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诸朝争霸 > 第33章 碰瓷

诸朝争霸 第33章 碰瓷

作者:张达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7:00:45 来源:书海阁

正月初十,晨光弥漫,在山那边的尽头缓缓升高,于天穹间悄悄倾听大地苏醒的声音,散发着丝丝安宁和寂静。

农户在天未亮前便已下地,冬日将至,要将秋收后的农田耕耘平整,以备来年种地。

据说大汉已经发现了宿麦,也就是俗称的冬小麦,但还没有推广开来,以粟为主要粮食的习俗没那么容易改变,因为粟很耐旱,容易活,收成虽然少,但在旱季不至于颗粒无收,对生活多少有些保障。

可是到了冬天,北方很多农夫便没有作物可种,只好让田地修息,期盼来年的粟米有一个好收成,凭白浪费了冬季的时光,若是将宿麦普及开,粮食收成便能大涨,但这个过程任重道远,老百姓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任何细小变革都有可能影响他们的生活。

韩岩和韩说天还没亮便启程出发,一个回长安当少府纸丞,一个先去襄城置办房产,都在为生存奔波着。

回长安的路上要经过河间国,韩岩很早就想去看看了,从菑川王身上劫来的二百万钱不足以支持韩说在全国各地置办房产,经过他的打听,大汉房价可不便宜,封国中心地带房价值百万钱,稍微远点的象舍楼也要两万五千钱,再远便是车舍了,要一万钱。

弓高侯国太小,韩颓当拿不出多少钱,韩岩也没打算抠扒他的棺材本,去找河间王刘德坑点钱就是了,都是卫绾的弟子,咱们是同门师兄,有了困难自然要互相帮助,上次我帮你儿子刘不害,这次你可得帮我……

怀着不算纯洁地目的,韩二蛋当马夫载着韩岩和浠儿前往河间国,去燕国时的车夫和两个将士春节前便被调回去了,虽然律法规定奴婢不得乘车,不过韩岩不管那么多,我家的婢子我说了算。

嘴里说着“人人平等”,自己吃什么,韩二蛋便吃什么,但终究还是有差别。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时间久了,只要不是白眼狼便会觉得不好意思,人家吃牛肉,你也吃牛肉,人家坐马车,你也坐马车,心里难道不膈应吗?

被别人养着,要对得起每天吃的饭,要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韩二蛋见没有马夫驾车,没说什么便自己架上了,很自觉。

赶路的日程最枯燥,浠儿逗弄着笼子里的小狸,韩岩掀起车帘感受秋末的凉风,和韩二蛋闲谈。

“汉人有春节,你们匈奴也过节吗?”

“也过,正月是小集会,诸长商讨事物。五月是大会,要举行祭祀活动,祭天、祭祖、祭鬼神。九月也要集会,为秋收而感谢天神。”

“听说匈奴曾规定,汉朝使节如果不以墨黥面,不得进入单于所居住的穹庐,是真的吗?”

“这是谁说的?”

韩二蛋在弓高侯国生活也有两月了,见惯安稳太平,百姓和睦,也便觉得匈奴生活有些残忍,尤其酷刑方面很不人道,解释说:“这是你们汉人恶意诋毁我等,黥面是我们的习俗,每逢大事便会用墨画在脸上,象征性地表示黥面,并非真用刀刻割皮肉,这是我们千百年来传承的纹身习俗。接见你们汉使,不只他要墨画,我们也要画,这便是你们汉人讲的互相尊重,怎么传到你们这里就成了刀割皮肉?”

“你不要急,我也只是这么一说而已。”韩岩笑笑,又怀着好奇问:“据说匈奴人力气大,天生会骑马,我也有匈奴血统,骑马还行,就是体力不强,你们是不是有气功、神功之类的秘籍啊?”

“有秘诀,族内的长者说,只要你真诚信仰天地,就会有好运降临,会受鬼神庇护,能气力大增,驭马如风。”韩二蛋一本正经地说。

“……”韩岩感觉嘴里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你他妈骗鬼呢,不死心地问:“你这身板这么壮,手里没武器还能以一敌十,绝对是高手,你是不是练过武功啊?”

“当然练过。”韩二蛋似乎找到了优越感,努力伸手向上比划。“我的武功比你们弓高侯国的城墙还高。”

“……”韩岩:“其实我觉得你应该换一种说法。”

“什么?”

韩岩:“你应该说你的武功比城墙还厚。”

韩二蛋不明所以,挠了挠脸,煞有介事地问:“城墙有点薄吧?”

想了想又语无伦次地说:“那么薄怎么能显示出我的武功,我还是觉得城墙比较厚。”

韩岩:“是吧,我看城墙不如你的脸厚……”

“这你便不懂了,脸厚可以防风。”

“……”你他妈还真是实诚。

河间国治理有方,百姓富裕,天下皆知,河间王刘德的贤名冠盖当世,汉景帝有十三子,唯赞刘德夫惟大雅,卓尔不群,乃汉室英杰。

入了河间国的地界,便发现弓高侯国和人家比,好似县城与都市,哪怕在野外所见的散居农户,房屋都是子信舍,值万钱。

大汉按照土质不同,将田地分为好田、中田、差田。

给百姓分田地是根据地域来分的,好田100亩,中田200亩,差田300亩,要看你生活在什么地方,土质肥沃不肥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若在苦寒之地,几乎都是差田,很多没法耕种,百姓便疾苦,而且《二年律令》规定,如果土地质量太差,难以耕种,耕种者可以将其退还官府,但不能要求任何赔偿。

这些地方便是大汉朝最大的奴隶来源地,百姓没收入,可还是要交口赋和算赋,交不出来便只能被打为官奴。

河间国地处中原,土壤肥沃,百姓分的都是好田,种一百亩和三百亩能一样吗?

三百亩的每天从早干到晚,收成还不好,一百亩的每天只需要上班八小时便可以放假,空余时间可以去做佣工,可以舂米补贴家用,可以搞一些小玩意去卖,生活自然就富足,也会引得商业发达。

要入河间城得有传信,但对于韩岩来讲只是小事,把身份铜印拿给守城门的小吏,说要去拜访河间王,我和他同是御史大夫卫绾的弟子,小吏不但得恭敬让路,还要找人跑在他前头先去传告。

河间城比弓高侯国的县城大十倍不止,城外有宽二十米的护城河接连城内沟渠。

进城便见一片繁华,木道水榭、亭台飞檐、各色贩夫走卒牵着牛车拉货出城,沟渠内的河水清冷,竟是活水,如江南水乡般淳淳流动,可以看见妇女们在石阶上弯着身子洗衣服,彼此谈笑嬉闹,一片和睦。

再往里走,宽广道路两旁尽是潘盖楼舍,一座值五万钱。

偶然还见成排的凤楼和女闾,大约是下午的缘故,所以嫖客们还没有来光顾。

像弓高侯国这类小封国在大汉有几百个,河间国周围便有二十多个,百姓想开斋了便会瞒着家里的婆娘来河间国,美名其曰采购物资……

城市繁华,官吏们油水多了,便不如小地方管理严格,在大街上竟能见到卖儿卖女的。

因为这里富户多,小国的贫苦人家来这里可以卖个高价,若是能将孩子卖入大户人家,将来说不准会有出息。

而依托这里的烟花场所,相貌甜美的姑娘也有了去处,若被凤楼的老鸨看中,便可签下十年或二十年的卖身契,老鸨会培养你读书写字、歌舞、琴棋书画,如果学业出色便能卖艺不卖身,来日若有贵人看重,也能当个大户人家的姬妾。

若是学业不精,便只能卖身,等到十年之后你也才二十五岁,不算太迟,赎身为庶民便可找个老实男人嫁了,周围的百姓不会鄙视你,反而会羡慕你有才艺和学问,会多向你请教知识。

当然,去烟花场所只是最后的选择,若有机会,他们还是喜欢当清白人家,比如给马车奢华之人当婢子……

在大汉朝有“不道罪”和“不敬罪”,出言不逊冲撞大人物,擅自拦截贵人马车,妄议上位者之事,甚至一个不好的眼神也是不敬,挨一顿毒打和鞭子算轻的。

上位者只要亮了身份,证明被打者和你有不可逾越的身份差距,官府便不会管。

若是上位者出于戏弄心理或者失手杀人,也不用急,《二年律令*贼律》规定:其过失及戏而杀人,赎死。

可以用钱赎死罪,大约两万五千钱便可以,比买一个大婢贵一点,人头都是明码标价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跪在路边卖儿卖女的老汉突然扑出来拦在马车前头碰瓷,让街头所有人都愣住了……

如果不是韩二蛋的驭马术相当厉害,那两匹黑马给老汉踩个脑壳崩裂大约不会差。

韩二蛋是暴脾气,在匈奴便横行霸道惯了,来到大汉更是凶性难敛,高喝一声“找死!”跳下车便用鞭子抽。

“住手。”韩岩掀起车帘急喊:“二蛋,这里是大汉不可随意伤人。”

韩二蛋高高扬起的马鞭迟疑了一下,心里挣扎了一番,还是将鞭子缓缓落下,终究没下去手。

韩岩跳下马车,看向爬在高头大马前边满面惊惧与后怕的老汉,笑得温和,声音却冷:“遇到碰瓷这种事我一般都直接撞死,如果今天你讲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便用三斤黄金买你的命。”

“碰瓷?”老汉呆了呆便连连叩头,磕得地面噔噔响,鼻间哭嗓着说:“大人饶命啊……我是实在没办法才拦公子车驾的,还请大人给条活路啊……”

“你活不活,和我有什么关系?”韩岩兜拢衣袖,居高临下俯视。

普通百姓敢拦诸侯子嗣的马车,相当于豁出小命了,不是大奸便是真被逼急了,要知道诸侯子弟们没一个是善茬,哪个不娇纵跋扈?

说打死你,便打死你,三万钱而已。

见老汉跪在这里,路旁的一对子女也赶紧跑过来求饶,男的年龄稍大,十一二岁,女的看上去也才六七岁,尽皆面色苦寒,瘦骨嶙峋,此刻眸中充满惊恐,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姊妹俩也被他们阿翁的举动给惊呆了,好半饷才反应过来。

“大人,我看您车驾奢华,一定需要奴婢服侍,我这一对儿女只需两万钱,还请大人怜悯,收下他们……”老汉哭诉,脑门贴于地面,哭得很伤心,可瞳孔深处也有一份狡黠深深藏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四周的行人渐渐围拢过来,大多怀着看热闹的心思,管不住好奇心却又不敢靠得太近,面有丝丝警惕,怕韩岩发飙收拾他们。

两万钱便能买一对奴婢,这买卖挺赚,可是老汉讲话不地道,好像我不买他们便是不懂怜悯一样?

“这便是你碰瓷的理由?若不是我兄弟驭马了得,你已脑浆崩裂而死,你的孩子也会孤苦无依,面临饿死,我今日便教你做人。”韩岩向韩二蛋招了招手,示意你把鞭子拿过来。

“大人饶命啊,我实在没有活路才来拦您车驾的,我家地处苦寒之地,粮食收成欠佳,年前官府收口赋和算赋,无钱交税,便只能找子钱家借高利贷,不想才过年利息便翻了十倍,宅子被抵押去了,我们无处落脚便只能露宿河间国,那些子钱家却还不放过我们,要我卖儿卖女还钱,若不还便上告官府,将我等打为私奴,那些子钱家心狠手辣,我到不要紧,烂命一条,可怜我的孩子啊……”

老汉痛哭流涕,一把鼻涕一把泪,几度哽咽不能言,听得周围百姓面露不忍,于是靠得越近,路过的百姓见有热闹看,便三三两两汇聚,逐渐围了一圈。

韩岩眉头微蹙,这老汉应该不是装的,可这找上门来的好处让他觉得有些不对劲,河间国贵人很多,怎么偏偏就找到我了?

而且老汉开口闭口便是你一定要买我的子女,若不买,便是见死不救,让他有种被“道德绑架”的难受感。

不过韩岩穿越前厮混社会多年,也算见多识广,这种事情还难不住他。

“既然你来卖儿卖女还债,那咱们便把事情捋清楚了再说,一件一件来。在买你儿女之前,你便冲撞了我的车驾,那时你若被撞死,你的子女将流落街头,你可曾为他们想过?现在嘴里讲得到挺可怜,那时可曾想过后果?先赏你三十鞭长长记性,之后再谈你的子女。”

说着,韩岩便执鞭上前,心里隐隐有一种颤栗的感觉,亲手鞭打别人,是快感,还是罪恶?

老汉一看要挨鞭子,亡魂结冒,霎时间便有汗珠自额头滴落。

正在这个时候,人群中突然有人开口:“您是大人物,怎么见死不救还要鞭打别人?”

“嗯?”韩岩闻声看去,只见这人身材魁梧,腰挂配剑,头戴板冠,观其打扮,爵位是第六级的官大夫。

到这一级,犯了事便可以用爵抵罪,减轻罪罚,但仍然需要服役。

再往上的公大夫,可以见县令、县丞而不拜。

见韩岩看过来,这官大夫面带鄙视,“您身份尊贵,怎么和末民一般计较,若没钱买奴婢便直说,我来买,不就是两万钱吗……我出两万钱。”

周围有这么多百姓围观,却被人鄙视没钱,韩岩觉得不能忍,“我出三万钱。”

“我出四万。”官大夫依旧不屑一顾,那表情似乎在说瞅那穷酸样,才加一万钱。

韩岩:“六万!”

官大夫想也不想说:“七万。”

“九万!”才讲出口韩岩就觉得不对劲,挖槽,这他妈不是本山大叔小品里的梗吗?

“十万!”官大夫想也没想便回答,话赶话。

“成交!这对兄妹归你了,要好好待他们。”韩岩笑眯眯说。

“……”官大夫呼吸猛地一窒,嘴巴张大,舌尖哆嗦着讲不出话。

而韩岩已经收敛笑容,哪还看不出来这完全就是圈套,专门忽悠财大气粗的富二代,两万钱的奴婢,斗一下嘴便能翻到十万钱,周围有这么多百姓看着,骑虎难下,若给了那些傲慢自大的诸侯子嗣们,即便明知是坑,也不能在百姓面前丢了面子。

可惜你遇到我,这种忽悠方法在大汉别具一格,可在后世都玩烂了。

“这下好了,你的子女有归宿,这桩事算完了,那就谈一谈你冲撞我车驾的事吧。”韩岩龇牙冲老汉说着,将鞭子递给韩二蛋,吩咐说:“给我狠狠打。”

pia~

韩二蛋身高将近两米,胳膊比常人的腿还粗,一鞭子下去便将老汉抽得由跪变趴,背后的粗布隐隐渗血迹。

官大夫急赤白脸,脸色青一阵紫一阵,却没法阻止。

老汉的两个孩子一看,哭嚎着便挡在阿翁背上,让韩二蛋的第二鞭子没下去手,不然会将孩子抽死。

韩岩撇了撇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却也清楚老汉或许是真的走投无路,讲故事时哭那么伤心,可你不该骗到我头上。这样想着,他将目光看向官大夫,定是你威胁老汉来碰瓷的,不然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拦我的马车,便向韩二蛋说:“抽他一鞭以示惩戒。”

pia~

官大夫还没反应过来便觉右臂剧痛发麻,宛如稻草人一般被巨力抽翻在地,抱臂痛呼:“你……你敢打我?”

“堂堂官大夫,不知效忠国家,却做蝇营狗苟的骗人勾搭,垃圾。”

“你……”

狠话还没讲出口,便听远处有密集马蹄声疾驰而来,在闹市中横冲直撞,将四周围观的百姓吓得呼啦鸟散,河间王派人来迎接韩岩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刘不害奉父王的命令来接岩世子。”

“大侄子来了。”

“……”刘不害呼吸一顿,只觉心口堵了一块大石头,暗骂曹尼玛,都是诸侯子嗣,怎么你到成了我叔叔?

不过下一秒便反应过来了,自己老爹刘德和他都是卫绾的弟子,算是同辈。再者,据说这家伙和皇太子结拜了,刘彻是自己叔叔,这韩岩便也算长辈。再加上前段时间人家救了自己,卫绾没有追究僭越制度的责任,这叔叔是得认了……

心里有气,又见现场混乱,老汉在哀嚎,子女们抱着他哭成一团,还有爵者在地上打滚,刘不害看了一眼便冲官大夫喊:“据桑,你找死是不,敢冲撞岩世子的车驾,小心我弄死你……”

“……”

见来者是刘不害,据桑本想借他威风收拾韩岩,没想到一句大侄子让他心里哇凉哇凉,虽然不服气,却不敢得罪刘不害,只得狼狈地爬起来带着不甘心走了。

直到遥远的街道尽头,据桑才回头看了一眼,面带仇恨,给老子等着……

而老汉和他的子女,直接被刘不害的将士带上马,回王府再说。

“岩世子,这据桑是一游侠,怎么惹到你这里了?”

“游侠?”韩岩怔了怔。

大汉自立国开始便出现了“游侠”这个特殊的社会阶层。

秦汉之时,一些破落的六国贵族子弟仗剑习武,以期乱世逐鹿,恢复从前的贵族地位,而这时正当战乱,社会也需要武侠来平乱,因此民间便有了重武轻文的心理。

当时还是汉王的刘邦即很鄙视文人,经常骂他们为无用的“竖儒”,还曾对着儒士的帽子小便,而对会打仗的习武游侠却很看重。

后来建立大汉,这位马上皇帝仍然看不起文人,以至朝中“公卿皆武力功臣”,在这种社会氛围下,许多人不顾时代变迁,也佩剑执刀,以游侠为业,以致于人数剧增,一些地痞无赖、豪强恶霸也以游侠自居,完全失去了行侠仗义的初衷。

这游侠就是后世的混混吧,最早的“江湖”,应该便是从大汉开始的。

见韩岩沉思,刘不害还以为他在想据桑的事,便提醒说:“这据桑是大侠据孟的外甥,常年在我河间国厮混,你若看他不顺眼,我下个禁足令将他赶走便是。”

“不用麻烦,谅他也不敢惹我。”

“那是。”刘不害赞同。

*******

注:剧孟,洛阳人,西汉着名游侠,誉满诸侯。吴楚叛乱时,周亚夫由京城去河南,得剧孟,十分喜悦,认为剧孟的能力可顶一个侯国,足见剧孟的势力之大,对当时形势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分量,这便相当于是早期的武林盟主,连国家的战争都要受其影响。

喜欢诸朝争霸请大家收藏:(wuxia.one)诸朝争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