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玉谋不轨 > 第909章 盛世长安

玉谋不轨 第909章 盛世长安

作者:扬了你奶瓶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31 05:05:43 来源:88小说

从小我就知道,我娘亲跟旁人不一样。

她偶尔会说一些奇怪的话,别人听不太懂,也畏于身份,不便多问。

我是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每当她说奇怪的话时,我非要揪着她问个明白不可。

她往往要耗费好大力气,才能给我讲明白,就算讲不明白,也会通过各种手段让我明白,不过她从未有过不耐烦。

只不过她的耐心仅限于对我,寰晢和爹爹,其他人可就没有了。

娘亲刚登基那些年,无视一些地方的贫困饥荒,反而征收大量劳役开渠修路。

她要开的渠,修的路,不是一座城两座城,而是半壁江山。

她提出这个政策时,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觉得她异想天开,不切实际。

修建西戎和西北之间的路,是为了两地文明融合,为了贩卖茶叶丝绸,购买烈马牛羊。

可顾玉现在在大禹舆图上画的一条条路,却是通往穷乡僻壤,那里的人,连饭都吃不饱,怎么会消耗人力修路呢?

但是她一意孤行,连爹爹都劝不住,与她吵了几次架。

娘亲颇费了一番口舌,才让爹爹明白开渠修路的重要性,也让我记住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无论旱路和水路。

爹爹妥协了,又费了一番周折,将这项政策推向天下。

果不其然,无视百姓疾苦,开渠修路的做法惹得百官反对,民怨沸腾。

天下人骂了她好多年,甚至说她是昏君妖后,她都充耳不闻。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种谩骂声逐渐变了。

唔...大概是在六七年后吧,形势发生了惊天逆转。

开渠之后,北方遇见旱灾,有了取水灌溉的途径,南方遇见水灾,也有了泄洪的渠道。

修路之后,难以耕耘的山间百姓,可以带着山货走向山外集市,换购粮食,山外的一些商人,也可入山中采集山货。

在全国大兴土木前,质疑百姓都吃不饱,哪儿来精力开渠修路的人也都闭上了嘴。

因为开渠修路征来的徭役,都给予了并不微薄的报酬,甚至比他们守着田地攒下来的钱更多。

虽然政策推行中,遇见不少官员贪污**,欺上瞒下,可一旦被发现,便会处以极刑,很大程度上震慑住了那些贪官污吏。

娘亲还在全国上下设置了监察处,专门听取民声,解决民事,监察百官。

昏君妖后逐渐成为仁君圣后。

宸晰与有幸焉。

可是娘亲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她时常懊悔不已,说要是早知道自己会穿越,就该学理科的,最不济,也该在大学时学个农学专业,好歹能培育出一些高产作物。

我知道,让娘亲懊悔不已的事情,一定是很可惜的事情。

这次我刨根问底,娘亲却是答不上来,因为她自己对理科和农学就是一知半解的。

等我再大一点儿,娘亲和爹爹也会轮流放下政务,陪我和哥哥游山玩水。

有一次,我们去了富庶的江南。

正值农忙,田野里农人挥汗如雨,辛勤劳作。

娘亲问我和哥哥:“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时间太长,我记不清哥哥说的什么了,但我说的是:“我看到了百姓富足,国泰民安。”

二圣临朝后,大禹朝迅速走向了繁荣昌盛,天灾**和饥荒的事情都少之又少。

天下无不歌颂太平盛世。

我纵观史书,也是这样以为的。

可是娘亲摇摇头:“我看到了愚昧困顿。”

我不理解,为什么是愚昧困顿呢?

百姓丰衣足食,不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吗?

娘亲语重心长道:“现在百姓的富足只是物质上的富足,他们辛勤劳作,换得一个温饱,固然是好事。”

“可他们的精神,依然停留在原点。世世代代,生在这片土地,长在这片土地,最后埋在这片土地。”

我依然不解:“这不是很好吗?”

娘亲道:“这很好,又很不好。好的一点在于他们遇见了明君贤臣,不好的一点在于,他们若是遇见昏君奸臣,天灾**,只有仰天痛哭的份。”

“愚民教育的确可以稳固江山,可是这个江山稳固,是无数人受苦受难,固步自封换来的。”

我问道:“娘亲,那该怎么办呢?”

娘亲看着田野道:“兴教化,育人才,改进工具。”

“寰晢,宸晰,这些是你们这一代人要做的事。”

我明白,娘亲为了大禹江山,付出了自己的一生,换来了百姓生活上的富足。

我十五岁那年,被册封为皇太女。

虽然册封的过程受到了一些阻碍,可比起皇奶奶和娘亲登基,依然轻松许多。

一来爹爹和娘亲有足够的能力帮我扫清障碍,扶持我入住东宫。

二来现在的大禹,思想开放,男女尊卑被极大削弱。

三来...

八岁那年我经历天花,如脱胎换骨,凤凰涅盘,心志更为坚毅。

我不再急躁冲动,哥哥也不再迟钝犹疑,但比起哥哥的怀柔稳重,我更为强势果敢。

十岁随着爹爹和娘亲入朝观政,十三岁参政,我从未输于他。

当爹爹和娘亲把两个字放在我和面前,要我们要什么封号时,我果断拿了那个“明”字,哥哥拿了那个“贤”字。

明君贤臣。

我被封为皇太女,他被封为贤王。

我们兄妹关系很好,并没有旁人所想的,为了皇位争得死去活来。

册封当天,我敲响他的房门,坦然问他,是否心有不甘?

毕竟他也很优秀,许多人都说,应该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他若是真的要跟我争,就凭他是皇子,我天然就棋差一招。

他只是温柔一笑,让我不要多想。

我不能不多想。

我并非害怕他跟我争皇位,而是害怕我们兄妹二人的感情不复从前。

哥哥笑着说:“我可不想在想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被一群人喷着口水怼。”

他揉了揉我的头,宠溺一笑:“跟你一个人吵架我都吵不赢,何况满朝文武?”

我跟他一起笑了起来。

是啊,哥哥性格温和,哪里应付得来咄咄逼人的文武百官?

后来,我荣登大宝,哥哥辅佐我十年后,不顾我的阻拦,乘上了巨大的远航船,驶向更加辽远的天地。

在我漫长的担忧中,哥哥将许多年前娘亲口中所说的,能养活更多人的高产农作物带了回来。

这终于让我想起来,我们在江南时,娘亲问我们看到了什么,原来哥哥说的是看到了他们如此辛苦,却只能混个温饱。

娘亲对哥哥说,或许在遥远的海外,有更加高产的农作物。

我记住了“兴教化,育人才,改进工具”,而哥哥记住了“海外有高产农作物”。

他说海上风浪很大,遇见的危险多不胜数,可每当生死一线,他都想着,他的妹妹还在等他。

这个念头支撑着他劈风斩浪,把舵弄潮,也要回家。

爹爹和娘亲在晚年没有哥哥那么多的精力折腾,只是在大禹各地游历,写下所见所闻。

我坐在凤座上,从他们笔下领略了大好河山,盛世长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