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好莱坞大亨[美娱+商战] > 第67章

好莱坞大亨[美娱+商战] 第67章

作者:Aaron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07:13:53 来源:免费小说

  “上帝啊,这是怎么拍出来的?”后面的观众都在惊恐中低声询问着,“难道吴很的派了一架飞机去撞世贸大楼么?太真实了!太可怕了!如果真的发生了,该怎么办?”

  影评人们则努力回想刚刚场景中里的瑕疵,让他们感到挫败的是,整个场景真实得无以复加。仿佛吴宇森不怕观众挑刺一般,整个场景至少动用了八台以上的摄像机进行拍摄。在巧妙的剪辑和强大的电影特效下,整个飞机撞击世贸大楼的镜头简直是无比真实。

  既然挑不出毛病来,影评人们惟有对这个镜头处理拜服了。并不是每个导演都能驾驭这样的大场面,场面越大意味着摄像机越多,参与的人员也越多……这就意味着出错的可能性也会越多。这个时候不仅考验导演的镜头语言功能,更考验导演的现场调动能力。很显然,吴宇森很出色地处理好了这个场景。

  就在大家还在回味那个经典的镜头时,电影已经来到了最后。希克斯局长找到了西恩,确定了他是真正的卡斯托,那么也就意味着那个卡斯托就是fbi苦苦追寻的西恩阿彻。在fbi的围捕中,带着西恩面具的卡斯托终于在一个教堂堵到了带着卡斯托面具的西恩,但是让卡斯托感到纠结的是,此时的西恩正抱着他的幼子。

  西恩看到了卡斯托,微笑着将幼子放进了推车里,然后掏出了一个随身播放器,将耳机塞进了那个孩子的耳朵里。孩子无辜的眼神看着这个世界里,而电影的所有声音都消失了,整个世界仿佛只有era的《弥撒曲》。在era庄严的弥撒曲里,西恩和卡斯托掏出了各自的手枪,在神圣的教堂里展开了殊死的枪战。在让人肃然起敬的乐声中,白鸽飞过教堂的玻璃,枪不断被叩响,弹壳不断落下……但是却没有任何枪声,只有神圣的弥散乐曲。

  这里的镜头全部都是慢镜头,而且吴宇森极其大胆地采用了长镜头一镜到底的手法进行拍摄。影评人们看到这个镜头,顿时泪水都冲上了眼眶,这才是吴宇森的风格,而且吴宇森将自己的诗意镜头运用到了极致,那充满暴力的镜头变得如同艺术品一样充满精致的美感。

  好几个影评人在自己的小本上写下,“仅仅只需要这个镜头,吴宇森就值得全场起立为他鼓掌。《变脸》成功了,无论是艺术上还是票房上!”

  当音乐结束的时候,带着西恩面具的卡斯托的一颗子弹射进了带着卡斯托面具的西恩的胸膛。随着音乐的结束,真正的西恩也慢慢地倒下了。卡斯托走到自己的幼子面前,将耳机取下。这个孩子依旧张着自己透明的眼神打量着眼前的男人,随后露出一个微笑,画面失焦。

  随着字幕的滚动,放映厅里响起了掌声。吴宇森不得不带着剧组早早就登台鞠躬向观众们致谢,而观众们则用更大的掌声回应着吴宇森。记者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围上了吴宇森,他们有太多的问题的要问了。无论是地铁爆炸还是飞机撞大楼,这都有太多的话题可以说了。

  尤其是吴宇森等主创人员设计出来的犯罪路线近乎完美,很多记者都在问“担不担心被罪犯抄袭”,但是吴宇森却表示他们已经将他们调查出来的安全漏洞以文件的形式提供给了加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他们相信政府一定能很好地处理这些事情。

  “嘿,伙计!这个夏天你一定要看《变脸》,太精彩了!”有观众迫不及待地向自己的朋友炫耀道,“而且你最好去看imax影厅的3d版,否则你一定会后悔很久很久的。”

  根据洛杉矶本地电视台在首映礼外围的采访得知,几乎所有的观众都给了这部电影“优秀”的评价,这顿时让好莱坞其他电影公司感到了压力。原本由于杰德的坚持,《变脸》的制作成本非常高,但是如此好的口碑就意味着一部票房统治级的作品又出现了。去年《独立日》、《碟中谍》和《勇闯夺命岛》三部电影轮流统治暑期票房的事情还没有过去,今年暑期电影难道又会被银河电影统治下去?

  ☆、129·轰动效应和批评

  对于《变脸》这样的大制作商业大片,自然不需要如同《英国病人》那样去累积口碑。饥饿营销也是要看产品的,《变脸》这款产品其实在去掉大场景和大制作之后,其实没有太多的内涵,所以就是要趁着全美观众口味被吊起来的那一刻全面铺开公映。在首映礼两天之后,《变脸》正式在北美市场公映。

  虽然银河电影与amc院线关系密切,但是皇家娱乐和喜满客也不是傻瓜,这么好的吸金电影他们才不会拒绝呢。全美所有的院线公司都纷纷拿出最好的时段和最佳的影厅来播映《变脸》,而观众们的表现也没有让院线公司失望。尽管大部分的影院都已经拿出了八成左右的影厅和时段来放映《变脸》,但是售票处还是有失望的观众再抗议上映的画布不够多。

  至于amc院线的imax影厅的门票已经预约到五日后了,如果不是amc只提供五日内的门票预订的话,只怕是到月底都不见得有门票了。之所以大家忽然对imax影厅如此追捧,全在于好友之间互相传递的讯息:大爆炸和大撞击的场景如果不看imax的话,你会后悔一辈子的!原本大家还对这话不相信,结果看完imax版的3d之后,这些人也纷纷向自己的好友吹嘘起来。

  在这个暑假,高中生的男孩们都纷纷为两张《变脸》的imax 3d电影票而烦恼,因为只要有了这张电影票,再冰山的校花也会愿意陪你去看一场电影。在宽敞的影厅里,看到校花妹纸被大场面吓得花枝乱颤的时候,这就是男生们的机会了。可惜amc布点的imax影厅实在是太少,弄得amc总部天天都被人寄信抗议,搞得amc高层是爱与痛交织着。

  与此同时,皇家娱乐集团等其他北美重要的院线公司也开始纷纷和imax技术公司讨论引进imax放映设备的谈判,这让仙妮蒂自然是非常高兴。

  《变脸》除了在北美引发轰动效应之外,在亚洲市场更是掀起了飓风一般的讯息轰炸。吴宇森的亚洲背景,让这部电影还没有在亚洲市场上映便引起了媒体的讨论。尤其是亚洲电视在全亚洲抢先播出了《变脸》的宣传片之后,更是让整个亚洲的电影人咋舌。

  亚洲电视将银河电影的五段宣传片剪辑成了两版,一版是剧情宣传片,主要是两大男主角在那飚演技;另外一版就是大爆炸和大撞击的特效宣传片,这一版宣传片让整个亚洲的电影公司都沉默了。

  作为在香港一直“敢为人先”并且处处以好莱坞标准要求自己的嘉禾电影公司,老板周文怀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被问及“香港电影合适能拍摄出这样的效果”时沉默了许久,最后才颇为苦涩地回答道:“香港电影恐怕在最近十年到十五年都很难拍摄出这样的效果,吴宇森在美国真的是遇到了贵人,这样的大手笔支持,绝对不是一般公司能做到的。”

  而一向大惊小怪的台湾媒体则是天天在电视上的各种谈话节目讨论这个镜头,分析到底哪些是电脑特技,而哪些则是搭景拍摄……“这种电影台湾是拍不出来的,一百年后也拍不出来。台湾电影总是认为情情爱爱才是好电影,只有那种看不懂的电影才是优秀作品,你们现在看看美国的电影,人家才不在乎艺术不艺术,随随便便一部电影的票房是台湾整个市场票房的多少倍!你们也不要酸吴宇森堕落了,就电影最后那段枪战戏,台湾哪个导演拍得出来?那样的走位,那样的拍摄和那样的剪辑,台湾导演想都想不到好吧!”

  至于一直跟在美国后面同时又对自己亚洲身份纠结不已的日本人已经彻底将吴宇森封神了,每当他们谈及吴宇森的时候总是面带崇敬地用上“大师”这个敬称。而韩国人则是颇为嫉妒地保持了沉默,仿佛他们不提及《变脸》,这部电影就不存在了一般。

  《变脸》首周便以3500万的票房雄踞周末票房榜的冠军,而且这个成绩还没有计算imax放映厅的票房。由于imax影厅的单厅票房相较于普通影厅要高出不少,而且目前imax影厅尚未普及,所以美国的票房统计机构就暂时将imax影厅的成绩排除在票房统计之外。

  实际上,《变脸》第一周周末就为银河电影吸金了5000万票房。尽管博伟国际作为发行商只能拿到10%的票房收益,可是一个周末就是500万的收入还是让博伟国际的老板痛快地决定让负责发行《变脸》的工作组年底去夏威夷度假,这让其他发行组的同事眼红不已。

  第二周,除了在加拿大全面铺开上映之外,欧洲市场也开始陆续公映。尽管欧洲对美国电影有所排斥,但是《变脸》的视觉特效确实征服了不少人,尤其是有幸在巴黎和伦敦少数几家imax影院观看到imax 3d版的观众更是直呼这个票价花得值。

  虽然银河电影娱乐集团在欧洲的imax影厅有些赔本赚吆喝的性质,可是这次《变脸》的上映顿时让欧洲的院线公司看到imax电影的未来,因此原本就很忙碌的imax技术公司马上变得更加忙碌起来。

  到了第二周,原本历史时空中应该上映的《黑衣人》被杰德果断调到后面八月的档期,以便于《变脸》继续吸金。因此在这个时空里,《变脸》并没有被《黑衣人》挤下冠军宝座,反而以2800万票房成绩继续蝉联周末票房第一名。

  与此同时,《变脸》也在欧洲斩获1500万元票房,算是美国商业电影在欧洲的最好开画记录了。看到欧洲人对《变脸》的如此追捧,博伟国际一方面将战线推进到东欧乃至俄罗斯市场,同时又开辟了南美和亚洲市场。

  在亚洲市场,《变脸》可是万众期待的电影。亚洲公映的第一周,日本、香港、台湾、韩国乃至东南亚电影院里几乎只有一部电影,那就是《变脸》。不过很快台湾和韩国的有关部门就下发了有关命令,要求各大影院必须空出一部分银幕和时间来上映别的电影。

  这个命令让台湾和韩国的院线公司非常不爽,但是他们很快就想到了应对的办法。他们将最差的影厅和午夜后以及午餐前的时段空了出来,横竖这些时段的上座率也一般,就用来应对有关规定吧。不过让博伟国际遗憾的是,虽然《变脸》的剧情通过了大陆的审核,可是并没有在大陆同步上映。

  尽管大陆市场相较于亚洲市场延迟了大约五天,可是这部电影很快就吓坏了整个大陆的观众。这个时候的大陆观众才刚刚接受了《勇闯夺命岛》那样的惊险场景,哪里能想象到一架民航班机撞上摩天大楼的事情?尽管在大陆没有imax银幕也没有3d版上映,可就是这样普通版的2d胶卷所产生的效果就让无数大陆观众惊叫不已。

  第三周,《变脸》在美国市场的票房成绩滑落到2000万美元,但依旧是周末票房榜的冠军。而《变脸》的国际票房却奇迹般地攀升到3000万美元,其中亚洲市场就贡献了将近三分之二。不过随着《变脸》的热映,美国的媒体也开始关注到一个话题,那就是美国的公共交通和民航运输的安全保障是否足够到位?影片中的地铁爆炸案以及客机劫持并撞击固定目标的事件会不会发生?

  全国广播公司深夜谈话节目《卡森达利的晚安谈话》邀请了一些犯罪学家、前任fbi探员、前任纽约重案组警员和美国联邦民航局的顾问参与到节目讨论中来。卡森达利首先请犯罪学家分析,犯罪份子真的会制造大规模针对平民的案件而仅仅只是为了破坏美国经济么?

  这位犯罪学家分析道:“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未来的冲突可能会以局部特种战争或更小规模的冲突为主。尤其是对一些没有国家支持的犯罪组织,他们为了挑战国际形势,那么针对某些国家平民采取犯案手段是极有可能的。未来的冲突可能很少会出现国与国之间的领土纷争或其他什么的,但是意识形态和宗教之间的冲突却会加剧。”

  联邦民航局的顾问在参与节目的时候拿出了一份文件,“这份文件是银河电影公司提交的一份报告,里面提及了银河电影在拍摄《变脸》的时候所发现的一些我们机场上的安全漏洞。我不得不告诉大家一个残酷的现实,银河电影公司的发现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按照他们的计划,他们是完全可以策划出一起和《变脸》中相似的恐怖袭击案件。现在我们只能感谢上帝,银河电影公司只是一家美国的电影公司,而不是一家与美国有仇恨的恐怖组织。”

  顾问的一席话不仅让主持台上的主持人和来宾大吃一惊,现场参与录影的观众也纷纷发出不可思议的惊叹声。很多观众不由得在心底感叹,难怪《变脸》看上去那么真实,原来是真的有可能发生啊!但是转念一想,这些观众纷纷对地铁和民航表示了怀疑,没想到纳税人供养的相关部门还不如一家电影公司对安全管理了解得深刻。所有的美国人都必须去教堂祷告,还好对这个事情了如指掌的银河电影只是喜欢拍电影,如果是别的目的的话,那就糟了。

  在nbc抛出这个话题之后,abc和cbs纷纷跟进,尤其是三大有线新闻台:cnn、msnbc和fox news几乎是全天在讨论电影中恐怖袭击的可能性。这些问题不仅被记者们丢给专家去解惑,他们也在白宫、美国运输部、联邦航空管理局和纽约市公共运输局的发布会上提及这些问题。

  随着全民参与的热潮越来越高涨,美国的参众两院的议员们也纷纷要求总统、国防部长和运输部长出来解释,甚至他们还提议请联邦调查局和北美防空司令部的有关人员到案说明。由于事情的持续发酵,导致美国的民航和地铁的乘客越来越少。

  最后美国总统克林顿不得不出面说明,“我可以向人民保证,美国的客机和地铁是安全的。虽然我无法保证类似电影的场景百分百的不会出现,但是我们已经派出了相关安全专家评估影片中出现的安全漏洞问题。我可以保证,从今天开始,我们的飞机和地铁会变得越来越安全。”

  看到克林顿一本正经地在各大电视网联播他的总统讲话,杰德只能寄希望于美国的安全机构没有那么官僚吧。尽管美国后世的许多做法会让别的国家不满,可是针对平民的犯罪行为在杰德看来还是越少一些越好。不过因为美国国会和总统也参与到了对《变脸》的讨论,让上映五周的《变脸》忽然出现了一个逆增长,居然重新拿下了周末票房的冠军。

  而就在全美因为《变脸》而关注美国民航和公共运输安全的时候,美国三大新闻期刊之一的《新闻周刊》却另辟蹊径地刊登了一篇专题,而封面就是这个专题。封面人物是杰德,而在杰德手上却出现了一捧在《变脸》中出现的道具,比如: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和触摸屏技术,而标题就是《伟大的编剧?还是伟大的幻想家?》。

  《新闻周刊》认为杰德谢尔曼为《变脸》设计出来的一些未来道具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根据记者采访到的一些通讯专辑和电子专家表示,平板电脑已经处于实验室阶段,而智慧手机也并不是停留在文字上的猜想。根据一些专家指出,杰德谢尔曼旗下的地平线科技集团里的曙光实验室已经有了“m计划”,这个计划已经有了很多专利。

  根据专家分析,这些专利就是为了未来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做准备,所以《新闻周刊》认为杰德一直在幕后推动这种技术的进步,而在这个技术快要成熟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在电影上和大家分享了他的发明。

  《新闻周刊》的这个报道瞬间带动了摩托罗拉等手机和电脑公司的股票上涨,电视随机采访的观众表示如果真的有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市,他们会立刻购买一台。

  不过很快美国著名的科技杂志《连线》就给广大美国大众泼了一瓢冷水,根据《连线》采访曙光实验室的结果是,“我们不得不很遗憾地告诉美国民众,你们所期待的智慧手机和平板电脑还只能暂时出现在的银幕上。根据我们采访曙光实验室的专家所知,他们并不否认他们正在开发相关技术,但是他们同时也表示受限于现在的芯片技术和内存技术,智慧手机和平板电脑在未来十年里可能还不能转换成可商用的产品。”

  杰德谢尔曼似乎并不觉得智慧手机就能让美国人觉得稀罕,为了八月上映的《黑衣人》,他早早就将宣传片铺了下去。秉承美国人由于《变脸》而引发的安全思考和科技关注,《黑衣人》的宣传片相对非常简单。两个拥有各种高科技装备的人类在纽约市缉拿各种外星生物,在缉拿过程中,各种笑料不断出现。而对地球构成致命威胁的生物居然是——蟑螂!

  博伟国际将《黑衣人》安排在了八月一日上映,杰德看了看排片计划,在他的上一周居然有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空军一号》上映。杰德看这个片名就知道索尼那边已经打算好好拍拍自己爸爸的马屁了,要知道《空军一号》当初就被美国影评人讥讽为“好莱坞史上最谄媚的电影”。

  杰德还仅仅只是让男主角在电影中用一句台词向美国表示忠诚就被影评人骂得狗血淋头,如今《空军一号》整部电影可是全部在拍马屁好不好!美国总统孤身解救人质,打败了邪恶的俄国人,捍卫了世界的和平和自由……虽然整部电影非常热血,但是细细分析就能让杰德浑身起鸡皮疙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