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奇幻 > 大商王族 > 第七百七十章 准!!

大商王族 第七百七十章 准!!

作者:唯物98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05:35:56 来源:书海阁

“臣方醒,参见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禁宫,勤政殿内,平原伯方醒跪伏在地上,对帝辛高呼行礼。

“爱卿平身吧。”帝辛淡笑一声,说道。

“谢大王。”方醒再度施了一礼,起身走到一旁蒲团,坐落。

从始至终,方醒都保持着一种极度的谦卑,礼仪一丝不苟,就连朝服也是一尘不染。

算起来,帝辛还是王子时,曾与方醒发生过许多次不快。

可自从他被帝子羡册封为世子后,这个方醒不仅老实了许多,而且也立马改旗易帜,脱离了子启,对他宣誓效忠。

等到帝辛继承大统,方醒便辞去了一切职务,入了右学,偶尔教教书,处于半隐退的状态。

这也是方醒为了防止帝辛秋后算账的一种未雨绸缪的手段,他主动辞官归隐,也算是表明了一种态度,帝辛也不好赶尽杀绝。

“听爱卿说,此番你带来了两个家族子侄,欲要引荐给孤,不知那两人身在何处?”帝辛开口问道。

方醒拱手道,“启禀大王,臣的两个子侄,正在殿外侯旨。”

“那就宣进来吧。”帝辛一挥袖袍。

门外的宦官领命,转身对着台阶下,等候的两名年轻人,高喝道,“大王有旨,宣!”

随即,那两名年轻人整理了一下仪容,有些忐忑与紧张的,迈着小碎步,走入殿内,对王座上的帝辛,齐齐拜道,高呼三声万岁。

“果然是他们。”一瞧来人,帝辛顿时暗道。

这两名年轻人名叫方相、方弼,是帝辛上一世的镇殿将军。

二人乃是同胞兄弟,身长三丈四尺,力大无穷。

而且,两人容貌也是仪表堂堂,着一身明黄盔甲,让人望而生畏。

仪表堂堂又魁梧高大,也难怪入了帝辛法眼,在上一世成为帝辛的左右镇殿将军,禁宫内的一种门面。

帝辛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

二人也算是老熟人了,可惜,却也是个大忠似奸之辈。

但方相、方弼不是黄飞虎、黄滚父子,方家也非黄家可以比拟。

黄家势大,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而且黄滚、黄飞虎父子,又是有勇有谋,能力不凡之辈,故而帝辛必须要想办法除掉他们父子俩,扳倒黄家。

至于方相、方弼,只是匹夫之勇,不足为虑。

方家也只是在朝歌内,有点人脉、威望的贵族,如今方醒辞官归隐,昔日处于一流末尾层次的方家,也跌入了二流水准,芮吉、邓昆这等武侯贵族,尚且被帝辛操弄于股掌之间,更何论是一个方家?也亦不足为虑。

“还是留着吧,让他们为朝廷效力,也算是物尽其用了。”帝辛心想。

这一世的他,已经不是前世所能比拟。

两大征以后,帝辛在军中、民间的威望,已经达到了一种顶峰。

自古以来,唯有开疆拓土的帝王,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

将军政大权,牢牢攥在手心里。

靠的,无外乎就是开疆拓土所带来的威望!

以及通过开疆拓土,扶持起来的新贵们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忠诚。

唯有忠诚于君王,尽心竭力的做好君王交代的每一件事,才能保留现在的利益,不至于被旧贵族的反扑剥夺掉一切。

譬如后世的明朝武宗,原本想通过御驾亲征,打几场胜仗,树立起自己在军中以及民间的威望,得到一批将领真心的拥戴,结果文官们就开始上蹿下跳,把一场完美的胜利,硬生生的说成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各种之乎者也,祖训礼法脱口而出,为的就是想要把皇帝,牢牢地控制在文官手心里,如养在笼中的金丝雀,任凭摆弄。

打定主意后,帝辛即刻宣旨,“封方相、方弼为镇殿将军,赐爵右庶长。”

方相、方弼一愣,没成想才面圣第一天,竟然就被封爵了。

所谓的右庶长他们有过了解,乃是《吴庸变法》对现有爵位改革后,新添的一种爵位。

但说是爵位,其实也不是爵位,倒像是一种荣誉象征。

公、侯、伯、子、男,乃是现在公认的五大爵位。

其次便是甸,君,左庶长,右庶长、上等甲士,中等甲士,下等甲士,也算爵位一种,但却没有食邑的权利,普遍于军内,此乃对立下军功的士卒一种赏赐,同时朝廷也会赐给他们与爵位相应的土地、财帛等作为奖赏。

两者的界限有点模糊,有的人认为,唯有公、侯、伯、子、男,才算是有爵在身的贵族,像甸,君,左庶长,右庶长、甲士这些更像是一种职位象征。

然而,不论怎样,根据朝廷律法,哪怕是最低爵位“甲士”也算是大商王朝的贵族!

这就造成商朝的贵族,从犹如凤毛麟角般的稀有,变得如过江之鲫一样,几乎达到了烂大街的程度。

这在很多古板贵族眼中,不亚于一种屈辱。

让自己同一个泥腿子士卒,同在一个阶级,置贵族颜面何在?

但不论这些墨守成规的贵族怎么义愤填膺,帝辛决定的事,自然犹如那山洪,不可阻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方醒自然也知道,帝辛对改革的支持力度究竟有多么大。

从两大征如雨后春笋快速崛起的新贵,就可以看出,未来“军功授爵”将会成为国策。

唯有军功,才能得到爵位,才能在贵族体系中,一步一步往上爬。

纵然文官若治国有功,也可获得爵位。

但相比凭借军功爬上去的人,文官所挣来的爵位,总是差一些意思,而且往上爬的速度,也自然比不了在军中杀敌立功的速度。

几场仗打下来,若是侥幸不死的话,怎么也是上等甲士了。

而文人要是想爬到这个爵位上,不在基层摸爬滚打四五年,根本没有可能。

所以,方醒打算顺应大势,不在藏着掖着,最好能够参与每一次对外征战,让家族里的族人多多获得爵位,才能保证方家万世不衰。

和方醒有着同样主意的人并不少。

上一次两大征,他们本着保持实力的打算,只派遣了一些老弱之兵意思意思。

结果两大征结束以后,眼看着原本默默无闻,只是普通黔首的人,一跃成为了贵族。而他们因为出力最少,战后只得到了一些财帛赏赐。

如今,他们封地被削,私兵被遣散,想要保存实力也保存不得了。

故而,除了选择顺应这种大势外,别无他法。

……

春去秋来。

眨眼间,已经到了九月末。

距离正式北伐,已经不足四天的时间。

粮草军械,已经早早地囤积在渑池县内。

届时,天下各路兵马,将会在渑池县聚集,随后跟帝辛赶赴佳梦关。

这日,一位出乎意料的贵客,于宫门外,想要求见帝辛。

“祭司,他怎么来了?”帝辛眉头一蹙,沉吟些许,还是命人宣祭司入殿。

一袭黑袍,拄着拐杖的祭司,缓步来到殿内。

他微微施了一礼,并没有像其他臣子那样,对帝辛行跪拜之礼。

因为这是王室,给予大巫神教祭司的一种礼遇。

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祭司何故前来?”帝辛问道,他的语气有些不善,就差明摆着说:你干什么来了?

祭司一愣,随即飒然一笑,不以为意。

但心头却是稍显沉重,觉得这个年轻君主,越发具有睥睨一切的威势。

不论是两大征的胜利,还是郡县制的改革。

使得帝辛对这偌大帝国的掌控力,越发变得强大起来。

也让祭司感到了一些紧迫。

故而,祭司觉得,沉寂多年的大巫神教,也是该向天下人亮一亮肌肉了,也算是给帝辛的一种警告:

神教,依然不可小觑!

祭司慢吞吞的呷了一口茶,随后,他才道出自己的来意,“听说大王欲要北伐?”

“是。”帝辛颔首。

祭司道,“神教与朝廷本为一体。神教虽游离世俗之外,不受朝廷律法管束,自成一门礼法。但神教所有成员,皆是大王您的臣子,包括老朽亦是。为大王尽忠,为朝廷分忧,此乃臣子的本分,故而,老臣愿率十万宗教战士,加入此番北伐,为国征战。”

帝辛一讶,饶有兴趣的打量了祭司几眼,他略微沉吟,还是拒绝道,“爱卿能有这份忠心,寡人已甚是欣慰。此番北伐,必将犹如犁庭扫穴之势,席卷整个草原,区区分裂的狄族,根本不足为虑,就无需爱卿费心了。”

帝辛自然知道祭司打的是什么主意。

如今南疆、西南,已经被朝廷平定。

人皇道在那里传教的消息,祭司不可能不知道。

帝辛二年,大巫神教曾派遣两支千人传教团,赶赴南疆、西南传教,想要趁机摘果子。

结果却被人皇道教徒直接撵回了关内,而且那里的土着,也早就信奉了人皇道,对于大巫神教上帝啊什么的,根本就不买账。

这归功于陈桐十几年如一日的辛劳,教化当地的土着,成为了人皇道的信徒。

包括从关内迁过去的那些百姓,虽有信奉上帝的信徒,但执迷并不深,通过人皇道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种种的好处,如拉一个人入教,就可赏赐十枚贝币,拉十个人入教,就可获得二十亩田地……

一年之内,许多人就纷纷改旗易帜,转为信奉了“人皇”。

等到大巫神教想要亡羊补牢时,已经为时晚矣。

关外,已经沦为了人皇道的地盘。

而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便是帝辛了。

每日,无尽的信仰之力,源源不断的汇入后母戊大方鼎内。

使得后母戊大方鼎,渐渐多了一丝道韵,正在朝“仙宝”级别进化。

留给大商征战的土地不多了。

满打满算,除了东夷、北狄和犬戎占据的广袤土地外,就再无第四块了。

除非帝辛丧心病狂到,对封国诸侯动刀子。

届时,天下八百路诸侯必定揭竿而起。

而东夷、犬戎,自古以来,都是非常强大的蛮夷之族。

几度差点攻破边关,挥兵直入中原。

按照神教智者对大商现有国力进行分析,五年之内,帝辛必定不会对东夷和犬戎下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两年前,帝辛打完四夷中最弱小的南蛮,顺带扫平羌氐二族,还用了两年的时间休养生息,才缓过了这口气。

北狄虽处于分裂,可一旦有外敌入侵,必定会抱起团来取暖,论综合实力,比起南蛮要更加强大。

即使侥幸打赢了,又得通过两三年的时间进行恢复。

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帝辛不会不懂。

连年的征战,只会拖垮这偌大的帝国。

上一次两大征,因为晚了一步,神教没能摘得桃子,这一次,祭司不想再错过,打算积极地参与进来,商军一边征讨,他一边在后方传播神教教义,度化信徒。

对于神教的无耻之为,帝辛早就见怪不怪,故而才果断的拒绝,没有同意祭司“出兵北伐”的这个请求。

然而,祭司似乎早已预料到,帝辛不会同意。

当帝辛的话刚刚落下,祭司便淡淡说道,“神教的十万战士,已经在一天前从神都出发,前往渑池县聚集,等候大王您的校阅。”

轰!

一股滔天怒气,若雷霆般滚滚卷动。

祭司淡定自若,捧起茶杯,轻呷了一口。

气氛,

冰冷到了极致。

帝辛眉宇间的杀机,渐渐变得浓郁。

少许,徘徊在虚空中的杀念散去。

藏于冕旒下的脸庞,浮现一丝冷笑,“既然爱卿都已经自作主张的安排好了,为何还要通知寡人?”

“请大王体谅老臣这份为国分忧之心。”祭司拜道。

帝辛起身,左手扶着人王佩剑,冷冷地看了祭司一眼。

随即,一道冰冷的话语,从帝辛牙缝里挤了出来,

“准!”

“谢大王。”祭司长揖。

帝辛咬了咬牙,一甩袖子,大步从偏室离开了勤政殿。

“老匹夫,孤必杀你,诛尽神教逆臣贼子!”

祭司虽然不知道帝辛这段杀气腾腾的话语,但他猜也能猜得出,

刚才,

自己差一点就死在这里。

帝辛,真的是动了杀他的念头。

可祭司也在赌,

赌帝辛不敢杀他。

一旦帝辛杀了他。

神教必反!

届时天下必定大乱,五百年大商朝,就会有倾覆的危险。

喜欢大商王族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商王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