比女,这梅花象你。”

  谢娴一怔,捏着那梅花,道:“我?怎么会?我这种俗人。”

  “表妹外热实冷,冷中有艳,不是梅花是什么?”宋濂见谢娴转移了注意力,心中松了口气,不敢再与谢娴谈下去,转身道:“回了吧,表妹,好冷。”一转身见两个丫头站在不远处,笑道:“她们倒是忠心,一直在那里等着。”

  “小姐,手炉。”元福这才跑了过来,热热地给谢娴捂住,栾福也走了过来看谢娴脸冻得铁青,十分心痛,用手搓着谢娴的脸,道:“怎冻成这样了?” 说着,幽怨地望了宋濂一眼。

  宋濂对这位心直口快的丫头是极怕的,忙道:“是我的不是了,栾福姐姐别怪,这就回去。”说着,想去牵谢娴的手,忽然觉得守着两个丫头不好,只得缩了手,谁知谢娴却主动拉住了他,笑语盈盈道:“一起回去。”

  谢娴性子虽然温和,却并不是个主动热情的人儿,如今当众拉起宋濂的手,把众人都惊了惊,宋濂欣喜异常,紧紧攥着谢娴的手,道:“走。”

  一行人一高一低地向谢娴的院子走去,经过游廊的时候,元福特意抬头去看,见那雪人竟然还在哪里,不由抬头看向谢娴,却见谢娴紧紧拉着宋濂的手,连眼眸也不瞟过一下,心里忽然砰砰乱跳,也不知该说还是不该说,竟站住了。

  “元福,怎么了?”栾福见元福停在那里,拉着她的手道。

  “没……什么……”元福被栾福拉着一下下向前去,走到游廊的尽头,终于忍不住再回头去,见那雪人因为站得太久,已经臃肿庞大,再也看不清轮廓,忽然松了口气,大约是看错了,若是活人怎么可能站那么久,早就冻死了!

  这么想着,又把心放了下来,随着栾福回到了谢娴的院子,进了正房,见谢娴与宋濂在内室里说话,便不再进去,与栾福一起去抱厦把靴子脱了,换上室内的软底绣花鞋,见玉福花福两个正围着暖炉子烤手,正要说话,听栾福笑骂道:“两个偷懒的小蹄子,表少爷在这里呢,还不去换茶?”

  玉福资历最浅,忙站了起来,伸了伸舌头道:“栾福姐姐,这就去。”说着,端着茶进了内室,还没出来,却见宋濂喜气洋洋地走了出来,玉福也跟着出来,去拿了蓑衣给宋濂穿上,宋濂冲着栾福等一稽道:“这几日劳烦姐姐们看顾了。”后日,便是他们的亲迎之日。

  栾福见宋濂冲着自己来了,脸“腾”地红了,正手足无措,听元福笑道:“表少爷好走。”

  宋濂“嗯”了一声,走到门口,玉福给他打帘子,只觉得外面一阵冷风刮过,走到了院子里,,忽听一声“表哥”,见谢娴忽然从里面跑了出来,也不穿斗篷,只着紧身的粉色袄裙,把一个汤婆子塞到他手里,笑道:“天怪冷的,拿着这个暖和些。”

  宋濂见她眉目之间全是关切,心中感动,握着谢娴的手道:“表妹……”

  谢娴用力握了握宋濂的手,轻声嘱咐道:“回去路滑,表哥别骑马了,还是坐车的好。”

  “嗯嗯。”宋濂用力点了点头,心中暖洋洋的,只觉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恨不得上去亲上一亲,却守着院子里的婆子不好意思,只把手用力一握,揣着汤婆子出了院子。

  谢娴站在那里望着他的背影,怔怔不语,栾福出来给她披上斗篷,低声笑道:“小姐,你终于知道表少爷的好了,我看着也欢喜哩。”

  谢娴“嗯”了一声,捂着着斗篷正要转身,却在余光里忽然见到屋角之间的红色,虽然并不显眼,可她还是看到了,那心便宛如这漫天飞花,碎了一地的冰凉,偏生还在笑,一字一句道:“当然,在我心里,他是最好的。”说着,一步步向正屋走去,进了屋子,忽然腿软地没了气力,只是强撑着不肯倒下,换了家常服,走到内室,临窗而坐,静静道:“掌灯,我要看书。”

  元福过来掌灯,劝道:“小姐,天不早了,你病了刚好,早些歇息得好。”

  谢娴低下头,笑道:“也好,躺下看。” 让丫头伺候她卸妆洗漱,躺在迎风枕上,拿起那本诗词集子翻来覆去地看,却怎么也看不下去,干脆吹了灯躺下,眯了一会儿,忽然睁开眼,觉得屋里静悄悄的,大约丫头们也睡了的,便掀开被子站了起来,走到窗户前站住了,咬了咬嘴唇,再也忍不住,爬到案几上,把那窗纸点破,从这个角度正能看到那屋角,那红色居然还在,只是已经变成了雪白,寒风瑟瑟,一动不动……

  谢娴忽然紧紧地抓住窗棂,无力低下了头去,过了许久,从案几上爬下来,走到梳妆台前,摸索了许久,从药匣子里掏出一个药瓶,仔细看了看名字,倒出了十几颗,吞了下去,又觉得不够,又倒出了十几粒吞了下去,悉悉索索地爬上了床,把被子蒙着头,眼泪就流了下来,哭着哭着,竟然睡着了……

  第二日起身,几个丫头伺候她梳妆,见她一言不发,神情憔悴,沉默异常,也不敢随意调笑,就这样默默地梳洗完了,走到厅堂里,见余嬷嬷已经把早食提了过来,饭几上摊开一溜,胭脂紫米粥、薏米燕麦粥、花卷子、玉米窝窝,四五样素菜,谢娴只低着头,搅动着那粥,忽听余嬷嬷笑道:“这么大雪,主子们的院子里都堆了雪人,让我瞧着,竟大小姐院子里那个堆得最好哩……”

  元福心头一跳,问道:“哪里来的,我怎么没见?”

  余嬷嬷惊讶道:“就是屋角那个?好大一个,五官都象得紧……”

  元福的心忽然停止了跳动,情不自禁地向谢娴望去,却见小姐正用勺子搅粥,连头也没抬,一勺又一勺地喝着粥,直到喝到精光,抬头笑道:“走,去老太太那里数嫁妆去!”

  作者有话要说:(1)“只愿君心似我心”出自李之仪《卜算子》

  (2)“还君明珠双泪垂”出自张籍《节妇吟》

  (3)“病树前头万木春”诗出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冰雪林中着此身”诗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白梅》

  谢谢“浅浅”亲,“月章”亲的雷雷,鞠躬~~

  ☆、第106章 亲迎

  甲戌月 丙子日

  宜纳采嫁娶 订盟;忌:开市上梁出火

  谢家门前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冠盖相望,几进的院子里皆高朋满座,人声鼎沸,奴婢们穿梭来往,端茶的,迎宾的,导仪的,忙得不亦乐乎,元福领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精妆妇人一路向里,进了谢娴的院子,丫头婆子让开一条路,走到里屋,见谢家几个孩子都在,谢灵站在那里,抿着嘴拍手笑道:“姐,开面喜娘来了呢!”

  谢娴站了起来,向喜娘福身道:“徐家嫂子。”

  徐嫂子笑嘻嘻道:“大小姐大喜,见面喜,开面喜!”

  谢娴微微一笑,栾福上前给了徐嫂子一个红包,徐嫂子称了谢,走到梳妆台前,拿起匣子里的五色棉线,动作熟谙,笑容满面,一边绞一边说吉祥话,“一下落地生子,二下好事成双……”,这开面是有讲究的,必须中规中矩地位完成十下,寓意“十全十美”的意思……

  谢娴一言不发,神态安然,听凭那棉线一下下的崩断声在耳边响起,从此以后,便为人妇,只愿自己相夫教子,和夫睦家,象娘说的那样,平静又平安地度过一生……

  自从雪夜之后,那个人再也不见踪迹,大约被自己寒透了,伤透了,也死心了吧。

  想到这里,心里生出几分酸涩的痛楚,只是这痛楚却再也不是天崩地裂,抑或她的人生从来再也不可能传奇,有的,便是眼前这花红柳绿,珠翠环绕,按部就班,富贵荣华……

  相忘于江湖的平平淡淡……

  平平淡淡……

  她忽然伸出手,茫然地向前抓了抓,仿佛要抓住什么,忽听徐嫂子道:“十全十美”,说完,站起来向她福身行礼,优雅,标准,雍容华贵,就象她本身所能拥有的一部分,那伸到半空的手,终于无力垂了下来,这是她的人生,她的世间,她就是从这个格子里出世,走向另外一个格子的死亡,在这之间,从来没有,也不应该有,任何轨道之外的,意外。

  她轻轻地站了起来,福身还礼,满头钗凤,遥遥而下,一字一句道:“善始善终”。

  善始善终……

  喜娘听了这话,出去禀告孙氏,上“开面汤果”的席面,谢娴则怔怔地想着“善始善终”这四字吉祥话……

  闺秀、奶奶、太太、老太太,这应该是她最好的踏板,一步步向前去,向前去,有那么一日,相敬如宾,儿孙满堂,尊称一声“宋老太太”,那便是尽头的圆满……

  圆满了吧……

  圆满了吗?

  她嘴里忽然生出几分苦涩来,望着自己身上大红色的喜福,伸手摸了摸那金色滚边,总觉得扎眼,便闭上了眼,此时徐嫂子与其他喜娘正上喜妆,这喜妆与平日妆并不同,不求好看,只求喜气,谢灵看着看着,“噗嗤”笑道:“姐,你这摸样赶得上年画上福娃了。”

  谢娴“嗯”了一声,睁开眼,望着妹子,自从那一日,姐妹再无交集,此时谢灵因为姐姐亲事,巴巴从宫里头赶过来,说是给她贺喜。

  谢娴不置可否,她虽对这个借尸还魂的妹子再无好感,可她除了让自己嫁给宋家,再没做什么妨害谢家的恶事,如今自己也要离开谢家了,一笑泯恩仇罢了。

  “大姐姐……喜果!”二房的几个毕竟年纪小,纷纷伸手向谢娴讨喜果,谢娴接过栾福递过来的喜袋,掏了一把给了几个弟妹,正热闹间,忽听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喜婆们同时向谢娴拜道:“姑娘大喜,花轿临门——”

  谢娴点了点头,栾福掏出红包赏了几个婆子,一直站在屋角落的谢肃忽然开口道:“姐,我去看姐夫……”他正当童子学,对作为状元郎的大姐夫十分仰慕,此时听新郎上门,急着想去接亲,谢娴望着稚子眼眸,心知肚明,心中暖暖,道了一声:“好。”谢肃急匆匆地赶了出去,几个小的见他出去了,也跟着他去看新郎,二房的谢信正是调皮年纪,首当其冲跑了出去,大喊道:“要红包,要红包……”童子稚言把一屋子人都说笑了……

  谢灵见屋里人少了,在谢娴耳边低声道:“姐,我出嫁的时候,你要亲自送哦……”

  谢娴一怔,道“哦?”

  谢灵见她这样淡然,心中诧异,见左右无人注意,又小声道:“我说我嫁给常青的时候……”说着,紧紧盯着谢娴的表情。

  谢娴的心忽然收紧了,面上却越发淡然,轻轻点头道:“好。”

  谢灵瞪大了眼睛望着谢娴,心道这位是怎么了?不会也换了芯子吧?怎么这样淡定?忽然又想起一事,见徐嫂子正与几个喜娘闲话,栾福几个正忙忙碌碌给谢娴收拾嫁妆,拉着谢娴走到一角道:“喂,姐……我问你,昨儿孙氏给你上课了吗?”

  “上课?”谢娴奇道:“上什么课?”

  “就是……”谢灵脸上一红,结结巴巴道:“就是哪个压箱底的东西啊,要不你不懂,怎么洞房啊?”心道古人都老封建,这个假正经的姐姐也不知道会不会那个,若是不懂可有热闹瞧了。

  谢娴的脸“腾”地红了,摇头不语,却见谢灵还要逼问的架势,忙道:“有的,不劳妹子操心。”

  谢灵点了点头,咂咂嘴道:“按理来说,宋家也是世家,哪个世家公子娶妻前,不放几个通房在屋子头?姐,你打听过了吗?”

  谢娴追问不休,却也不好装不知道,只点头道:“有两个。”

  “啊?姐,还弄了两个?”谢灵眨了眨眼,道:“你还真贤惠哩,表哥这么要死要活地娶你,居然还弄了两个女人在你前头,若是我的话,还不……”说着,忽然抬头,见谢娴的笑容,心头一跳,缓了话头道:“若是我,可受不了。”

  谢娴意味深长地望着谢灵,道:“我晓得,妹子那个时代可不允许。”

  谢灵从前经常跟谢娴说这些疯话,谢娴一直当孩子话不当回事,她便自己也放下了,可是如今谢娴突然引用她的话,不知为什么,忽然生出几分畏惧来,却不肯认输,哼了一声道:“你瞧常青多好,住在军营,不要说通房丫头,老妈子也没有一个。”说着,挑衅地望着谢娴。

  谢娴心中也不知什么滋味,可是她只能淡淡道:“祝灵儿如愿以偿。”这事她还真跟父亲谈过,若是谢灵果真能做到与常青成亲,解决的法子就是让她与谢家断绝关系——反正谢灵是不会在乎的,而谢家这面也不至于太丢脸,至于常青……

  至于常青……

  谢娴现在想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只想把他细密包裹起来,藏在怀里最深的地方,挖很深很深的坑,放到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埋好,埋好……

  外面忽然又传来鞭炮声,徐嫂子见姐妹两个说悄悄话,一直没敢过来打扰,听了这炮仗声,走了过来笑道“开面酒吃过了,大小姐要上桥了哩,”正说着,孙氏带着一群丫头婆子从外面走了进来,见谢娴一身喜服站在那里,心里欢喜无限——这个一直把她压得不能动弹,还赚了个贤德名声的的瘟神,终于可以从谢家滚蛋了!

  可无论如何,面子要做足,因此脸上全是悲戚之色,道:“大姑娘……”说着,眼泪掉了下来,忍了十多年她容易嘛!

  出嫁前哭嫁是风俗,可谢娴对这位可哭不出来,只静静道:“母亲切勿悲伤,儿定不负娘家哺育之恩,在夫家为人典范,宜室宜家。”

  孙氏点了点头,擦了擦泪,宋家喜娘按照礼俗催妆三次,徐嫂子给谢娴盖上头盖,一起扶着扶向外走去,走到正门,鞭炮声声,宋濂骑着高头大马,一身红艳艳喜服,映着阳光一片绚烂,望着自己的新娘,心头忽然想到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里,他最欢喜的还是此时此刻,多年所求,如愿以偿,何况太后娘娘还专门为他们的亲事赐下了珍宝,等到了宋家,定定要给她个惊喜……

  她这样厉害强大的女子,他心里多少是要怕的,可这不是不爱的理由,既然迈出了这一步,他就要勇敢向前,有朝一日,可以与她并肩,看淡云卷云舒,看破云起云落……

  “搜轿——”司仪大声喝了一声。

  徐嫂子从喜婆手里接过蜡烛,和镜子,递给了谢肃——因为怕轿子里藏着冤鬼染了晦气,新娘上轿之前,家里人都要用镜子与蜡烛看一下,谢肃接过蜡烛与镜子正要过去,忽听谢灵道:“我来,我来!”说着,夺过那镜子与蜡烛,笑嘻嘻地挑开了轿子的帘子,映照了几下,道:“好了。”说着,递给了喜娘。

  大家不知她为什么抢了谢肃的差事,只是这二小姐胡闹惯了的,又是县主的身份,也不好多言,徐嫂子走扶着谢娴迈过火盆,道:“姑娘大喜”,谢娴进了轿子,稳稳坐了下来,掀开铺盖,望着这八抬大桥,据说女子一生,只有一次做花桥的机会,上了这一次,再无回头,再无回头……

  她忽然觉得要有泪意,拼命忍住,听外面道“起轿——”轿子被稳稳地抬了起来,借着那车帘的缝隙,看到谢肃骑马而过,知道新郎宋濂此时骑马在后面压阵,唢呐鼓罄的喜乐铺天盖地响起,震得脑袋嗡嗡直向,帘子扑撒着金光,闪出梦幻的流离……

  不知为甚,忽然想起了那一日,她在车舫,那个男人不管不顾地闯了进来……

  他这样鲁莽,不懂规矩,他们是不会好结果的……

  不会有结果的……

  谢娴咬了咬嘴唇,忽然又醒悟到自己这是乱想,都成亲了还……心头对表哥涌起一阵愧疚,不由心烦地掀开车帘,见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正向京水河走去——京城里亲迎亲都要绕这条京河三圈,表示“风调雨顺,家事河谐”。

  谢娴看了一阵,放下了车帘,拼命甩掉脑海里的乱七八糟,把《女诫》过滤了一遍,心里慢慢安静下来,正闭门养神,忽听外面唢呐声断,惊叫声声道:“这马疯了,快让开,让开……”正要掀帘子去看究竟,只觉得腾空而起,连人带轿子向河里摔去,只听一声惊呼“表妹”,茫茫里,有人紧紧抱住了自己,直直向水底坠去……

  作者有话要说:开面、哭嫁、搜轿等婚礼礼俗参考《古代婚礼风俗》

  ☆、第107章 抢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