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农三代的青云路 > 第七十五章 洛南县调查日记

农三代的青云路 第七十五章 洛南县调查日记

作者:开心萱萱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1:42 来源:88小说

洛南县,大宣中原洛阳下辖十区九县中位居末流,地域气候北方惯常的气候,吃馒头,惯常是一把杂粮熬的稀饭和自家腌制的咸菜,每家跟前养着几只下蛋的母鸡,周围都围着树,绿油油的小麦抽穗,时不时的有穿着黑黑衣服的孩童挎着篮子挖野菜回来。

春华同自己新契的仆从田业、耿亮骑行在乡间的路上。

对于当好一个县上万户人家的家,实话说,她并没有什么头绪。

按部就班的在县衙里等候有人告状听凭师爷安排判冤决狱,处理文书准备好上缴的赋税,打点好各级人员的关系顺利升值?

这似乎都不是春华想要的。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基层做起有所贡献才是她想做的。

在决定考官走仕途,她就给自己做过个简单的规划,天可怜见,她算是上面有人,大可放手去搏。

想要造福一方,作为地方长官,她能做的是什么呢?

首先,发展经济是肯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然后就是科教文卫,这番规划并不难,难的是在这个官僚体制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她没有老师,没有旧友来教她护官符,左思右想,她挑选的第一个突破点同历史上所有变法的先驱一样,从丈量土地开始。

丈量土地,明刀明枪的开始只怕是嫌自己日后的阻力不够大,任何一个经过现代教育的人都不会小觑乡土大宣的宗族势力。

她现在就是作为一个大宣最常见的游学的儒生四处历练体验,亲做丈量。

宋小楼庄村西田向东匀速骑行15分钟,向西骑行10分钟,向南直行5分钟向右偏离30度骑行10分钟,向北骑行15分钟。

刚要往西田去,只见从村中跑出一只大黄狗,略有藏獒血统的狮子头,看样子40公斤左右狗。

“谁的狗?”看着越来越近的狗,田业两个一米八高的大汉也不由的脊背发寒。

“谁的狗?”

春华大叫了一声,田业两人迅速的举起手中直刀同狗对峙,狗停了下来,围着三人做绕圈。

现在可没有狂犬疫苗,春华见始终没人出来,由不得心中光火,放任这样凶猛的大型犬在马路上闲逛,后世也是要拘留的!

敌人太凶狠,这样的事情这半个月的时间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春华拿出猎枪,瞄准这狗,“再不领走我就开枪了!”

养这样的狗,在村里必是一霸,但任由狗伤人也非养狗本意,狗主人必定在附近。

然而,这情况并没有超出春华的预期,只见一个小个子男人走了出来,弯折躯干,像个猴一般的机警,一边走一边凝视左右。

“尊客哪里来?”

春华凤眼微眯,就像李碹当日领军时候的那样傲慢。

“我去何处自有官府文牒,并不由您干涉!”

“不才正是这小小庄子的保长,身负守卫之责,敢问尊客可有名贴?”

春华向左右示意,田业两人上前喝止,“我们公子的身贴也是谁想见就能见的,”说着,田业拿出自己的照身贴和私传。

“不得无礼!”春华见对方气弱,开口喝住田业,“老丈休怪,我等是洛阳人士,于我科举前游学,行至此地还望给个方便。”

照看过田业两人路引,瞅了一眼春华腰带上的金玉龟符,只当是那个贵族公子在巡游,不敢怠慢。

当即喝住大狗,向后吆喝,“牛二,快寻你阿奶去整治饭食,贵客到来!”

“想来尊客还未有吃晚饭,不如今晚就在我家盘桓?”

她们这一个多月就是这样过来的,白天简单的记录,晚上整理到小册子上,做她的洛南县志。

是以春华同牛保长往村里走。

“洛南是大县,民风淳朴,物产丰富,想来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

“是啊,圣人高悬,我们下面的也算是赶上了好年景,这几年新修了房,置了田,也算安居乐业。”牛保长见春华捧他,顿时就有些抖起来了,话里话外有两分牛气,有意显摆下自己的威风,顿时将村里人口说了个大概。

春华时不时的接上两句话,不一会儿就到了村中最高的那所四合院面前,四方的土墙垒的高高的,院墙顶部插满了锋利的碎玻璃,院门就是一道大杨树的木门,涂了黑色的漆。

院前的墙根下放着码的整齐的柴垛子,像是买的,很齐整大块,大门旁边就是厨房,小小的四五个平方的样子,是茅草的屋顶,此时土垒的烟囱冒着青烟,红砖垒的灶台上有两块石板,里面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在烧火,一个长相标志微微富态白皙的女人正在大锅中炒菜,见春华看过来,忙将脸埋到灶前,分外羞涩,竟是个很文雅的女人,同村里面的女人大大不同,显然,又是一段故事。

规制在哪里,财力也有限,整个院子不过200多平的样子,堂屋里放着漆了红漆的八仙桌,有一个小少年在伏案临帖。

见了两人,少年连忙起身行礼,男人将少年推到身前,充满自豪的说,“这是我儿子,过了童生试,要入蒙学,要不是当今圣明呢,日后他也能选官了。”

对于一般人而言,能选官,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光耀门楣的大好事。

然而,春华却知道,这其中并不容易,她简单的扫了一下少年的课业,不过是一本《千字文》,对于一般乡民,能识字已经是文曲星下凡了。

像他这样的家境,没有教辅真题,没有人帮着解题、破题,想要从众多识字的蒙童中脱颖而出,几乎不可能。

“俺们村偏,三不管,地里也不出息,就一个师傅还是童生,公子若是见到我们知县老爷,能否求求他老人家,我幼时听我老太讲咱们村百年前也是有过大儒老师的,能否像百年前那样每个蒙学都有秀才坐镇。”

“这,”春华语塞,“这还是需要两厢情愿的事儿。”

曾今的学院生是有抱负和信仰的,自从先帝上台后就变了,中央集权分化大族势力,推行愚民政策,有高学历的寒门秀才们都致力于做官,谁还静心守在乡下的破学校里教村里低素质的鼻涕娃?

女帝推行的大宣英才培养计划就这样流了产,修剪的漂亮整洁的校舍也渐渐的为荒草掩埋倒塌。

当然,所有的事情都是很复杂的,变量很多,但乡村若是衣丰食足,人人斯文有礼,环境闲适安逸,想来还是可以吸引很多陶渊明、杜甫一样胸怀天下又无心官场的人的。

“那个还能不听县太爷的话哩?”牛保长话很霸气。

“饭好了!”只见保长媳妇站在门口唤了一声。

“贵客快请!”

饭菜陆续的摆了上来,如今正是八月,瓜果蔬菜都很丰盛,青椒炒的笨鸡蛋,小鸡炖蘑菇,凉拌土豆丝,一小筐三合面的馒头,一碗农家自酿的米酒。

在一般人家算是很丰盛了。

“我等自有碗筷,郎君请便!”说着,田业拿出两套木碗和一个银碗银筷子。

这是曾今大瘟疫盛行,昭明女帝传下来的规矩,牛保长也没有多言,只是将春华的身份又高看两眼,下了决心要巴结。

“来,喝,虽不是名酒,但我家的酒,我每年特意挑的最好的麦子高粱酿的,醇厚不上头,客人快尝尝。”

“保长客气了,我初来贵宝地,承蒙你照应,只是身有酒疾,多饮咳血,先干为敬!”说完,一扬脖将杯中酒喝完了,一扬酒杯。

“这莫非看不起小老儿——”牛保长瓮声瓮气的,脸上闪过不悦。

“喝酒,某家的事儿。”一直不吭声的耿亮大马金刀的将擦的雪亮的刀放在桌上,从腰间的蹀躞带上解下随身挎着的酒囊,大笑着退过酒杯,只将舀汤的土碗取了两个,倒了两碗,大笑,“喝这娘们兮兮的酒算什么好汉,这是西北的烧刀子,谁不喝不是爷们。”

牛保长眼睛一闪,大笑,有些干瘪,“好,喝!”

说着,两个人拼起酒来,不过三碗,牛保长只觉胃里火辣辣的烧的慌,喝完,醉在地上不吱声。

田业挑起看看他脉细,取了一粒解酒丹交给那小孩,同耿亮扛猪仔一样将牛保长丢到正堂旁的东厢,笑着对厨下的妇女说,“大嫂子,大哥喝醉了,你将那药丸化水使他喝下,我保他明儿生龙活虎的,比吃大补丸还见效。”

“啊,好的。”一家子人惊慌失措的,还是那妇女有些见识,点头,赶紧为丈夫打水洗漱,让老婆婆嘱咐女儿去叫回找人帮忙的小孙子。

然而,小姑娘的脚程赶不上他哥哥。

不过转眼的功夫,只见十几号人围了过来,手中拿着各种菜刀、长刀,当先的一脚踹开门,打虎的李逵一样吆喝,“是谁招呼我牛哥,是谁,给我滚出来!”

“老二,休得无理!”妇女喝住了那胡子炸开的大汉。

“嫂嫂,莫非你,你怎么对得起我牛哥!我要——”

“你要,放你娘的狗臭屁!”那妇女当即上前揪住他的耳朵,拉到东厢看见呼呼大睡的牛保长,“你大哥喝醉了,客人带来的酒好,你哥同客人喝酒醉倒了,客人留了药,瞎吵吵啥!”

“嫂嫂莫要被骗了,我牛哥的酒量那是村里少有的,哪里三碗就倒了——”莽汉身后一个穿长衫斯斯文文有几分黑瘦,留着两撇胡子,梳了道士髻的男人眼珠子乱转,显然是有别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