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奇幻 > 大商王族 > 第七百五十八章 剿匪!

大商王族 第七百五十八章 剿匪!

作者:唯物98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05:35:56 来源:书海阁

一夜的疯狂,在次日凌晨,邓婵玉终究抵挡不住帝辛的虎狼之躯,在连番求饶下,沉沉的睡去。

大手抚摸着邓婵玉如玉的皮肤,帝辛倚靠在床头,默默地注视着怀中美人泛红的粉腮。

对于邓婵玉,帝辛有种说不上来的情感。

说是爱,却爱的不是那么强烈。

说不喜欢?又有一些情愫。

帝辛欣赏邓婵玉的直爽,也敬佩她的勇武。

以女儿之身冲锋陷阵,巾帼不让须眉,甚至比一些男人还要悍勇,

如两年前的‘两大征’

虽然帝辛一直把邓婵玉留在后方安全的地方,没有真的让她随军打仗。

但邓婵玉也是个闲不住的人,没事就领几支军队,四处进山剿匪,或是亲自担任押粮官,有时也会与敌人潜入腹地,进行破坏的小股部队发生战役,每次都能斩首无数,也让许多轻视其女儿身的陈奇、鲁能、晁田等人,一改之前的印象,对其钦佩有加,不禁与商高宗武丁之后妇好联系在一起。

“孤对他有情,但也仅限于喜欢,爱……却不是那么强烈。”帝辛轻语。

他的心,几乎已经被苏妲己占据,难以再爱第二个女人了。

十年、二十年、一百年后,帝辛对邓婵玉的喜欢,或许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加剧,但爱到痛彻心扉,海枯石烂的地步,却不会再有了。

这一生,上一世,帝辛唯爱苏妲己一人。

……至死不渝。

算起来,帝辛也的确挺自私的。

对待其余的女人,这么做自然很不公平。

心中无爱意,至多喜欢或是欣赏,两个人彼此间的感情也必定不会那么深刻。

说不定此刻喜欢,下一刻就已厌弃。

但帝辛是君王,天下美人尽是他的盘中餐。

女人,永远都是帝辛的附属品,他不会被情感所牵绊。

上一世,他沦陷于苏妲己的温柔乡中,已经是为君者的大忌。

帝辛也曾想过,斩杀苏妲己已正自己的王者之心,但他三番五次的犹豫,最终还是无法下手。

因为帝辛发现,他已经离不开苏妲己了,她的一颦一笑,都已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挥之不去。

“为了妲己,纵然舍弃这一方江山,又有何妨?”某次酒醉,帝辛搂着怀中美人,指着天空月亮,如一个昏聩之君,大笑道,“孤恨不得摘星捉月,哪怕山河倾覆,天塌地陷,也不及美人的一笑!”

……

沉思到翌日拂晓,帝辛裹着常服,离开了邓婵玉的寝宫。

现在是帝辛三年。

西南、南疆一统,帝国版图足足扩大了一倍。

征战过后,百废待兴。

西南、南疆,十室九空。

西南还好点,羌氐遗民并没有像蛮族那般剧烈的反抗。

但南疆自厄赖刺伏诛后,蛮人已经不足百万,其中多是妇孺,男丁不足十分之一二。

战争造成的大批寡妇,也给了帝国男儿的“可乘之机”。

故而,许多蛮族寡妇,纷纷嫁给殷人为妾。

没错,蛮族女人只允许给殷人当妾,帝辛虽然不是奉行血统论的人。但蛮族毕竟刚刚被征服,蛮人只是被大商赫赫军威给打怕了,但却没有被打服,骨子里属于游牧民族的悍勇,使得许多人都不甘屈尊于殷人之下,当治下二等之民,对蛮国仍然心存向往。

“大治五十年后,蛮民的心,才会心向大商。”帝辛轻语。

五十年后,蛮民已经延续了两至三代人,他们学习商国文字,学习商国文化,衣食住行,都与殷人无二,虽然体内流淌着蛮族血液,但思想上,却已经认可了商国,自认商国的一份子,届时南疆才会彻底安稳下来,成为帝国产粮大后方,未来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

故而,教化一事,当为重中之重,完全能影响到南疆未来的走向与发展。

经过三公会审,派往南疆执教的名单,递呈到了帝辛御桌上。

帝辛翻看了一下,略微沉吟,在名单上,又加了一个人。

治粟内史府,侍郎张子玄!

张子玄,昔日微子启的门客,后来微子启去往宋国受封,而张子玄却选择留下来,凭自身才华和学识,进入了治粟内史府,如今快十年了,已经官拜侍郎,领上大夫职。

对于如蝼蚁一般的张子玄,帝辛起初并没有把他放在心上,单凭一个张子玄,纵然留在治粟内史府,给微子启做内应,也难以成大事。

况且这张子玄也的确颇有才华和见识,不到十年,就已经达到了这一步,固然有士大夫阶层的帮衬,但也与他自己的努力脱离不了关系,算是一个能臣。

不过,早些时候,芮吉和邓昆充当媒婆,四处为新贵牵姻缘时,此事也有张子玄的影子,于暗中推波助澜,他自以为做的隐秘,但却难逃绣衣门和内卫的密切监视。

遂,帝辛深厌之。

觉得张子玄太不知进退了,看在他勤勉的份上,懒得动他,却不懂得感恩,微子启不过一个知遇之恩,却让他肝脑涂地至今,把自己的提携之恩,忘却在脑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若不是帝辛默许,他张子玄怎么可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升迁到上大夫位置,快活至今?

“希望你能在南疆,发挥人生中最后的余热吧。”帝辛神情冷漠,写下张子玄的名字,即可宣旨。

也代表着张子玄,此生都要孤老于南疆,为他的后半生,安排好了去路。

“这就是不知恩的下场。”帝辛嘴角微翘,浮现一抹冷意,“真以为孤是慈悲之辈?可笑!”

……

帝辛三年,四月末。

帝辛传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剿匪运动。

匪患不除,国无宁日。

地处山川、湖泊中的匪寇,不计其数。

他们平日里蛰伏,趁秋收时节,下山劫掠,有胆大的直接攻入乡里,夺城拔寨,从大户人家手里,抢夺金银存粮。

一旦各地领主派兵马围剿,就会遁入深山老林,大泽湖泊中,纵然几十万大军如豆子般撒出去,也很难找到他们的踪影。

其余各地领主的治安,帝辛并不关心,他也暂时插不上手,毕竟那是属于领主们的政务,但朝廷直接治下的郡县,却必须要根除这个毒瘤。

两大征以后,帝辛启用吴庸,先在西南、南疆进行变法改革,遂在帝辛三年一月,调吴庸入京,开始在王畿地区推行变法,三月,将变法推广到王室治下各地。

设郡县,下设乡,乡下设乡老团,由当地名望之人担任,以乡老团管理下属各亭,亭设亭长。亭长管理下属各里,里设里长。

一村为一里,三里设一亭。

不论是乡老、亭长或是里长,皆由朝廷直接任命,官员虽有推举权,但无任命权。

将权力,收于中央,牢牢地攥在帝辛手上。

变法一推广,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但贵族们看在此番变法,只涉及王室直接治下的领地,也就是大概王畿地区,以及周边的一些城镇,感到惊奇之余,倒也没有太过剧烈的反应。

倒是一些王畿侯,颇有怨言。

因为《吴庸变法》中,就包含食邑法。

一旦变法彻底推广开,他们家族几代人积攒下来的田地,直接会被收为国有,且兵权被剥夺,从此成为田间地主。

不过,在大势面前,王畿侯虽满腹抱怨,但却不敢违抗,况且,帝辛保留了他们对土地的使用权,只是从原本的私有,变成了国有,无法在进行随意地买卖。

哪怕买卖半亩地,都要向官府相关部门报备,多了一些繁琐的手续。

真正让王畿侯感到不满的是,就是兵权被夺,一月之内,解散圈养的私兵,每位王畿侯麾下私兵,都要互相异地而居,比如甲的私兵,需要举家带口的迁往乙的封地,给予一些田地补偿,和免税一年等福利。

贵族们抱着膀子,冷眼旁观。

因为此次变法,并没有涉及到他们的利益,倒霉的,只是那些个对商王室忠心耿耿的王畿侯。

许多人觉得,帝辛这是在自掘坟墓,王畿侯向来都是王室坚定地拥护者,结果一次变法,将所有王畿侯都给得罪了。

怕是君臣要离心离德。

但帝辛却认为,一个好的制度,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

王畿侯忠勇,但也不乏狡诈弃义之徒。

比如黄飞虎、比如芮吉、比如邓昆,比如晁田、比如徐盖……

他们蒙祖上荫蔽,一出生就注定是封侯拜相之人。

却不思为国尽忠,报答王上隆恩,反而临阵怯战,转投周军。

诚然,王畿侯内,也大奸大恶之徒,也有忠厚尽责之辈,但难保他们下一代,下下代,也像他们一样,为国尽忠。

趁着王畿侯内部还没有烂透,尚有一些忠厚勤恳之辈,不如快刀斩乱麻,一劳永逸的先彻底安定王畿侯阶层,将所有王畿侯拉拢到新贵集团中。

很意外,最先响应的不是别人,正是黄飞虎。

他将家中所有地契尽数上交,让相关官员核实,无比的配合。

“真是一点错都不想让寡人抓到啊。”得知这一消息后,帝辛暗自冷笑。

有黄飞虎牵头,芮吉、邓昆之流,也亦步亦趋,在二人临走,去南疆赴任前夕,嘱咐家人务必配合变法官员,不许有怨言,违者家法重责……

与变法运动一同展开的剿匪行动,自王命宣出后,便开始风风火火的蔓延到了治下各区。

新贵将领各自率兵,开始对山川大泽,进行严密的扫荡。

匪患一直禁而不绝,非商军作战不力,实为当地小吏、大户地主,与匪寇多有往来,甚至是暗自资助匪寇,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故而,在大军扫荡的同时,绣衣门也在密切留意着当地官员大户的一举一动。

通敌者,三族诛杀;隐瞒不报者,满门抄斩。

举报有功者,自然也有丰厚的奖励。

蓟县。

对于帝辛来说,是一个很熟悉的地方。

当年他就是在蓟县生死湖内,取得的阴阳镜。

蓟县,位于佳梦关区域,归佳梦关直接管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蓟县当地,有一座名山,名曰黄花山。

倒不是黄花山景色有多怡人。

而是在黄花山上,有一伙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匪寇,于几年前盘踞于此,声势颇为浩大。

蓟县曾出兵围剿多次,却每次都损兵折将的铩羽而归。

不得已,蓟县县长只能请示佳梦关总兵,派兵剿匪。

遂,佳梦关总兵派一员将领,领八千兵马,在蓟县兵勇配合下,入黄花山剿匪。

结果依旧大败而归。

后来帝辛抽调各关精锐,南下征剿蛮族,佳梦关总兵只得暂缓对黄花山那伙匪寇的清剿,严防北方强敌趁机叩关。

“黄花山有四位寨主,分别是大寨主邓忠、二寨主辛环、三寨主张节与四寨主陶荣,四人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异人,皆都身负通天地彻的神通,昔年总兵大人麾下的杨将军,领八千兵马,和五百蓟县兵勇,大败于黄花山下,可见这四位匪寇的厉害。”说话的是胡升。

十年过去了,他已经从原本的幼童,成长为了一位青年。

五年前他入伍,成为魔家四兄弟麾下的亲随,五年后,他已经升任校尉职,此番随魔家四将征讨黄花山,乃为帐下先锋官。

剿匪令自朝歌传来后,佳梦关现任总兵,便点魔家四兄弟为将,领兵马三万,会同各县兵勇,围剿黄花山。

这几乎是唾手可得的战功。

没有人会相信,一伙强盗,能阻挡三万商军精锐的围剿。

边关军之勇,不弱于禁军。

三万边军,可匹敌一路诸侯十万大军。

用来剿匪,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魔家四兄弟也知道,佳梦关总兵如此行为,其实也是在卖好。

现任总兵已经年迈,而帝辛又有提拔新贵之心,从两大征就可看出,大批默默无闻的低贱之民,通过两场征战,摇身一变,成为了贵族,且皆都年轻力壮,充满了朝气。

佳梦关总兵觉得,最迟年底,他的调令就会下来:‘王怜悯其老迈,不忍继续于边关受苦,遂宣汝入朝歌右学,颐养天年。’

现任总兵一走,下任总兵人选,毫无疑问,将会在魔家四兄弟内选出。

喜欢大商王族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商王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