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春色来仪 > 第六十九章 俞先生

春色来仪 第六十九章 俞先生

作者:不坠地狱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6:53:19 来源:书海阁

白茫茫的雪地被冬日暖阳照的发光发亮。一片雪白中,梅花树埋在积雪下,隐隐露出藏着的嫣红。

陈仪痴痴地望着这大自然馈赠得美景!

情不自禁喃喃念道: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好一个梅雪争春!”

一声爽朗清丽地笑声响动在侧面游廊。

陈仪扭头望去,来人身着素色对襟长裙,披着玄色长裘斗篷。笑脸吟吟向陈仪走来。正是陈仪自己寻来,借王老夫人之手,送进忠勇伯府的俞三娘俞先生!

陈仪看雪看得久了眼睛胀痛,起身揉了揉眼睛。有些羞涩地笑了笑,对着俞先生行礼,道:

“先生好。今日先生来得怎么这样早?”

俞三娘跺了跺脚,将脚上积雪抖落,随意答道:

“昨儿晚膳前飘起大雪,晓得今早上定然雪景怡人。岂能窝在家中犯呆。再说若不是来得早些,又岂能听到这般好诗?”

“先生怎么调笑起仪儿来了。先生可曾用过早膳?今日****炸了油饼,春俏做了八宝粥。味儿都不错,很是香甜。”

“本来是用过了,听你这一说。嘴里倒泛起馋水来,罢了罢了,来个油饼尝尝罢!”

俞三娘说得俏皮,陈仪不禁莞尔。吩咐春俏去厨房捡两个油饼送来。

见她刚从外面进来,裙摆披风下摆都被雪水打湿,恐怕鞋袜早已湿透。陈仪急忙喊住春俏说道:

“别急着去厨房,先去找双鞋袜,给先生换上。”

春俏脆生生答应了,一溜小跑回了先生客房。

陈仪又对俞三娘说:

“先生,咱们进去说话。”

俞三娘和善温柔地看着陈仪,点点头说:

“还是三小姐这里舒坦,每每都想得周到。”

二人说着话进了内屋。

俞三娘脱去披风,雪经热气一烘,顿时渗进了披风。陈仪见状,随手将披风搁在炭盆旁边烤干。

春俏很快跑回来,取了鞋袜进来,伺候俞三娘换了鞋袜。俞三娘这才觉得冻僵的脚趾有了温度。春俏又去厨房捡了几块油饼,并一壶红枣姜茶。热腾腾倒了一大杯递给俞三娘。

俞三娘一饮而尽,姜茶下肚,胃里顿时暖洋洋浑身舒畅。

陈仪给自己和飞白各自倒了一碗,二人也饮了姜茶去寒。

二人进去书房教学。

陈仪将前几天俞三娘布置的课业交给她。俞三娘边看边点头,赞许地说:

“这几年三小姐的字写得大有长进,果然楷书篆书都不适合你,草书对你来说又太过狂放。这行书恰恰符合你的笔风。不错不错!你这笔字再练上几年,也能算略有小成了。”

“仪儿练了几年行书,方才觉得书法不易,练得有成更是不易。先生就不要哄我开心了,仪儿这笔字,不过将将能够见人罢了!”

其实俞三娘倒不是乱夸。

陈仪前世闲来无事常常卧床写写日记,借此打发无聊时间。钢笔字确实写的不错,书画同源,二者虽有软硬之区别,但道理相通。陈仪不知道自己钢笔字写的是行书风格,只是买了字帖临摹。

俞三娘做了她先生,俞三娘写惯小篆,开始便教她小篆,陈仪越写越糟糕。俞三娘细细观察,渐渐发现她笔风似行书,于是及时做了纠正。改用行书,又强压着陈仪,改掉写钢笔字时留下“浮”“飘”的毛病,陈仪这才越练越顺手。

都说字如其人。

陈仪后来想着,大约自己骨子里有些暗藏不羁,却又本能地循规蹈矩。所以写得了行书,却写不好草书楷书篆书吧。

俞三娘见她自谦,她今日心中有事,倒是不想多说旁得。只点点头说:

“你的字写的虽有些不错,但想要自有风骨依然路途漫漫。沉心静气多练便是了。今日我来有一事要同你说。再过两三个月,我要回故乡,不能再教你了。”

陈仪大吃一惊,急忙问道:

“先生怎么突然要走,莫不是仪儿做了什么惹得先生不快了?”

俞三娘笑道:

“你这小丫头就是想得太多。不管你事,是我家中来信。我那'青梅竹马'地未婚夫终于一命呜呼,哥哥嫂嫂念我多时,我也该家去了。”

说到这里,俞三娘嘴角微杨,露出畅快无比的神色,痛快地说:

“没想到他竟是染上梅病,药石无医。哥哥来信说,不过短短半月便瘦成了人干,生生痛死了。”

说着说着眼角微微湿润,俞三娘忽而怅然。脸上表情奇异,像是泄了愤怒,又像是缅怀......既悲又喜,既喜又恨......各种情绪交杂在一起,竟跌入回忆一样默然无语。

陈仪有几分理解她的心情。

俞三娘并非京城人士。

三年之前,陈仪在大街上偶然碰到了她。那时俞三娘身材消瘦,满面愁苦。一个人坐在茶铺里从早坐到晚,第二天,第三天,连续好几日,陈仪都见她独自呆地坐在那里。

陈仪勾起了好奇心,叫飞白出面请她到福源楼相聚。知道她的身世来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原来俞三娘家住樊良湖边,广陵人士。父亲早亡由母亲带大,有一兄长。其父在世之时曾经替她定过一门亲事,男方姓裴。俞三娘和裴公子青梅竹马,自小一起长大。日子一直过得波澜不惊,直到俞三娘十五岁行过及笄礼。

裴公子长相颇有几分俊郎,平日里朋友众多,四处汇文交友。这一日书院有位叫严之尧的学子,请他去酒楼吃酒。三五学子聚在一起,酒过三巡诗兴大发。觉着无人捧场甚是无趣,便请了几位兰香班的姑娘作陪。

其中有一位名红袖姑娘,生得娇小玲珑,有几分姿色也有几分心机。她爹本是衙门里一名普通小吏,因贪杯误事,被抄没家产打进死牢,她则被卖进了妓院。她一直心心念念想从新赎身变为良籍。可惜兰香班不过是个四流的妓院,来来往往的恩客里,多数都是些没有能力的小官平民。

见了这裴公子,顿时那颗不安分的心又起了念想。便使劲浑身解数勾搭裴公子。

裴少霖向来怜香惜玉,自认为自己算得上是个风流雅士。红袖这番温柔娇弱,蝶意莺情。让裴少霖好好体会了一把,软玉金香抱满怀地美妙滋味。

一来二去,两人很快你侬我侬,再也分不开来。

时间一长红袖有了身孕。哭得梨花带雨滚在裴少霖的怀里,说道:

“公子是天上的云彩,红袖是地上的泥水。公子的深情红袖这辈子无福消受。如今又怀了公子的骨肉,公子莫要担心,红袖不过一死而已。能与公子恩爱这几个月,红袖死而无憾。只求红袖死后,莫要忘了红袖,于愿足矣!”

这番话说的百折千回,听得裴少霖肝肠寸断。

最难消受美人恩,裴少霖怎能忍心看着心爱女子,就这么香消玉殒?

裴公子年少气盛,色令智昏,当即决定和这红袖为情私奔。二人带了钱财不声不响跑了。

裴家公子为了个青楼姑娘,抛弃定亲多年的俞家三娘子,和红袖姑娘毅然为情私奔。

这故事听得跟话本子里写的一般离奇。一时间闹得整个儿孟城沸沸扬扬。俞三娘母亲听了这消息,当即气地病倒在床,没过多久一命呜呼。哥哥俞大气红了眼,带上定亲时的庚帖,直接杀上裴府,闹着要退亲。

裴夫人知道这事是自己儿子的错儿。可她怎么可能因为个青楼妓女,放弃和俞家的亲事。儿子这名声坏得彻头彻尾,退了俞三娘的亲事,将来儿子只怕连媳妇都说不到。只得苦苦哀求俞大,再三保证等裴少霖回来,叫他如何如何改过......

可她无论怎么道歉求饶,俞大始终不肯改口。

裴夫人口水说干,直说地气急败坏,恼羞成怒。

裴夫人向来做事心狠手辣。暗中派人把裴少霖和红袖找回来。

因这红袖怀有身孕,打杀不得,将红袖偷偷安置在别院。等孩子生出来再做打算。

裴家族中有人在广陵郡为官,家世人脉比俞家更有底气。既然求情无用,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设了个圈套将俞大秀才功名革除。又压着俞家生意命脉,逼俞三娘就范。裴少霖这么个自命风流的蠢货,俞三娘怎肯认命嫁过去从此沦为他人笑柄?

为了不连累哥哥嫂嫂,俞三娘不声不响,在房中梁上套了根绳子,这就要上吊自杀。幸亏丫鬟机灵。看出三娘子神色不对,关键时候撞破房门,从阎王爷那儿拉回俞三娘一条命。

大嫂抱着她哭断了愁肠,她嫁进俞家早,那时候俞三娘只得两三岁。可以说俞三娘就是大嫂看着长大的。俞大就这么一个妹妹,爹娘一死,就剩这么唯一的妹妹。

夫妇二人无论如何,不能忍受俞三娘落得这般下场。

商议一番之后,想出个法子。

俞三娘既然宁愿死也不肯嫁给裴少霖,不如直接诈死,对外宣布俞三娘病逝。隐姓埋名遁走他乡,好歹留一条命活着。至于裴家,裴夫人若挨不过,自然会上门来退亲。

如此这般,俞三娘辗转来到京城,遇到了陈仪。

正巧陈仪要请一位女先生单独教导自己。二人谈话之际,她见俞三娘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便起了请她教导地心思。二人商议妥当,俞三娘在陈仪这里,一呆就是三年。

俞三娘神色黯然,语带哽咽道:

“三小姐当初收留我,真正是救了我一命。若不是三小姐,只怕孑身一人不知往哪里去才好。如今三娘要走了,向三小姐说一声:多谢!”说完对着陈仪端端正正行了一礼。

陈仪知道她的心思,便不声不响,默默受了她这一礼。有些担心地说道:

“先生,那裴少霖虽说是死了。可裴老爷夫妇还在,你这般回去,恐怕未必能够安稳度日。”

“我明白三小姐意思,无需担心。哥哥信中提过,裴氏并非广陵孟城人士。裴家只裴少霖这根独苗,裴少霖这一死,孟城流言蜚语众多,裴家早成了笑话。裴老爷夫妇心灰意冷,已经举家搬回祖籍。我回去也不招摇,改头换面称做俞家表小姐。不管如何,能回到家乡,陪在哥哥嫂嫂身边,此生于愿足矣!”

陈仪半是心疼半是唏嘘。

俞三娘这是想换个身份回家,至于将来能不能结婚生子,已然不做奢望了。

“先生所言甚是!既如此,仪儿不再多留您。先生回归故里是好事,只求先生常给仪儿写信报平安。莫要忘了仪儿!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请先生多多保重!”

喜欢春色来仪请大家收藏:(wuxia.one)春色来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