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玉谋不轨 > 第636章 杜伯父从未与我说过这些

玉谋不轨 第636章 杜伯父从未与我说过这些

作者:扬了你奶瓶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31 05:05:43 来源:88小说

顾玉道:“印呢?阿芹,先前你暗示我印章有问题,又是指什么?”

阿芹擦了擦眼泪,看了杜庞一眼。

杜庞对顾玉道:“顾钦差稍候片刻,下官去取一件东西。”

顾玉点点头,让他离开。

屋子里只剩下阿芹和顾玉二人,一时安静下来,只有阿芹小声地啜泣。

顾玉道:“你装疯卖傻多年,就没被人怀疑过吗?”

阿芹点点头道:“这府里便有郑都督安插的眼线,我的贴身侍女就是眼线之一,所以我始终不敢松懈分毫,除了杜太守,再没人知道我是装疯的。”

顾玉道:“之前他冒着得罪我的风险,也要把你从我院子里带走,又为了救你,举整个雍州的兵力来岩阴山上救我。恐怕那个侍女早已把你们的一举一动传给郑都督了。”

阿芹擦泪的手一顿,有些凄惶道:“杜伯父在军饷被抢之后,立刻令人八百里加急往京都递信,此番便引起郑都督不满与怀疑。所以我们才会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朝廷派下来的钦差身上,也就是您身上。”

顾玉轻笑一声,道:“所以你们看到我与王家联系,觉得我与王丞相是一派的,才会迫不及待地要借山匪之手杀了我,再次引起朝廷重视,让朝廷再派人来?”

阿芹攥着帕子,脸色不自然道:“是。”

说句实话,直到现在,她也无法完全相信顾玉。

可她和杜太守已经无路可退了,只能放手一搏。

顾玉喃喃自语道:“郑都督,王丞相。”

顾玉看着阿芹道:“我看杜太守对你极好。”

阿芹认真道:“杜伯父与我父亲是至交好友,我父亲死时,他心有愧疚,待我如亲生女儿一般,教我知事明理。”

顾玉犹豫了一下,还是道:“这些话我原本不想说的,但你与杜太守感情深厚,我觉得还是得提前告诉你。”

阿芹有些疑惑,道:“什么?”

顾玉看了一眼金碧辉煌的太守府,道:“哪怕杜太守这些年一心为了雍州百姓着想,不得不与那些官员虚与委蛇。但是他既然能在西北安稳七年,或多或少也参与过西北烂事。这不是一句被逼无奈就能抹除的。”

“再加上官匪勾结的罪名,西北官场察觉到他的背叛,也会拼死拉他下水。所以你要有个心理准备,西北变天之时,也是杜太守获罪之日。”

阿芹脸色果然变得煞白,磕磕绊绊问道:“他会怎么样?”

顾玉道:“轻则摘下乌纱帽,重则人头落地。”

阿芹顿时瘫坐在地,道:“杜伯父从未与我说过这些。”

顾玉亦是眼神复杂。

说句实话,一开始她对杜庞的观感并不好,只觉是个油滑之人。

但是在雍州渐渐接触下来,才明白凡事不能以貌取人。

杜太守在官场这么久,不可能不知道,他走出这一步的下场。

可他依然跟焦齐走上了同一条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阿芹膝行到顾玉面前,哀求道:“顾钦差,您救救杜伯父,杜伯父虽然掺和了许多西北事,但他的初衷是好的。您要是能救他,我给您当牛做马。”

顾玉道:“一些事情一旦沾染上了,就再也洗不掉了。一句‘初衷好’,是难以掩盖造成的结果的。你父亲,最开始不也是初衷好,为了帮助雍州的军户,结果让整个西北的军户陷入穷困。我知道杜庞付出颇多,在虎狼环视的西北,将雍州治理成这样极不容易。但是在圣上看来,他隐忍七年,还和掺和其中,怕是不会轻易放过。”

阿芹掩面痛哭起来,道:“可是顾钦差,为了黎民百姓,孤直之人寸步难行,圆滑之人又穷途末路,究竟怎么做,才能保全自身,又兼济天下。”

从前跟在父亲身边,阿芹看得出父亲的举步维艰。后来跟在杜太守身边,阿芹也看出了杜太守的小心翼翼。

她以为他们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可是乌云还未散去,就被顾玉告知,杜伯父可能会因此丧命,让她怎能不悲痛。

顾玉想说些什么,又闭上了嘴,眼底也透露出迷茫。

因为她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真要按照律法,那么她女扮男装袭爵,豢养私兵,给圣上下药,桩桩件件,那个不是杀头的死罪。

这天底下哪儿有公平可言,

阿芹哽咽道:“莫非身在其位,舍了苍生,才能有所圆满吗?”cascoo

顾玉当即道:“不!若身在其位之人袖手旁观,那些不在其位之人又当如何自处。”

顾玉不知该怎么回答她,杜庞拿着一个盒子走了进来。

看到阿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紧张问道:“发生了何事!”

阿芹泪眼婆娑地看着杜庞,道:“伯父,顾钦差说,就算扳倒了郑都督,整顿了西北官场,您也会获罪。”

杜庞身子有一瞬的僵硬,看了一眼顾玉,似乎在责怪顾玉为何要告诉阿芹。

阿芹看到杜庞的反应,有些崩溃道:“你明明说过,像你这样油滑机敏之人,可以左右逢源,为什么还是这样的结果!”

阿芹痛苦不已,却找不到一个答案。

顾玉也无法回答。

杜庞却是乐呵一笑,用疼爱的目光看着阿芹,道:“对与错本就难分难解,但求问心无愧罢了。”

顾玉看着杜庞,握紧了椅子的把手。

或许在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之时,唯一能做的,便是问心无愧。

顾玉对杜庞道:“我会竭力为你陈情。”

杜庞笑道:“多谢顾钦差。说句实在的,下官佩服焦齐怀揣为民之心,不惧强权,虽有遗憾,但至死都清清白白。可下官是个贪生怕死之徒,否则也不会打着治理雍州的借口,蛰伏七年。”

“眼看着西北一日不如一日,下官知道,再苟且下去,整个西北都得玩完,所以才在阿芹的催促下鼓起勇气,借着军饷的东风,将消息传去京都。”

“若顾钦差为下官陈情,让下官侥幸保住这条命,下官必定结草衔环以报。可尽人事,听天命。就算最后不能留下这条命,下官与那些人同流合污许久,也是罪有应得。”

大概是为了安抚阿芹不安的情绪,刚刚还惶恐的杜庞,竭力变现自己的平和,哪怕他拿着盒子的手还有些颤抖。

顾玉轻笑一声,道:“好,咱们尽人事,听天命。”

顾玉把目光投向杜庞手上的盒子。

杜庞连忙把盒子打开,呈到顾玉面前。

里面装着一枚雍州太守印,一本空白盖有太守印的书册,还有一本写着军饷的书册。

顾玉道:“这是何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