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历史科代表 > 第六百一十二章 腾龙人事模式

历史科代表 第六百一十二章 腾龙人事模式

作者:三心二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19:25:01 来源:书海阁

根据陆续的汇报也可以看出,其他几个厂子也是类似,录音机年前发布时有了台订货,这会儿订单才刚刚完成,而后续的追加也已经有那么多了。

由于李富纶没有过来的原因,录音机项目是两人共同投资,这个话题仅仅是议论了一下,然后便转入下一个话题了。

与录音机厂相比,电风扇厂当时也拿到了台订货,这会儿甚至还有一批没有生产结束,可谓是开足了马力进行生产了,仍然没有完成订单。

同时随着天气温度的提升,电风扇现在的销量也在骤然提升,这玩意儿技术含量虽然不是太高,但是现在能够生产,并且销售渠道健全的,能够比得上腾龙的还没有第二家。

在初始订单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眼下每一天的订货量还在增加,因为电风扇订单数量现在已经累计到了16万台以上。

此时腾龙电风扇厂已经暂时不再接受订单,因为仅仅是当前订单上的数量,如果在不增加产能的情况下,已经要生产到快10月份了。

10份天气已经凉爽了下来,谁还再去购买电风扇吗?所以说电风扇的产出和销售有效时间大概只剩下不到半年时间了,过了这个时间点就是绝对的淡季。

“所以说,你们的意见就是继续增加生产线?”

“是的,朱先生,我认为电风扇市场是个极大的市场,现在的需求量才刚刚打开一点儿,接下来的需求将是大量而又持久的,所以增加生产线十分必要,而且还要多上!”

“是啊,朱先生,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

围绕着电风扇产能不足的情况,大家的发言都十分踊跃,显然这个问题在私底下里他们也没有少讨论,是想过解决办法的。

朱闻天自然是同一他们观点的,电风扇直到后来空调盛行的时候都算不得落伍,因为很多人并不喜欢空调那种骤然的降温方式,很多还会选择电风扇,认为更加健康一些的。

因而朱闻天也是完全同意扩大生产规模的,即使电风扇入行的门槛不高,短时间之内还是能够积累不少财富的。

如今自行车厂那边都能够做到年产100万辆了,电风扇厂这边的生产速度简直有些相形见绌,其生产难度其实并不比自行车复杂,相比之下每年20万台左右的产能犹如蜗牛爬了。

“既然如此,王娟你和蒋玉华小姐等人商量着,允许你们动用1000万美元资金,尽量将服装烂尾厂全部利用起来,能够上马多少生产线便上马多少!”

最终朱闻天下了定论,此前买地不成,现在的闲钱他准备全部拿出来,用于扩大电风扇生产。

这会儿电风扇生产线已经可以完全自主生产,只需要订购一些机械设备即可,不仅仅是拿当初进口过来的三条生产线完全抄袭,腾龙还进行了许多自己独特的改进。

因而上马生产线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甚至腾龙都可以为其他一些同行做生产线,如果以后他们需要的话。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厂房限制,当初的烂尾服装厂占地没有多少,比不得腾龙自行车厂那边,由此厂房也成了扩大再生产的关键阻碍之一。

每逢此时朱闻天便想起了沙湾河对面那1000亩土地,虽然那边现在还在种着供港蔬菜,但是变成厂房的话,显然要比种菜收益要大得多。

“玉华,你市场在sz这边,平时没事代我多往建委那边跑跑,看那1000亩地现在有没有进入规划,什么时候能建厂?”

“对了,那1000亩地前几个月蔬菜收益如何?”

“这个问题让付丽丽说吧,自行车厂和那1000亩地距离最近,那边她去得比较多。说起来现在我们已经明显缺少管理人员了,朱先生可以考虑再提用或者招聘几名高级经理人...”

蒋玉华点头应道。这一两年时间以来,她早就不是那个刚刚留学回来的姑娘了,显得更加干练而有效率,直言不讳地向朱闻天提议道。

“行啊,你作为腾龙人事负责人,可以多留意一下这方面的人才,提用谁的话,也比我们更加专业一些,如果有合适人选的话就先拟定名单吧。咱们想说那1000亩地的事...”

“朱先生,我来说一下供港蔬菜种植前几个月的情况吧,过年前后sz这边的气温也不高,而且放假没有人管理,中间算是断档了一个半月时间。

不过这一个多月时间土地也没有闲着,在放假之前全部种上了菠菜,3月中旬已经收获了;现在则已经进入到了正常蔬菜种植阶段。

嗯...1983年1月份到4月份,有两个月有收益,总计净利润接近80万华夏币吧,主要还是那一季菠菜的收益......”

具体蔬菜种植收益了多少,朱闻天也只是一听,那毕竟只是小头罢了,朱闻天所关心的是生产车间能不能放下的问题。

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朱闻天也做了总结,主要是要求了一下保证生产质量、提升生产产能、及时反映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等几个方面,包括生产中的一些小问题,以及建设厂房这样的大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回头看一下,这个会开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表面看上去腾龙各个厂子都是一帆风顺,但实际上市场需求已经明显超过了产能,市场这块比生产这块要做得快、做得好。

这一点从较为传统的电子计算器销售就可见一斑,1至4月份的纯收益竟然达到了1500万华夏币,同比增幅十分明显。

而相比之下,电子表的渠道没有改变,依然是供销体系在运作,效益也一直稳定在每月三十万华夏币左右的收益罢了,没有明显的提升。

关键是市场渠道开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朱闻天此前几次招聘女知青作为市场人员实在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这一块接下来朱闻天觉得还要加强,只不过1983的形势不太允许过于积极,这事还得缓上一缓。

会议的最后,朱闻天让众人补充一下遗漏问题,蒋玉华本来又想把腾龙人事公司的事情拿出来说说,也又一次被朱闻天阻止了。

说实话,腾龙人事是两人共同投资,同时也是朱闻天照顾蒋玉华的产物,当然蒋玉华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积极作用。

这种情况之下,腾龙人事公司的运作环节、收益环节之类的,完全可以私密化一点儿,没有必要把这些事情拿到会议桌上来谈,私下里聊就可以了。

当然了,朱闻天也猜到了一点,蒋玉华屡次要提腾龙人事公司的事情,应该是出于避嫌的考虑。

喜欢历史科代表请大家收藏:(wuxia.one)历史科代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