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玉谋不轨 > 第840章 女学出事了

玉谋不轨 第840章 女学出事了

作者:扬了你奶瓶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31 05:05:43 来源:88小说

时光匆匆,转眼过去四年。

皇宫中,张蓉脚下生风,一脸严肃地登上台阶,来到勤政殿前。

殿外的小福子看到她来,便上前笑着道:“张随侍,先歇口气,女帝、太子和顾丞相正在内议事呢。”

张蓉愁眉不展,问道:“他们进去多久了?”

勤政殿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但凡女帝、太子和顾丞相三人议事,所有宫人便都要退下,除非事情十万火急,否则所有人都不能靠近殿门。

小福子回头看了一眼:“刚进去没多久,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出来,您是有什么急事?”

此事说急也不急,说不急又实在骇人听闻,张蓉在外等了一会儿,还是忍耐不了,对小福子道:“劳公公替我通传一声。”

小福子心知这是出了大事,便快步走了上去,在距离殿门五步远的地方,小心通传道:“禀女帝,张随侍求见。”

女帝还未开口,景君泽率先道:“让她进来吧。”

顾玉也暗自松了一口气。

她跟君泽私底下在一起这么多年,一直未孕,女帝难免着急。

三年前甚至召来信得过的御医,来为顾玉诊脉,这一诊自然就诊出了顾玉身子受过大寒,不易有孕的事实。

但是当问及为何身体受了大寒时,景君泽站在顾玉身前,替她进行了解释。

“时间比较久了,但是娘您应该还记得,剌帝在时,顾玉曾为云太嫔翻案,冒死在奉天殿外跪雪,直到宫门下钥前,方才离开。”

景君泽这么一说,过往的回忆便纷纷涌上心头。

当初若无顾玉,女帝的亲娘云太嫔至今还背着淫秽后宫的骂名。

此话一出,女帝催促他们两人生孩子的话便堵在喉咙里,说不出来。

当时太后也在,听了这话,脸色有些不好。

景君泽知道太后在云太嫔之事上有心结,直接道:“太后当时还在五台山,不知当日的凶险,与花锦城有关。”看书喇

听到“花锦城”三个字,太后心头一跳。

景君泽继续道:“我也是后来花了许多力气才查到的,花锦城当时与废后徐氏合作,为了让顾玉冻死在风雪里,便给废后徐氏用了催产药。”

“废后徐氏当天发动,剌帝因为担心废后徐氏生产,便将顾玉忘在一边,顾玉就是那天受了大寒,险些没挺过去,就业落下了病根。”

这话出来,不仅是女帝,就连太后都心头一沉。

世事皆有因果,顾玉如今难以有孕,源于为女帝的亲娘翻案,这是恩。

又因太后当初的心腹设计而受难,这是亏欠。

于情于理,顾玉现在难以受孕,都跟女帝和太后脱不了干系。

从那之后,女帝几乎不再催促顾玉和景君泽要孩子,最多也只是让御医为顾玉调养身子。

只是今日松阳有孕的消息传进宫,让女帝再度着急起来。

不仅是松阳,玄芝都生下二胎了,可顾玉身子调理这么久,依然迟迟不见动静。

还有朝臣的催促,京都兴起的流言蜚语,都让女帝愁上心头,今日便没忍住念叨了几句。

女帝一念叨,顾玉还未有所反应,景君泽便一个头两个大。

他不是不想和顾玉有个孩子,只是孩子的事情要看顾玉的身子,更要看与孩子的机缘。

好在女帝说了没多久,张蓉就在外面求见,让景君泽和顾玉暂时得以解脱。

张蓉一脸严肃进来,对三人行了礼:“臣拜见女帝、太子、顾丞相。”

张蓉做事向来知分寸,如今打扰三人谈话,定是有急事要说。

女帝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张蓉眉头紧锁,紧张道:“回女帝,女学出事了。”

这四年里,女帝治理天下的同时,也通过鼓励寡妇二嫁、取缔贞节牌坊、禁止吃绝户、严禁杀害女婴等方式,想方设法打破世人对女子的桎梏。

女学便是最近推行的一大政策,旨在帮助女子读书。

女学开办之初,根本无人问津,甚至被民间妖魔化。

“女子无才便是德”流传太久,也被误解太久,上至高门大户,下至平民百姓,都觉得女子就该在闺阁绣花,相夫教子,读书打仗都是男人要做的事情。

世家贵女根本不愁没书读,家中自会请教养嬷嬷和女先生。

农门贫女能活下来都很不容易,稍微大一点儿,就要在灶台和织机前忙碌,和父兄一起下地干活,等及笄后,便早早出嫁,换得一点儿聘礼,在夫家继续操劳。

市井民女要么辛苦做工补贴家用,要么囿于闺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将女德女戒刻在骨子里。

女学创办以来,入学者寥寥无几,且流言蜚语不断。

甚至一些入了学的女子,被指责不安分不检点后,灰心丧气选择退学。

女学一度成为京都的笑话。

在京都尚且如此,更别说以后在全国推广的效果了。

无奈之下,女帝和顾玉只能效仿松阳成立的娘子军,以钱财诱人。

凡是愿意入学的女子,女学便奖励二两银子,要求女子最少要在女学内待三年,若日后成绩好,还会有额外的奖赏。

这一年里,进入女学的女子可以回家,也可以食宿在女学。

二两银子看似不多,却是一些贫家女靠着耕地织布,辛苦几年都赚不来的,而且女学还管吃饱饭,省下家中口粮。

政策一出来,就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贫寒人家纷纷将家中幼女送来,年龄都不大,十岁以下居多。

他们打着让自己的女儿去女学待个三年,三年后出来,可以帮家里再干几年活,或者将其早早嫁出去的主意。

如此人财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很残酷,也很现实。

而女帝和顾玉最开始的设想是,等三年后,女子若愿意继续待在女学,便可以留下。若不愿意,也可放其归家。

读过书的女子,哪怕最终还要回归家庭,也和目不识丁时大有不同。

初期虽然投入多一些,但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下来,女子读书的风气便可盛行开来。

想法是好的,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出了大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