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王妃嫁到之喜气满堂 > 第148章

王妃嫁到之喜气满堂 第148章

作者:离岸的水手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10:39:41 来源:爱上中文

“那你——”顾镜辞涩涩开口,“你什么时候走?”

霍寻道:“后日就集结全军,出发。”

顾镜辞眉心突突的跳了几下,她总觉得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闻言,顾镜辞低眉顺眼,婉声道:“那,我明晚在府上备好酒菜为你送行。”

霍寻闻言一惊,旋即温柔的笑了笑,像是得了糖的孩子一般笑道:“好。”

顾镜辞自然是知道霍寻喜欢吃什么,这些年来,那些他爱的,要说忘记也是不可能的。她自己下厨做了那些菜,把所有酒菜端上桌子后,诗意将她的长发重新梳顺,编了个发髻。

诗意笑道:“小姐,今晚可是个好时候呢。”

顾镜辞一顿,怒道:“又胡说什么?什么好时候不好时候?”

“小姐错怪了,”诗意哀怨道:“奴婢说的是今个儿可是七夕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乞巧节,可不是个好日子么?”

顾镜辞一叹,摆了摆手:“七夕又如何?我早已不是小姑娘了,讲究这些做什么?”

“这话说的就不对了。”远远地就有声音闯进来,诗意眸中闪过一丝亮光,她忙欣喜地朝着霍寻行了个礼,知趣地退下。

霍寻立在顾镜辞身后,他望着镜子中的两个人,忽然笑着去摸了摸那镜子里顾镜辞的模样,不觉道:“真好。”

他今夜穿了一身石青色长袍,内敛的石青色更衬的人老气沉稳。长身玉立,更似挺拔苍竹。眉眼之间一点落寞若隐若现,他轻声道:“已经很久没有和你一起过节了。”

顾镜辞披散着长发坐在绣凳上,她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接下去,霍寻已经执起梳子沾了些沉香水慢慢地帮她梳起头发来。顾镜辞默不作声地任凭他梳理着长发,他的手掌宽大,轻柔地抚着她的长发,动作十分小心翼翼,生怕扯疼了她。曾经霍寻帮她梳过一次头发,扯得她头发疼了许久。从此以后霍寻对她的头发都是小心翼翼的。

顾镜辞微微扯出一抹笑意,低低道:“走吧,去吃饭。”

“好。”霍寻微微一笑,搀扶着她慢慢站起来。

霍寻坐在她对面,低低叹道:“这些年,沉沉浮浮,你跟着我受了不少的苦。不管怎么说,总归是我对不住你。这杯酒,我敬你。”

顾镜辞站在窗前望着朦朦胧胧的月色,淡淡道:“这一切,都是我们彼此选择过后的结果。又哪里能说是谁对谁错?你没有错,我也没有。我们都把自己当初认为最好的选择选了出来,才有现在的结果。是好是坏,都是我们彼此的选择的结果。”

霍寻端起酒杯,微微有些触动,对着顾镜辞碰了一下,一口尽饮。

霍清婉抱着小丫头轻轻哄着,小丫头很是乖巧,穿着一身干净利落的素锦褙子,头发用丁香色的丝缎绑了个小巧玲珑的发髻。明明才五岁多的小人儿,却是出落得干净而精致,已经隐约可见是个美人胚子。

眼下她正安静地依靠在母亲怀里酣睡,身上却散发着浓浓的药香味。

霍清婉轻轻排哄着女儿,一旁一个穿着灰色衣衫的小童子已经摇摇晃晃地跑出来。小家伙生的浓眉大眼很是灵气,胖乎乎的身子走起来摇摇晃晃,让人随时担心他会一屁股栽倒在地上。

他扯着霍清婉的衣袖,眨眨灵气的大眼睛,奶声奶气道:“母亲……母亲……陪我玩嘛……”

霍清婉摸了摸秦宁的头,一旁的奶娘“哎呦”一声无比惊奇地跑过来,对着霍清婉连忙叩首行礼,嘴里慌慌张张地道:“娘娘恕罪!娘娘恕罪!”

霍清婉温和地看了一眼秦宁,笑着对奶娘说:“带着宁儿出去玩吧。”

她转头对宁儿温柔的说道:“姐姐病了,母亲要照顾姐姐,改日再陪着宁儿玩好不好?宁儿先去和奶娘玩,等下父皇过来了让他陪着你玩好不好?”

小家伙歪着头想了一阵子,用力地点点头:“好。”

霍清婉对着奶娘颔颔首,奶娘会意,旋即对着秦宁连哄带骗抱了出去。

建元二年夏初,靖王上奏朝廷,奏表曰:楚王暴毙,臣寝食难安,悲痛欲绝,楚国乃臣之故国,经数十载放得复国,其中艰难险阻非一日之能言明。今甚不幸,楚王仙逝崩去,楚国之百姓亦六神无主,臣心中甚为不安。臣霍寻再拜皇帝陛下,望陛下以百姓苍生为重,恳许臣代理楚国之事。

皇帝听罢,奏旨意曰:“准靖王霍寻代理楚国之事。”

旨意一到,赵志云的军队已经日夜兼程赶往楚都长安。

然在西南边塞,却并不甚安宁。建安王对于爱子陈朗之死至今耿耿于怀,决意倾全国之力报复秦国。越加加紧屡屡叨扰边境。另一方面却在集结军队,西南边陲战争一触即发!

顾铮连忙写了信八百里加急送到徐州给霍寻,请求援兵支援边塞。

这日黄昏,霍寻带着顾镜辞出门纳凉。凉风吹过满湖粉荷碧叶,带来些许如水的清凉。其时见斜阳光映满湖,脉脉如杜鹃泣血,照在湖边双凤夺珠的影壁之上,那斑斓辉煌振翅欲飞的两只凤凰亦见苍劲狰狞之态。

顾镜辞坐在亭子前看着那满湖的荷花,霍寻一边对着一旁的军卫低声吩咐着什么,一边奋笔疾书,似乎在下达什么命令。

过了一会,那军士走了,霍寻松了一口气,踱步到顾镜辞跟前,“怎么了?有心事?”

顾镜辞指着他笑叹道:“有心事的人是你吧,瞧你忙的,是前线出了什么事吗?”

霍寻站在栏杆前吹着晚风,晚风习习吹来,掠过他的衣衫猎猎。夕阳西下,深蓝色的天幕映着他的脸越发阴沉不定:“西南不安定啊,也许就要打仗了。”

“又要打仗了么?”顾镜辞若有所思,低声叹道:“那这次,你可会亲自领兵挂帅吗?”

霍寻“嗯”了一声,转而笑着回头道:“可是舍不得我?西南战事一触即发,那里气候湿热,极其容易生病,我可不敢带着你过去。”

顾镜辞一怔愣,和霍寻对视的瞬间又是一阵尴尬。她笑着摇摇头,撇开目光道:“我只是问问哥哥的现状,他有写信来么?”

霍寻点点头,又摇摇头,道:“都是一些军务汇报,他再西南很忙,建安王不是什么好应付的人。”

“嗯。”顾镜辞随手将自己额前的碎发别到耳后,露出雪白的手腕上一只淡青色的温润晶莹的镯子。

霍寻凝眸望见那镯子,唏嘘叹了一声:“很久以前给你的了,没想到如今你还带着。我以为你早就丢了。”

顾镜辞扑哧一笑,“好好儿的镯子丢了做什么?你也把我想的太小气了。”

霍寻亦对着她笑了笑,他的眉眼纵使还是如昔的模样,却终究还是染上了一抹肃杀,一抹凌厉。顾镜辞抿唇不语,自问道:他们,还是从前的他们么?或许在他眼里,自己的模样,也不如从前那般的美好了吧。

“那你——”顾镜辞涩涩开口,“你什么时候走?”

霍寻道:“后日就集结全军,出发。”

顾镜辞眉心突突的跳了几下,她总觉得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闻言,顾镜辞低眉顺眼,婉声道:“那,我明晚在府上备好酒菜为你送行。”

霍寻闻言一惊,旋即温柔的笑了笑,像是得了糖的孩子一般笑道:“好。”

顾镜辞自然是知道霍寻喜欢吃什么,这些年来,那些他爱的,要说忘记也是不可能的。她自己下厨做了那些菜,把所有酒菜端上桌子后,诗意将她的长发重新梳顺,编了个发髻。

诗意笑道:“小姐,今晚可是个好时候呢。”

顾镜辞一顿,怒道:“又胡说什么?什么好时候不好时候?”

“小姐错怪了,”诗意哀怨道:“奴婢说的是今个儿可是七夕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乞巧节,可不是个好日子么?”

顾镜辞一叹,摆了摆手:“七夕又如何?我早已不是小姑娘了,讲究这些做什么?”

“这话说的就不对了。”远远地就有声音闯进来,诗意眸中闪过一丝亮光,她忙欣喜地朝着霍寻行了个礼,知趣地退下。

霍寻立在顾镜辞身后,他望着镜子中的两个人,忽然笑着去摸了摸那镜子里顾镜辞的模样,不觉道:“真好。”

他今夜穿了一身石青色长袍,内敛的石青色更衬的人老气沉稳。长身玉立,更似挺拔苍竹。眉眼之间一点落寞若隐若现,他轻声道:“已经很久没有和你一起过节了。”

顾镜辞披散着长发坐在绣凳上,她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接下去,霍寻已经执起梳子沾了些沉香水慢慢地帮她梳起头发来。顾镜辞默不作声地任凭他梳理着长发,他的手掌宽大,轻柔地抚着她的长发,动作十分小心翼翼,生怕扯疼了她。曾经霍寻帮她梳过一次头发,扯得她头发疼了许久。从此以后霍寻对她的头发都是小心翼翼的。

顾镜辞微微扯出一抹笑意,低低道:“走吧,去吃饭。”

“好。”霍寻微微一笑,搀扶着她慢慢站起来。

霍寻坐在她对面,低低叹道:“这些年,沉沉浮浮,你跟着我受了不少的苦。不管怎么说,总归是我对不住你。这杯酒,我敬你。”

顾镜辞站在窗前望着朦朦胧胧的月色,淡淡道:“这一切,都是我们彼此选择过后的结果。又哪里能说是谁对谁错?你没有错,我也没有。我们都把自己当初认为最好的选择选了出来,才有现在的结果。是好是坏,都是我们彼此的选择的结果。”

霍寻端起酒杯,微微有些触动,对着顾镜辞碰了一下,一口尽饮。

夜风徐徐,窗外一轮明月当空。飘窗上绣的是暗纹芙蕖,那银线绣的芙蕖格外飘逸通透,栩栩如生。

顾镜辞夹了几筷子菜,索性坦然笑道:“这月亮真好。”

霍寻朝着窗下走去,他定定望着那窗下被罩布笼罩着的古琴,不由得轻抚着那古琴,叹息道:“这架绿绮琴是昔年你的珍爱之物,我归来之时,就顺手把它带来了。”

“昔年曾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结缘,只是真可惜,我终究是没留住你的心。”

顾镜辞哑然失笑,夹着菜一口一口吞咽着米饭。却是味同嚼蜡,连心中也满是苦涩之情。

那些刻骨铭心的画面,那些说过要一生一世的话,那个信誓旦旦眉眼温和的你,又岂是可以轻易忘记的?你,又岂是说放下就可以放下的?若是那么容易就能放下……我们又为何会在这里,做一个无形的囚徒?她斟了一杯酒一饮而尽,唏嘘道:“好端端的提这些做什么?”

霍寻将罩布扯下来,那古琴历经无数岁月沧桑,却依旧古朴透亮,在清亮的月光下透着柔和的光泽。他缓缓坐下,卷起袖子,轻轻拭了拭琴弦。

清脆的琴音从他指间流露而出,流畅如山涧清泉,却又如阳光一般温柔得使人心惊。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顾镜辞知道霍寻会带兵打仗,也会背书用典,只是她从不知道霍寻会弹琴。一时间有些发怔,直到一曲完毕,顾镜辞才恍然笑道:“想不到你还会这个?”

霍寻站起来把袖子放下来,低低笑道:“我会的东西还多着呢,等闲下来了我得好好让你见识见识了。”

顾镜辞道:“《凤求凰》本就是孤本,失传已久,你怎么找到曲调的?”

“从前在家里闲的无聊,就琢磨了一下,自己补了一下调子。”霍寻淡淡道。

顾镜辞点点头,霍寻望了望窗外的月色,道:“不早了,你早些休息,我先回去了。”

她一时有些发怔,许久才缓缓道:“好。路上小心。”

霍寻回头不可思议地望了望顾镜辞,眉心微微抽动了一下,哑声道:“明天,来送送我吧。”

顾镜辞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霍寻已经夺门而出。

顾镜辞点点头,霍寻望了望窗外的月色,道:“不早了,你早些休息,我先回去了。”

她一时有些发怔,许久才缓缓道:“好。路上小心。”

霍寻回头不可思议地望了望顾镜辞,眉心微微抽动了一下,哑声道:“明天,来送送我吧。”

顾镜辞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霍寻已经夺门而出。

————

顾镜辞醒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睡在了桌子边上。

酒菜依旧在,她却是头脑一阵阵发昏,许是昨晚喝的太多了,此刻仍有些头疼。她扶着桌子慢慢站起来,夏日早上的风仍是清凉的,吹得她脑袋一阵阵发涨。

诗意推开门,惊了一下:“小姐……您怎么……”她欲言又止,忙吩咐一旁的侍女打来热水。诗意小心翼翼地扶着顾镜辞坐到床边,惋惜道;“昨夜我敲着王爷出去,遥遥看见他的身影,以为您和他一起走了呢,怎想到……”

顾镜辞嗤笑一声,不予置评。诗意忙奉上一杯茶水,关心道:“小姐可有哪里不舒服吗?要不要请御医聊瞧一瞧?”

她摇摇头,仔细思量一会,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刚刚出口,她才发现自己嗓子哑的几乎不能发声。

诗意答道:“已经是辰时了。”

“辰时了么……”顾镜辞想了想,急急道:“王爷什么时候走?”

诗意想了想,摇首道:“这个……奴婢也不知道,怎么了,小姐……”

顾镜辞正在沉思,远处已经有低沉有力的号角声传来,那是军队集结出发的号角。紧接着就是一阵刺人耳膜的马蹄声。她来不及多想,夺门而出冲到街上。

长长的军队似乎排不到尽头了,街上早已被空出来,两边站满了前去送行的百姓,一时之间人潮涌动。顾镜辞只得拼了命地往前跑,她脑中回荡着那句略带哀伤的话,“明天,你来送送我吧。”

她觉得自己仿佛立在另一个空间,眼前能看见的,只有他一个孤寂的背影,只有他一个略带落寞的眼神。

我一直想告诉你,我们之间,早就没有什么阻碍。

在我决定回来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你是我这辈子最爱的人,是我的天,我的地,我的一切。

这样彼此折磨下去,真的没有意思。我在耗,在折磨你,可同时不也是在折磨自己的内心么?

这一路的荆棘满怀,这一路的风风雨雨,沉沉浮浮,我们都一起过来了,又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再耗下去,不肯原谅彼此的理由?

她一直朝着前方奔跑,然而这队伍却好像是没有尽头一样,前面熙熙攘攘的百姓让她不得不停下来,连声说着抱歉。大家也纷纷注目着这个披头散发的女子。

也不知道跑了多久,直到她望见那血红色的帅旗,帅旗下斗大的一个“霍”字,直直戳痛了她的心。

她的脚步慢了下来,跟着那缓缓前行的队伍慢慢走着。

她的目光,跟着那帅旗下骑着高头骏马的男子。他一直埋着头,似乎在沉思一般。身后血红色的战袍猎猎飞扬,在烈日之下,寒甲耀眼无比,散发出逼人的寒气。

就这么一直,直到到了城门口。霍寻立住马,似有意似无意地朝着顾镜辞的方向扫了一眼。他目光稍稍一凝滞,旋即往身后看去。

顾镜辞鼓足了勇气,嘴里那句“霍郎”却终究是没有叫出口。

霍寻往身后城中街巷的深处望了望,低低叹息一声,似乎是在等待什么。

岳钧低声道:“王上为何不走?”

“嗯?”霍寻眉间有深深的忧虑,旋即自嘲地笑笑,一挥马鞭,大喝道:“走——”

血红色的战袍随风飘扬,霍寻策马扬鞭,跃出城中。顾镜辞的心揪在一起,沉默的望着他渐渐汇入天尽头的景色之中,再难分辨……

意外总是来得这样子突然,便教人猝不及防。

譬如边关的战事,未等霍寻赶到建安王就提前发动进攻。顾铮未有准备,苦苦支撑,损失惨重。霍寻大怒,不惜一切代价夺回阵地。这是建元二年的六月份。

譬如霍寻到来边关之际,在京城中,正有人布置着一局大棋……

建元二年七月,秦国皇帝秦烨称霍寻谋逆,设计楚王,实为大不逆之举。并且列举霍寻十大罪状,意欲讨伐霍寻。

建元二年七月初,秦国皇帝秦烨率中路军,大将军傅越率西路军,骁将军徐进率东路军,三军合击霍寻势力范围。当是时,三军合计五十余万人,霍寻余部守军十万。一路三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所到之处无不战无不克。

建元二年八月,河东郡被攻破,河东郡守自尽。

建元二年九月初,淮南郡克,淮南郡守率众投降。

战报一份份摊在顾镜辞面前,这些战报都是她从现任徐州令纪信那里拿到的。一条条朱笔写着的“告急”二字尤为刺眼,局势一下子紧张起来,现在三军还在淮南郡修整,谁也不知道他们下一处会打到哪里。

没有人知道皇帝秦烨为什么突然翻脸,也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皇帝有这么多军队可供使用。甚至有人觉得这是谣言,直到……直到那些东西无比真实的摆在他们面前,直到兵临城下,那把刀架在他们面前,他们才恍然大悟过来。

楚国到处人心惶惶。所有人的希望,都在霍寻身上。

这个曾经战无不克的战神一般的人物,他能不能力挽狂澜?

顾镜辞轻轻问道:“赵将军那边有没有消息了?”

纪信叫来身边的斥候仔细问了一遍,轻声答道:“回夫人,求援的信,属下早在十天前就已经发出去了,只是……只是赵将军还没有回信……属下想,可能是赵将军在等王上的意思吧。”

顾镜辞眉头紧蹙,她缓缓摇头,脸色一片惨白,心中最不愿想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吗?她重重地叹了口气,最后一丝期望,最终还是幻灭了。

看来,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你看啊,靠别人都是靠不住的,我们要靠的,只有自己。”顾镜辞似是无意,对纪信缓缓道。

纪信一怔,愕然道:“夫人……夫人说什么?”

顾镜辞摇摇头,提笔写了一封信递给纪信:“去吧,把这封信送给赵将军,一定要亲手送到他手里才行。”

纪信疑惑地望着顾镜辞,顾镜辞低低道:“咱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为王爷回来援助多争取一点时间。多争取一点时间,就少一个人死去,我们也就多了一份活下来的希望。”

纪信恨恨道:“王上在前线被建安王拖住也许就是皇帝搞的鬼!王上千辛万苦把他扶上王位,到头来他却要赶尽杀绝!这真是无情最是帝王家啊!”

无情最是帝王家?

顾镜辞不禁苦笑,摆了摆手,“去吧,把城里的士兵好好集结一下,好歹,此时是再不能松懈了。”

“是!”纪信应声退下。

顾镜辞独坐在屋子里,静静地想着。赵志云啊赵志云,你当真是如霍郎所料那样,反了他吗?究竟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值得你去投靠别人,来设计自己多年来的兄弟?

她眸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若真如此,若真如此,却也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

不一会儿,诗意的声音在外面响起:“小姐,奴婢带着阿绣姑娘来了。”

顾镜辞默默地喝了口茶,淡然道:“进来吧。”

阿绣跟在诗意身后,她似乎也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如同一只受惊的小猫一般,还在瑟瑟发抖着。当初顾镜辞要求阿绣留下来,阿绣虽然有些不情愿,却也没有多想,到了如今,她似乎也是明白了什么。

顾镜辞眯着眼睛打量着阿绣,不由得微微笑道:“好了,诗意你先出去,我有事情和阿绣姑娘说。”

阿绣闻言也不敢多嘴,她望着顾镜辞含笑的脸庞,却宛若看见了什么恐怖的东西似得,把头压得低低的,一句话也不敢说。

顾镜辞把身边的朱笔画着的战报递给她,“来,看看吧。”

阿绣仍是低着头,怯怯地接过战报,小心翼翼地翻阅起来。

顾镜辞却是自顾自云淡风轻地说道:“出了这样的事情,论是谁也是不好受的。眼下王上被建安王纠缠在西南边塞,皇上却集结三路大军,共计五十余万人直逼徐州。这时候啊,阿绣。”她陡然握住阿绣的手,吓得她连连后退。

顾镜辞微笑着握紧她的手,逼视着她一字一字道:“阿绣,你听,外面有孩子的笑声,又姑娘的歌声,还有夫子的读书声,可是这些都会成为幻影,因为马上,这一切都会消失!”

阿绣咬着唇,眼泪已经是大滴大滴地往下掉。

顾镜辞莞尔,用手帕轻轻帮她擦去眼泪:“你知道吗?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拖住他们。我们现在没有兵,唯一的兵,留在了长安。写给赵志云的求援书已经发出去十日了,从徐州,道长安,就算是走路,十日也足够了。可是他没有回话,他一句话都没有回,你猜猜看,这是为什么?“

不一会儿,诗意的声音就在外面响起:“小姐,奴婢带着阿绣姑娘来了。”

顾镜辞默默地喝了口茶,淡然挥挥手道:“进来吧。”

阿绣跟在诗意身后,她似乎也是听到了什么风声似得,如同一只受惊的小猫一般,浑身瑟瑟发抖着。当初顾镜辞要求阿绣留下来,阿绣虽然有些不情愿,却也没有多想,到了如今,她也算是似乎也是明白了什么。

顾镜辞眯着眼睛打量着阿绣,不由得点点头连声叫“好”,平白吓着阿绣出了一身冷汗。她=顾镜辞微微笑道:“好了,诗意你先出去,我有事情和阿绣姑娘说。”

阿绣闻言也不敢多嘴,她望着顾镜辞含笑的脸庞,却宛若看见了什么恐怖的东西似得,把头压得低低的,一句话也不敢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