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华年 > 第230章 银行卡里的余额

华年 第230章 银行卡里的余额

作者:亲亲雪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01 10:31:20 来源:书海阁

舅舅要动手术,他的两个姐姐都如临大敌。三十万的费用尚且难不倒李兰岚,她把钱准备好了之后,她的弟媳王桂蓉却跟她说:“二姐,我们先借你二十万,等兰云病好了,我们肯定会还。”

李兰岚愕然:“你们的家底都快花光了,从哪儿凑的十万块钱?”

王桂蓉答道:“大李家捐款一万多,兰云经常发表文章的那个杂志社发了一个捐款通知,也捐了有两万多;还有,我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卖了6万多。”

李兰岚急得跺脚:“你疯啦?家里还有我呢,还不至于卖房子啊!”

王桂蓉局促地说道:“我们已经欠了你们太多人情了,手术后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可能还要借钱,那些事情我们都没法预料。但是我们现在还有一点能力,能承担一些,所以……”

李兰岚支住了头,听着弟媳继续说道:“等兰云做完手术,我们就搬到妈那里,妈平时照顾她,我就出去打工,挣钱还债。”

事到如今,李兰岚也只能同意了。都说上天不会辜负坚强而又勤奋的人,她迫切地希望,上天不要再辜负弟弟一家。

姥姥不希望这个手术全家人都在医院里守着,所以,医院里只有姥姥、李家两姐妹、舅妈。宝庆、闵佳照常上学,乔建军还在家里看店,但是他时时盯着电话,等候调遣。

对于店里的生意,老乔一直挺揪心的。老百姓的收入越来越高,就意味着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餐饮业越来越不好干。从去年开始,这条街上冒出了各种各样的小吃店,他的生意就冷清了。幸亏某个好心人替他在网上打了打广告,有不少外地人慕名而来,为店里增加一丝人气。

五一节前后,来店里吃饭的游客更多了,生意要比以往好一些。去年港城电视台过来采访过,今年生活频道又要来采访。乔建军一头雾水,后来才得知,是街道办的人推荐的。创建文明城市,离不开文明市民,在市里面下达“寻找文明市民”的指使后,吉祥街街道办事处第一时间推荐了乔建军。电视台来采访,街道办的那几位工作人员也能露脸。

电视台来那天,正好跟小舅子手术赶到一天去了,两边都没法协调,乔建军只好祈祷别出什么岔子。万一有情况,他就把店交给小童,他随时能去医院。所以,他对小童进行了一番培训,从食材的选择、高汤的熬制,等等,让他把每个环节都记清楚,要让观众知道,他是如何以一颗工匠之心,来对待这些食物的。

那天记者来了之后,先拍了几个吃馄饨的镜头,然后发出了几声夸张的感叹,便进入了采访环节。

“我们听说,乔老板不仅馄饨做得好吃,还是一位心存大义的老英雄。他十年如一日地照料一位烈士家属,还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了军营,这种大爱,这种家国情怀,都让我们动容。您能跟我们说说,您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这跟老乔准备的内容一点都不一样,他困惑了一番,说道:“都是街坊邻居,互相帮忙而已,哪儿有什么动机啊?”

面对不开窍的乔建军,记者继续煽情:“十一年前,烈士董大明牺牲在抗洪第一线,他的母亲随他而去,只剩下一位老父亲留在人间。听说你们每年大年三十都在一起吃年夜饭,给孤苦伶仃的烈士家属送去了浓浓温暖,我们很佩服您。您能说一下坚持做这件事的动力是什么吗?”

乔建军的神色渐渐冷了下来,他明白了,这并不是一个美食节目,甚至跟他的店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是来采访别的。

老乔示意关一下摄像机,然后跟记者说道:“记者同志,这个节目,不是介绍我家店的?”

“呃……我们把您的先进事迹拍下来,肯定对店里生意有帮助嘛!”

老乔大失所望,不悦就写在了脸上。他十年如一日地照顾老董,却并不想以此出名,来为自家店争取更多客户;他也不想消费自己的儿子,儿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军人而已,怎么能让他为自家店打广告呢?

“怎么了?乔老板,有什么为难的吗?”

乔建军如实说道:“记者同志,您说的没错,街坊邻居都在我家过除夕,但是,我们都没有说是为了老董,我们也不想以此做文章。”

“嗯?”

老乔低声道:“老董是烈士家属,孤身一人,生活也有很多不便。但我妻子常说,不要以怜悯的眼光去看他,更不要将他当成弱者,他只是一个普通邻居。所以,这么多年来,我常常喊老董过来帮忙,他是这家店的编外人员。其他邻居忙不过来,也喊他去帮忙。你们看,这不就是很正常的邻里关系吗?这些小事,没有什么好张扬的啊!”

这一番话让所有人都哑了火,他们从未考虑得这么深。在所有人的惯性思维中,老董是一个可怜人,值得同情。而只有他的邻居,会把他定位成“正常人”,然后才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乔建军继续说道:“我们谁都不想拿老董做文章,如果真要拍,那得先征得他同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街道办大妈嘟囔道:“你们这些人的脑子,真是山路十八弯……”

乔建军正色道:“那也总比什么都不考虑强。”

前些年,老董频繁上过港城新闻,以至于他去菜市场买菜,人家死活不收他的钱,但都在背地里窃窃私语“就是他,死了儿子,又死了老婆的那个,啧啧,真可怜”。一趟菜市场走下来,老董也就不愿再出门了。要不是乔建军喊着他干活,他能一直自闭下去。

街道办大妈很不服气,继续吐槽:“你们就是瞎矫情!”

乔建军毫不留情地顶了回去:“关心人和做馄饨是一样的,都得用心!”

气氛一陷入僵局,老乔又说道:“我儿子考军校,也没有你们想象得那么伟大。他确实有从军报国的理想,但是,如果当时家里更宽裕一些,他会有更好的选择。他现在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真的没什么可说的。”

那些记者们商量了一下,最终换了几个比较温和的话题,没有涉及到孤鳏老人老董,也没有吹嘘特战队员乔楠,就是刻画了一下普通的、和睦的邻里关系。当然,这样播出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但是乔建军一点都不后悔,做人做事,就是图个心安嘛!

到下午一点才拍完,乔建军做了几个菜,请记者和街道办的人吃了一顿饭。他们还没吃完,妻子的电话就打过来了,乔建军接电话的时候,手都在哆嗦:“怎么样?手术结束了吗?”

妻子的声音非常急促:“出血严重,可能得二次手术,家里还有多少钱,你先送过来。”

“行,我这马上过去。”

“另外……”妻子的啜泣声传了过来:“留个两三千,万一……要办后事呢?”

乔建军不敢马虎,跟记者们道了别,骑上儿子给买的电动车,便朝医院赶去。一个人动手术,全家人都跟着去鬼门关走一遭,乔建军太了解这种感觉了。

手术室门前的惨象自不必多说,乔建军一个大老爷们都眼眶发酸。姥姥哭得很厉害,一个浑身是血的护士走出来,她想上前询问,可是刚站起来,就晕倒了。

这下好了,儿子还在里面抢救,母亲先倒下了。乔建军跟众人说道:“你们在这里守着,我去照顾咱妈,你们不用担心。”

乔建军先让大夫做了检查,把岳母安顿好。不查不要紧,岳母的高压都快爆表了,幸亏是在医院晕倒了,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大夫说,老人家肯定是忍了很久了,血压这么高,平时肯定头晕得厉害。乔建军自责不已,老人家提心吊胆这么多天,连觉都睡不安稳,血压怎么能不高?然而家人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小舅子身上了,居然没有人发觉她的异常,实在不应该。

姥姥还得住院观察,乔建军再度去交钱。最常用的那张卡已经刷不出来了,他口袋里还装着500左右的现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掏出了一张几乎没用过的银行卡,好像只是为了某个朋友的业绩办的。

护士问道:“先交多少?”

“1,1000吧!”乔建军早就忘了里面有多少钱了,也有可能根本就没有钱。

结果护士很顺利地划走了1000块钱,这下轮到乔建军纳闷了。回病房的路上,他看到一个AMT机,将卡插进去试了试,里面居然还有四千多块钱。

乔建军懵圈了,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不可能是两个女儿,她们犯不着这样偷偷给自己打钱;如此一来,那就只有那小子给自己打钱了。

他拨通了儿子的电话,乔楠很罕见地直接接了起来。他应该也是在等舅舅的消息,没跟爸爸客套,直接问道:“我舅呢?手术做完了?”

“还没,我在这里守着呢。有个事我问问你,你给我打钱了?”

“没啊,就是上个月给家里寄了一万,除此之外没再打过钱。怎么了,钱不够?”

乔楠也不像在说谎,他常常给家里寄钱,也没必要掖着藏着。乔建军更纳闷了,难道会是杨树?也不对啊,这张卡是在杨树去北京之后办的,他根本不知道。再说,那孩子对待乔家人很直爽,不会这么大费周折地把钱打到他不用的银行卡上。

乔建军在岳母病房前坐着,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最后把卡收了起来,心想,改天去银行问问,打钱的人到底是谁。

晕倒两个小时后,姥姥终于睁开了眼睛,乔建军急忙凑上去,问她哪里不舒服。

姥姥茫然地流着泪水,声音嘶哑:“兰云……是不是走了?”

乔建军给岳母掖好背角,含糊其辞:“……您别瞎想,还在手术呢!”

如此一来,姥姥的眼泪流得更加汹涌:“刚才兰云就坐在我床边,跟我说,妈,这些年你受累了,我去找我爸了。别再担心我,我会常常来梦里看你,你要好好的……我的兰云啊!”

喜欢华年请大家收藏:(wuxia.one)华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