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好莱坞大亨[美娱+商战] > 第61章

好莱坞大亨[美娱+商战] 第61章

作者:Aaron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07:13:53 来源:免费小说

  对于amc这个级别的院线公司来说,他们不需要特别去弄什么二轮优惠片院线或艺术独立电影院线,他们需要的是给观众更多的服务。有美国观众只愿意花3美元去百事达租dvd,也有美国观众愿意花5到10美元进电影院看电影,可是更有美国观众乐意花上20美元享受更好的观影感受,很显然imax就是不错的选择。

  赫拉多一直在关注imax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在杰德旗下的公司抛出“太平洋巨幕”技术之后,他深信属于高清晰高震撼的观影时代已经到来。他在心里盘算,如果收购掉imax联盟院线公司的确要花一笔不小的钱,可既然杰德找上了门,那么自然就有他的打算。

  “我倒是想听听谢尔曼先生有什么好的建议么?”赫拉多笑着问道。

  “我知道amc吃进imax联盟院线公司会很吃力,所以会有一家名为谢尔曼家族发展公司给amc注资,不过会需要一些股票。当然,我也会愿意让出imax这个商标,允许amc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长达五年的免费使用,如何?”杰德也笑着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赫拉多立刻盘算起这笔并购案,在他看来,amc引入新的资本并没有什么不妥。尤其是杰德本身拥有电影制片公司,那么通过资本操作来间接掌控一下院线公司也是应有之义。赫拉多尤其是看重这个免费使用imax商标的条件,显然他很想将未来的amc imax影院打造成amc院线的高端品牌。不过杰德只给五年的免费使用期未免也太小气了,天晓得amc需要多少年的时间才能将imax这个品牌推向世界。

  他摇摇头道:“融资的问题我没意见,您只需要说服董事会就可以了。我也很乐意和您旗下的imax公司共同推广imax,但是仅仅五年的免费使用未免也太短了吧?我们推广imax恐怕都不止五年了,难道我们不要收回收益么?”

  杰德也没有拒绝赫拉多,毕竟从amc的角度上来说,五年的免费授权的确有点太短。杰德想了想,道:“洛佩兹先生,不如这样,剩下的问题我们交给手下去谈判吧?”

  赫拉多点点头,毕竟就靠他们两个人在一个午餐上也谈不出什么结果,横竖两人已经有了意向并且在大方面已经谈妥就不错了。对于赫拉多来说,一方面能拿下imax联盟院线的影院和得到imax的商标免费使用,另一方面也能建立和一家好莱坞小巨头公司的友谊,以后做做什么首映礼也有利于推广amc。

  而对于杰德来说,能和一家北美大型院线公司建立关系将有利于未来银河电影脱离迪士尼系统。现在迪士尼唯一能要挟杰德的无非是银河电影发行系统还不健全,没有博伟国际的支持必然会损失大量票房。不过现在迪士尼和银河电影渐渐有了两看生厌的感觉,杰德也不得不早早为未来做准备了。

  纽约的红毯秀依然是杰德和比诺什搭档,只不过这次比诺什没有换上那套备受关注的旗袍,而是华伦天奴的高级定制礼服。当比诺什穿着华伦天奴那标志性的红色礼服登场的时候,整个灰色调的纽约城仿佛都要被她点燃了一般。而杰德这次依然是穿着低调的正装在一旁陪衬,不过识货的时尚编辑并不会在自己的专栏上抨击杰德,因为他的全身三件套可是萨维尔街的订制货。就是传说中有钱没关系进不去的裁缝店,一件衣服至少做三个月的货色。

  “这次没有上次那么骚包了。”约翰在后台评点道。

  仙妮蒂撇撇嘴没有接约翰的话,而是忙着让公关公司安排不同的人去不同的位置。最前排的位置是剧组的,稍后面则是影评人,再后面则是嘉宾,最后就是幸运观众了。每个座位上都有不同的礼品,给剧组的自然是属于纽约的特色产品;给影评人的则是电影的相关介绍和一瓶香槟酒;给嘉宾和幸运观众的则是电影的周边产品。如果在国内的话,给影评人的自然是红包,但是在美国可不行。如果有人收了电影公司的钱而在专栏大肆吹捧的话,那可是违反影评人伦理道德的,不仅会被影评人协会开除,更有可能被记者工会除名。在美国永远不要小瞧工会的力量,你看导演工会能逼得卢卡斯这样的大导演十年不能拍戏,你就知道如果被记者工会除名的话,那么这个人等于就彻底失业了。

  或许是有了洛杉矶同行的观影经验,纽约的影评人对于《英国病人》可是严正以待。纽约虽然是一个繁华的商业都市,但是纽约的电影人可不是商业片的拥簇。美国三分之一的独立电影都是在纽约完成的,所以纽约被誉为是美国独立电影基地和艺术电影殿堂,当然纽约电影人也自称自己是“美国电影的良心”。《英国病人》的诸多元素其实蛮触动纽约人的,有所谓的不伦恋情,又是人物传记片,再加上这部电影是在英国拍摄并由英国的电影人制作完成……种种元素构建在一起,让纽约人觉得这才是纽约需要的电影。可是为什么洛杉矶那群乡巴佬能理解这样的电影?这不科学啊!

  一个匈牙利籍的地理学家和一个有夫之妇发生在一片沙漠里的爱情,而故事的背景则是二次世界大战。其实这个故事和爱情没有多大关系,和战争也没有多大关系,仿佛爱情和战争只是故事的背景而已。整部电影沉浸在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的回忆里,有各自的回忆,也有各自的现实……这些回忆和现实或各自独立,或交织进行……一切都在导演的指挥下变成了一段美妙的协奏曲。有些人看到了战争对爱情的摧残,因此为男主角的死而流泪;有人看到了爱情面对现实的妥协,因此为女主角的背叛而纠结;当然也有人看到了电影中各种画面语言的交织,不禁为编剧和导演鼓掌;当然还有些人纯粹是来看北非的风景,觉得摄影师真的很有美感……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故事,但是不同的故事都是优秀的故事。最终在电影上映结束后,纽约的影评人和社会名流们为这部电影起立鼓掌了。

  第二天的《纽约时报》引用了电影中的一句台词作为标题,“我一直梦想在没有地图的地球上与你和朋友们漫步……”

  《纽约时报》的影评文章认为《英国病人》不仅仅是一部爱情题材的人物传记电影,它更是一部直指人类心灵的电影,因为这部电影在歌颂的是“心灵的自由”。“当我看到电影中那些身处北非沙漠的男女们在那幻想游泳的场景时,我的内心是如此地不平静……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事物能阻止人类的想象,只要你的心自由了,那么你也自由了……”

  有了《纽约时报》定下基调,其余各大东部的报纸也纷纷对这部电影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虽然《英国病人》的发行公司是银河电影,但是杰德不愿过早暴露自己的发行渠道,所以还是假装借用了博伟国际的渠道。对此博伟国际还是没有说什么,毕竟银河电影虽然和迪士尼关系有些紧张,但是带给博伟国际的收益却是实打实的,因此博伟国际对于银河电影还是没有多少一件的。博伟国际看到如此好的影评反响,立刻对这部电影正式公映的票房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杰德还是提醒道:“这部电影过于严肃,我认为这部电影能进入周末票房前十就不错了。”

  ☆、118·依然叫好不叫座

  或许是杰德的“诅咒”有了效果,《英国病人》上映首周的周末票房只有270万美元,堪堪在周末票房榜的第八位。这个成绩出来之后,迪士尼内部对杰德不满的迪士尼制片、米拉麦克斯及试金石影业的老大纷纷“弹冠相庆”,纷纷嘲笑杰德眼光不行,居然买了一部烂片来发行。

  看到韦恩斯坦兄弟不善的目光,杰德惟有暗暗摇了摇头,看来自己真的是高估了韦恩斯坦兄弟的眼光。后世米拉麦克斯和韦恩斯坦影业之所以有那么高的成就,看来是和底下人办事有关。想到这,杰德便联系了麦瑞博,吩咐他对准米拉麦克斯影业和韦恩斯坦电影两家公司的发行部门进行顶点挖角。杰德很清楚银河电影制片公司每年的产量估计也就是四部电影到五部电影左右,加上吕克贝松的欧罗巴电影公司,银河电影发行公司每年也就七部到八部的发行任务,这哪里是一个大型电影集团的量?看看后世迪士尼旗下的米拉麦克斯和博伟国际两家公司哪家不是每年四、五十部电影的发行量?

  既然银河电影制片公司不能满足银河电影发行公司的量,那少不得就要麦瑞博带着旗下的发行人员去欧洲、亚洲采购电影,或者是去一些独立制片电影节采购版权。杰德虽然对后世的商业大片有印象,但是不保证对所有中上等电影都有印象,所以杰德需要这样的专业人员。要知道米拉麦克斯采购的电影要么是拿奖,要么是大卖,这一定和公司的工作人员素质分不开,所以杰德才让麦瑞博定向挖墙脚。至于韦恩斯坦兄弟的嘲笑?有的时候,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得最开心的人。

  不过就在迪士尼内部嘲笑杰德没有眼光的时候,仙妮蒂告诉杰德一件事,拉斯维加斯赌场大亨柯克科克里安找上了他。科克里安名下有一家公司名叫科瑞信达公司,这家公司的股东只有科克里安一个人,所以从董事会主席到总裁乃至首席执行官都是他一人兼任。在美国有很多这样的私人独资企业,但是科瑞信达公司绝对不是一个会让人忽视的公司。

  这家公司握有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戴姆勒汽车公司至少10%以上的股份。而且人家最赚钱的公司可是美高梅酒店集团,从最初的美高梅大酒店,到后来的宝丽嘉、云天阁、梦幻庄园等十几个子品牌,人家可是全球第二大的博彩公司。不过杰德对科克里安没什么好印象,他在赌场、酒店和汽车行业的成功却丝毫没有得到电影人的尊重。

  因为正是由于他在七十年代收购米高梅电影公司之后,导致了这家好莱坞最资深最优秀的电影公司走向了没落。如果说当年的“好莱坞反托拉斯案”算是重重伤了米高梅的元气,那么科克里安两度卖出又两度买入米高梅的行为简直是伤筋动骨,造成了整个七十年代米高梅公司几乎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出品。

  要不是八十年代,米高梅并购了联艺电影公司后制作了《毕业生》、《洛奇》等几部电影得以苟延残喘的话,杰德甚至认为米高梅哪里能坚持到新世纪。虽然杰德很不喜欢科克里安,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亿万富豪的到访,他还是必须拿出自己的尊重。

  此时的科克里安已经是80岁的高龄,但是杰德可看不出他哪里有一点老人的迹象。既然是拉斯维加斯的“赌王”,你就可想而知他的夜生活有多么丰富了。这位耄耋老人每天都会在美高梅大酒店专属他的套房里举行各种派对,嫩模、女星悉数登场,美酒、毒品敞开供应……杰德有的时候不得不促狭地想,为什么这种“老坏蛋”不将自己玩死算了?

  “我亲爱的杰德,好久没有看到你来我的酒店玩了!怎么,我酒店的服务让你不满意了?”科克里安看到杰德便大声地喊着。这个时候杰德才忽然想起,在自己重生前,自己似乎也是一个“小混蛋”。只要有时间就会蒙特卡洛酒店赌上几把,然后带着男人去美高梅大酒店乱搞。说起来,自己似乎不比这个老混蛋好上多少。

  “哪里,美高梅酒店永远是我见过最有趣最舒适的酒店。”杰德这话倒不算恭维,既然人家是拉斯维加斯最好的赌场酒店之一,那么人家还是有自己的优点所在的。杰德为科克里安倒上了红酒,点上了雪茄,这套纨绔子弟的做派他还是蛮熟悉的。

  “听说你开了家娱乐集团,做得似乎还不错?”科克里安抽了一口雪茄,“虽然是古巴的货,但绝对不是哈瓦那的雪茄,下次我给你送点正宗的哈瓦那雪茄,那可是卡斯特罗都爱不释手的宝贝。——我这次来找你是有件事,我打算卖掉米高梅,你有兴趣吗?”

  听到科克里安这么轻描淡写地找自己买米高梅,杰德差点被口中的红酒给呛死。如果你说杰德不心动的话,那绝对是假话。米高梅是什么?那简直是美国电影的象征,这也是为何每次米高梅破产都会有人愿意接盘的缘故,没有人愿意看到美国电影的象征真的成为一个历史。且不说米高梅旗下的各种资产,仅仅是那180座奥斯卡奖杯和庞大的版权库就值得杰德下手了。

  可问题在于,科克里安打算卖多少钱?当初索尼集团收购米高梅可是花了50亿美元,即便现在不要50亿美元,杰德估计也不少于30亿美元。这笔钱哪里是杰德出得起的?除非是杰德砸锅卖铁来买米高梅,可是一旦这样的话,杰德旗下的公司至少要面对长达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负债期,届时别说去掺和亚洲金融危机了,自己能不能撑下去都是问题。

  “米高梅太庞大了,现在的银河电影还吃不下去。”杰德只能摇摇头婉拒了科克里安。

  “那太遗憾了。”科克里安神色有些黯淡,不过随后他又问道,“那么你有没有兴趣参股进来?不仅是米高梅电影,我的美高梅酒店也是可以的。”

  看到科克里安如此热情地推荐他的旗下公司,杰德要不是后世重生过来都建议要怀疑他是不是频临破产而不得不套现。但是这般不走常规路的做法,也绝对有猫腻在其中。

  杰德问道:“科克里安先生,我们明人不说暗话,我想知道你找我投资米高梅电影和美高梅酒店的目的何在?米高梅电影虽然有些入不敷出,但是基于它的片库和物业来说,它依然是一个优良资产;而你的美高梅酒店更是在内华达州风生水起,据说马上还要进军密歇根州和伊利诺伊州,你会在这个时候让别的公司入股,我不由得怀疑您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科克里安露出一丝略带讥讽的嘲笑,“我可听说过洛杉矶的大小谢尔曼先生可是‘投资界的疯子’,眼光独到,胆量独特……为什么看不出我的意图呢?”科克里安用雪茄摁在了杰德墙上地图上的香港、澳门位置,“你在这里有人脉,而我想进入这里的市场,甚至是更北边的市场。所以我愿意给你股份,让你和我站在同一辆战车上。”

  “米高梅的事情我暂时不能答复你,但是美高梅酒店的事情,我还需要和我的合伙人谈谈。最后,香港是不接受赌场酒店的,而澳门的何先生似乎也不欢迎外来客。”杰德答道。

  “所以我需要你。”科克里安站起了身。“如果你能将美高梅带到香港和澳门,甚至更北边的市场,我可以给你10%的股份供你分配。最后,美高梅也是可以做纯粹的酒店和度假村。”

  说完科克里安便带着他的娇媚小秘书离开了杰德的办公室,而仙妮蒂则在一旁出言道:“旅游业很显然是未来的朝阳产业,如果美高梅酒店愿意做纯粹的酒店和度假村,那么我们在中国乃至亚洲市场可是大有可为。香港、澳门、台北、上海、北京、成都、广州、三亚等等这些城市都是我们可以去发掘的,尤其是三亚,我可是很看好在那里兴建度假村的。除了中国,中南半岛上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乃至印尼都是不错的投资之地啊。”

  “中国内地的开放程度还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我估计最近五年都是没有希望的。”杰德很清楚那一世中国大陆的开放脚步,“香港和澳门倒是可以尝试进入,但是那位澳门赌王可不是好忽悠的。至于中南半岛,等明年我们折腾完之后,我估计十年都起不来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向五大银行的借款可是为了明年的‘黄雀计划’,这才是最优先。”

  “好吧,我明白了。”虽然仙妮蒂有点被美高梅酒店的未来弄得有点冲动,但她也很快明白自己公司的重点是什么。“横竖这样的合资谈判没有一两年是谈不下来的,我这边会尽量拖住他的。——只要我们的方案够好,他们就舍不得放弃。”

  杰德想了想,如果真的是到1998年或1999年达成协议的话,在新世纪进军中国市场乃至亚洲市场的确是个不错的想法。于是他点点头道:“就按你刚刚的计划去做吧。”

  《英国病人》此时已经上映了五周,但是周末票房还是在十名上下徘徊,因此已经被迪士尼认定是一部并不赚钱的电影。可是很快金球奖的提名却让迪士尼跌破了眼镜,没想到《英国病人》不仅得到了影评人协会的喜爱,主流的电影奖项也是对这部电影爱不释手。

  《英国病人》以七项提名成为了本届金球奖电影奖项中最热门的影片,顿时让原本看好戏的韦恩斯坦兄弟仿佛吞下了一只苍蝇。

  ☆、119·领奖领到手发软

  美国之所以是一个电影业发达的国家,除了有庞大的电影市场和电影从业人员之外,电影奖项之多也是让人咋舌。从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2月就是好莱坞的颁奖季,仅仅是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好莱坞就会有十九个重要的电影颁奖礼要举行,这还不包括位于犹他州的圣丹斯电影节,以及位于欧洲的欧洲电影奖、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和柏林电影节。所以对于一部热门电影来说,他们在这三个月必须密集参加至少23个颁奖礼。

  美国的颁奖礼基本上分为三种:一种是由电影业界颁发的奖励,比如:奥斯卡奖、各大工会奖等等;另一种则是由电影周边从业人员颁发的奖励,主要就是影评人协会奖了;最后一种就是全民票选的奖励,比如什么人民选择奖啊、青少年选择奖什么的。《英国病人》首先要面对的第一个奖项是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这是属于第二类的电影奖项。

  在美国,只有三个组织的人方可以正式地评论电影,当然最出名的就是美国影评人协会联盟,但是这个联盟只是个松散的组织,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反而是各地方影评人协会。除了美国影评人协会联盟之外,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和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也都属于专业的影评组织。其实美国国家评论协会是除了影评之外,也写其他诸如政治评论、经济评论,因此单独有个机构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杰德不理解为何还有个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呢?后来才知道,加入影评人协会是只能在杂志和报纸上方发表评论,如果你要在电台或电视台开辟影评类节目那就必须加入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反过来亦是如此。

  这个渊源倒是让杰德有些哭笑不得,美国很多协会和很多奖项就是因为一群人看一大群人不爽然后就自己组织了一个奖玩。比如最早金球奖就是由于非美国的影剧记者觉得奥斯卡太看重美国电影而组织的奖项,可惜到了后来,金球奖内部又有一小撮人觉得金球奖太谄媚奥斯卡了,于是他们又自助了“小金球奖”——也就是后来的金卫星奖。不过随着各自的发展,当初三个因为互看不爽而成立的奖项也成了美国电影的重要指标性奖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