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千古长安客 > 第一章 奇幻蜀梦

千古长安客 第一章 奇幻蜀梦

作者:二哲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05:18:38 来源:88小说

蛮古洪荒,四极废,九州裂,蜀山现。

千年寿域、十万大山,璇霄丹阙,钟灵毓秀,仙人上居:蜀山。

经年,云雾缭绕仙境,山峦迂回起伏、灵气袭人,仙鹤群飞,云海飞卷奔腾,紫日当头、月悬苍穹、星海飞驰、金风玉露、云蒸霞蔚。

千百年来,蜀山道场成为了无数修仙者在此修行炼丹之地。

上古时期炎帝神农蜀山尝百草,号称上古第一毒王,周穆王西巡昆仑山求取不死药,始皇大帝派方士卢生和徐福寻访海外仙山求取灵丹仙药,汉武大帝相信术士李少君炼制长生药,唐太宗一心安排袁天罡和李淳风求取金石丹药。

不死药成为了历代帝王追求长生大道。

从方士、术士、采药师、分药师、毒王、毒后、毒神、毒仙、炼药师、炼丹师、帝国御用白银大药师,帝国御用白银药神、帝国御用白银药王、帝国御用白银药皇、帝国御用黄金大丹神、帝国御用黄金大丹王、帝国御用黄金大丹皇、帝国御前金丹药师等,从此诞生了一代代炼药师,他们属于至高无上的药宗,受命于九天之下,万人之上皇帝陛下。

大唐帝国、开元盛世。

蜀山万千群山中有个修道山,山中有个湖,湖中有座道观,道观里有一个老道士和一个小道士。

青羊宫的老君殿前,小道士李白,面若秋月,横眉刀裁,目似秋水,一袭白衣,瘦弱身躯侧卧在蒲团上,右手撑着脑袋,有滋有味地摇头晃脑道:“玉炉烧炼延年药,真道行修益寿丹,呼来吸去息由吾,性空心灭本无着,寂照本欢忘幻我,为见生前体自然,铅汞交接神丹就,乾坤明原系羣仙”。

…..

大殿外面站立着一人,青衣飘飘,左手持拂尘,右手捋了捋胡须,来人正是李白师傅紫林道人,倏然一笑自言道:“徒儿,看来你今天这功课做得还算认真,想必日后定能成为一个顶级炼药师”,刚要转身临走之时,忽然李白转过身来手捧一本泛黄古籍《山海经》。

紫林道人摇了摇头很是生气,步履徐徐地进的大殿,李白还是专心地看书,紫林道人连叫了三声还是毫无反应,不得已只能甩出拂尘,厉色道:“你这几天丹经道术还是没有好好用心修炼,长此以往只会别无所长,何时才能会成为帝国御前金丹药师,看来为师只能罚你去思过崖面壁三个月”。

李白听到师傅生气之言,忙起身恭敬道:“师傅,徒儿知错了,我以后会努力成为一代帝国御前金丹药师”。

“你父亲让你上山学艺,可你不仅辜负了你父亲的临走之言,更是辜负了为师的一片好心,天天钻研《山海经》,看来这修道炼丹之术你也以后不用学了,好好在思过崖想清楚了再下山来”。

李白自知有错在先,当场也不敢反驳,有气无力地回道:“谨遵师命,徒儿这就去思过崖面壁”。

同时将《山海经》急忙塞进胸膛间,鞠了一躬后匆匆出的老君殿。

紫林道人叹息道:“好徒儿,为师希望你在思过崖能好好反省,也不枉为师的一番良苦用心”。

清风徐来,阳光明媚。

出了青羊宫后李白身负三尺长剑踏上去往思过崖之路,途中需要穿过黑竹林。

正行走间,无数竹叶飘飘洒洒落下,李白抬手仰头望去,一缕阳光顺着竹叶间空隙投下,在一棵树梢攀爬着一只白乎乎东西,身体缓缓地蠕动,突然顺着竹竿快速下来,临近处又一竹竿响动起来,大风骤起,竹树上两个东西狭路相逢,一争高下。

李白毫不犹豫的取出随身携带《山海经》仔细查阅一番,书上记载道:山有九折坂,出狛,狛似熊而黑白驳,亦食铜铁也,遂叫食铁兽。

李白惊呼道:“食铁兽,这真是异常凶猛的走兽”。定睛细看,的确如书上记载一样,巨掌如墨眼似碳,其余之处雪白透亮,四肢钢爪利如刀剑,口生獠牙,不由地心生胆寒。

只见那两只食铁兽相遇,擎起身子,吼声如雷,刺出利爪,相互攻击,獠牙不停地撕咬。

一瞬间,两只食铁兽洁白皮毛变得血淋淋的,鲜血染红了整个爪子,但两只食铁兽仍旧继续厮打在一起。

势均力敌之际,在斜坡处,两只食铁兽利爪相互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顺着山坡滚下去,最后毫无半点踪影,只是传来无尽地惨烈地嘶吼声,一直响彻在整个黑竹林间。

李白这才放下心来,朝前小心地探去,地上有一滩血迹非常显眼,猛地倒吸一口凉气很是后怕,再看向山坡下,一条血痕消失在山坡尽头。

正当全神贯注山坡下方向之时,突然一声嚎叫打破周围静谧,李白登时凝神屏息,顺手将背上长剑急急的拔出,又是一声弱弱的嚎叫,双手紧握长剑心有余悸的寻声而去,在一个竹树后面是一只白绒绒的小食铁兽正在无助地挣扎嚎叫。

李白这才放下戒备之心,收起长剑,自言道:“原来是一只小食铁兽”。

慢慢地靠近其身旁,仔细端详这小食铁兽,看其出生已有十几个月,肉球大小般,浑身上下柔软无骨,通体泛白,牙齿还未长全,爪子软绵绵的,总是叫嚣不止,一个转身,朝后倒去,很是惹人怜爱,不由地窃笑一声。

正当聚精会神关注于小食铁兽之时,突然肩头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拍了拍,瞬间被其吓得魂飞天外,心跳也停止跳动,气息凝聚在胸膛内,整个人惊怔木讷在原地。

“你待在这干什么?还不快去思过崖面壁”。

蓦然。

听到一阵熟悉的声音,李白这才安下心来,长舒了一口大气,好笑道:“原来是师傅您啊,刚才真是快吓死我了”。

“你以为师傅是鬼啊,大白天你也不想想还能见鬼了”。

“不是师傅,是刚才……”。

李白刚要继续诉说,却不料被其打断道:“什么都不要说了,立马上思过崖,不准耽搁”。

李白见师傅生气,即刻转身抱起小食铁兽急匆匆的奔赴思过崖。

又是一声长长地哀叹,紫林道人:“何时你能长大成人,如此贪玩下去只会一事无成”。

出了黑竹林后,李白不敢停歇片刻,一路之上,虽然手里抱着小食铁兽,但是步履快如疾风。

到了思过崖后,弓形洞门,洞内只有简陋地石床、石桌、石凳等,放下包袱后,李白将小食铁兽放在石床上,仔仔细细地端详,圆鼓鼓地脑门,圆圆地黑眼睛,圆圆地小耳朵,像球一样圆圆的,李白忽想起食铁兽这个名字很是惧怕,灵机一动,自言道:“在这思过崖得待满三个月,以后由你陪着我,我也不会孤单寂寞,看你圆鼓鼓的,以后就叫你小圆宝了”。

“小圆宝”。

李白简单收拾好后就平躺在石床上,无聊之际,随手掏出《山海经》继续读起来,不经意间还是翻到关于食铁兽一页,心中无意间还是想起白天一幕,不由自主的摇了摇头,再看了看小圆宝,闭上眼便昏昏欲睡过去。

夜深人静,甜甜的进入梦乡,两只食铁兽不停地攻击,当看到自己后急匆匆的撕咬来,直逼自己的右手。倍感一阵疼痛从手上传来,李白急忙挺身而起,只见小圆宝正在啃食自己的右手,惊吓的自己出了一身冷汗,额头豆大的汗珠缓缓滴落。

此刻天已大亮了,李白擦拭额头汗珠,这才想起小圆宝估计是饿了,二话不说,背上长剑直奔黑竹林,砍了一些苍翠嫩绿的竹子给其喂食。

几天下来,小圆宝已能自由奔跑,在思过崖四处乱跑,李白每次都是费了好大力气才将其抓回思过崖。

这一天,小圆宝顺着思过崖后山跑去,眼前是一条悬崖峭壁,体形瘦小的小圆宝快速爬过峭壁,只有李白身负长剑,双手贴着石壁万分小心地彳亍前进。

一股凉风骤起,吹的浑身寒凉如水。

过了陡峭石壁后,早已不见小圆宝踪影,李白谨慎地前行,抽出身上长剑,朝着前面黑糊糊的石洞内走去。

七彩石云洞。

顿见山洞内五光十色,缤彩纷呈,洞顶之上悬挂无数石剑巨柱,正中央是一汪清泉,水面上有一艘木舟,小圆宝上蹿下跳,玩的不亦说乎。

小舟缓缓地飘到李白跟前,纵身一跃,小舟忽然加快旋转,水面暴涨,整个七彩石云洞天旋地转。

等到再次睁开眼睛之时,又是另外一个世界,蓝天白云,一顷碧野,百花争妍。

小圆宝早已在花丛中追蜂戏蝶,李白起身一瞬间,花丛中一只雪白色麋鹿驮着一人走来,一缕轻纱遮掩面目,满头银发,柳腰纤细,一袭白色劲装,与麋鹿浑然天成于一体。

白衣女飘身而下,谦谦有礼道:“青莲童子,你终于来白银谷看我了,我在这等了你一千年”。

不等李白反应过来,一个深情地拥抱,死死地将其拥揽入怀,李白不解但是拥抱间,那柔软无骨的身子紧贴在一起甚是亲切,一股淡淡地花香扑鼻而来,恍惚间,心变得骚动万分,从未有过的悸动。

良久。

白衣女不舍地分开,李白刚要开口追问,不料却被其用玉手堵住。

“青莲童子,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到了你就知道了”。

闻言后,李白早已魂不守舍,身不由己的听其安排。

麋鹿驮载着二人驰骋在白银谷,耳畔疾风簌簌,樱花烂漫,草长莺飞。

远处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可参天的古树,李白惊讶的目瞪口呆。垂天伞状,定睛细看是一棵千年的珙桐树,上面白色的鸽子花开的正浓,银光灿灿,似有香兰馥郁。

大风骤起。

白色的鸽子花漫空飘飘洒洒,道旁落叶,风微鸟栖,万虫叫嚣。

李白大吃一惊道:“果真是一棵苍老珙桐树”。

麋鹿奔跑至珙桐树后,慢慢地停下来了。

纵身一跃的李白下来后,看了一眼来人,再看向那颗高大的珙桐树,直逼苍穹。

白衣女笑道:“青莲童子,请”。

李白不惑为何其称呼自己为青莲童子,二人不疾不徐地朝着珙桐树方向走去,顿见树下落满了一层厚厚地鸽子花,最显眼莫过于一把凤鸣琴。

白衣女有礼道:“青莲童子,我愿抚琴一曲,你可否愿意舞剑一支?”

怔了怔片刻,李白呼之欲出道:“乐意之至”。

白衣女弯腰盘膝端坐,身前摆放着正是那一把凤鸣古琴。

有风轻送,珙桐树上的白色鸽子花洋洋洒洒,飘落至大树周遭。

树下一男子,一身白衣飘飘,纤尘不染,衣袂扬起,手持长剑,白色的鸽子花轻轻地滴落肩头。

琴声响起,舞剑轻扬,白衣女双目一直凝视着前面之人,静静地沉浸在琴剑合璧的曼妙中。

鸽子花洒落在剑尖,李白又是回身一转,一行行鸽子花伴随剑风轻扬,琴声不绝,萦绕在整个白银谷中。

琴声毕。

时值夕阳西下,整个珙桐树上涂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古铜色。

白衣女步履翩翩地走近,李白浅浅一笑,望向其深深地双眸,不知从何问起,更不知当下作何。

“青莲童子,你的疑惑且听我为你慢慢道来”。

“青莲童子?”李白淡淡地重复一遍。

“青莲童子,这里是白银谷,昔年九天之上,广寒仙宫镇守白兔仙灵玉如雪,只因打碎宫主贴身饰物通灵宝玉,遂此将其囚禁在广寒仙宫黑暗之山,千年不得换人形,忍受寒冰刺骨之痛,时有老君炼丹童子青莲赠送一枚金丹,使其脱却原身,化为人形,仅修成个女体,但仍旧终日囚禁于黑暗之山,不料此事败露,广寒宫主与老君对此事甚是恼怒,将二人直接打入红尘凡间,下世为人,终生不得相见,奈何我苦苦求情,愿受轮回之苦,已历经九世孽缘,但你救命之恩未尝,此次相遇,已是第十世酬报曾经大恩,而你就是青莲童子”。

……

李白怔了怔,目光注视着玉如雪,对其所说完全一无所知。

“青莲童子”,玉如雪深情道。

“我……”。

“容我片刻思虑”,李白深思道。

不等反应过来,玉如雪凑近跟前,隔着轻纱吻在其脸颊上,李白顿觉脸上传来阵阵火烧,钉在原地无法动弹。

玉如雪:“九世孽缘,风月波澜,今生偿还赠丹之恩”。

话毕,玉如雪右手抬起解下面纱一瞬间,飓风骤起,鸽子花漫天飞舞,遮挡住其身影,若隐若现的消失在珙桐树前。

等到李白伸手去追逐触摸其时,才发觉自己还是在石床之上,而且自己根本未曾离开石洞半步。

“原来又是一场奇怪的梦,看来以后这《山海经》还是要少看,不然每天真的会胡思乱想”。

又看了看石床上的小圆宝,还是静静地躺在自己的右手前,再看了看自己的手背,一道血印惊现,隐约间透着一股诡异。

李白以为是被小圆宝挠破了,急忙用手去擦拭上面的血迹,可是一连几下还是未曾清理干净,那血迹还是无法擦拭掉,紧接着一道赤血红光闪现过手背,好似莲花一样的图腾烙在手背上,凝望着红莲图腾,一时不知如何以对。

小圆宝翻了个身,睁开惺忪迷离睡眼看向李白,自怨自艾道:“主人,你什么时候可以给我多弄一些嫩绿竹笋吃”。

李白语噎了,以为是自己幻听了,使劲摇晃了一下头部,再看向小圆宝,又隐隐地听到,主人你赶紧给我去弄吃的。

李白急忙地追问:“小圆宝,是你刚才说主人你赶紧给我去弄吃的吗?”

小圆宝瞪大了漆黑的双眼,紧盯着自己的主人,四目久久地不曾转动。

又是一阵怨声载道,这次是从李白口中发出,失色道:“我会不会是《山海经》看多了,耳朵出现幻听了”。

在思过崖不敢逗留片刻的李白,健步如飞的跑下山来。

一路之上,飞禽走兽,络绎不绝。

黄鹂鸟讥笑道:“你看那人是不是疯了,跑得那么快,比我飞的还要快”。

老山羊正色道:“我看那孩子肯定有什么急事”。

野猪:“那不是紫林道人徒弟李白,真是好久都没见人了”。

大黄牛:“你们快看他的手背上是什么东西?”

所有动物挺身翘首盼望,顿见李白右手背上闪过一道红光。

站在树上猴子不解道:“老牛,你可知道那是什么?”

老牛:“红莲图腾”。

“红莲图腾是什么?”

大黄牛摇了摇头,而后失落道:“红莲图腾与道教密不可分”。

……

到了青羊宫后,直奔老君殿内,只见紫林道人正盘膝端坐在蒲团之上,看到神色慌张的李白,分外地生气道:“为何去了思过崖这么久?五个月了才回来,你还知不知道有我这个师傅……”。

不及说完,李白惊呼道:“五个月?”

看到其惊诧表情,紫林道人指了指外面,正色道:“你难道没有看见外面树上叶子都黄了”。

“可师傅我只在思过崖待了五天,怎么会这样,我会不会是……”。

话刚过半,李白怔了一下,话锋急转道:“师傅你看看我的手背上是什么东西,现在我耳朵出现了严重幻听”。

“《山海经》乃是道门一派**,不是一般人所能去参悟的,你不听为师之言,苦了自己”。

紫林道人边说着边看向其手背上,一道显眼红色莲花,猛地睁大双眼抓紧其手,惊讶道:“道祖红莲图腾”。

“师傅,什么是道祖红莲图腾?”

“相传太上老祖当年骑着青牛出了函谷关后,这道祖青莲图腾也跟着消失千年了,只有道祖嫡传一脉才会有此图腾,而且带有红莲图腾的人是所有道庭之尊,难道你是道祖一脉?”

突然紫林道人应声跪地,李白也不知这是作何,忙将其搀扶起,不惑道:“师傅,你这是作何,怎可跪拜徒儿?”

“徒儿,我只知道这红莲图腾是道祖一脉,天下道庭之人遇见如同见到道祖本人亲临,不可怠慢”。

摇了摇头的李白虽然不知所以,但是明白这红莲图腾在师傅心中地位,不免愈发的好奇。

“师傅,这究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不知道,我更不知道我手上为什么会有这,我……”。

“徒儿不必惊慌,要想弄清楚这些,只有去问问你的父亲,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我父亲”。

“他吗?”

紫林道人点了点头,两人一前一后的出了青羊宫,李白耳畔一直传来飞禽走兽的吵闹鸣叫。

李白:“师傅,我能听见虫子们说话”。

紫林道人:“闻万物之声,听天地之音,得世间大道,绝非常人,唯有道祖一脉”。

李白虽然听的云里雾绕,但是明白其中深意,两人加快步履行走在山间。

夜色渐暗,微风扶起。

在一颗大槐树前,突然李白大叫道:“师傅,你快看那棵树上有一个红衣女人上吊了”。

紫林道人定睛细看,树上什么也没有,只有一股冷风凉飕飕的迎面袭来,甚是冷意连连。

李白:“师傅我看见她还在朝着我笑,你赶紧快看……”。

不敢耽搁的紫林道人开了天眼后,脸色骤变,厉声道:“果真是一只吊死鬼,而且怨气极重”。

李白:“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难道为师还怕他不成”,两人走过树下,那股冷风愈发的冰冷渗人,李白虽然惊出了一身冷汗,但是有自己师傅在身旁,所有担心也变得无足轻重。

临走远之际,李白好奇地回头看去,树上红衣女转头诡异地一抹阴笑,吓得李白掉头紧跟着师傅脚步。

下山之后,来到清源城中,直至李白家前,一眼望去就是富贵的官宦人家。

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里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

李白激动道:“终于到家了”。一说完就大喊大叫的跑向院子内。

“爹,我回来了”。

……

一路之上,李白轻车熟路的来回不停地奔跑呼喊。

不一会儿,从客厅走出一人,青衣徐徐,面色沉重,此人正是李白父亲,更是清源城县令,但是看到自己的儿子叫喊声,登时喜不自胜。

李白:“爹,我回来了”。

李大人爽朗地笑道:“儿子,你怎么突然回来了,事先也不提前通知一声”。

同时紫林道人迎上前来,李县令见状,忙客气道:“见过道长,快快里面有请”。

紫林道人回礼道:“李大人先请”。

两人一前一后的进的大厅,落座后李大人询问:“我儿修道不满五年不准下山,不知道长此次为何让其下山来,难道他没有修道天分吗?”

“不是李大人,此子天赋极高,但是在修道过程中出现点意外,不知为何他的手臂上有种图腾,此来目的正是希望大人解惑一二”。

李白附和道:“爹,我的耳朵最近总是出现幻听和看到常人看不见东西,这究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李县令闻言后,顿了顿,僵住的身子不曾动弹,就连眼神也变得无神。

紫林道人一眼看穿其心思,明白其心知肚明一切,只是不愿表露而已,但是这其中具体隐情就不得而知了。

李白再次催促道:“爹,我现在不仅能听见飞禽走兽说话之声还能看见鬼魂,你难道就真的一无所知吗”。

……

李县令陡然回过神来,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和紫林道人,突然起身朝着门口走去,四下张望后,将门紧紧地关闭,客厅内就只剩三人。

对李县令举动紫林道人很是诧异,更加明白这其中必然隐藏着惊天大秘密。

坐下后的李大人正色道:“道长,实不相瞒,我是西天昆仑仙境大雪山之人,家住亿万大山之中,先祖乃是道祖嫡系一脉,只因我不愿待在大雪山才会离家出走流浪中原各地”。

“你是西天昆仑仙境大雪山上的亿万大山之人,那你不就是与太上道祖同根同源”,紫林道人惊讶道。

李大人:“我就是太上道祖的第十七代传人”。边说着边伸出右手,顿见手背上有着和儿子一样的红莲图腾,李白急忙凑上跟前,同样伸出自己的右手,相互对比,果真是一模一样。

父子二人面面相觑,紫林道人猛地双膝跪地,父子二人登时满脸的震惊,急忙将其搀扶起。

李县令解释道:“道长,之前我也想告知于你,但是明白我们的身份对于道家影响,为了减少不必要麻烦,只能隐瞒,但终究还是瞒得了一时”。

李白不解道:“难道我出现的幻听是因为道祖红莲图腾吗?”

点了点头的李县令重视道:“身为道祖一脉拥有着超人的洞察力,可以聆听到万物之声,能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为父也可以听见乾坤之音,但都装作熟视无睹”。

“这是为何?”李白追问。

“因为这会给我们引来许多麻烦,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我只能隐姓埋名在这清源城,以后对任何人也不要提起这件事情,更不能将听到任何事情告知于别人,不然会大祸临头,望你引以为戒不可卖弄自己所听到一切”。

紫林道人见状,这才恍然大悟一切,李县令知晓洞察世间万物,却一心大隐于这小小的清源城中,想必是为了减少不必要麻烦。

李白苦想了片刻,却不知该如何是好,看了看自己的师傅和父亲,满腹疑惑和一脸错愕。

无耐下,最后回屋独自一人休息。

夜色渐深,躺在床上的李白无意间又拿起《山海经》,无知无味看起来,渐渐地那些怪力乱神再次无端入梦。

……

一声鸡鸣,东方露出一条鱼肚白。

李白起床后,正看见自己的师傅紫林道人准备夺门而出,忙迎上前关切道:“师傅,您要上山了吗?”

“山上无人,为师只能先行一步,既然你已无大碍,我也就放心了”。

“师傅,让徒儿送你一程”。

紫林道人没有说话,两人一前一后的行进,出了清源城后,再次又来到大槐树下依稀送别。

李白望了望师傅背影一句话也没有多说,紫林道人更是一言不发,最后消失在大山路上的尽头。

正在苦思惆怅之际,眼前的大槐树异常熟悉,猛地回想起昨晚所见所闻,顿时木讷地一动不动,整个人被死死地钉在原地。

又是一只大手拍在自己的肩头,李白被吓得惊颤万千,小心地回头看来,正是自己的父亲,不由地舒了一口气,但还是惊魂未定,毕竟眼前的大槐树更是匪夷所思,迷雾重重。

李白:“爹,昨天晚上我在这大槐树上看见一个红衣女人上吊”。

“儿子,爹知道,而且我也知道她为何上吊而死,可我却无能为力”。

“爹,她是怎么死的?”

顿了顿的李县令哀叹一声,然后呼之欲出道:“其实她在这已经死了很多年,只因未曾沉冤昭雪,所以冤魂停留在这大槐树上”。

“那父亲为何不出面帮助她沉冤昭雪,身为一方父母官,难道就不能为民做主了吗”。

“可她是已死之人,我如何能替他平反,更何况事已多年,谁又敢为鬼魂伸冤”。

“难道你就忍心看着一个人死的不明不白吗,过了这么多年化为鬼魂还是不能安息,你真的忍心吗”。

此话一出,大槐树狂风急骤,似乎是听懂了李白之言。

“多谢公子”,从大槐树处传来一阵弱弱的声音。

李大人不以为然,唯有李白浑身不舒服,可还是鼓起勇气继续追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只有将树上三尺白绫割断,我就能逃离大槐树”。

李白回道:“我这就救你逃离大槐树”。边说着边就要动手上树,举目眺望,一条雪白的三尺白绫在风中飘舞,仿佛一双手在呼唤自己一样。

高可参天大槐树巍然屹立,李白三两下朝着树上白绫方向爬去,使劲扯下那一段白绫,顺手一丢,随风而去,不觉间已是无影无踪。

就在白绫消失一瞬间,大槐树突然摇风摆柳不停地甩动,整个大树瞬间连根拔起,树身枝干急急的扭动,好似长出无数大手一样,朝着李白死死地抓去。

李白父亲眼疾手快飞身而起,擎起双臂撑开接住坠落儿子,关心道:“小心”。一说完放下儿子,右手指着大槐树生气道:“树精,我劝你还是好自为之,不然我定将你化为灰烬”。

一连阵阵讥笑之声从大槐树处传播开来,“好自为之,就凭你也想跟我斗,你一个凡夫俗子拿什么跟我斗,我已在人间历练千年还真没怕过谁,今天我就让你见识一下我的厉害”。

一说完,树精藤蔓挥动,无数虬藤疾驰朝着父子二人蜂拥而来。

李白大喊道:“爹,小心”。

莫不作声的李县令面不改色,冷哼一声道:“要怪就怪你自不量力”。

一瞬间,李大人手背上红莲图腾闪过一道红光,右手紧握成拳,拳风刚劲勇猛,有力劈华山之势,横眉一挑,嘶吼道:“破”。

树精瞬间疯狂涌来的藤蔓被打的支离破碎,而树身光秃秃地就剩一点儿枝干,李大人走近跟前,一本正经道:“树精,你不是我的对手,今日你千年道行已被我毁,暂且放你一条生路,望你好自为之”。

此刻树精才发觉李大人右手背上的红莲图腾,一切都明白了,曾经就耳闻过道祖一脉厉害之处,今日有幸遇见,果真是绝非虚言。

树精弱弱道:“多谢手下留情,我定当痛改前非”。

之后大槐树又恢复之前的安静,只不过树身上别无长物,**裸地站在漫天冷风之中。

同时从远处跑来一物,李大人一眼看出惊色道:“食铁怪兽”。

李白激动道:“是小圆宝回来了”。

小圆宝四足疾驰而来直奔李白身边,将小圆宝抱起一瞬间,顿见李大人眼色闪过一道寒光,顿时面露喜色的李白变成一脸的苦色。

之后父子二人朝着清源城走去,临别大槐树之时,李白回眸瞥向山头,一个熟悉的身影静静地注视着自己,正是自己的师傅。

紫林道人叹息道:“徒儿,你虽是道祖一脉,但是必须历经重重磨难方能修成大道,成为万中无一的得道高人,这就是你父亲为何一直隐姓埋名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看来你以后定要受尽世间万千磨难”。之后紫林道人回到青羊宫中,从此不出山门半步。

到家之后,父子二人对立而坐,李大人正视道:“你现在明白父亲为何不愿出手救人,当年父亲知道自己是道祖一脉后,也是遇到许多千奇百怪事情,历经种种磨难看透人间百态,从此装聋作哑,不敢施展自己的神力,你想想今天所遇,前是撞鬼,后是树精,现在又有这怪兽,这一连串事情难道你就不觉得奇怪吗”。

李白站在原地若有所思,虽然明白父亲良苦用心,但是见死不救自己又于心何忍,更何况是一个冤死鬼魂,岂有不救之理。

“爹,我不后悔,就算是付出性命为代价,我也会义无反顾的出手,纵然是死我也不惧,但是见死不救绝非侠义所为,恕儿不能听从父亲大人之言”。李白坚定道。

“儿子,爹当时和你一样,义无反顾的去追寻自己的道,不成想半途而废,唉,世间大道万千,既然你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大道为父也绝不阻拦,以后有何困惑自可向为父请教,我们身为道祖一脉必须经历千重万劫,谁也不能逃离,为父也是如此,现如今才会落得如此下场,望你好好守护心中的道”,半说间又是一声长长地叹息。

“爹,你之前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一直不愿搭理世间之事,难道这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还是?”

挥了挥手的李县令起身看向门外,厚重的背影装满了无数的心酸和悲恸,只能静静地独自一人承受,可现在看到儿子也要承受无尽的苦难,不免有些失落和难过,却又不能挑明,毕竟道祖一脉因道而生,为道而死,一辈子都在参悟三千大道。

夜凉如水,窗明净几。

站在花园里的李白静静地发呆,有风轻松,幽幽小径漫长些许。

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

一抹点点银白灵动的荧光,在草丛中漂浮,蓝莹莹的精灵神火,像是天上洒下点点的繁天星斗,朦胧幽暗,化为一缕人影。

李白惊叹道:“你是谁?”

“公子,今日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只此化为萤火神光来与公子相见,我就是那大槐树上的魂魄,我本是黑夜萤火小精灵,只因被树精束缚其身无法逃走,多亏公子仗义出手相救,树精一共囚困无数的精灵和女人的魂魄,要不是公子挺身而出,恐怕我们一辈子都会被囚困于树精魔掌下,现在我特来感谢公子一番恩情”。

李白笑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萤火精灵闻言后,手臂划过一个圆圈,紧接着在李白周遭显现出一道光圈,一条蓝色轻纱缠绕其身旁。

耳畔温热的光愈发的强烈,李白挺了挺身子,强笑道:“你快停下来”。

萤火精灵窃笑道:“公子”。

眨眼间,眼前显现出萤火精灵的身影,李白有些举足无措,目光也游移不定,忙搪塞道:“夜深了,我要回屋睡觉了”。

话音未落,李白火急火燎的直奔漆黑屋内,不时屋内又亮起来了,李白起身看去,屋内正中间仍是萤火精灵,不悦道:“你怎么一直阴魂不散,早知道我就不救你了”。

此话一出,萤火精灵脸色一沉,站在原地失去原来的蓝莹莹的光芒,化身蓝灵萤火钻进桌上一盏琉璃灯内。

李白更不知作何,无耐地起身来到桌前,两眼呆呆地凝望着琉璃盏,有气无力道:“小精灵,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想告诉你,你现在已经自由了,无须再跟着我”。

灯亮了。

“你被树精囚禁了千年,你若再是跟着我,岂不受制于人,何必如此呢”。

灯未亮,只是李白身后突然站着一人,细若蚊蝇道:“我心甘情愿的跟着公子”。

“可是我喜欢无拘无束,不喜欢别人一直跟着我,你还是走吧”。

萤火小精灵恳求道:“公子,请留下我吧,我绝不打扰你,只愿夜晚化作一盏灯火照亮公子的周围,只要能陪伴在公子身旁,就算是死我也无怨无悔”。

“你”。

李白沉思万千,又看了看眼前的琉璃盏,苦色道:“既然如此,那我也别无办法,只要你愿意离开,我绝不强留……”。

“多谢公子”,萤火小精灵激动不已。

良久。

面无表情地李白询问:“我该如何称呼你?”

“我是萤火一族小精灵属于光”。

苦思一圈的李白灵机一动道:“那我以后就叫你光子”。

“光子”。

“萤火光子”。

……

萤火小精灵笑道:“光子也好”。

“光子,你现在回到灯内,我要上床睡觉,莫要打扰”。

光子连连点头。

李白见其回到灯内,这才一步三回头的上床,临睡觉前,那盏琉璃盏分外地明亮,将整个屋子照的如同白昼一样,直至天亮。

第二天天还未亮,李大人就推门而进,看到桌上明晃晃的琉璃盏,一眼看出其中的古怪,再看向酣睡如泥的李白,顿时暗生闷气,之后一声不吭的夺门而出。

烈日高照,满园金菊绽放,小圆宝穿梭游移,不一会儿,无数金菊尽被摧毁的满目疮痍。

李大人见状气愤至极,即刻吩咐随从将其抓捕扔弃向荒郊野外。

从睡梦中醒来的李白第一时间就是寻找小圆宝,听闻早晨花园金菊被毁事情后,自知是小圆宝所为,立刻夺门而出去寻找其踪影。

光雾山。

迷雾重重,虬藤乱葱,野鬼狐鸣,狼虫虎豹嘶吼如雷,眼前根本无路可走,更看不清周遭的地势,李白亦步亦趋的前进。

“小圆宝”。

“小圆宝,你在哪?”

……

半天毫无一点回应,忽然迷雾下草丛里有什么东西飞速极快的乱窜,李白谨慎地喊道:“小圆宝是你吗?”

猛地一头小野猪飞奔地冲出来,虽然和小圆宝大小一样,但是冲撞力异常地惊人,吓得李白急忙朝后退了数步,再次定睛观看,小野猪怔了怔,看了看李白道:“光雾山杀机四伏他也敢乱闯,真是自寻死路”。

“小猪,我是来找小圆宝的,请不要担心,我没有敌意”。

小野猪瞬间惊了,在其周围环视一圈,冷哼一声道:“难道它能听懂我说话”。

“我能听懂,你不要见怪”。

小野猪回道:“你究竟是什么人,为何能听懂我说话?”

“我能听懂你们说话,具体原因我也不得而知”。

木讷的小野猪凝望着李白,脚下步伐也缓慢些许,冷色道:“我不管你能不能听懂我说话,但是我奉劝你一句,马上离开光雾山,否则你的小命不保”。

说完扭头就离开了,李白感激道:“多谢”,拱了拱手后,又朝着光雾山的深处寻去。

李白走了一段路程,光雾山的迷雾愈来愈大,就连脚下之处也看不真切,现在不知道小圆宝身在何处,心中充满无数的担心,只能听天由命了。

“救命啊”。

闻声后李白瞬间心提到嗓子眼,大雾就像一层厚厚的墙壁,死死地挡住视线,只能心急如焚却无处可寻。

“救命啊”。

站在原地待了半刻,李白仔细聆听寻声,徐徐地朝前走去。

到了跟前才看得真切,周围根本就没有什么人,眼前只有万丈深渊,等到想要原路返回,突然身后被谁推了一把。

啊啊啊啊啊啊!

狂风急骤,乱虬丛生,突然一声鸟叫惊得李白睁眼看去,自己正躺在一只大鸟背上,垂天之翼,振翅翱翔,耳畔疾风簌簌,三两下已是到了悬崖底下,利爪死死地抓住地面平稳地落地,右翅膀倾斜一侧,李白顺滑而下。

大鸟回眸看来,抖动一下翅膀后,“我已经等你很久了”。

“我们认识吗?”李白疑惑道。

“日后你自会明白,一切答案都在前面,你自己一人去寻找”,大鸟仰头指了指前面。

李白随其指示方向看去,一条幽幽狭长的小径,等到再回头看向大鸟之时,它早已无处可寻,只有空中旋转的落叶。

漆黑小径多了些诡异,正当犯愁之际,忽然一抹蓝莹莹亮光,李白大为激动道:“光子”。

“我给你找到了小圆宝”,光子一说完,身后的小圆宝活蹦乱跳的跑出来,直奔李白的身旁。

由于片刻的喜悦打碎峡谷的幽静,瞬间一道苍老的声音从路的尽头传来,不由地心神紊乱,但想起大鸟临走之言,只好继续踏上寻求其中隐藏秘密。

光子:“前面没有危险,我愿意为你照亮大道”。

一说完光子随手划过,一条蓝光瞬间将整个幽径,两边遍布青苔,尽头是一座石门,门上面字体也被藤条遮掩不见踪影,光子又是玉手一挥,那藤条自动移开,上面露出五个醒目大字,蛇形鸟篆:斜月三星锥。

李白虽然不解这斜月三星锥中有何秘密,但肯定诡异莫测,缓缓上前推动石门,一缕尘土飘洒下,一道金光从门内射出,将光子身上蓝芒照耀的不见一丝痕迹。

进的斜月三星锥内,光子在前,李白和小圆宝紧随其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巨大的石像,脸上是一块贴金青铜面具,眉宇间正中露出一道四棱孔洞,幽深而诡异,手握一柄黄金权杖,闪闪发光,上面镌刻着金鱼飞鸟纹理。

在巨石像前面是一棵青铜古树,树的顶端是一个青铜神坛,光子直言道:“这是古蜀王国的青铜神树,最上面的青铜神坛是炼制丹药神器,相传随着万金之国的古蜀王国杜宇大帝一起消失千年,难道这里是他的蜀国王陵”。

李白反问:“万金之国的古蜀王国,为何这面具人头上有三只眼睛?”

光子刚要开口回答,突然眼前巨石像动了一下,小圆宝惊色道:“石像在动”。

话音刚落,巨石像上的面具左右转了一下,光子:“快走”。

刚没走几步,巨石像大笑数声,李白停下脚步,回眸看来,询问:“你到底是谁,为何在此装神弄鬼的故做玄虚?”

“我是万金之国的古蜀国王杜宇”。

“你是杜宇大帝?”

巨石像笑了笑继续开口:“我在这被囚困了千年,何必欺骗尔等”。

“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声长长地哀叹,巨石像上的贴金青铜面具眉宇处忽然射出两道红光,伴随黄金权杖转动一刻,恰好照亮漆黑地石壁,顿见上面出现一行行清晰地字迹,再加上一些奇异图腾。

“数千年以前,万金之国的古蜀王国百姓富饶,沃野千里,一日,天上出现一艘遮天蔽日的圆形飞船,浑身银光粼粼,十道金光同时并现后,突然飞出十只三足黄金太阳神鸟,整个蜀国瞬间赤地千里,不见人烟,河床枯竭,面对这一场千载浩劫,蜀国也是困苦万千”。

光子:“我听光祖提起过,相传古蜀国的十日神话传说,而且蜀国崇拜眼睛图腾,寓意洞穿周天诸事称其为宇宙之眼,现在想想看来是真的”。

“光祖”。

光子点了点头。

李白继续追问:“那最后是如何化解灾难的?”

巨石像哀叹道:“十日传说,铁树开花”。

“何为铁树开花?”

光子:“听光祖说,当时在蜀国一个地方出现了一棵神奇的怪树,它可以为十只三足黄金太阳神鸟筑巢,从此以后十只三足黄金太阳神鸟筑巢扶桑树之上,为了让十只神鸟永久停留树上,不使人间生灵涂炭,蜀国便想出了一个铁树开花须等一万年主意,可是人间灰暗一片,不得已蜀王只能化作杜鹃,日夜鸣叫呼唤,终是感动一只太阳神鸟,却不料蜀王啼血日久,命不久矣,临终之时魂附扶桑树上,昼夜呼唤一只太阳神鸟为古蜀国百姓送去光明”。

巨石像:“光祖所言非虚,其实不光是啼血哀鸣,还有扶桑树承受不了十大神鸟的神力,使得蜀国每几年便发生一次地震,蜀王不得已只能化身于扶桑树之上”。

李白追问:“敢问扶桑树究竟到底在哪?”

巨石像沉默片刻。

光子:“传说扶桑树在九幽黑暗龙渊之底,可以凭借超强的黑暗力量抵抗十只三足黄金太阳神鸟的光明”。

“九幽黑暗龙渊之底?”

不一会儿,巨石像上的金杖动了一下,忽然巨石像前的贴金青铜面具上宇宙之眼和青铜古树上闪过一道光芒,与金杖光芒合并一处,从石洞内的图腾上露出另一方天地。

李白睁大了眼睛,随着洞门越开越大。小心地朝前走去,一棵通天古树映入眼帘,光子飘进树前。举头仰视,高可参天的大树望不到尽头,红彤彤的扶桑树上,周围分外炙热,倍感置身火炉之内,片刻难以停留。

巨石像:“那就是扶桑神树,上面有着十只三足黄金太阳神鸟栖息之地”。

光子:“万金之国,三足黄金太阳神鸟,太阳天巢”。

李白不解道:“什么是万金之国和太阳天巢?”

“相传找到扶桑树就可以得到万金之国宝藏,那是十只三足黄金太阳神鸟身上每日脱落下金翎神羽,日月如梭,扶桑树上就有金翎神羽堆砌的太阳天巢”。

巨石像:“你所言甚是,这扶桑树就是你们一直口中所说的万金之国的太阳天巢,上面是金灿灿的金翎神羽,每一个金乌翎羽都是无价之宝”。

正当此时,扶桑树上的顶端一道强烈的光芒异常地刺眼,巨石像惶恐道:“赶紧退出来”。

大火冲天的扶桑树上射出数道强烈的金光,所过之处火光炎炎,千里焦土。

李白举目眺望那道金光随着扶桑树身飞速地射下来,光子蓝芒一闪,李白瞬间消失逃离了扶桑树下,同时石门也紧紧地关上。

光子质问:“难道刚才就是无极宇宙太阳之光”。

巨石像回道:“的确如此,无极宇宙太阳之光威力无穷,只要人一碰到就会无处遁形化为灰烬”。

话已至此,李白蓦然后怕些许,猛地瞬间灵光一闪,使劲拍了拍脑门激动道:“曾经我在《山海经》中看到,古蜀国有一棵扶桑树上有九只金乌记载,想来今日亲眼见到就是扶桑树了”。

巨石像:“只有我手里的金杖可以控制无极宇宙的太阳之光,而且我脚下的青铜古树就是根据扶桑树制作而成,你们也可以欣赏一下,里面扶桑树只能短暂瞥一眼,若是受到太阳之光伤害,瞬间只会灰飞烟灭”。

闻言后,李白再次后怕的长舒一口气,看着巨石像前的青铜通天古树,走近跟前细细端详才看得清楚,在树枝上有十个金乌天巢,虽然星斑点点,但是分外的金光夺目,越看越痴迷。

光子询问:“敢问刚才在光雾山斜月三星锥外的大鸟与你是关系?”

“那是西天昆仑大雪山守护神鲲鹏,大风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不知此次它为何出现在光雾山斜月三星锥外,真是匪夷所思”。

此话一出,光子转眼看向李白,想来这鲲鹏神鸟定与其有千思万虑关系,具体自己就不得而知了。

巨石像贴金青铜面具上宇宙之眼发出一道金光,瞬间手里的金杖忽然变小成为一支金钗,随即飘至光子跟前。

光子:“为何送我这金杖,这究竟是什么神物?”

“等日后到了西天昆仑大雪山你就会明白它有何用处?”

光子刚要继续追问,突然斜月三星锥洞门打开,一股冷风急骤,瞬间被拒之洞门外。

光子和李白满脸的错愕,再看向洞门只能听见那天地间无尽地啼血哀鸣,同时不远处又是一阵剧烈地惊叫声,放眼望去正是之前去而复返的鲲鹏,垂天之翼蜷缩一团,深邃双眼俯视着整个光雾山,利爪紧抓着大地,回眸看来一瞬间,李白倍感一股似曾相识感觉,却那般清晰又那样的若隐若现,光子在前无所畏惧,李白小心地紧紧跟随。

鲲鹏翅膀一抖,狂风急骤,吹的其纤衣飘飘,遮目挡风,随即翅膀一甩从其脚底忽闪而过,伴随一声尖叫早已飞出九天之外。

夕阳西下。

等到李白再次睁开双眼之时,自己早已平稳地落地,周围毫无半点鲲鹏留下痕迹,只有耳畔弥留一股劲风。

遥望着光雾山,时隐时现的的一棵通天扶桑古树浮现眼前,那璀璨夺目光芒分外地刺眼,随着狂风呼啸而过,迷雾重重,再也没有扶桑古树的半点影子,只有天尽头一片苍茫。

光子:“你该回家了”。

在光雾山走了大半天才赶回清源城中,还未到家就听见一声悠远地长叹。

李大人自责道:“儿子你究竟到底去哪了?”周围侍从也是着急的焦躁不安。

“爹,我回来了”,李白站在屋外直接回道。

情深意切的李大人久久地凝望着门外之人,坐在原位始终未曾动弹半步,一股久别重逢的喜悦和愧疚。

“儿子,你终于回来了”。

“爹,我不就刚出去一日,有什么好担心的”。

刚一说完,整个屋内所有人眼里满是不可思议,上下打量着其身影,李大人见状,挥了挥手,示意周围之人即刻退下。

李白继续道:“爹,这到底是怎么了?”

“儿子,你已经离家一年了”。

李白惊怔道:“爹,你说什么,我已经离家一年了,我不就是昨日才刚刚出门,怎么会有一年多”。

心知肚明的李大人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关切道:“我知道了,你现在应该明白自己每次碰到奇事,只有司空见惯就会不足为怪了,为父希望你早日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瞬间李白恍然大悟,在《山海经》中有明确记载,九幽黑暗龙渊之底,无极宇宙的三足黄金太阳神鸟每次回到太阳天巢即度日如年,现在想来的确如此,看来自己真的应该习惯现在一切,自思过崖一梦后,命运发生了无数波诡云谲的转变,完全超出自己的想象与控制。

李县令重视道:“你现在当务之急应该勤奋读书,早日博取功名,待到金榜题名时也好光宗耀祖”。

刚要反驳的李白突然跟先走来几位随从,李县令继续道:“每日读书时辰不得不少于四个时辰”。

“爹,我不想考取功名,我只想一辈子待在清源城中”。

沉思片刻的李大人正色道:“天下之大,何必待在这小小的清源城,帝都长安繁华昌盛,各国商人来往不绝,你应该踏入长安皇城的金殿之上,更多的去结交五湖四海朋友”。

“爹,你去过帝都长安吗?”

强颜欢笑的李县令道:“我曾经路过长安一次,那里的人穿着华丽,夏有绫罗绸缎,冬有锦帽貂裘,来来往往的西域美女如云,熙熙攘攘的南北商客云集,东西小吃汇聚,文人骚客谈天说地,释道儒等大家齐上终南山传道解惑,可谓是百家争鸣,群英荟萃”。

闻言后,李白眼睛转了转,见其父亲说的如此信誓旦旦,不由地信以为真。

“你要想去长安,只有将琅嬛阁书籍全部倒背如流,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不及说完,李白不耐烦道:“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爹,我知道了”,一边说着,一边无力地夺门而出。

来到琅嬛阁的门口,李白推门一瞬间,汗牛充栋书籍不计其数,倍感整个脑海天昏地暗。

蓦然,伏案而坐,手持一本泛黄古籍,上面写着三个醒目大字:《道德经》,无知无味地阅读。

一连半天还是不能理解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其中深意,随手将其扔在一旁又翻阅起来。

书籍中一小本书籍异常地刺眼,庄子,打开书一刹那,三个大字非常地痴迷:《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鲲。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努尔费,其翼若垂天之云……

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庄子《逍遥游》。尤其是想起光雾山斜月三星锥的鲲鹏,顿时整个脑海满是其身影,乘奔御风,飞入九霄云端。

渐渐地,李白在琅嬛阁书房中无端入梦。

孤身独自站在高耸山崖之上,九天之上,垂天之翼鲲鹏,惊叫一声如雷,双翅一震,流云涌动,飓风急骤,弹指间风云变色。

鲲鹏大翅一伸,直直地停留在悬崖边上,李白纵身一跃恰好落在其背上,追云奔雾,扶摇直上九万里,冲破苍穹。

俯视高山,极目江流,身负三尺长剑,耳畔流风沙沙,时而鲲鹏直上九霄云端,抓起巨翅,犹如身处悬崖峭壁一样,忽而平稳如地,猛然蛟龙入海,面目被风剑击打的痛不欲生。

眼看就要撞击山谷之底,李白大叫数声从睡梦中惊醒。

额头汗珠滚滚,这才觉察早已是被吓得惊出一身冷汗,右手急忙擦拭一下,再看向桌上,正是《逍遥游》与《山海经》中关于鲲鹏记载,不免后怕一丝合上书出门而去。

刚刚出了琅嬛阁,眼前父亲正在舞剑,看到失魂落魄的李白关切道:“陪我一起练会剑,让爹看看你的剑术有没有落下”。

“爹,我的剑术就一直没有超过你,早就没有什么好比试的”。准备扭头就走,不料李县令随手剑尖一挑,剑架上的长剑飞快出鞘,利剑长空飞来。

一个熟悉的动作恰好接住,李白还没反应过来,一个剑挑,随即顺手以剑身挡住。

李县令:“反应够快,就是没有力道”。

“爹,我不是你的对手”。

好笑一声的李县令:“剑术从来都是悟出来的,没有人是一日可以得道修练成无上的剑术”。

话音一落,李县令收回长剑,手腕剑柄一转,身子回马旋转,李白见状游手出剑,却不料还不等剑刺出,一袭剑尖早已抵在自己的脖颈上。

哈哈一笑的李县令:“你的剑术还是不堪一击”。

“爹,看来我真的没有学习剑术的天赋”。

“胡说,我们身为道祖一脉,天赋异于常人,学习天下任何事情,只要有心,加之刻苦用功,再有悟性,任何事情都会迎刃而解,区区剑术不足为虑,为父希望你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眼见为实才会有大彻大悟何为道”。

“道?”

“那爹你悟的道是什么?”

顿了顿的李县令放下长剑,伴随着一声长剑入鞘,没有任何回答,只有一抹厚重的背影,最后消失在琅嬛阁前。

李白不知父亲为何总是无端落寞的愁苦,随后又看了看手里的长剑,轻轻一舞,剑锋破空,时而快如闪电,时而慢如江流入海。

不一会儿,李白放下长剑,又回到了琅嬛阁内,面对着堆砌如山的书籍,再次慢慢地阅读起来,一字一句地品读。

夏商周的《连山》、《归藏》、《易经》神韵无限,诸子百家思想牢记于心,屈原楚辞《招魂》、《九歌》、《天问》、《离骚》等倒背如流,先秦《诗经》融会贯通,汉赋四大家中的《子虚赋》、《河东赋》、《两都赋》、《西京赋》等,以及建安七子的魏晋风骨名作。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尤其是东汉末年四大发明,无一不让李白惊叹连连。

……

春去秋来,日月更迭。

在琅嬛阁中读书李白不知门外岁月,一心痴迷于书中无法自拔。

夜半时分,凉风有信,窗被忽然推开了,窗外白雪皑皑,鹅毛大雪未曾停止。

李白起身离开书桌走到门口,大雪纷飞,苍松翠柏银装素裹,独赏梅花,遇雪殷红,庭院甚是壮美。

随手从屋内取出一柄宝剑,移形换影冲入大雪之中,长剑入鞘,随风舞动,风雪梅花落,剑客腰身旋转,抖落了风雪的锦色秀丽。

光子踏雪寻梅而来,撑一把红色油纸伞,细步盈盈,轻声道:“让我为你轻舞一曲如何?”

李白收剑后,光子撑伞舞动,柳腰扶风,红伞游移,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拂袖弄梅花,玉足点风雪。

霎时间,李白神情怡然自得,痴痴地无法动弹,最后一抹,拂袖一抛,一缕蓝莹莹光芒,犹如天女散花,与红梅白雪交织一团,白里透红,冰火相溶,愣愣地叹为观止。

蓦然回首间,往事不可追也,佳人难再得。白银谷***桐树下的佳人仿佛就在眼前。

热心驱使朝前移去,李白木讷地凝望,双眼未曾转动,呼之欲出道:“你到底是谁?”

面对其突如其来的质问,光子愣在原地,见其面色怔怔也停下来了,李白抬起右手轻轻地抚摸其冰雪般脸颊,一股若隐若现的熟悉和陌生变得若即若离。

光子静站原地不动,洁白脸上显现出微红,好似大雪之下的红梅,在冰雪的流动下,格外地迷人,李白不免多看了几眼。

风雪乱心,梅花定情,红伞牵挂,风花雪月,一吻情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