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富贵逼人来 > 第一百七十九章 乡巴佬对乡巴佬

富贵逼人来 第一百七十九章 乡巴佬对乡巴佬

作者:丁丑女士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5:37:02 来源:书海阁

汉寿乡里有一部分村民,一辈子都没有来离开过汉寿乡,这次除了在乡君府和工坊做工的村民,几乎全都跟随在薛蘅的马车后面来到了定康县。

定康县说大也不大,忽然间城外面来了黑压压的一片来了上千人,守城的士兵看了看这些人衣着老旧全是布丁,身上也都提着东西或是挑着担子,便明白是进城卖农产品的农人。

薛蘅并不是带着汉寿乡百姓出来夏游,马车进了县城便朝着薛蘅想去的目的地而去,而村民们也各自闲逛。

定康县里忽然涌入了这样多的人,显得格外热闹。

汉寿乡的百姓挑着物什到了定康县的集市,恰好今日又是赶集的日子,好的位置已经被来的早的村民占领了。

汉寿乡的村民便只好靠着两旁移动,位置差了人流量自然是要少很多,村民等了好一阵他们带来的物什无人问津。

倒是等来了官吏来收取摊位费,每人一文铜板。

不少的村民不愿意掏铜板,他们这什么东西都还没有卖出去,位置还这般的差,交的铜钱与那些中心的位置一样,着实不公平。

但是不交铜钱就会被赶出去,村民又看了看自己带来的豆腐、竹筐、竹篮、竹背篓等物。

若是没有卖出去,岂不是还要挑着这些物什回家,竹筐等物倒是没有什么,就是辛苦一点费点力气。

烈烈夏日之下的豆腐却放不了多久,待回去了他们一家人也吃不完,岂不是浪费了。

无奈之下只能将摊位费给交了。

又这么等了几刻钟,依然是无人问津,定康县的村民看着从外地来的汉寿乡村民,穿的破破烂烂,想着定然是没有什么好物什,也懒得瞧上一眼。

给了铜板的汉寿乡村民急了,若是在怎么下去路人就要去吃晌饭了,他们岂不是白白的亏了铜板。

有些脑袋活络的村民,看着试探着吆喝了起来。

“卖豆腐.....又白又嫩的大豆腐......”声音不是很大,周遭的路人却听见了。

纷纷将目光移向了吆喝的人?愣了片刻,快速的跑了摊位前。

“你方才说什么?”路人讶异的看着摊贩。

“卖豆腐?”吆喝的人有点颤颤巍巍,不知是否得罪了这些人。

“你真的有豆腐?”路人再次确认。

“如假包换。”摊贩将面前的豆腐执起了一坨举在了路人的眼前。

“这就是豆腐?”路人有点不相信。

摊贩无语的笑了笑,定康县的人也这般没有见识:“不是豆腐你说是什么。”

“这就是豆腐!上次我侄儿从长安回来给我形容了样子,就是这般白白嫩嫩,可好吃了。”周遭的人认了出来,喉结不由自主的动了动。

“给我来一份”路人的眼睛闪着晶光,早就听说豆腐好吃了,却一直找不到地方吃,没想到从汉寿乡来的乡巴佬还会做豆腐。

“老板,这豆皮要不要一点。”摊位老板鄙夷的看着眼前的路人,真是没有见过什么世面。

“哇”路人再次惊讶:“豆皮你也有,要一份。”

很快,角落处的摊贩那儿有豆腐、豆皮出售的消息便传开了,来赶集的人即使没有听说豆腐是何物的,也被旁人解惑了。

听闻豆腐、豆皮美味,纷纷掏了银子购买,因着价格也不贵,很快便被一扫而光了,那些下手卖了的人无比懊恼,还询问这汉寿乡的村民明日来不来。

卖豆腐的同时,别的物品也附带着卖出去了不少,汉寿乡的村民这一次算是开门大吉了,卖完了带来物什的村民,便带着家人在定康县城里开始溜达了,在村民的眼里,定康县已经很繁华。

造纸作坊生产的纸张,其中十分之九被王管事领着工人,送到了早已联系好的文书铺,剩下的十分之一就让下人在街上零售。

能被送到文书店的纸张,是这一批生产出来质量最好的纸张,价格自然也比零售纸张贵上一些,尽管如此文书店也很快和王管事达成了交易。

而在街上零售的汉寿纸,很快便被定康县的读书人瓜分干净,这个价格在读书人的眼里是买到便是赚到。

王管事等人卖完了纸,便准备回汉寿乡的时候,定康县的乡绅找到了王管事,询问汉寿乡可有糊窗户用的麻油纸。

王管事在造纸的匠人那儿听说了,麻纸和书写用的草纸只是原料不一样,完全可以制造,便道:“这位大爷,你也知道咱们定康县没有麻杆,因为缺乏原材料我们工坊中没有麻油纸。”

“这样说你们是会做麻油纸的?”乡绅惊喜的看着王管事。

他虽是定康县的乡绅,但也没有多少钱财,只是土地比别人多罢了。

“这个自然会的,你这次买了我们这样多的汉寿纸,若是你能送来原材料,我们也可以帮你制作一些麻油纸,不过我们得收取一半的原材料作为工钱,你看如何?”

“这倒是没问题”乡绅点了点头:“我有家人在外边做买卖,我写信让他们带一些回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也知晓王管事说的是实话,他们整个巴陵郡都不产麻,用的麻纸都是从容郡购买来的,价格极贵而且定康县雨水多需要时常更换,麻烦得很。

王管事想了想大户人家都得用麻油纸糊窗子:“不如这样,大爷你写信让你的家人顺道带几石回来,我们可以给一些路费,您家需要的麻油纸免费给你们如何?”

乡绅思索了片刻便欣然的同意了,此事若是他们不做,定有大把的人愿意做,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

并且他们做了买卖之后是空车回到定康县,现在运一些麻杆也不打紧,虽说王管事也不会给多少钱财,但好在顺路,也能与汉寿乡君搭上关系,怎么算都不会亏。

最近汉寿乡君在定康县城买下了一座塌了一半的道观,修缮之后更名为洗月观,现在看来汉寿乡君是会在定康县定居一段时日了。

他们定康县没什么大人物,这个汉寿乡君在他们的眼里已经是天王老子了。

定康县不像长安有坊,只有两条主街和若干小巷,行人走路和商人做生意穿插在其中,薛蘅的马车在其间行走得十分缓慢,车夫还要还不时的吆喝着催促马车前面的行人快点离开。

洗月观坐落在定康县城的街尾,面积不大,不过后面有一座山,右侧是潺潺的流水,空地上修建了好几座水碓。

舂米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所以定康县百姓对于水碓的需求也很迫切。

修建在洗月观旁边的水碓,使用一日只收一文钱,这是给看守水碓之人的费用。现在家家都没有余粮,每户人家需要舂的米也少往往用不上一日,这一文钱便是由几户人家合出,这样低廉的价格对于村民来说几乎等于是白用。

而水碓是以洗月观做善事的名义修建的,所以大户人家需要使用水碓的时候,负责水碓的人会婉拒他们。

这条规定是为了保证那些以舂米为生计的平民利益,当年珍妮纺纱机被发明出来之后,导致从事这方面劳动的下人下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还遭到了工人的报复。

大昭不是现代社会,不是有力气就能养活自己,在定康县也亦是如此,多的是百姓一身力气没出使。

若是水碓的问世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也许一夜之间这些水碓就被损毁了,就像是现代共享单车时常出现损毁一样。

但若是大户人家坚持使用,守在水碓旁边的人也不会得罪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也修建一个水碓,至于工匠可以去汉寿乡请来,也可以让自己家中的工匠仿造一个,无论是用上那种法子,定是不会少花银子。

今日薛蘅来了洗月观的时候看见右侧围满了百姓,便让马车从人少的后门进入到洗月观中。

洗月观中有个塔,薛蘅去到最高层可以看见洗月观下面整个情形。

水碓已经开始使用两日了,但定康县的村民对水碓热情不减,只要没有事情可做,都会来到洗月观旁边看水碓舂米,对于这样好的物什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听闻汉寿乡上面还有一个水碓磨,用水力就能磨米磨面那就更方便了。

薛蘅见水碓旁围了不少人,便派人去宣布她要招工的消息。

王二这是第一次完成薛蘅安排给他的任务,雄心勃勃的去到了洗月观的水碓旁。

水碓旁边已经围了不少的百姓了,见到王二来的晚了却一直往里面挤自然有些不满意。

“你这小伙子做什么一直挤啊?想看水碓下次早些来便是。”

“我是洗月道长派来给大家说一件事情的,我不是来看水碓的。”

听见是洗月道长有事情要宣布,围观的人纷纷给王二让了一条路出来、

王二拿了个椅子,站到了椅子上,高声说道:“洗月道长准备将路从定康县修到八栋县,联通汉寿乡到容郡的到路,如今正在招募工人。

修路的工人一日两餐,中午另给一个杂面饼子,一个月五十文到八十文,若是有些特殊的本事等通过考核之后,工钱可以商量,若是做满两个月可以得十文钱赏钱。

有意向的人明日到洗月观门口登记姓名和籍贯。”

来看水碓的闲人一下子就沸腾起来了,他们这一身力气终于有地方使了。

喜欢富贵逼人来请大家收藏:(wuxia.one)富贵逼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