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重生之八风不动 > 第64章

重生之八风不动 第64章

作者:柳满坡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07:06:32 来源:免费小说

  安隐叹道:“虽还未入夏,但这日头也够烈的,也不知晓孟大人站了多久了。”

  顾相檀瞧着孟粟背后濡湿的衣衫,又悄悄他头上高悬的宽阔宫牌——乘风宫。

  顾相檀道:“落轿。”

  孟粟一言不发地杵在原地,正同东宫前的太监们大眼瞪小眼,忽的听着身后动静,紧接着跟前的那些奴才们便全变了脸色,哗啦啦围了上去。

  孟粟回过头,就见顾相檀被安隐搀着出了轿,也不管两边招呼,径自朝自己走来,他一身浅灰的素袍,头发高高束起,只拿了根白玉簪随意插了,明明是沉暗的调子,但穿在他的身上,衬上那清越的眉目,说不出的出尘雅致,几乎像从云里走出来的人一般。

  不等孟粟开口,顾相檀倒是笑了起来:“孟大人也是来求见太子的么?”

  孟粟对顾相檀拱了拱手,算是见礼了,继而道:“不错,只是太子殿下还在午睡,孟粟只得在这儿等着。”说话间嗓子干涩嘶哑,听着分外吃力。

  顾相檀恍然:“太子倒是好悠闲。”

  这话一说,两旁的奴才立时汗如雨下,忙噗通一声跪了。

  “灵、灵佛,殿下昨儿个一宿都在处理政务,清早才睡下的,方才不过小憩片刻而已,眼下一定是醒了,眼下一定是醒了,灵佛莫要怪罪!”

  顾相檀摆摆袖,示意那些小太监都起来,又看向孟粟:“既如此,孟大人也是有要事吧,那便一起?”

  孟粟抹了抹一头的热汗,点了点头,随着顾相檀直挺挺地入了乘风宫。

  ☆、拜访

  想必已是有小太监闻风而动早早地就去给太子做了通报,所以顾相檀和孟粟到得书房的时候,便见赵勉急匆匆地自另一条路而来,领口的盘扣还差一颗没系上呢,见到顾相檀的时候忙撇开了眼,目光对上孟粟时又狠狠一瞪,满脸的煞气。

  顾相檀却没看他,径自进了书房,赵勉见他正瞧着桌案上堆放齐整的书册,上头并未有什么没有处理完的政务,刚要开口解释,顾相檀却望向孟粟道:“孟大人不是有要事么?那便快快说了吧,免得耽误了太子的正事。”

  太子面色一僵,就听孟粟一板一眼地说起了来意,一边还自袖中拿出了礼部初拟的礼单来。

  赵勉当然知道他来做什么,这孟粟的名头他也是听过,往日六部的麻烦没少被他寻,没想到这霉头竟敢触到自己的头上,于是看也没看便冷冷一哼:“怎么着,这些东西可是皇后娘娘亲自定下的,你这是有异议了?本宫还真是不明白了,这银子这儿省,那儿省,天天见的哭穷,还是没见有多少剩下,朝廷养着你们这些人是作何用处的!简直是废物,竟还敢来此处撒野了!”

  谁知孟粟并未被他这一通教训给唬住,反而垂着头淡淡道:“大邺幅员辽阔,春秋两季征收课税,但近年天灾**不断,百姓生活疾苦,三年总共征税不过六千余万两,前年七月,北向、连州、府谷等十县修筑防洪堤坝,去年二月木兰县开垦一万亩良田、今年一月京城又造祭天台……”孟粟将之一一陈列出一长串来,“光这些便已约莫要三千万两的花销,再不提神武军、御**、羽林军和京中禁军粮饷、水患、疫病所去的灾银,最后所剩不过百万两银子,还需供养宫中各种祭礼、宫宴、制衣、修缮、吃食用度……”

  太子听得头疼,忙挥手阻断他:“行了行了,这般入不敷出,难道让宫中的人全吃糠咽菜吗?”

  “臣便是为此而来,户部每月皆会呈上账目于太子过目,今年的罗列也早在上月便拿来过了,收纳花销皆有据可循。”

  赵勉尴尬:“条条例例的分的那么细,本宫哪来时间逐字逐句的审查。”又听出这奴才是拐着弯儿在骂自己怠惰无知,立时火上心头,猛地拍桌吼道:“放肆!本宫自是明白宫中形势,还用得着你来教。”

  “不错,太子日日勤政,岂会不知这些浅显的道理,孟大人未免太过逾越了。”之前一直笑吟吟地听着二人往来的顾相檀忽的说话了,瞧着孟粟的脸上带着一丝责备。

  孟粟眉头一皱,没有回答。

  而对面赵勉见顾相檀竟开口帮衬,不由脸显得色,本以为今日怕是又要碰一鼻子灰,谁知灵佛却忽的上道起来,莫不是也吃过这孟粟的暗亏?

  既如此,赵勉便想在顾相檀面前好好出口恶气的,谁知,却听对方又道:“不过孟大人的话虽不中听,但大邺需要花销的地方也实在是多了些,也不知有何法子能度一度这难关。”

  一边说一边面露难色。

  赵勉暗忖,这法子连我父皇都想不出,你来问我有屁用,不过嘴里还是不能不答:“要不再多征收些赋税?我看北向那儿就挺富饶的,这么些年始终无灾无痛的……”说到一半见顾相檀表情,想是自己也觉不对,慢慢地消了声。

  顾相檀不理他的胡话,望向孟粟:“孟大人可有高见?”

  孟粟对上顾相檀秋水双目,灵光一闪,继而道:“古人皆知含蓼问疾,与民同甘共苦的道理,孟粟若是不知,岂不是白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孟粟为官不过三年,虽比不得乡绅富贾,但至少衣食无忧,如今拿出一半俸禄,即便只是杯水车薪,但仍坚信点滴相汇,终能成一片汪洋。”

  “好、好好……”顾相檀弯起眼来,连说了三个好字,瞧着孟粟的眉眼满是赞赏,“孟大人为民所想,知天下冷暖,不愧有读书人的风骨在,相檀自小离家,也未领过俸银,不过家父也曾留下些银钱予我,但相檀留着也无用,如今便全数拿出来,多多少少,也算凑个数。”

  赵勉正惊异于这是什么情况,紧接着便见顾相檀和孟粟都看了过来。

  太子一愣,刚想说“本宫没钱!”便瞅着顾相檀的视线落到了自己桌案上的一只翡翠笔筒之上,只见那筒身雕着十二位绝色宫灯侍女,个个玲珑剔透巧夺天工,衬着其下的碧色美玉让人一眼便知不是凡品。

  赵勉忙道:“这、这东西不过是旁人赠予,我看着还过得去,就拿来摆着装点装点罢了……”好你个顾相檀,眼光可真够毒的,这翡翠笔筒价值连城,可是瞿光上供了这么多年的宝贝里赵勉最最看重的一个!

  顾相檀摇摇头:“无妨,太子只要有这贤心就行,百姓自也不会计较,只会感恩戴德。”

  抬头看赵勉一脸青黑,顾相檀狐疑:“这……莫不是太贵重了,相檀让太子为难了么?既如此,此事作罢也好。”

  “不不不……”赵勉头皮都揪起来了,你们一个还没出家的和尚,一个穷酸书生都出手大方的不行,我堂堂一个大邺太子反而缩手缩脚,若传出去这脸面何存?不是教他难堪嘛!

  “本宫怎会如此小气,再说为百姓做些实事,只是一个小小的翡翠笔筒而已,我还会舍不得么?”赵勉一边挠心挖肺,一边让侍从把这随了自己多年的镇宅之宝捧下去装了盒,“如此这般,皇孙的宫宴定是有着落了吧。”

  最后一句话太子说得咬牙切齿,早知道一开始就应了这主事的话将他打发走了,现在自己损失的岂止是那礼单上的一点银子,怕是再摆十回周岁宴,这银子都别想回来,哪一次顾相檀出现有自己的好的?还有这孟粟也是,以后见了这俩一定要想法子绕道走!

  赵勉在心里暗暗发誓。

  顾相檀欣赏了一会儿太子忽白忽红的面色,得了好处也没兴致久留了,同孟粟一道,即刻便告了辞。

  赵勉意思意思地把人送出了园子就气得甩袖回去了,顾相檀随着小太监慢慢走着,沿途看看乘风宫内的纷红骇绿,心情反而格外的好。

  只是几人才走过长廊,便听得前头传来一声啼哭,紧跟着又响起一道怯怯的女声。

  “太、太子妃恕罪……皇孙想是不喜奴家抱他……”

  顾相檀脚步一顿,缓缓慢了下来。

  然后是贡懿陵的声音:“无妨,孩子便是这般爱哭闹,梅小姐不用挂怀。”

  梅渐幽还是小心翼翼:“奴家带了些江北的银耳莲子来……皇孙体虚,这些想必可用,当、当日姐姐身子不适时也是喝的这个,半年有余就有了不少起色。”

  这话说得有些不得体,果然一旁有人不满地打断了她:“皇孙金贵,如今也不过晬盘之龄,哪能两相比较。”

  梅渐幽被训得一下子没了动静。

  还是贡懿陵打了圆场:“刘姑姑不必介意,梅姑娘也是好心,这情我领了,谢谢你,也谢谢关永侯和你姐姐。”

  梅渐幽轻轻地说着不敢。

  场面一时有些冷,于是贡懿陵又道:“你姐姐的身子现在都好全了?”

  梅渐幽欲言又止:“本是好全了,只不过……”

  “不过如何?”

  梅渐幽支支吾吾。

  那位皇后跟前伺候的刘姑姑道:“有话便说,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梅渐幽只有道:“只是前几天父亲去求见了御国将军……”

  没头没尾莫名其妙的半句话,却令在场的人都恍然大悟了过来。

  梅渐熙心仪曹钦早已是全天下皆知的秘密了,关永侯同御国将军向来无甚交集,这般前去还能所谓何事,而此事要成了,恐怕梅府早就昭告天下喜不自胜了,哪还能这般藏着掖着啊,想必定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了。

  刘姑姑不由哼了一声:“啧啧,这可如何是好啊,你姐姐年岁不小了吧,痴心一片到头来却是如斯结果,未免也太可怜了……”

  “曹、曹将军说如今以国事为重,并无娶妻之心,也未必就是对姐姐无意。”

  “这话说的,难道京里上下就没有一个将士是有媳妇儿的了?不过是搪塞之言罢了……”

  贡懿陵打断她:“姑姑,他人之事莫要非议。”

  刘姑姑有点冤枉:“太子妃,这可是她自个儿要说与我们听得,她都不怕丢脸……”

  “姑姑!”贡懿陵沉下声,“皇后娘娘着你来看皇孙,眼下时辰不早了,你也该回去复命了。”

  贡懿陵从小在皇后跟前长大,为人谦恭温婉,对下人也从不苛待,皇后身边的人都熟识她,也知皇后对她的疼爱,所以多多少少都偏帮着,对于太子一心惦念的梅大小姐没什么好感,觉着身份品性都差了一截,所以听着梅渐幽的话才忍不住说道了两句。

  不过太子妃发了话,刘姑姑便不敢久留,于是道:“既如此,奴才就先回了,过几日还请娘娘去凤霞宫一趟,商讨中秋那日去菩提山为皇孙还愿之事。”

  只是刘姑姑自苑中转出就瞧见几人迎面走来,待看清对方模样,刘姑姑一惊,忙跪了下来。

  “奴、奴婢见过灵佛。”

  一旁听着动静的贡懿陵也走了过来,就瞧见顾相檀负手而立,笑笑着看了过来。

  ☆、此去

  “灵佛……”贡懿陵给顾相檀见了礼:“不知您今日到了府上,有失远迎了。”

  顾相檀笑道:“无妨,我只是来寻太子有事相商而已,这便要走了,太子妃有客在,不用麻烦。”说着淡淡瞥了眼一旁的梅渐幽。

  梅渐幽忙紧张道:“奴家也……也只是奉爹爹的命来看望小皇孙的,得知皇孙无恙就放心了,这、这就告辞了……”

  看她要走,贡懿陵也没有留人的意思,让人把梅渐幽和刘姑姑一起送了出去。

  孟粟也随着一起走了,留下顾相檀和贡懿陵二人在苑内相对。

  此时,贡懿陵手中抱着的孩子咿呀了两声,竟朝着顾相檀伸出胖胖的两截藕臂,一边蹬着双腿,直往前凑。

  顾相檀一愣,贡懿陵便笑了:“小惜儿同灵佛也算有缘,每次见了都要亲近。”这是赵勉第一个长子,为表亲厚,不待满岁,就已赐下了名讳,单名一个“惜”字,取自“惜衣有衣,惜食有食”的意思,便为了时时告诫以后的赵惜无论福乐皆来之不易,必要珍而重之,不忘自省,才可保万里江山百年平顺。

  如此这般的深意自然不会出自宗政帝之手,而是出自太子妃的意思,皇上满意于她给贫瘠的皇族子息添了新丁,又为了稳住太子蠢蠢欲动的心思,索性给了太子妃天大的恩赐,这才定下这个名字。

  赵惜的确对顾相檀很感兴趣,虽然见了不多,但每次只要有顾相檀在,赵惜都吵着闹着要他抱,而顾相檀一接手,那孩子便开始乐呵呵地不停地笑。

  眼下也是,见贡懿陵没有反对,顾相檀便把皇孙抱了过来,十来个月的娃娃身子骨还是软的,顾相檀小心地托着他的小屁|股,让他的脑袋靠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拿皇后的话来说,皇孙小时候简直和太子一模一样,赵勉虽腹内空了些,但相貌的确算得上好,赵惜眉眼随母妃,口鼻则和太子相差无几,脸庞圆圆,五官精致,瞧着煞是可爱,眼下则睁着一双大眼睛默默地望着近在咫尺的少年脸庞,又伸出肉肉的小手轻轻地揪着顾相檀耳边垂下的几缕碎发,嘴角带着笑,再不像方才那般吵闹了。

  顾相檀问贡懿陵:“皇孙的身子可好些了?”

  相较于对太子的忽冷忽热,顾相檀对皇孙却是真真的上心,自赵惜出生后,顾相檀闲暇时便会问起他的情形,就算知道皇后那儿会把孩子看顾的很好,但皇孙一有些头疼脑热的,灵佛还是会亲自寻了太医来问,又时不时叮嘱太子莫忘了尽到为父的责任。

  贡懿陵道:“好多了,曹将军回宫那几日就好的差不离了。”

  听着她提到曹钦,顾相檀便淡淡笑了:“太子妃这是介意梅大小姐?”

  贡懿陵提了裙摆,转身在一边的石凳上坐下,竟无避讳,反而道:“的确偶尔会想起,只因御国将军是一个可托付终生的大丈夫,梅大小姐若是寻得这样一个归宿,此生也算无憾了。”

  贡懿陵说这话时含着浅浅的唏嘘之情,她没提梅渐幽,更不提太子,似是只单纯为梅姑娘不值,至于旁的,与她无甚干系。

  顾相檀想到太子大婚那夜的高进廷,只觉人生能觅得一个两情相悦的良人,是怎般的弥足珍贵……

  他本也只是难得打趣而已,心知贡懿陵开口并不是所为此事,于是将话题引回了正道上:“如今天下未定,内忧外患频起,曹将军对关永侯所言也不算搪塞。”

  贡懿陵点点头:“攘外更需安内,家贼不除,天下难平。”

  顾相檀轻拍着怀里的皇孙,孩子眯着眼,显是迷糊着要睡过去了,三王动作隐蔽,但顾相檀也知瞒不过贡懿陵,思忖片刻道:“太子妃放心,只要相檀活着一天,定会想方设法保得皇孙平安。”不是宗政帝,也不是太子,而是皇孙。

  贡懿陵一怔,伸手小心地将赵惜接了过来,她要的话,还不等自己开口,顾相檀已是爽快地给了她承诺,她当初救下赵鸢是为了给他们贡家留一条活路,如今生为人母,她更该为了怀里的孩子多多思虑。

  “既如此,懿陵谢灵佛恩德。”贡懿陵对顾相檀深深一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