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诸朝争霸 > 第17章 契约社会

诸朝争霸 第17章 契约社会

作者:张达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7:00:45 来源:书海阁

据浠儿说,笠木匠每天都会在集市售卖案桌、俎[zǔ]、奁[lián]等家具,可以在集市里找到他。

韩岩来得比较早,城里还没有开市,但已有身穿麻粗布衣的农妇,双脚穿屦[jù]的上造在等候。偶尔还有衣衫褴褛的孩童穿插在其中,十分活泼。

豪华马车停在这里简直不要太显眼,集市的管理者“市长”每天都会坐在门口值班,一看马车和韩岩的服饰,又仰头看了看太阳,回头朝里边大喊一声:“开市。”

韩同学带着好奇心一马当先向里走,还不忘对市长点头,表示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集市是方形的,市列纵横,周围有垣墙,交易程序和时间由官府严格管理,卖鱼有卖鱼的地方,买米有买米的位置,各有分类,各自成摊位。

弓高侯国只是一个小地方,如果是长安、洛阳等大都市,会作坊和店铺合一,市中间为主管官员的居所。

集市入眼首先是卖农具的,大汉重农抑商,农具占据市场最好的位置,犁铧、钁(jué)、锸、耧等等。

紧挨着是卖粮食的,那粮商看上去油光满面,像是大户人家,可惜依旧要穿粗布麻衣,大汉不允许商贾乘马车穿丝绸,有钱买不来地位。

再后头是卖布的,以及各种杂物,鸡鸭鱼肉之类。

这些所有的物品都会用木签标明价格,这是《金布律》的规定。

一路走走停停,浠儿像只欢脱的小鸟一样东瞅西看,终于在卖首饰的摊子前停下脚步,再也走不动。

笄,钗,项链,吊坠,镂空佩等等,可惜这个摊子跟前的人很少,甚至有百姓避之不及,都不敢走这头。

摊主似乎也习惯了,才开市就百无聊赖的坐在地上,倚着木栏,拿薄木板当扇子摇啊摇,对往来行人少有热情,直到看见一身华丽的韩岩,呲溜一下就跪坐直了身体,笑脸相迎。

浠儿蹲在摊前挑挑拣拣,拿起水滴状的玉质吊坠看了看,爱不释手,可一看木牌上的价格却蔫了,小心翼翼地放回原位,然后又热情不减的去拿打磨圆滑的水滴状骨坠,在自己白嫩的脖子间比划。

“商贾,这个可以便宜些吗?”

“三十钱已经最便宜了,只挣些手工费糊口。”

“啊,好吧……”浠儿嘟了嘟嘴,明显不太习惯和商人讨价还价,直接从衣领中间掏出手帕,里头包着半两钱,数了三十枚交给摊主。笑嘻嘻的,两眼弯成了月牙儿。

由于大汉皇帝们几次大赦天下,将奴仆免为庶民,这个时代的奴隶相对来说比较少,诸侯王宫和官府都要雇佣下人才能运作,浠儿是被父母卖入弓高侯府的奴婢,但也有微薄的工资,有自己的小金库,等攒够了钱可以赎身为庶民。

韩岩在一旁静静看着,等浠儿买完了,转过身用骨坠在脖间比划给他看,目光里带着期盼和希冀,像小孩子炫耀宝贝,希望得到大人的夸奖。

韩岩很识趣的说:“形状很好,样式和你很配,不过颜色不是太好看。”

话没说完,浠儿的目光就暗淡了……当然有颜色好看的,可是我买不起诶。

韩岩笑笑,来到大汉朝学会一样本事——收买人心。

“商贾,你这个一千钱的玉质吊坠,我要了。”韩岩蹲下身,把刚才浠儿喜欢的玉质吊坠拿起来,从衣领中间掏出一颗金丸递给商贾,吩咐说:“不用找零了。”

跟着刘彻混,韩同学不缺钱,他在太子宫的房间里有个保险柜,榫卯结构,光里边的金丸就有二百枚,每枚重一两。

根据《汉书·食货志》所载的黄金一斤值钱万,一颗金丸值一千钱,光这些金丸就价值20万钱,还不算其他赏赐。

商贾见韩岩出手阔绰,大喜,手有点哆嗦的接过金丸,宝贝得不行,因为他挣大了。

在大汉,流通的货币只有半两钱和布,《金布律》规定:布帛规格长八尺宽二尺五寸,钱十一当一布。

至于黄金,更多是用于赏赐,价值浮动很大,兑换比例不定,就好像现代的人民币和黄金,有升值贬值,按照时下的兑换比例,一两黄金可以换1300钱,商贾凭空多挣了三分之一。

韩岩正要帮呆立在原地满脸不敢置信的浠儿戴上玉质吊坠,却听商贾站起来招手,嘴里还高声呼和,像是在叫人。

集市中心地带立马有个身穿官服的小吏走过来,瞄一眼韩岩手里的玉坠,还有商贾手里的金丸,从腰部挎着的布袋里掏出简牍,边询问,边用刀笔刻字。

小吏:“你确定收取一两重的金丸,并将玉质吊坠卖给他人吗?”

商贾:“当然确定。”

问了一句,又转头问韩岩。

“请问您是嫣世子吧?”

“嗯,我是。”

“你确定用一两重的金丸买玉质吊坠么?”

“嗯,确定。”

韩岩被问得不明所以,直到小吏将简牍一分为二,他和商贾各执一份,再看上头的字才恍然大悟,这是“买卖合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上面写明了买卖双方的名字,交易额,时间,地点,在集市中的摊位,一目了然。

在大汉买了东西还不算完,集市中心地带有“质人”,他身上带着由官府制作的“质剂”,俗称契约。

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

韩岩这个叫剂,开出这个契约以后,按照大汉律法,商人得交税啊……

韩岩可以走了,但商贾要拿着质剂,等今天集市结束的时候找市长交税。

在大汉偷税漏税的结果很惨,除了没收家产之外,还要戍边一年,去北方边境跟匈奴骑兵打仗。

这质剂不只是合同,还是凭证,如果你觉得玉质吊坠有问题,觉得商贾骗了你,以后可以拿质剂说理。

而且如果是价值过高的物品,没有质剂,买家是出不了集市大门的,会被当成偷窃犯来处理。

哪怕有质剂,出集市大门时还会有人登记,对标商贾的交税数额,商人漏税你是跑不掉的。

……

笠木匠大约是祖传手艺,年龄不大,三十来岁,但看上去面容粗狂,肱二头肌很发达。人也不修边幅,没有将全部头发束在头顶,而是额头前边耷拉一些,给自己增加了豪侠之气。

岩世子亲自来请,笠木匠诚惶诚恐,没二话就跟着走了。

韩岩不怀疑他的手艺,封建时代但凡是木匠,你要不会榫卯连家具都造不出来。

集市最后有一间大屋子,里头散乱站着一些壮汉、农妇、小姐姐,这些都是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

家里的田地收成不好,交不上赋税,就只能想办法出来打杂挣钱,不然下场就是浠儿的父母,将孩子卖给富贵人家,努力缴税。

交不起税的下场,一是沦为流民,流落他乡,努力逃亡。

二是被打为官奴,以身抵债。这几年经过汉景帝的励精图治,卖身的已经很少了。

韩岩来这里,门口坐着的小吏赶紧起身相迎。

“大人,您要雇工么?”

“有没有卖身的?”韩岩一眼看去,精壮汉子有六位,想买下来当底蕴,手下有人可用。

可惜奴隶难求,小吏从案桌上拿起简牍,上头登记过这些打杂人员的各种资料,仔细看了一遍才回答:“他们都想被雇佣为长工,没有人卖身。”

“哦。”韩岩有点失望,掏了三颗金丸放在桌上,说:“就要那六个壮汉吧,还有那位大娘,给他们做饭,佣期半年,钱够不够?”

“够的,这就给您刻质剂。”

小吏同样拿出官府制作的“质”,照例将双方询问一遍,确定双方都愿意了,在质上刻好佣金,雇佣时间,被雇地点,最后将质一分为二,就算成了。

喜欢诸朝争霸请大家收藏:(wuxia.one)诸朝争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