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聚宝盆中的大明 > 第52章 杨肇基

聚宝盆中的大明 第52章 杨肇基

作者:呓梦痴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0:55 来源:书海阁

报捷文书发出第三日,朝廷发来嘉奖。

西路军文武齐聚张凤翼大帐,跪听行人司左司正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自古帝王平定天下,式赖师武臣力;及海宇宁谧,振旅班师……兹尔张凤翼、马世龙……夙笃忠贞,克摅猷略,宣劳戮力,释朕北顾之忧,厥功懋焉……

兹特遣行人司前往尔处宣谕朕意。张其率所属官兵,劲装北上,慰朕眷注;庶几旦夕觏止,君臣偕乐,朕亦不吝高官显爵。至一应辎重事宜,已饬有司周详安置……

钦此。”

张凤翼带头山呼万岁,满脸喜色接过圣旨。

底下诸人也喜形于色,特别是武将们,纷纷嚷嚷,当场便讨论起事后的封赏。

叶宰当然也高兴了,他独排众议腿来北京,不就是等着升官吗?

看这形式,东虏出关是必然的,所以现在接得是制书,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是升官的敕书了。

关于这圣旨的形制,还是他临来前李唯辅给他科普的。

后世人都知道圣旨,皇帝老儿发的嘛。可想必很多人并不知道圣旨也有制式,绝不可混用。

一般来说,圣旨至少分三种。

视功用不同,分为“诏、制、敕”三种。

“诏”是诏告天下,发给统治范围内所有人看的。相当于后世的正策、法律公告;

“制”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相当于后世正府内的嘉奖令、通报批评等等,老百姓看不到具体的内容;

“敕”有告诫的意思,用在皇帝给官员加官进爵之时,告诫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得骄傲自满、恃宠而骄。相当于组枳部下发的红头文件。

因此在影视剧中,皇帝杀人升官都用“诏曰”,那是瞎杰宝扯。

……

五月十一日,张凤翼领会了崇祯皇帝急切的心情,索性不等后续辎重,搜罗随军物资,仅给各参战军队下发三成,便强令各军起程。

叶宰分到四千余两银子,百多石粗粮,也不计较多与少,下令拔营东行。

川兵仍然打前锋,因为张凤翼相信白杆兵野战打不过东虏也可以结阵自保,以待后援。

不过,光防守不进攻不可持久,张凤翼颇有军略,给白杆兵配上了曹文诏的两千骑兵。

如此一来,有刚有柔,有攻有守,西路军最强的两只拳头都打了出去。

俗话说“人上一万,无边无际。”

川兵、曹兵合计8000人,比一万也少不了多少。

就见黄土路上,尘烟遮天蔽日,拉成了一个长长的阵型,一眼根本望不到头。

大军最前面是曹兵五百余人的马队。他们弓马娴熟,斥候都放到了二三十里外,与白杆兵原先那可怜的斥候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其余一千余骑兵则护卫川兵两翼。

这个时代的官道很窄,并排几人就再容不下马匹驰骋,故骑兵只能下土路同行。

所幸这里的田地均被东虏荼毒,不仅荒芜连片,便是人影也没一个,倒不虞踩踏庄稼被朝中的“汪汪”队找茬。

大军刚出不久,同处中军的叶宰和曹文诏便接到禀报,抓获了十几里外几个在路边窥探的人。

“带上来。”曹文诏不等叶宰说话,抢先发令。

又走几里路,两方汇合。

七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男子被推到叶宰马前。

“是东虏探子?”叶宰奇道。

曹文诏已经听了斥候的预审,满脸戾气回答:“不是,忠义中卫的逃兵。”

“俺们不是逃兵,俺们是被打散了,城外的家没了,又回不去三屯营,只能流落在外。求老爷们开恩!”七个人一听到曹文诏说他们是逃兵,当即磕头不止。

“哼!”曹文诏冷哼道:“敢脱下军服、丢弃兵器便是逃兵,按军法当斩!”

“啊!”七人疯狂磕头,七嘴八舌叫道:“将军,俺们也是没办法啊,东虏四下搜捕,俺们被逼换了农人衣服躲一躲……”

哪料曹文诏完全不为所动,大手上举就要下令斩首。

叶宰却和他有不同的看法,连忙阻止道:“曹将军且慢。这几人如果确系战败,那事后不愿投降东虏也算大节不亏,可饶他们一命。不过……”

他话锋一转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等可入我麾下辎重营做事,以赎其罪。”

然后才笑吟吟看向曹文诏,“曹将军,你看如此处理怎么样?”

曹文诏无所谓,七个人杀就杀了,放也就放了,不如给叶宰一个面子,遂颔首应允。

七人顿时磕头如捣蒜,须臾间全部额头乌青,齐呼:“老爷,您就是我等的活菩萨,这辈子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你的恩情。”

叶宰暗叹口气,挥手让亲兵将他们押了下去。

他之所以要救下他们,其中有恻隐之心发作,也有见猎心喜的原因。

因为这七个人虽然看起来潦倒不堪,但均是身量高大,而且与东虏打了几个月游击还能保住性命,想必手底下是有两把刷子的,正是自己所缺少的兵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再有,他们与东虏有破家之恨,不用督促,自己也知道应该怎么做。

经过这个小插曲后,大军一路平平安安,想是东虏人本就不多,见打不过,索性撤回游骑躲避锋芒。

日落时分,大军抵达蓟镇驻地——三屯营。

三屯营是唯一一个靠近喜峰口边墙、没被东虏征服的城池。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城内新任的蓟镇总兵——杨肇基。

此人在去年东虏破口兵锋正盛之时,临危受命守卫孤城。

其后几月,他带领手下军户与东虏鏖战,坚持不降!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收复遵化的大功也是杨肇基立下的,现在却被叶宰这个小小的翅膀扇没了一半。

当然,叶宰并不知道这一点,他只能看到三屯营城门缓缓打开,走出了一队浑身征尘、血迹未干、疲劳邋遢却又精神抖擞的官兵。

最前面是一位身着鱼鳞甲、不戴头盔,花白头发、两眼间顾盼生辉的大将。

曹文诏“嗖”的下跳到地上,小趋上前半跪于地,大声道:“末将曹文诏,拜见太子太保、左都督、杨大将军。”

“请起!”杨肇基坦然受礼后扶起了曹文诏。

此时叶宰也下马过来了,拱手道:“四川夔州兵备叶宰,参见杨太保。”

杨肇基虽是武人亦似文人,拱手回礼道:“叶兵备休要客气。”

叶宰不马上起身,继续拱手道:“我可不是客气,乃出自真心。我曾听说去年杨大将军还在家里休养,接到勤王令后推案而起,率家丁三百余人日夜兼程,突出重围直抵京城。

入京后又人不下马,衣不解甲,与东虏大战于德胜门,解京城之围,让吾皇得安。

其后临危受命,守卫三屯营,力保城池不失,得以在东虏后路上打下颗坚韧的钉子,使东虏不敢再深入北地。

不仅如此,杨大将军还勇略过人,以极少的兵力极大的胆气,出城寻机决战,于铁厂遇东虏,大获全胜!”

叶宰喘了几喘,终于结束了这段长长的讲演。

杨肇基微微张着嘴巴,用不可置信地眼神看着叶宰。

倒不是他诧异叶宰知道自己的战绩,这些塘报上都有,只要记性好的都能记下。他主要诧异叶宰的态度。

你可是文官呐,如此吹捧本将,想要做甚?

(求收藏,求推荐票票!)

喜欢聚宝盆中的大明请大家收藏:(wuxia.one)聚宝盆中的大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