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玉谋不轨 > 第557章 这担子太痛

玉谋不轨 第557章 这担子太痛

作者:扬了你奶瓶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31 05:05:43 来源:88小说

绍无极能把老镇国公的衣冠带回来,就说明他们是碰过面的。

可到了最后,邸报上只有一句:老镇国公于落日关阵亡。

君泽悲痛不已,呼吸都在颤抖。

英雄从不惧怕死亡,可是死在自己誓死保护的人手里,实在过于残忍。

杀老镇国公之人,是绍无极。

下令杀老镇国公之人,是圣上,他的亲舅舅。

谜团解开,顾玉种种奇怪的行为也就有了原因。

为什么圣上重用顾玉,顾玉却要对圣上下毒。

为什么绍无极曾带老镇国公的衣冠回京,顾玉却对绍无极憎恨不已。

为什么明明与他情愫暗生,顾玉却要装作冷心冷情的样子,拒他于千里之外。

为什么顾玉始终不肯对他坦白,直到他决定站在二叔这边对付圣上,她才勉强松了口。

寒冬腊月,他被推入冰冷刺骨的神女湖中,痛不欲生的岂止他一人。

关言曾查过,顾玉袭爵那天,在顾家祠堂枯守了一整夜。

分明是志得意满,前途无量的年岁,却要承担如此沉重的家族仇恨。

数万顾家军的冤屈,全都压在了顾玉一个人肩头。

她默默背起这座大山,在浑浊的世道中踽踽独行。

她也该是鲜衣怒马,恣意放歌的少年郎,却只能跪在仇人面前奴颜媚骨,强颜欢笑。

君泽知道,顾玉向来能忍。

可这担子太痛。

他呢?

本该站在顾玉身边一起承担,却一次又一次在顾玉伤痕累累的心上再扎刀子。

顾玉夹在爱情和仇恨之间,哀毁骨立。

他冷眼旁观,怪她咎由自取。

他就是个混账。

君泽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内伤未愈的身子,在极大的悔恨下摇摇欲坠,眼中带了湿意。

关言连忙扶住他,紧张道:“王爷!”

君泽脸色苍白,用力抓住关言的胳膊,道:“去查,当年八万顾家精锐精锐都死在了落日关,但其他地方还有戍守的顾家军,你去把曾经顾家军都查出来,看看在伍的还有多少。”

老镇国公顾钧益死后,顾家只剩满门妇孺,未随顾钧益前往落日关的顾家军群龙无首,被重新收编到各个武官手下。

落到绍无极手下的顾家军最多,不过上次顾玉从狱中出来,京都的五千余顾家军都回到了顾家。

可外面还有无数。

他要把这些顾家军还给顾家。

关言道:“二十,多年了。”

君泽闭上眼睛,他何尝不知道二十多年了,在伍的顾家军只怕寥寥无几,就是有,也都成了老兵。

可顾家军曾经多么威名赫赫,顾家军的军旗飘扬之处,敌人无不丧胆。

顾家军不该就这么黯淡落幕。

哪怕所剩无几,哪怕不堪重用,也要想办法让他们回家。

让他们在有生之年,目睹顾玉如何重振顾家军。

顾玉不是顾钧益的儿子,而是顾钧益的女儿,凭借单薄的身躯,从未堕了老镇国公的威名。

君泽坚定道:“那也要查。”

关言道:“是。”

君泽将关言刚刚写的纸张放入炉火中销毁。

纸张瞬间灰飞烟灭,可那些沉重的过往,却不会随时间的消失而被人淡忘。

君泽站起身来,他要去见顾玉。

他心中翻涌着波涛般的情绪,迫不及待要去见顾玉。

关言又将他拦了下来,道:“还有,一事,很,很重要。”

君泽道:“什么事?”

关言再次提笔。

“我一路向北到达落日关,发现各地将士疏于练武,懒散戍守,军户争相改农户,甚至在军营开垦荒田种地。此情况在北地屡见不鲜。”

君泽不由大骇,道:“荒唐!虽然西戎二十多年未曾叩边,但江南叛乱不过三年,他们为何疏于练武,懒散戍守?而且军户享有军饷,地位颇高,为何争相改为农户?”

关言眉头紧皱,继续写下:

“各地军饷亏空,已成大患,军饷到军户手里,十不存一,军户唯有在军营开荒种田,艰难度日。北地安定已久,各地县令鼓动军户改农户,前三年免除赋税,退伍之人繁多。”

“此情况越往西北偏远地区,越是恶劣,军户减少,官兵不作为,城外土匪猖獗,城内恶霸遍地。”

君泽不由紧张起来。

京都是天下最繁华的地方,他又是皇亲贵胄。

正如顾玉所说,他站得太高了,高到看不到底层的苦难。

若非君泽想让关言去落日关调查,他也不会知道北地的情况竟然恶劣至此。

朝中军饷的确年年亏空,尤其是经历了江南叛乱,前两年的旱情之后。

就连世家养兵马,亦要靠本家来补给,这也是世家疯狂兼并圈地的原因之一。

君家亦是如此。

君泽没想到,北地的情况已经严峻到这种地步。

据他所知,虽然军饷亏空,但户部年年都会拨下来。

哪怕不够分量,也足以让军户维持最基础的生活,万万不该到军户变农户来度日的地步。

君泽道:“长此以往,若西戎再起战事,大禹朝危矣。”

西戎俯首称臣太久了,久到大家都忘了曾经的西戎人有多凶残,忘了他们在边关是怎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落日关一役让西戎元气大伤,但是他们休养生息二十多年,绝不是表面上那般顺从。

可西戎人蓄势待发,大禹人却安于现状。

若等到西戎人卷土重来那一天,再去发现,原来大禹朝的军户都悄无声息地变成了农户,军营里戍守的将士,都忙着种地自给,就为时已晚了。

军饷亏空到这种地步,水面之下,又牵连到了多少利益。

君泽出了一身冷汗,幸好关言跑了这么一遭。

君泽将手放在关言肩膀上,由衷道:“你辛苦了,此事还要再查,往深了查。”

户部拨下的军饷是如何被一层层盘剥,以至于到军户手里十不存一。

各地县衙为何鼓动军户变农户,该发给军户的军饷都去了哪里。

军饷的问题若不解决,大禹朝迟早会被蛀空了。

关言一脸凝重点点头。

两件大事,让君泽心里难以平静。

关言离开后,君泽便一路前往镇国公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