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富贵逼人来 > 第二十八章 温饱计划

富贵逼人来 第二十八章 温饱计划

作者:丁丑女士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5:37:02 来源:书海阁

刘琦把树移到了薛蘅指定的位置,并没有离开。

吃一点长一智,如今他也明白了事事小心,不可给人留下把柄,对于薛蘅要防备着些。

随手指了一个路过的小厮,“你过来。”

小厮停下脚步,伸出食指微微弯曲指着自己的头,露出了一副疑惑的神色。

“对就是你。”刘琦不耐烦伸出手往后勾了勾,让小厮过来。

小厮虽知道此人老爷们不喜,奈何对方是世子啊!

他一个小人是万万抗衡不了,一路小跑到了刘琦的身前。

“世子有何吩咐。”

刘琦坐在廊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道:“去将你们家小姐请过来,就说树已经移好了,让她来过目”

“好勒,世子你请稍等一会。”

薛蘅此刻正在上房看着益州的舆图,思考着汉寿乡百姓的温饱问题,已将刘琦给抛到脑后去了。

“乡君,刘琦还在府内,刚才托人带话让你过去一趟。”小桃低眼瞧着地图,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

薛蘅掷了手上的笔,揉了揉太阳穴,“差点把他给忘记了。”

瞧见薛蘅款步姗姗的走了过来,刘琦站起来上前几步,指着树到:“你仔细瞧瞧滔婆树有没损伤,点点果子的数量够不够。”

薛蘅侧目瞧了一眼树,笑道:“你的为人我还是信得过,再说了大昭堂堂世子也不至于贪这几个果子。”方才也就是想故意折腾刘琦,他居然还当真了,果然是做事很认真。

倒是小桃不相信刘琦,一副煞有其事的模样围着滔婆树走了几圈,看了个清清楚楚。

刘琦斜觑着小桃,瞧见它拿出手指,指着果子一个一个认真数着的模样,口中还低语到“十八,十九”

.......

主人都没有说什么,下人还挑三拣四,他十分不满。

瞪了小桃几眼,嘲讽道:“乡君家的丫鬟做起事来还真是尽职尽责。”

“她呀,做事一直都是这样认真,世子别见怪,”薛蘅掩面而笑:“就快到晚膳的时辰了,世子想一起用晚膳吗?”

刘琦听出薛蘅的弦外之意,把头侧向一旁:“我知道乡君对我有些误解,我也不想辩解。今后我走我的独木桥,你走你的阳关道。

我们井水不犯河水。”

小桃看着刘琦离开的背影道:“乡君,世子如今好像挺怕你了。”

薛蘅慵懒的扶了下头上的金叶钗,道:“大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小桃低头嘀咕了一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此话真有内涵。”

默默的记了下来。

入夜。

门房锁好了府门进入了温暖的梦乡。

薛蘅房内灯依然亮着,墨黑的夜色里显得格外明亮。

她坐在桌案前,一旁放了一杯清茶,正提笔写写画画。

大昭有不少苦难人家,她可以当做没有看见。

对封地里的百姓却不能坐视不理,因为她觉得乡君这个官职如同后世的镇长。

她既然接受了这个官职,就要对手底下的百姓负责,此刻正在对汉寿乡做着一个短期规划,先将百姓的温饱解决。

快到十月底了,汉寿乡地势高凌冽的寒风已然悄然来临。

过冬是对穷人最大的考验,如今解决他们的过冬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

初略的算了算,封地共三百二十一户人家,一千八百九十四人。

从十二岁到四十岁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人男子,将他们算作劳动力共四百来人,这四百人是可以送到江夏郡干活,解决过冬的问题。

还有十二岁到四十岁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女子,共五百余人。

劳动力都走了她们留了下来也得想办法解决过冬的问题。

余下的九百左右人里还有一百左右的人,有的是女户,有的是六十岁的瞎眼婆子带着三岁的小孙女独自过活。

都是生活的非常拮据的人家,往年过不下去之时只能将孩子卖掉勉强补贴点家用。

如今汉寿成了她的封地,她就不允许再出现家破人亡的情形了。

薛蘅想了许久,回忆起前世操作课上学习到的一项技能,或许能缓解汉寿乡的情况。

那就是做土水泥,原料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

天子发徭役多半都是修路修桥,用的都是泥土与石头混合,效果并不好。

土水泥相比之下不止坚固不少,并且不用担心雨水的冲刷。

益州除山区外冬日的气温都在零度以上,不会结冰可以修路。

她可以借助薛家在益州的权势,开几个水泥坊,让女子们去水泥坊用劳动换取钱财。

同时她还得寻找适合高海拔种植的农作物,在后世青藏高原可种植冬小麦,不过她不确定大昭的小麦有没有这般耐寒,决定查看农书了解下大昭有没有青稞种子。

余下的九百左右百姓就需要在汉寿乡修整房屋,再给家家户户盘上火坑,缓解寒风的侵蚀。

若是能顺利找到冬青稞的种子,他们还得种地,这九百左右的百姓虽然不是顶好的劳动力,但也能帮上很多忙。

薛蘅并不满足汉寿乡的百姓只能吃饱穿暖,还要思考能让汉寿乡经济发展起来的办法,

最好是能让家家户户都过上小康的生活,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方才薛蘅还算了一笔账,在做水泥之前她得先实验一番,耗费的银两定会不少。

土水泥,需要的原材料是黄土、消石灰、和石膏。

其中黄土用量最大,长安城的黄土极多,不过在益州黄土分布却并不均匀。

有的地方方圆百里没有黄土,如果用人力运送过去也不太好,大昭的交通并不发达成本太高了。

只能选择当地有的土壤,因地制宜才行,所以土水泥去到各地还得改良一番。

此外,她得给九百人准备过冬的衣物,这次收上来的税收就算全用到他们身上,也不能让他们安稳度过冬日,她还得自己掏钱买粮食、布料。

购买小麦和青稞种子也是一大笔钱。

这些花费算下来薛蘅的私房就去了一大半。

其实多派一些人去江夏郡服徭役,或者等水泥作坊生意好了后,去做工也行。

不过薛蘅担忧她将这些人都送派出去,最后再也不回来了。

毕竟汉寿乡才是薛蘅的封地,封地上若是没有了百姓,那她这个乡君就只是个空壳子了。

喜欢富贵逼人来请大家收藏:(wuxia.one)富贵逼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