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好莱坞大亨[美娱+商战] > 第15章

好莱坞大亨[美娱+商战] 第15章

作者:Aaron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07:13:53 来源:免费小说

  当吴宇森在好莱坞也变成大导演的时候,他在香港的导演脾气也回来了,他不愿再受制片公司的约束,他要拍自己的电影,于是就有了《风语者》。可惜和制片公司角力并不是吴宇森所擅长的,因而《风语者》就成了导演和制片人妥协下的“四不像”,最终票房大亏1亿美元,逼得米高梅不得不破产,也让吴宇森成了好莱坞制片商们眼中的灾星。

  杰德想在自己的电影公司里安排一个华人导演,可现在用得上的却不多,李安、王家卫这种艺术类导演自然不是自己需要的,可唯一的商业片导演吴宇森却在追求着艺术电影之梦。说来好笑,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所有的导演都认为艺术电影才是真正的电影,而支撑电影产业的商业电影都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另类作品。

  当吴宇森在抱怨制片公司对他不公,表示想回香港的时候,杰德忽然用粤语插了一句,“很抱歉听到两位的谈话,如果这位吴先生有兴趣的话,不妨去我的公司看一看。”说着,杰德将自己的名片递了过去。尽管杰德知道这样很不礼貌,但是这是一个机会。

  吴宇森皱着眉头接过了名片,无论在什么地方,偷听别人谈话再大喇喇地打断别人都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情。但是接下来一刻,吴宇森却被名片上的名字吓了一条。银河电影制作公司董事长,杰德谢尔曼。

  身为环球电影出身的导演,吴宇森哪里会不知道杰德的大名?当年他和斯皮尔伯格指导的《侏罗纪公园》成了全球影史上票房第一个过十亿的电影,而自己当年推出的电影却只有3000万。一想到两个人之间的差距,吴宇森的心中的不满也消失了。就好像一头大象就算打扰了蚂蚁们的生活,蚂蚁也没有资格去和大象较劲不是。

  “难道谢尔曼先生想邀请我拍电影么?莫非谢尔曼先生没有打听我上部电影的票房么?”

  吴宇森自我揶揄的话让杰德有些哭笑不得,事实上这种功成名就的导演来好莱坞重新出发其实是挺冒险的事情。艾默里奇初来好莱坞的时候,只是一个拍摄过几部电影的小导演而已。因此他很快就习惯了好莱坞的规则,并在规则之内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可吴宇森在香港乃至亚洲已经是大师级的导演,你让他来好莱坞低头做事的确是为难人的事情。不过杰德也不觉得吴宇森冒犯了谁,毕竟大导演如果没点脾气那也不是大导演了。

  “我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剧本,和动作片没有关系,但是我想吴先生一定能拍好这部电影。如果吴先生对好莱坞还有期待,对自己也还有期待的话,欢迎明天下午到我的公司来,我们可以详谈。”

  留下名片之后,杰德便离开了咖啡馆。不管怎么说,今天的闲逛还是很有收获的。杰德虽然以后还是打算让吴宇森走动作片导演的路线,但是首先必须要拓宽他作为导演的演技。为什么《黑客帝国》在吸收了香港动作片的精华之后能走出一条让世界炫目的路线?这就是杰德希望吴宇森能做到的。

  他准备给吴宇森一部非常轻松的爆米花电影,这恐怕是吴宇森无论如何都不会拍摄的剧本。但是杰德相信,只要吴宇森能好好拍摄这部电影,那么他在好莱坞的发展之路绝对不会中断。而且更重要的是,杰德希望吴宇森未来能通过一部好莱坞制作的纯好莱坞电影去斩获奥斯卡最佳导演,这样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杰德还有想通过吴宇森的人脉结识香港电影人的意图,未来布局中国大陆的最佳跳板莫过香港。而杰德未来在亚州的工作重心,也势必是在香港。

  ☆、典型的爆米花片

  次日下午,吴宇森还是准时来到银河电影制作公司的总部。虽然吴宇森来到好莱坞也有一两年了,但他对各大电影公司的分布和实力其实并不太了解。按照吴宇森的猜想,银河电影大概就跟香港那些靠拍摄小制作小成本的作坊式制作公司差不多,租了大概几间办公室就算公司了。但是当吴宇森按照名片地址赶到的时候,发现银河电影赫然拥有一栋楼。

  虽然这栋楼名义上是属于东风电视制作公司的,但是连一楼的迎宾小姐也毫不避讳地表示两家公司的老板都是杰德谢尔曼。相较于银河电影算是新生儿,那东风电视可算是国际上小有名气的电视制作公司。尤其是在亚洲,最近在香港一直被tvb压着的亚洲电视就是靠外购了韩国三星东风电视制作公司的几部“韩剧”就咸鱼翻身和tvb在收视率上打了个平手。虽然tvb想仿制这些电视剧,可惜才刚刚动工拍摄,tvb就收到了来自美国的律师函,提醒他们有侵犯东风电视制作公司着作权利的嫌疑。硬是逼得不服输的邵大亨咽下这口气,然后也开始和三星东风谈判。

  不过就此大家也知道了韩国的三星东风敢情是美国东风的亚洲子公司啊?然后再一了解东风制作,赫然发现人家手上已经有两档红遍北美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情景喜剧。连无线翡翠台最近在播的《奥普拉秀》也是人家的节目,因此吴宇森反倒是对东风有些了解。不过就算银河和东风没有多少关系,就凭人家能在伯班克nbc制作中心对面的办公楼里租用办公室就知道人家绝对不是一般两般的公司了。再加上杰德本人在导演和编剧两个职业上的成就,吴宇森已经在心底里将银河电影当作新艺城那样的大公司了。

  新落成的东风大楼除了第一层是迎宾区外,二层到五层均为商业区,既有购物场所也有各种休闲场所。杰德之所以弄出四层商业区为的就是赚对面nbc的钱,你既然是全美最大的制作中心,那工作人员和艺人一定不少吧?总有那么几个不想吃统一配餐的吧?那就来对面的东风大楼吧!有美食,有按摩,美容美发外带精品购物什么的。

  六层到八层则是东风公司的摄影棚,九层以上则是各家公司的行政办公区了。而杰德的办公室则位于东风大楼顶楼、风景最好的地方。虽然顶楼还有不少办公区,但是贾非和兰辛的办公楼却不在这一层。杰德也和他们聊起过未来公司的发展,他还是希望贾非和兰辛能在第一线公司担任总经理,而不是去上层公司担任负责策略的ceo或总裁。作为补偿,杰德会预留未来公司的股份给贾非和兰辛。

  贾非对这个安排倒是无所谓,因为他也认为他更适合在第一线。而兰辛原本略有怨言,可是当她听完杰德对未来的期许之后,她发现自己压根就不能胜任杰德对总裁还有ceo的要求,因此也同意了杰德的安排。

  在杰德秘书的带领下,吴宇森来到了杰德的办公室。杰德的办公室相当庞大,自己这个候客厅就已经不小了。候客厅采用了维多利亚式的装修风格,低调的奢华。候客厅右手边是通向杰德秘书办公室的门,按照杰德秘书的介绍,杰德目前有大约三名秘书专职为他服务,此外还有一名律师助理和一名会计师助理随时在秘书办公室听候拆迁。

  吴宇森在候客厅没有等多久,就发现杰德办公室的门已经打开,杰德和一名女性主管寒暄了几句之后便送走了女主管,然后便招呼吴宇森到自己的办公司。此时吴宇森才第一次看到杰德的办公室长什么样。三面墙全是用玻璃制作,洛杉矶迷人的阳光透过玻璃晒了进来。办公室里的家具不是钢化玻璃就是太空金属,后现代的装修材料配合极检阅的风格,让吴宇森对杰德的性格有个初步判断。喜欢这种简约风格的人必然是直爽性子的人,而对后现代风格的迷恋则代表他很理智。

  “刚刚那位是东风电视制作公司的总经理,雪莉兰辛女士。”杰德笑道,“刚刚我们收到香港无线电视公司合同,我们将在未来两年内为tvb制作三部到四部电视剧。原本我还以为我和你的合作将是我第一次和香港合作,没想到居然被他们抢了先。”

  “不敢和邵大亨比较。”吴宇森虽然有大导演的脾气,但是在邵大亨面前他就是只是小字辈了。“原本听说亚洲电视购入了你们几部电视剧在香港掀起了收视风潮,想来邵先生也看到了贵公司的潜力和制作水平,这样的合作自然是水到渠成。”

  杰德看了看吴宇森,此时的吴宇森虽然有这大导演的骄傲,但是他还是懂的如何克制自己的脾气。杰德很欣赏这样的人,人不能没有自己的骄傲,但是同时你不能因为你的骄傲去影响你的专业工作,此时的吴宇森还是能把握住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我这里有个剧本,我这边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导演,我希望吴先生能帮我拍摄这部电影,如何?”

  说着杰德将一本剧本递给了吴宇森。因为是首次邀约,杰德给的自然是文学剧本,好让吴宇森对故事大概有个直接清晰的了解。而吴宇森也接过了剧本,标题上写着《勇敢者的游戏》。吴宇森心想,莫非又是一部动作冒险电影?心底顿时有些黯然,难道自己这辈子都甩不掉动作导演的名号了?不过当吴宇森翻开剧本第一页开始,他发现自己似乎错了。随着剧本故事的往后推移,吴宇森觉得自己有种被戏弄的感觉。

  “谢尔曼先生,您希望我为您拍摄一部家庭冒险电影?”吴宇森阖上了剧本。他首先必须承认这个剧本是极其优秀的,甚至他愿意花钱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但是这部电影实在是太不适合自己了吧?“这个剧本非常有趣,我想会有很多导演喜欢,但不是我。”

  “为什么?吴先生,你为什么不喜欢?‘不适合’并不是一个合理的理由,我需要一个说服我的理由。”杰德看着吴宇森说,“你可以说‘我没有这个能力执导’,或者说‘我讨厌这个故事’……这些才是合情合理的理由。‘不适合’在好莱坞可不是一个合适的理由!吴先生难道认为好莱坞和伯班克街上那些人会挑剔剧本么?你只要给他们一个剧本,哪怕是最肮脏的成人电影,我都能在导演工会和演员工会找到一帮人来出演,为什么你要拒绝?”

  吴宇森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杰德的话。事实上,这部剧本的优秀程度不是让吴宇森来挑剔,而是制片公司愿不愿意挑吴宇森来执导。吴宇森心底忽然得出了另一个答案,也许不是我不适合这部电影,而是我没有能力去执导这样的电影,但是……一个人一旦从心底否认自己,那么他的眼神会顿时失去光彩。此时的吴宇森在杰德面前非常颓败,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大导演,自己连最简单的儿童电影都无法拍摄完成。

  杰德既然要拿下吴宇森自然不会让吴宇森真的在自己面前彻底失去信心,连忙道:“吴先生,您知道为什么好莱坞只有导演工会,而没有导演协会么?好莱坞有导演工会、编剧工会、制片人工会、演员工会,却有摄影师协会、录音师协会,这代表整个好莱坞已经默认我们的工作并非技术工作,因此是可以替代的。一个导演要如何在好莱坞立足,并不是只拍一两部属于自己的电影就足够了。作为导演,你得拍所有的电影,至少做到拍出来的任何电影都能上映,其次便是为公司带来票房,否则你就是失败的。当然,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你自己担任制片人,开一家制片公司。可到了这个时候,你觉得你还敢不赚钱么?”

  吴宇森有些无语,他虽然并不认同杰德的话,可是他的确没有办法去驳斥杰德的话。电影导演说白了其实就是制片公司的雇员,身为公司雇员的第一要求就是能为公司赚钱。导演如果不能给公司带去利润,哪家公司会要这样的导演?吴宇森忽然也理解了为什么环球公司总是希望自己继续拍动作片,因为自己只擅长这样的电影,只有这样的电影才能保证票房和公司利润。比如杰德给自己的剧本,看上去是适合家庭的奇幻冒险电影,但是各种动作场面依然还是有的。说到底,要么自己承认好莱坞对自己的定位,要么自己就放弃好莱坞。

  “好吧,谢尔曼先生,我愿意接受这个剧本。”吴宇森决定去挑战下自己的能力。自己是动作片导演不假,但是这个动作片却可以套上各种不同的外衣。“但是,我想知道如何去设计电影的场景?如果是搭建场景的话,我们的成本就太高了。可如果预算太低的话,不真实的场景就决定了这部电影一开始就失败了。”

  “我们不需要搭太多的场景,只需要将近景和细节做真实就足够了。”杰德之所以敢在这个时候拍摄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业光魔已经完全吸收并转换了粒子特效技术。现在的工业光魔已经完全可以利用绿幕技术搭建出一个纯虚拟的真实世界,而道具师们只要在近景做一定的配合,那么最终结果一定是可以以假乱真的。“我带你去认识下我们的特效师和道具师们,他们的能力完全可以超乎你的想象力。有了他们的帮助,吴先生,我对这部电影的未来非常看好!”

  作者有话要说:1.吴宇森是我心目中华人导演中最接近欧美商业片风格的。毕竟无论是拍摄《杀死比尔》的昆汀还是拍摄《黑客帝国》的沃卓斯基兄弟都是有借鉴他的风格,我觉得吴宇森最后在好莱坞的失败是对自己的定位有些不清晰。毕竟就像大家觉得李安才是大导演那样,无论是电影圈还是普罗大众都觉得艺术电影才是真电影,商业电影什么的,不算什么。不过我的观点是,艺术电影自然是值得尊敬的,可商业电影也没有那么不堪。没有商业电影的活跃,为电影公司带来利润,艺术电影哪来的投资?我的想法是将吴宇森变成一个纯粹的商业动作片导演,我觉得这才符合他。当然,透过吴宇森可以和香港电影圈发生关系也是有必要的。毕竟李安导演是台湾人,台湾电影圈的话……你们难道期待主角去拍琼瑶片么?未来或许不会担任李安导演的制片人,但发行人什么的还是可以的。毕竟李安导演作品中对中华文化的描写是非常棒的。2.大家不要攻击香港人或台湾人怎么样,哪个城市都有好人,也都有坏人。就我接触来看,绝大部分的香港人和台湾人都是好相处的(当然我也碰到过个别极品)。一家人,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观点,如果因为一点点观点上的不同就要天天吵架的话,那也太没意思了。最后,网络上的言论我建议大家仅供参考好了。因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网络上的言论总是比较极端的,不够全面。真要知道香港人和台湾人怎么样?去香港或台湾看看就好了,几千元的事情,还能领略不同城市的别样风情。

  ☆、果然叫好不叫座

  从银河电影的总部伯班克到工业光魔的总部旧金山的路程虽然不算短,但是吴宇森此时的心情却非常的忐忑。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被杰德说服了,在好莱坞拍电影,你就得将自己当成一个蓝领工人。电影艺术家之类的称呼,那属于未来功成名就的自己,而不是现在的自己。同时吴宇森也憋了一股气,别以为我只会拍动作片,我这次非要将这部奇幻冒险片拍出水平不可。

  就在吴宇森暗自给自己打气的时候,工业光魔的卢卡斯也接到了杰德的电话,希望自己能帮助银河电影制作一些奇幻特效场景。对此,卢卡斯倒是没有什么好反对的。一来这家公司有杰德的股份,二来这也是工业光魔的生意。

  不过卢卡斯对于杰德这个甩手掌柜是很不满的,就凭一个“粒子特效”专利分走了自己这么多股份让卢卡斯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肉痛。好在杰德倒不是只靠一个专利去忽悠卢卡斯,他名下的先锋电影技术研究所倒是接二连三地弄了不少好东西,用来充实工业光魔的技术力量。可惜杰德一直不愿意让卢卡斯入股,否则卢卡斯哪怕借贷也要去先锋研究所占一股。

  当吴宇森来到工业光魔公司的第一印象就是,这还是地球么?卢卡斯对于外星文化一直有着某种执着的迷恋,因此整个工业光魔公司的装修就是奔着宇宙和太空主题而去的。

  为了让吴宇森对工业光魔的技术实力有所了解,卢卡斯还特意展示了他们为《终结者2》做的液态机器人特效和为《侏罗纪公园》做的恐龙特效,当然这些展示相较于电影上播出的版本更加进步了。尤其是随着粒子特效技术的完善,电脑模拟出来的场景的光影效果更加真实。即便观众知道这些场景不是地球上的,但是也能让他们觉得在宇宙中的某个地方一定有一处地方和这里的展示一样。

  而吴宇森看完卢卡斯给自己的演示之后,内心的震撼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了。当香港的同行们还在想尽办法在现实中实现导演的想法时,美国的同行们已经用电脑完全实现了导演们的每个奇思妙想。难怪有人说,人比人气死人,现在的吴宇森已经彻底理解了杰德要自己拍摄《勇敢者的游戏》的用意了。除了解放他在动作片导演上的桎梏之外,更多的是想让自己去了解美国电影技术已经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卢卡斯先生,我对这部电影的场景有如下的设想,不知道工业光魔可否帮我实现?”吴宇森此时已经完全进入到导演的状态,开始将剧本分解成一个个分镜头,然后和卢卡斯讨论这些场景的实现难度和自己所期望的效果。

  卢卡斯由于不能拍摄电影,因此对于这种场景设计有了一种近乎偏执的喜爱。当吴宇森询问场景的效果时,他道:“吴先生,没有我们工业光魔实现不了的效果。当年我们为《星际旅行2:可汗之怒》设计场景的时候就使用了一种名叫‘源序列’的技术,如今我们这项技术已经日趋完善。利用‘源序列’技术,我们可以在摄影棚的绿幕前实现任何场景。”

  “为什么工业光魔采用绿幕而不是蓝幕呢?”吴宇森忽然发现了这个问题。

  “我们也使用蓝幕的,当场景是远景的时候我们会采用蓝幕,因为蓝幕呈现出的纵深感是很好的。不过我们现在的特效技术更多是用于近景甚至特写,绿幕的效果会更好。因为荧光绿在电脑成像里很容易很前景区分,这样我们在抠像的时候不会出现黑边。”卢卡斯忽然骄傲地说,“我们现在正在考虑淘汰蓝幕,因为我们的电脑工程师告诉我们,他们即将实现一种更特别的场景技术,不需要幕布也能抠像和再建场景模型。”

  卢卡斯的这番话让吴宇森原本不敢置信的表情变得有些麻木了,香港电影人引进蓝幕技术没多久,美国人就弄出了更先进的绿幕技术。而且目前看来,绿幕技术都极有可能被淘汰或沦为补充技术。吴宇森不由得摇摇头,苦笑道:“我们中国人有句俗语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今天和卢卡斯先生一聊,才知道我以前是多么得‘坐井观天’了!”

  这边暂且不提吴宇森和卢卡斯商议如何拍摄《勇敢者的游戏》,银河电影这边正在为杰德的个人执导处女作《肖申克的救赎》准备最后的宣传工作。这一次银河电影和杰德都没有采用任何不够光彩的宣传手法,而是采用非常正规的宣传手段。海报、宣传片、广告、演员采访等等,当然杰德也利用了自己旗下的节目《奥普拉秀》和《深夜秀》为《肖申克的救赎》进行宣传。但是从目前反馈的信息来看,普通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反应比较平淡。

  看到贾非提供的简报,杰德也惟有苦笑不已。记得自己看网络小说的时候,都谈到了应该先拍美剧《越狱》,再借机拍摄《肖申克的救赎》。不过杰德来到好莱坞之后才知道这纯粹是扯淡!《越狱》的成功完全和“越狱”题材无关,观众们爱看的是“高智商犯罪”和“政府阴谋论”而已。

  如果不是现在的拍摄技术暂时达不到《越狱》的需要,杰德早就下令开拍《越狱》了。主要是美国现在的主要电视台还是ntsc标准,而不是atsc标准。atsc是美国后世采用的数码电视标准,只有符合这个标准了,杰德才愿意制作《越狱》。

  要知道对于《越狱》这样的动作大片,不用高清格式来拍摄简直是浪费创意。而atsc最早也要新世纪才在美国开始普及,所以杰德只是暂时吩咐人去撰写剧本,而并不着急拍摄。毕竟后世《越狱》除了第一季真的做到了口碑和收视双丰收之外,第二季到第四季都一直饱受“狗尾续貂”的骂名,杰德是无论如何不允许这样的骂名才出现的。

  正式由于技术受限,再加上两部作品之间的关联程度其实一般,所以杰德才不相信拍了《越狱》就能带红《肖申克的救赎》。不过看到目前《肖申克的救赎》如今还没上映就被观众无视的现状,杰德也有些烦恼。

  “目前我的建议是先做有限范围的上映,如果票房成绩着实不理想的话,只能等未来这部电影拿到一些奖项之后再大规模上映。”贾非有些遗憾地看了看杰德。他原本就对这个剧本的票房并不看好,但是杰德执意要拍摄,并且还为了这个剧本先拍摄了《女巫布莱尔》。可就目前来看,贾非都有些担心票房可能连制作成本都抵不了,因此这部电影注定是亏本了。

  好在《女巫布莱尔》的票房成绩非常理想,不仅在北美市场大获成功,在日本市场也被奉为经典。派拉蒙公司已经联系自己,决定在年底的时候在北美和日本市场同步推出这部电影的录像带,想来届时还会有一笔不错的收入。因此就算《肖申克的救赎》亏本,银河电影还是能承受的。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肖申克的救赎》能拿几个奖项,别让公司什么都没有。

  事到如今,杰德也不得不听专业人士的话了。毕竟人家贾非可是专注电影发行工作二十年,人家的经验可比自己强多了。何况就算杰德捏着鼻子要全面上映,院线公司也不敢答应,万一这电影砸了,自己找谁哭去?不错,你杰德谢尔曼先生的确是全美的王牌作家,好莱坞的金牌编剧,甚至还有导演新星的称号,可你的作品也真的只有那么几部好么?

  尽管《侏罗纪公园》和《辛德勒的名单》大获成功,可别忘了导演栏上还署着“斯皮尔伯格”的大名呢,谁知道是不是你们犹太人之间的互相吹捧呢?商人们都是非常现实的,能给你一次有限上映的机会就是看在你面子上了。对此,杰德也只好咬牙点头答应了。

  9月23日,《肖申克的救赎》在全美33家戏院有限上映。尽管是有限上映,但是影评人什么的还是悉数到场。对于杰德谢尔曼,大部分的影评人还是颇有兴趣的。尤其是这部电影的原作还出自美国恐怖小说之王斯蒂芬金,据最近采访金的一篇报道显示,斯蒂芬金显然已经看过《肖申克的救赎》,他表示这部电影不仅完全再现了自己作品中想要表达自己的内涵,甚至某些场景的渲染都已经超过了原作。

  有了原作者的加持,倒是让首映场得到了不少斯蒂芬金书迷的支持。这一次杰德没有出席首映场,而是在自己的办公室等待调查员的回报。尽管杰德知道《肖申克的救赎》拿不下太多的票房,但他也不希望自己输太多。

  《肖申克的救赎》的片场超过了两个小时,达到了144分钟,这显然是一部圣诞档电影的片长了。一般一部美国商业电影的标准长度大约是九十分钟,这样便于导演和编剧在有限的时间里塞满各种爆点和高.潮,而越长的电影越容易让观众失去耐心。好在杰德的编故事能力是相当出众的,尽管电影有的时候会叙述平淡,但是倒不至于让观众失去耐心。

  “天啦!这部电影台无聊了。”一个女孩依偎在男孩怀里低声抱怨道,“杰德怎么会拍这么乏味的电影?他上一部电影,《女巫布莱尔》吓死我了。”

  也许在影评人和斯蒂芬金书迷的眼里,《肖申克的救赎》是非常有诚意的作品,但是在普通观众那里却显得有些乏味。不过好在上映第一周,《肖申克的救赎》拿下了单馆近3.2万美元的收益,倒是让第二周愿意上画的影院多了起来。

  “我必须要说,今年第二部伟大的电影诞生了。”《芝加哥太阳时报》影评人罗杰埃伯特在他的专栏里写道,“首先我必须向杰德谢尔曼先生的勇气致敬,因为拍摄这样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电影是注定要在好莱坞失败的。据说他的总经理向他劝阻过多次未果之后,威胁他必须拍摄一部商业电影方可开拍这部电影,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充满了各种探索意义的心理恐怖片《女巫布莱尔》。而在这部电影结束之后,谢尔曼先生在德州沙漠里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拍摄了这部电影。或许这部电影对一般的观众来说过于深奥和乏味,毕竟大量的镜头都用在描写监狱里那枯燥的生活和那些晦涩但充满哲理的对话上。本片中,摩根弗里曼先生饰演的瑞德仿佛一个充满智慧的哲人,只是他生活在监狱里而且他似乎也没有多少文凭。但是凭借他对生活的感悟,他领略了我们所无法理解的真理。而在他的真理下,安迪和老布走向了两个结局。蒂姆罗宾斯先生饰演的安迪已经将他的演技带到了另一个高度,我想他或许应该感谢杰德谢尔曼先生,因为我听说谢尔曼先生的标准是出名的苛刻。相较于安迪最后冲出了‘体制’的樊篱,在雨中冲向自由的结局,老布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他被‘体制’释放了,但是他却无法离开‘体制’。最后在想得而得不到的结局下,他不得不结束自己的生命。对比安迪在雨中的呐喊,那挂在黑暗小屋的尸体更像是一记警钟。”

  而《纽约论坛先驱报》的记者朱迪斯克莱斯特则一改她往日尖酸的抨击,对这部电影也是爱不释手。“如果说《阿甘正传》里的阿甘代表着美国人的话,那么《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乃至全部觉得则代表了地球上不同的人。原着作者斯蒂芬金先生和导演杰德谢尔曼先生将整个地球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都赶到这个监狱里,然后用放大镜将他们的优缺点展示在我们面前。如果你对这部电影感到乏味的话,那请你回家再长大十岁来看这部电影。”

  同样的,安德鲁萨里斯也在《纽约观察家》上为杰德谢尔曼较好。“无怪乎斯皮尔伯格先生会对谢尔曼先生如此推崇,因为他们在骨子里是同样的人。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了怜悯,对全体人类充满了关怀,所以我们今天有幸看到了《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经典!”

  不过作为萨里斯“终生的仇人”,宝琳凯尔则在《纽约客》上毫不留情地指摘杰德“故弄玄虚”。她在影评里讥讽道:“我生平最讨厌的电影莫过于故意嘲讽观众智商的电影,这类电影的导演一般出名很早,然后你就发现他的作品越来越和大众无关,仿佛成了他孤芳自赏的艺术品。这样的电影,无论镜头多精致,情节多完美……但是都从本质上脱离了电影的定义。在《肖申克的救赎》里,导演试图讲述一个庞大叙事,但是很遗憾,他不得不用‘故弄玄虚’的手法来瞒骗观众,因为他发现他自己无法驾驭这样的故事。”

  在影评人的吵吵闹闹中,《肖申克的救赎》第二周仍以单馆2.4万美元的票房成绩刺激着院线公司。终于在第三周,《肖申克的救赎》迎来了全面上映,但是这一次的票房成绩却让院线公司和电影院傻了眼。单馆平均成绩居然滑落到5000美元不到,而总票房仅仅只有四十几万美元。

  看到这样的票房成绩,素来与杰德不合的《综艺》连忙刊登了这条新闻,并且在报道中嘲讽杰德已经是“江郎才尽”。不过作为脾气一点就着的杰德谢尔曼这次居然破天荒地没有和《综艺》大打口水战,而是选择了闭口不谈,倒是让全美的媒体大吃一惊。

  此时的杰德正在自己的办公室欣赏自己名下的先锋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出来的一套程序,他将这套程序定名为“博客”,并认为这将是未来网络的重要基石。

  “谢尔曼先生,这个东西无非就是一个个人网页生成系统,真的有那么伟大?”

  “当然!”杰德骄傲地回应道,“一个个人主页或许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是如果一百个、一千个呢?我们这套博客技术除了能让用户生成属于他们的个人主页外,还允许他们将有趣的内容推送给我们。想想看吧,如果我们一家媒体拥有全美不分年龄、工作、种族、性别等等的数千个专栏作家,你觉得我们这家媒体没有影响力么?现在我们申请两个域名,blog作为博客程序的官方技术站,提供阅读和技术支持;blog提供博客申请和个人自建博客的内容推送支持。按照报纸那样的标准,让我们的网络编辑每天从浩如烟海的文章推送中找到最有趣的、最有争议的内容按类别推荐到首页和子频道去!”

  ☆、来自亚视的客人

  其实一般小说的节奏,此时的杰德应该去收购思科、雅虎什么的,实际上杰德的确拥有思科的一部分股份,但是他对雅虎的兴趣却并不大。在杰德看来,雅虎的成功实际上有太多的偶然性,而且雅虎的成功也导致了互联网泡沫的形成,最后也引发了互联网的寒冬。而且说实话,神话之后的雅虎也似乎并没有任何值得称赞的动作。

  唯一让杰德记忆犹新的是,雅虎简直是互联网创新小企业的杀手,每次它收购一家具有潜力的创新企业,往往是不到半年就将人家给弄死了。所以杰德一直认为这家公司的理念有问题,他可不想跟这样的公司合作。横竖大家都在互联网创业,为什么雅虎能成功,他不能成功呢?因此杰德在硅谷也投资了一家公司,用于开发未来的互联网产品,博客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杰德也在透过这个公司寻找google的创始人们,毕竟他们的搜索引擎技术是在是太强大了。当然,杰德的想法是将这两人干脆挖到公司里算了,未来的google就只是他公司下的一个产品了。

  送走了先锋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人之后,杰德的秘书提醒他,他很快要和一批来自香港的客人会面。杰德听完之后,心道亚视的人终于忍不住了。

  亚洲电视一直因为股权分散而导致管理混乱,因此虽然亚洲电视算是香港第一家电视台也是华人地区第一家电视台,可是在香港的收视一直被后起之秀tvb压得死死的。

  不过杰德也知道90年代几乎算是亚视最有机会超越tvb的时机,因为林百欣家族的丽新集团和郑裕彤家族的新世界集团在90年代初期就收购了亚视60%以上的股权,而林百欣家族和郑裕彤家族又是世交,且林百欣的确想在亚视做出一番成绩,因此此时的亚视不仅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甚至在某些地方还渐渐地压住了tvb的风头。尤其是林百欣在推出晨间新闻节目和黄金档外购韩剧两项措施之后,亚视的平均收视率已经渐渐占据了45%,让tvb倍感压力。

  不过邵逸夫不愧是邵大亨,在得知亚视的电视剧乃是外购韩剧之后,直接釜底抽薪与东风电视商议本土制作的可能性。要知道电视剧本土化之后定然会在收视率上稳压外购剧,更重要的是,亚视手上完全拿不出可以和tvb对打的明星阵容。

  当tvb宣布拍摄《香港爱情故事》之后,全港的话题都转向了tvb,让林百欣郁闷得想吐血。不过林百欣也不是那么容易俯首称臣的,既然你会勾搭东风电视,难道我就不会了?而且我还要比你做得更绝,你是购买他们的版权再移植本土,我就要直接和他们合伙在香港和你打对台!

  杰德等的就是这一天,之所以在韩国引发韩剧潮,为的就是逼迫香港或台湾的电视台能加入到混战,最后会有人来联系自己谈合作。可惜台湾此时依然是不动如山,难怪在90年代结束之后,整个台湾的电视剧制作能力和综艺节目制作能力一下子就被大陆超越,实在是太闭门造车了。

  反倒是小小的香港岛,两家堪称世仇的电视台最先和杰德合作。不过tvb显然还是有香港电视霸主的气魄,仅仅只愿意购买版权自制,而丝毫不愿意谈深度合作。反倒是亚洲电视在考虑外购之后,终于再度走到了自己的面前。此时的林百欣已经是年近80的老人,于情于理,杰德都很客气地站在办公室门外恭候林百欣的大驾。

  “没想到谢尔曼先生如此年轻。”林百欣看到杰德的年纪的时候,还是有些吃惊。虽然他手上早有杰德的资料,但是真的当本人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他心底也不由得感叹这果然是年轻人的世界了。林百欣说的是粤语,自然身边有翻译要将他的话翻译成英语。

  “不必了,林先生。”杰德张口便是粤语,“我不仅听得懂,而且也会说。”

  听到杰德的粤语,林百欣一阵错愕。而杰德心里想,自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谈判的时候最忌对对手不够了解,如今亚视的人员赫然发现自己居然不知道对方老总会说粤语,那么他是不是对香港的情况也了如指掌呢?林百欣略有不满地扫了一眼身边的助理们,助理们纷纷低头不语,也知道自己实在是错大发了。

  好在林百欣也是见过多少风浪的人,微笑着说:“那就好了,既然谢尔曼先生会说粤语,想必我们等会的沟通一定会很顺利。”

  好在杰德的办公室足够大,不仅有足够的沙发让杰德和林百欣面对面会谈,而且还能让林百欣的助手们坐下。杰德这边自然有兰辛和律师团们助阵,整个办公室顿时显得有些拥挤。

  林百欣扫了眼办公室,笑着说:“谢尔曼先生,您在办公室不怕晒得慌么?”

  杰德笑着说:“不会的。我的玻璃是有滤光功能,至少已经遮挡了一半的强光。而在天气阴暗的时候,它们会感应我房间的灯光自动补足亮光。这玻璃不仅可以阻挡强光和热度,还一点都不阻碍我平时看风景的心情。”

  两个人便就着玻璃这个话题感叹了下美国的科技水平,突然林百欣问道:“不知道谢尔曼先生对香港的电视市场如何看待?或者说,对我们亚视如何看待?”

  杰德心想你这只老狐狸果然按耐不住了,早别兜圈子了啊。“我一直认为香港的娱乐产业是全亚洲最好的,同时由于整个东南亚乃至东北亚都是所谓的华语文化圈,因此香港娱乐业相较日本娱乐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香港的影视产业也是非常让人欣赏的。不过据我所知,亚洲电视在香港一直处于挑战者的地位,而且盈利情况非常堪忧。”

  尽管杰德是不带感性色彩地描述,但是林百欣的表情还是露出一丝尴尬。而杰德却意外发现他的助理中有个人脸上露出不满的表情,似乎有话又说但又似乎被人严令不能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