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富贵逼人来 > 第六十九章 开分店

富贵逼人来 第六十九章 开分店

作者:丁丑女士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5:37:02 来源:书海阁

若是想要赚钱自然就会有风险,天地下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

薛蘅也不能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赚,只能尽量各方面都考虑好,将风险规避到最低。

思考了一夜之后,她还是认为应当在交州置办水泥作坊。

这样她才能不依靠薛家的势力,拥有属于自己的产业。

朱翁在得知她的意思后,便像那些交州商贾询问交州的状况,尤其重点关注了当地的物价以及房价。

如今她存有的银两给了一部分江夏郡主拿去家用,然后还新开了两家作坊,她的确是没银两了。

这些交州商贾得知朱翁有意要在交州开水泥作坊,自然也尽是挑些好话说。

不过在察觉到朱翁对钱财一事格外上心便也有些好奇,他们都知道这水泥作坊是薛家的,先不说薛家财大气粗,单论水泥如今也是卖的是红红火火还时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怎么会没钱开水泥作坊?

朱翁倒也是随意的解释了两句:水泥作坊是薛家小辈的产业与薛家关系不大,她是想自己干一番事业给家中长辈瞧瞧,不愿让家中帮助。

这些商贾听闻之后依然愿意慷慨解囊,只说若是钱财不够他们愿意借给朱翁,并且借取的时间不长还可不收利息。

唯一的要求便是等水泥作坊运作顺利之后,让他们买水泥能免于排队即可,也就是要优先供应他们。

这些话朱翁原封不动的传到了薛蘅耳里。

薛蘅有时也会思考薛家在大昭的处境,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不知这次商贾们是真的看中水泥作坊的发展前景想要讨个头彩,亦或是想用这种方式与薛家结交呢!

大昭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国力不断的提升,对于各地郡国的控制日益加强。

而大昭的劲敌东夷族这几年一直处于皇位的交替之中,皇子之间内斗不断内耗不止,这三年五载都不会主动挑起战事。

若是不出意外,大昭将会越发强盛。

长安又是大昭的权利经济中心,这些商贾虽然籍贯在外地,但为了家族能够进一步发展,也是尽量往长安城里输送家中才俊。

希望能够有朝一日可以在长安站稳了脚跟,毕竟朝中有人好办事。

薛家眼下形势也一片大好,薛丞相也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

所以商贾都有想与薛家交好的意思。

他们图谋薛家的势力自然会有意的示好,在这个情况下薛蘅若只是问他们借取银两,那就太傻气了。

不仅在日后有了余钱时得如数归还,而且利息也要照给,还要一定程度的给他们提供便利。

钱财对于商贾来说是他们的命根子,但他们的命根子却掌握在有权势之人手中,薛家若是愿意拉扯他们一把,也许能够改变他们整个家族的命运。

薛蘅若只是白拿他们的银两,那也不好,她又不是周扒皮。

思来想去她准备用后世惯用的方法来筹集资金。

她将需要的本金一共分成了五百股,然后再用售卖的形式集资,日后分红半成利润,买的越多以后也就赚的越多。

这样做最大的困难便是让别人如何信服,入了股能够保证最后不会亏本,并且还可以盈利回本。

不过薛蘅也不担心这个问题,做生意哪有不亏钱的?薛家的铺子,有四分之一都是亏损的呢!

保守估计一股最多就二两银子,连几两银子都亏不起的人,这种破落户出现在薛蘅跟前时,就已经被下人赶走了。

实际上对于商贾来说,最怕的并不是赚不到钱,而是对方拿钱之后跑路。

薛蘅是薛家正经的大小姐,还是天子封的乡君,当然不至于会坑蒙这点银两,所以这一切自然就不是问题。

朱翁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用出售的形式来集资银两,不仅将原本的借贷双方换成了买卖双方,还与买方不会有过多的纠缠划清的界限。

于是便将薛蘅的意思转告给交州商贾,商贾能够腰缠万贯自然也都是人精,微微思考之后就知道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还可以与薛家交好。

于是商贾们纷纷有意要购买这股,有的甚至还想能够多买这股。

不过朱翁却道:“如今一切物什都还未备下,先生具体能分到多少股得到了交州将一切置办妥帖后,到时候再来计算。”

“这点吾自然知道……”商贾赶紧点头到。

他们也知道此事急不来,决定权掌握在薛家的手中,只希望以后能够在出售这股的时候能够多买一点。

朱翁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元宵之后,我家主人便会派水泥工匠前往交州,着手开水泥作坊,此事日后再议。”

在二楼还有一位幽州来的商贾,他在平乐馆亲眼看见了彩色水泥的神奇,并且在幽州同样已经有人听说了水泥的各种好处。

他从这里面看出了很大的商机。

幽州位于大昭边境,若是他们那儿能有个水泥作坊,还能卖到国外去,无论是哪国的百姓都喜欢来自别国的新奇玩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商贾听着朱翁和交州商贾的交谈便动心了起来,于是也提出了希望能在幽州也开上一家水泥作坊。

这次薛蘅很痛快就回应了朱翁,并且答应了。

薛蘅并不希望这五百股就被那几个交州商贾瓜分了,她更希望当地贵族少爷小姐们,一人买个两三股当个乐子。

若是那些贵族少爷小姐们购买了这股,在交际应酬时定然会提起,岂不是免费的为水泥打了一个广告何乐不为呀。

担心当地人没见过水泥,便让人先带上一些彩色水泥装潢一下购买的铺子,让当地人看看彩色水泥装潢出来的墙面有多美丽,当时候那些贵族们定会心动不已,抢着购买水泥。

朱翁虽然是个文艺工作者,但在制陶坊这样多年也耳濡目染了,对于生意也有一定的判断力,说道:

“各地大族都有人在长安城,虽然交州和幽州距离长安城遥远,但当地大族一定在早就听说过水泥之事。

再者将本金分成五百股,每一股的价钱本就不高,那些富贵的小娘子、小郎君都能从零花钱拿出来。

而且商人本就喜爱新鲜的事物,这些凑集资金的方式他们前所未见,就算是看个热闹也愿意出钱的。”

还有便是众所周知水泥作坊是薛家的产业,就冲着薛家的名头当地人还不得争着来给钱。

不过朱翁知道薛蘅不爱听这话,就只是在心中嘀咕了一遍并没有说出口。

薛蘅思考了一会觉得是这个理,若是真的钱财不够他们也可以只租一个庄子,租庄子的钱她还拿得出来。

过上几月便能够缓过来,再继续租庄子便可。

……

元宵节。

虽已经到了年末,不过街道上依然还是张灯结彩,四处都洋溢着喜气,仿佛是大家都要抓住年的尾巴为今后的一年讨个好彩头。

平乐馆里三国已经演到第二十回。

平日是逢五才上新戏,因着小年夜和大年夜看戏的人众多,且这个时候的宾客也最舍得花钱,所以分别加了一场戏。

心细的人便也察觉到了,只要是逢年过节就会加一场新戏。

元宵节自然也是上演新戏,已经轮了到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

在长安城里逢年过节来平乐馆看新戏的首演,已经是长安城中的新风尚了。

新戏的首演也是最火爆的时候,人人都都抢个先,回去便可以给朋友们剧透。

因此逢年过节的时候平乐馆的价格自然也会翻一倍,即使价格高了不少包厢和大厅的位置全都供不应求。

薛蘅约了友人晚上一起出去看花灯,下午便邀请他们来平乐馆看新戏,她是幕后的大东家自然会给自己留包厢啦。

这一次韦不然和韦庄还带来了他们的大哥韦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韦太尉对韦庄和韦不染更像是养一只心爱的宠物,他们二人一直都被宠着,对他们不做任何要求。

对韦原的要求却十分严格,当做了继承人来培养。

在韦原小的时候,韦太尉便将韦原交给了他的挚友前征北将军,在韦太尉死后依次升迁为卫将军。

征北将军是驻扎在边关的将领。

韦原从九岁起便在将边关度过,而且从十三岁开始便参加了数次战役。

他在征北将军麾下屡次立下汗马功劳,凭借自己的战功被封为了五品破虏将军。

薛蘅的两个哥哥一个是从五品,一个正六品,但这都是薛丞相在为他们讨封,而韦原是真的靠自己实力。

与之相比要逊色不少。

韦庄今年二十三岁是当爹的年纪了。

他娶了位于幽州的诸侯国燕国郡主为妻。

悲伤的是燕国郡主两年前生孩子的时候一尸两命,成了鳏夫。

韦原虽然丧妻,不过因为他人才了得,在长安城的择偶市场中依然大受欢迎。

今日也是薛蘅第一次见到韦原。

薛蘅对于他也挺好奇的,因为此人总是存在于薛丞相的话里。

因着薛仲也是习武之人,将来是要走武官道路,薛丞相便常常用韦原的事迹来激励薛仲。

韦原身体硕长、肩宽腰细,星眉剑目,气势不凡从进到平乐馆里,便有一些少女向他扔手绢示好,可见他的长相也是十分的出挑。

喜欢富贵逼人来请大家收藏:(wuxia.one)富贵逼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