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重生福晋求和离 > 你愿不愿意助我?

重生福晋求和离 你愿不愿意助我?

作者:羽且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13:30:34 来源:免费小说

  腊月十九,微阴。

  皇帝刚用了早饭,正和吏部尚书陈廷敬议事。

  准备了三年,终于又要亲征葛尔丹了。

  皇帝想让他的臣子们见证这一重要的时刻。

  那些被罢了官回家养老的,在家丁忧的。现今没了职责,来去自由,跟着他去漠北,再好不过。同时让他们也看看,朝堂上缺了谁,都一样在运转,不耽误做任何事。若是不想让大家遗忘掉,就赶快自己想办法回来。

  君臣二人协商了小半个时辰,拟出了一个人员名单。

  “趁着春节,派人给这些人的家里都送份礼物。此次征葛尔丹必胜,提前让他们分享一下朕的喜悦。”皇帝的话铿锵有力。

  陈廷敬明白皇帝的意思,这是在向他们暗中询问:历史性的一刻就要来了,你们都不想参与吗?仗没打呢,还有机会参与这场必胜的大仗。

  他看着名单上御笔圈的三个名字,说:“纳兰明珠和李光地知道万岁爷的心意,必定会请旨伴驾。于成龙,臣就不敢确定了。当年万岁爷力排众议对他委托重任,他却玩忽职守,大约此生没脸见万岁爷。”

  又说:“他养父才去世半年,这半年里,听说他几乎足不出户。”

  皇帝一下子就听出来,后面这句才是重点。前面的理由是给他面子呢。于是说:“他不是住在京城嘛,你亲自登门去告诉他。”

  陈廷敬正等着这句话,慌忙应声:“臣遵旨。”

  梁九功双手托了盘子进来。

  “启禀万岁爷,四皇子的奏折送来了。”

  皇帝拿起折子,对陈廷敬说:“你先退下吧。”待他看了折子的内容后,吩咐梁九功:“传陈大人过来。”

  ......

  德水镇,朱家庄。

  苏樱坐在暖塌上,一手摸着葡萄吃,一手拿着信纸看。

  信是胤禛写给他的。

  “我们到了三十里外的泥水湾,住在河工的房子里,风很大,似是在诉着佳人对吾的不满。吾跟如山先生说,若是在河边种上杨柳树,待到烟花三月,满天柳絮,似是冬日的飞雪,定然很美。执佳人之手,徜徉河堤,观清水泓波......”

  她看到这里,忍不住笑出声来。此前她竟然没发现,他不但是个烦人精,撒谎精,还会作精。

  对立在不远处的侍卫说:“我看过了,你回去交差吧。”

  侍卫挠挠头,红着脸,小声说:“主子爷让小的带着回信去。”

  “你告诉爷,我在河渠里滑冰,顺河风太大,摔着手了,写不成。顺便问问他,佳人是谁,要不要我帮忙想办法接进府。”

  看侍卫的目光落在她的手腕上,苏樱拿了一颗葡萄,剥着说:“你就照着原话说就行了。”

  这名侍卫叫李忠,他的骑术很好,用了大约小半个时辰,就赶上了胤禛的队伍。

  “她笑了吗?”胤禛问。

  李忠答:“福晋笑得很开心。”

  爷这样的阳刚男子汉,忍着牙酸,写那些酸词,就是特意逗她开心的,当然会笑得开心。

  胤禛得意的又问:“她当时在做什么?”

  李忠答:“在吃葡萄。”

  胤禛:“……”

  寒冬腊月天,普通人家也能吃到葡萄。比跟着他这个皇子过的还滋润。胤禛心里不舒服了。

  问道:“她还说什么了吗?”

  李忠答:“福晋让问主子爷,佳人是谁?”接进府的话,就当忘了,不说了。

  到了落脚地,胤禛写了五个大字:“我的樱樱啊”,旁边用细笔勾勒出两个牵手小人的背影,然后小心的叠起来,装进信封里,用火漆封了口,交给待卫说:“送朱家庄。”

  苏樱是在午后,看到这五个字的。当时,她正在听戴铎汇报和佃户恰谈的情况。接了信封拆开后,一边端着茶盏喝茶,一边看内容。

  嘴里的一口水没咽下去,喷出来,溅在了两个小人上。

  猛烈地咳了几声后,用袖子抹了一下嘴巴,把湿了的信纸折起来,塞回了信封里,对送信的侍卫说:“你跟爷说,我在这里挺好的,就跟家里一样,吃的好穿的好,让他不用挂念。”

  昨日上午来到这里,本以为进门时,颇要费一番周折解释。哪里料到,跟门房报出名字,不一会儿就出来一位四十多岁的嬷嬷。

  干净利落,眉清目秀的。

  上前就来见礼。自称姓孙,对她的称呼是小姑奶奶。

  小姑奶奶是苏樱成亲后,外祖母家的人对她的称呼。他们称呼觉罗氏为大姑奶奶。

  请进屋,摆上茶,孙嬷嬷开始介绍庄子院子里的情况。

  且不说庄子打理的有条有理,冰窖地库一应俱全。五年没有来过一次的院子,加上孙嬷嬷,日常有六个人值守,但等着主子哪一日到来。

  苏樱很有些意外。

  万一,她一直没来呢?

  就这么一直准备着?

  前世,她一次也没来过。租子由她大舅父家的管家代收,折成银子给她。她成亲后第十二年,因为府中需要银子,就托管家把庄子卖了。

  所以在胤禛提到德水镇朱家庄的时候,她只是觉得名字熟悉,没想到是自己的庄子。

  当时,管家还再三劝说,说那是个好地方,什么都是全的,卖了可惜,小姑奶奶去看看,就舍不得卖了。她浅笑着坚持,那时候需要钱,除了把庄子卖了,她想不出别的办法。

  昨晚睡在烧的暖腾腾的炕上,苏樱大半个晚上没睡着。在前世里,两只眼睛围着那个男人,错过了多少值得珍惜的东西啊。

  侍卫走后,戴铎继续汇报他在庄子上的所见所闻。

  苏樱问:“他们有什么额外的要求吗?只要不过份,我们都应下来。种了这么多年的地,也算是半个家人了。”

  戴铎听了这话,心里热乎乎的,他也是福晋的半个家人。缓声道:“有户人家养的有羊,问主子可否去圈起来的地里放羊。”

  苏樱爽快地说:“让他们去嘛,反正明年冻土一开,就要毁苗打地基。”

  戴铎有些担心地问:“建房子的事,福晋跟主子爷说了吗?”

  苏樱笑道:“我的地我当家。早上已经修了书信给顾八代,就等他的回信了。对他来讲,这么大的好事,他定会欣然同意。”

  顾八代收到书信,确实很欣然,但没未立即回信同意,而是兴奋地给胤禛修了书信。

  ......

  乾清宫。

  皇帝问吏部尚书陈廷敬:“四阿哥请了于成龙陪他巡河,上折子保荐于成龙,朕该如何回他?”

  皇帝是满人,他的祖父皇太极率领八旗子弟征战四方,建了清国。虽然自皇太极在位时,就提倡满汉一家,大量的任用汉人官员。但身居高位的汉人,却是屈指可数。

  三品以上的实权官员中,只有礼部尚书张英、吏部尚书陈廷敬、河道总督王新命。原来有三品的翰林院学士高士奇和河道总督于成龙,他们两个被众臣弹劾罢官了。

  仅存的这两位尚书,在官场上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哪天也被群攻。

  问张廷敬,你想不想让汉人官员回来?陈廷敬在心里会毫不犹豫地答:想,非常想。

  但肯定不敢这么说。

  陈廷敬说:“于成龙有罪责在身,万岁爷容他归家养老,已是大恩,”

  皇帝暗自发笑,不论是清官还是贪官,个个都是滑头。一句亮明态度的话,都不肯讲。

  于是又问:“四阿哥在奏折里说,于成龙对修河道颇有见解,超支的原因,已经找到,正在整理相关资料,最迟明日给朕上折子。你说,四阿哥的话,可信吗?”

  工部的这笔帐,早已闹得沸沸扬扬。身为从一品的尚书,第一天就知道了,背后的原因也猜了个**不离十。河道总督王新命的女儿是大阿哥的妾室;工部尚书沙穆哈与赫舍里氏有姻亲,对太子唯命是从。

  户部的马尚书对太子的态度不明。太子是储君,态度不明就是不是很支持。

  陈廷敬得出的结论是,这笔帐是户部尚书与河道总督联手给工部尚书沙穆哈出的难题。想让皇帝看到,沙穆哈在工部尚书的位置上做的不称职。

  无定河若是修的称皇帝的心意,待无定河修好之日,也就是工部尚书换人之时。

  陈廷敬在朝中没有依附任何人,但他是太子的忠实支持者。他觉得身为臣子,就该听命于皇帝,听命于太子。

  于成龙回来主持修河,是喜上加喜。

  朝堂上多一位同僚汉臣。

  让大阿哥背后支持者谋划的事落空。

  陈廷敬回答皇帝的问话:“四皇子做事沉稳,不虚夸,又从不讲私情。他说于成龙懂河务,臣认为是实话。许是于成龙觉得当年辜负了万岁爷的重托,心怀愧疚,在这三年里,用心钻研河务,有了新的见解。”

  转话又说:“这只是臣的个人想法。万岁爷目光如炬,魑魅魍魉均逃不过万岁爷的眼睛,等四皇子明日上奏折,真假情况,一看便明。”

  皇帝点了点头,道:“于家的礼物,暂时先不送,过几天再说。离小年还早,他家就在京城,什么时候送都方便。”

  陈廷敬退下去之后,皇帝急切地盼着摆午饭。午饭后,又盼着摆晚饭。觉得这一天,特别的慢长。

  找到超支的原因了?

  看奏折里的语气,应该不是贪污。

  真不是贪污就好喽,说明银子都用在了修河上。

  那这笔钱,给的也痛快。

  转念又想,让两个部门僵持的事,定不会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一个对河务一窍不通的毛头小子,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找出原因?

  皇帝的心思阴晴不定。

  一有空闲就琢磨胤禛此时在做什么,是不是正在写奏书。

  快点写,字迹好不好都没关系,语句通顺与否,也无所谓嘛。能看懂就行。完全忘记了,自己训斥皇子们的话。无论再急的事,都要心平气和把字写好,写干净。

  冬夜寒冷。

  胤禛把温达叫到自己的房间里,问话:“你知道,一个人要想朝堂上站得稳,最重要的是什么?”

  温达跟着胤禛巡了两日的河道,跟他一起实地堪察,对比数据,听他与于成龙聊天,听他向河道官员问话。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见识短浅。那些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都在他与别人的谈话中,一一找到了答案。

  此时胤禛问他,身为官员最重要的是什么?

  他毫不犹豫地答道:“回四爷的话,下官认为最重要的是本职工作的知识扎实。身为河务官员,应该对河道了如指掌;身为帐务官员,应该把帐记得清楚明白。”

  胤禛起身给他沏了一杯茶,搁到他面前说:“温大人此言差矣。”

  钦差大人给他倒茶啊?温达急忙站起了身,诚惶诚恐道:“多谢四爷,多谢四爷。”

  胤禛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继续说:“身为一个没有背景的普通官员,最重要的是有人赏识。比如你,明明很有能力,却在一个七品位置上呆了足足八年。”

  温达仰脸望着胤禛,紧张激动,喉头滑动了一下。

  四爷终于夸他了。

  啊啊啊,终于夸他了。

  有点想哭。

  这两日,他跟四爷坐在一张桌子吃同样的饭菜,他如坐针毡,难以下咽。觉得自己也没做多少事,却和才能深不可测的于成龙坐在一起。

  他哪里有这个资格啊?

  睡到半夜里,温达翻来覆去的思考胤禛厚待他的原因。

  最后想到的答案是,他是佟侍郎推荐的人,也许四爷是看在佟侍郞的面子,所以才对他好。

  四爷的养母是佟侍郎的姐姐嘛。

  这个答案令温达很沮丧。

  若是这样,四爷对他就是表面的敷衍,等这趟差事办完了,他就又被丢到户部的角落里了。

  现在四爷说他有能力!

  要抓住机会。

  抓住机会才能买马车,请婆子。

  温达掀动了几下薄薄的嘴唇,颤声道:“多谢四爷的夸奖,下官最大的优点是勤奋,只要是上级指派的任务,无论多难,就是不吃饭不睡觉,也会想法设法去完成。”

  爷正跟你谈论赏识的问题呢,你扯哪儿去了?

  胤禛:“......”

  看来跟不知思索的稻草人绕圈子不行,还是直接说。

  胤禛坐在温达对面,温柔地望着他,诚恳地说:“我准备向万岁爷保荐于大人,需要您的帮助。您愿不愿意帮助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