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白垩纪禁区 > 第133章 指日可待

白垩纪禁区 第133章 指日可待

作者:金属裂纹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8 04:38:41 来源:88小说

实验逐步走上正轨,东方白以外援身份加入实验组,日以继夜废寝忘食,恨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泡在船坞里。

不计工本的投入令研究组的实验大步迈入快车道,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超级电池的解析。

东方白不懂什么工艺什么技术,但他能通过纳米细胞“看”到超级电池的微观结构,看到一个个原子分子按某种无法形容的规律排列在一起。

有这些,就足够了。

曲老先让他把看到的景象画下来,然后再对比各种元素的原子,只花了两天时间,就摸清了超级电池的微观结构。

至于怎么制造,那就是研究组的事了。

但研究不能停,在曲老的安排下,东方白复制了大量超级电池,除了最基础的球形,还有长条形、背包形和薄片形。

直到这个时候,东方白才发现剩余的纳米细胞根本不够用,又在曲老的支持下复制了一批纳米细胞。

结果发现,纳米细胞并不能无限增殖,而是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自动中止,总量与东方白接收核心舱时完全一致!

这个结果引发了曲老的猜想,一种可能是一个控制核心只能控制这么多纳米细胞,另一种可能是恐人有意限制人类拥有的纳米细胞数量。

没人希望是恐人故意限制,但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才是真正的答案。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虽是恐人主动现身帮助人类,可他们就真的那么大公无私?

人类各国之间都做不到坦诚无私,何况是恐人?

当然了,这一点并不绝对,但从常理上根本说不过去。

恐人到底有什么目的,有专门的专家组操心,研究组的任务还是实验。

动力装甲是超级电池的第一个用户,为保证安全,研究组对超级电池进行了各种惨无人道的实验,什么水淹火烧,锤打穿刺统统上阵,接着枪械射击,甚至近距离爆炸冲击都试过了,结果全都没有任何问题,完全适应战场的恶劣环境。

简而言之,装甲废掉了,电池都不会有问题。

实在太出乎意料了,曲老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为测试超级电池的极限,研究组又提出了更多堪称苛刻的实验方法,最奇葩的一项,居然是把雷.管插在超级电池上引爆……

许多人表示反对,可这项实验的提出者振振有词:超级电池能量密度远超TNT,不能引爆当然最好,万一有问题却没发现,在战场上出了事故,谁负责?

理由充足论点充分,无人能够反驳,实验提案顺利通过。

为保证安全,这项实验并没放在船坞里,而是转移到基地靶场,而且专门调来一位爆破专家协助。

实验人员小心翼翼,将雷.管插到只有樱桃大小的超级电池上,随即所有人远远避开。

雷.管通电,叭地一声轻响……靶场上并未发生爆炸,可放置超级电池的位置却陡然升起一道粗大蜿蜒的电弧。

电弧瞬间膨胀四散,转眼变做一个倒扣在地面上的碗状电网,噼里啪啦的放电声持续了半秒才消失不见。

躲在靶壕里的人当场触电,转眼倒了一地。

好在都没有生命危险,经过急救,所有人安然无恙。

军事人员还好,短短一层头发什么都看不出来。随行的研究人员就不一样了,其中一些人疏于打理,头发一个比一个长,结果就是他们身上的头发汗毛根根竖立,就像刚在脑袋上放过炮仗似的。

而且此后的几天,这批人碰哪哪放电,直接就是一群人形电池,搞得曲老心惊胆战,不敢让任何人靠近实验设备。

实验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经过连续几轮精确计算,发现爆炸的放电量,就是超级电池蕴含的电量。

没人知道雷.管为什么能引爆超级电池,但这一现象引发了许多猜想,最现实的想法,就是用这东西制造纯电手雷。

咳嗽,试想一下,一枚手雷或者炮弹在爆炸的一瞬间,释放威力无法抵挡的超强高压电……现代武器装备多的是电子设备,全都让高压电走一遍,呵呵,敌人的表情想必会非常精彩。

不过话说回来,人类对电的研究早已出神入化,只要有心,完全可以避免电击带来的危险。

比如飞机上了有防雷设备,就算被闪电击中,出事故的几率也不大。

所以这东西不是所有情况都能用。

证明了电源的安全,接下来就是将电池装入动力装甲,为此,东方白又按设计图制造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动力装甲外壳。

按质量分为轻型、中型、重型;

按功能分为侦察型、火力型、突击型;

按配置分为狙击型、突击型、支援型……

每一种都是精心设计,每一种都要仔细实验,每一种都得详细记录!

不同型号的动力装甲,电源也不一样,有的使用最基础的球形;有的使用条形或背包形;也有的使用无固定外形的插片式;还有的将一块主电源分散到全身,由整化零,一主数辅。

研究组的最终目的不是设计一大批动力装甲,而是找到适合不同装甲类型的纳米肌肉强度,从而形成通用标准。

虽然暂时看不到动力装甲列装的希望,但这样的研究机会十分难得,此时拿到的研究结果,对未来的研究有极大的帮助!

实际上,每一种型号的装甲外壳都不止生产一套,除一套留在船坞实验之外,其他的全都第一时间送走,秘密送到中西部的某个专门研究动力装甲的秘密实验室。

船坞获取的动力装甲数据,都会第一时间送到装甲实验室,由那里的实验人员展开相关实验……简单点说,就是用人类擅长的液压传动系统,代替来自恐人的纳米肌肉。

因为有研究粗的数据支持,每一条纳米肌肉都有详细的数据,装甲实验室不必反复试验,只需要按要求找到合适的微型液压设备,想办法装到动力装甲上就行。

过程说起来很简单,实际做起来遇到的困难却不少,不过研究组已经扫平了所有数据障碍,装甲实验室的组装工作一日千里,第一台原型机指日可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