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富贵逼人来 > 第三十六章 第一份产业

富贵逼人来 第三十六章 第一份产业

作者:丁丑女士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5:37:02 来源:书海阁

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

村民们看着奶娘收拾他们几人无一劝解,也是因为这几人素来在村里横行霸道。

不少人家昨日领到的粮食就被讹了大半去,看着他们被收奶娘狠狠收拾心里那个解气,就差拍手叫好。

刺头就这么轻易的被收拾了,剩下的村民在风雪中面面相觑。

看着他们鼻青脸肿收拾细软离开的样子,村民的心里也是五味陈杂。

硬茬都被收拾走了也不知是好是坏,若是回头要修整他们这些素来软弱的人又如何是好了。

到了此番境地村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祈望新上任的乡君能够给他们留一条活路。

好在奶娘扔了那群人之后,虽然脸色依然不善,不过也不再张口闭口就是粗鄙之言。

也没有将怒气迁移到他们的身上,转而继续拿起昨日的大喇叭单手叉腰说起了对汉寿乡今后的安排。

汉寿乡的健硕男子去往江夏郡是乡君的安排,板上钉钉的事情。

此刻也见识过了奶娘的手段,心里都不敢再有疑义及时出发了。

薛蘅的计划是为了让汉寿乡的村民过一个温饱的冬季,但这也是针对需要帮助、愿意服从安排的人。

至于那些好吃懒做亦或是等着天上掉馅饼的人,奶娘便让他们自个回家去。

在信的最后奶娘写到,余下的村民便每日完成了需要做的活计,同样的也得到了相应的报酬。

不用再担忧每日会饿肚子了,所有人都干劲十足,希望能领到比别人更多的粮食。

至于那些小部分冷眼旁观的人,饿到前胸贴后背后也在奶娘的面前服了软,领取了每日的活计。

汉寿乡的村民在奶娘的安排下正在井然有序的盘火坑和犁地,现在就等着青稞种子送来。

总之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周边的几个乡都羡慕了起来。

薛蘅合上信件想着水泥作坊得尽快开张,长期只出不进就算她是乡君也养活不了一千多张嘴。

土水泥的成本还没有降到她的预期,好在彩色水泥配方已经成熟,能够大批量的投入生产了。

择日就可以正式开始售卖,进入盈利阶段。

前几日平乐馆已经在外墙上涂抹了彩色水泥,依然是朱翁勾勒雏形配色,在大面积上色后他再进行细微的加工,外墙仍是以丹霞为主,不过还搭配了蓝天白云作为点缀。

水泥表面光滑反射系数很高,阳光的照耀之下好似是水面一般,过往的路人都不敢迎着阳光自视那耀眼的光芒。

朱翁年轻时是绘画名家在长安城中小有名气,再则出身不高又不是宫廷画师,画作没有收藏价值卖不出高价。

而绘画使用的孔雀石等颜料价格高昂,十几两银子只能能换少少一两颜料,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找些赚钱的营生。

后来被薛家的制陶坊的大管事看上,朱翁便开始在制陶坊绘制瓷器。

妙笔生辉的朱翁,使用彩色水泥作画对他而言仍是得心应手。

墙面在光芒的衬托之下,更加彰显出了“画作”的惟妙惟肖,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这副景象长安内引起了小范围轰动,茶后饭余都要聊上几句。

口袋里银两充足的商贾则是在打听作画的过程,想要在自家也弄上一副这样的画作。

不过更多的是百姓和一些关心民生的读书人与官员,谈论的点都在华而不实,此举必定是劳民伤财。

不管百姓如何看待此事,大家都不否认这副画作的独特之处。

大昭只有寺庙和陵墓才会绘制图案,百姓理所应当觉得墙面就应当不做绘画,见到了平乐馆的外墙,才知道墙面上也可以绘制出日月山川之景,其效果还是如此的令人震撼。

真正见过丹霞地貌的人,都说与记忆中的景象如出一辙。

因此这也成了正府街的一道必来之处,遗憾的是还没有开张,只能在外面看看。

又过去了几日,基本上长安街的人都有所耳闻了。

很多人都会慕名前来观望一番,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壮丽。

平乐馆还没有开张到开张的日子,背后的东家是谁无人知晓。

干活的小厮,只要出了馆门,就会被人拉着打听彩色水泥的出处。

跑腿的小厮的确对这个彩色水泥不了解,不过坊间有传言这种水泥就几十文一担,听说还有更便宜的土水泥,同样也有颜色不过色彩黯淡,只要几文钱一担。

这一消息在商贾权贵之中轰动了,因为这个价格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事儿,却能让府邸换新貌。

一担水泥加半担水就可以涂抹一人高一人宽面积,除此之外水泥的黏性也很足。

平乐馆外墙踢脚线都薄涂一层水泥,然后放上瓷器碎片点缀,原本单调的墙面看起来也别有一番趣味。

并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如何使用这些水泥。

一时之间不少人打听何处能购买此种水泥,不过薛蘅将消息封锁的很好,只是传出平乐馆开业当日彩色水泥正式售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些人便也知道了,这是要他们来给平乐馆捧场,才能告诉他们呢!

外界对水泥的评价如此的高,薛御史和江夏郡主也是始料未及。

薛蘅将制陶坊讨去时他们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是个经营不善的制陶作坊,薛家产业众多,管事们也没有找出好的办法让制陶坊起死回生,送给女儿鼓捣也无妨。

但都住在一个府里,薛蘅有何动向他们也会有所耳闻,鼓捣出水泥的时候他们也没在意。

薛府在普通百姓的眼里是花团锦族烈火烹油,不过维持体面是需要银两支撑,国库都有空虚的时候,薛家更是如此。

薛家嫡系旁系分支加起来近万人,府内还有上千私兵,上百幕僚,更别说府中主子们的日常用度,江夏郡主妆匣盒中的首饰随便挑挑就是薛御史几月的俸禄。

彩色水泥的配方只有薛蘅才有且通过他几日的观察定能大卖。

但商道艰难杀人越货之事常有,若是没有权利在背后支撑将会寸步难行,每到一处都会被当地官员绅豪乃至山匪瓜分一层利益。

若是由他们接手打理,旁人便知是益州薛家的产业,无论何处当地地头蛇都会给他们一些面子。

但彩色水泥的配方总归是薛蘅的,尤其是薛蘅前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薛御史和江夏郡主没提供过任何帮助。

若是此刻提出他们也要分一杯羹,就算一家人也会起二心,为了利益兄弟阋墙、父子反目之事常有,他们俩也没有如此急功近利。

薛御史此刻也沉下心来,薛蘅总会需要他帮忙的地方,就等着她主动来跟他提起此事。

等着等着薛御史就坐不住了,眼见平乐馆就要开业了,薛蘅没有丝毫要向他寻求帮助的意思。

薛蘅又整日不见踪影,就只能将鸯儿叫过去询问,可鸯儿知道的也不多,最后传到了薛蘅的耳里。

薛蘅知晓了薛御史和江夏郡主也对彩色水泥有意,便在晚膳后主动拿着配方去上房。

在请过安之后,她说明了来意。

“爹、娘应当也听说了平乐馆的装潢,那是我派人研制出的彩色水泥,这是成本和售价,你们瞧瞧。”

薛御史看着手中的单据,不动神色道:“上次你将制陶作坊给要了过去,就是为了这事?”

薛蘅说道:“自然,这段时日一直在研制水泥。”

“倒是不贵,还有这样多种颜色,用来铺地也不错,雨季也能避免泥泞溅到身上。”薛御史暗自点头,若是经营得善能赚不少的银两。

他每月从朝廷能够领取到的俸禄是一百八十两纹银,若是换成彩色水泥差不多能买六千担。

小门小户是买不起了,但豪门大户却不会放在眼里,大昭的还有上百诸侯王,长安城的潮流,他们定然也会争相追赶。

薛蘅继续道:“平乐馆不只是装潢了墙体,等开张就能看见米黄色的地面。

水泥坚固还防水,承重也比超过夯土墙多,这些我都有写明。”

薛御史连连点头:“用来铺地的话,倒是比夯土砖划算,你说这个可是缺少本钱?”

这水泥作坊看着就是能挣钱,他不介意帮女儿一把。

薛蘅摇了摇头,微晒的说出了目的。

“我想在益州和六安、江夏开水泥作坊,我出技术和人,爹和娘出本钱,所得利润五五分,你们觉着如何?”

喜欢富贵逼人来请大家收藏:(wuxia.one)富贵逼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