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从戏曲大佬到天王巨星 > 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大名旦的唯一同台唱片

周末晚上八点半钟,芒果卫视的收视率忽然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今天是《“琰”之有理》的收官,第十期节目。

前九期已经为这个节目累积到了足够的关注度,一连两个月,没有任何一个节目能在这个时间段干的过《“琰”之有理》。

而今天的节目,之前裴琰之在微博上特意说明了,要保密,而被抽中可以去现场观看录制的那些观众们,全都签署了保密协议,在播出之前,节目的声势被做到了最大。

而那些观看了录制的观众,全都是闭口不言,但是一个个憋得脸红脖子粗的,太想告诉大家,最后一期节目,太过瘾了!

陈浩是一个出租车司机,一般晚上**点钟的时候,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但是让他郁闷的是,今天路上的人怎么这么少啊!

忽然看到了前面有一个人招手,陈浩心中一阵激动,终于有活了,立马一个帅气的甩尾来到了这人的身边。

这是一个年轻的小姑娘,拉开出租车的后门,就钻了进来,眼睛看着手机,嘴上说着,“师傅,幸福家园,快点!”

陈浩扫了一眼小姑娘,摁下了计价器,顺手打开了广播,想要听一听音乐。

结果声音刚出来,小姑娘就不耐烦的说道,“师傅,麻烦你把音乐关一下,我都听不到节目的声音了!”

陈浩也是从善如流,关闭了广播,耳朵不由自主的竖了起来,听到后面传来了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我的节目,‘琰’之有理,本节目是由我师姐赞助,芒果卫视和梦想传媒联合制作的京剧脱口秀节目!”

熟悉的声音,熟悉的师姐赞助,陈浩眼睛一亮,笑着跟后面的小姑娘说道,“我说今天外面的人这么少呢,原来是裴琰之的节目开始了啊!”

小姑娘一听这话,终于抬起了头,露出了一张清秀的面孔,笑眯眯的说道,“哦,原来大叔也知道裴琰之啊!”

三十出头的陈浩感觉到自己的胸口一闷,自己怎么就成大叔了。

陈浩摸了摸自己胡子拉碴的脸,自嘲的一笑,说道,“我倒是不想知道啊,但是每天我的广播里放的都是他的歌,坐我车的年轻人聊的都是他,回到家里,老婆,女儿聊得也是他,我感觉我的生活都已经被他包围了!”

小姑娘听着陈浩说的有些好笑,笑眯眯的说道,“是啊,现在裴老板可是华夏最红的演员了,可惜,这一次没有抽到我去现场,真是不开森,十次都没有抽到我,好气哦!好了,大叔,不跟你说了,你好好开车吧,我要看节目了!”

陈浩嘴角抽了抽,你看节目就看节目吧,为什么还要叫人家大叔,就算是像一开始叫师傅也好啊!

……

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中,芒果卫视。

裴琰之看着台下的观众,一脸感慨的说道,“一眨眼,就到了最后一期节目了,时间过的可真是快啊,这一期来的观众,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你们太幸运了,这一期节目将是你们人生当中非常难忘的一次回忆。”

看着台下一张张兴奋但是疑惑的面孔,裴琰之笑眯眯的说道,“大家看一下今天戏台上的布置,跟往常大不相同,因为最后一期《“琰”之有理》,我专门请来了几位嘉宾,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梨园行的一些小故事。”

以往的戏台上,正中间摆着一把太师椅,旁边放着一张檀木的长条案,上面摆着裴琰之的茶壶和一些道具,但是今天戏台的摆设就非常的有意思了,戏台的正中央摆了一张长条桌子,后面则是摆了五把椅子,这就让台下的观众纷纷猜测,看来这次来的嘉宾数量还真不少啊,起码也是四个人啊。

台下的观众的心里也是痒痒的不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更是抓耳挠腮的互相猜测着,网络上观看的粉丝们,屏幕上早就看不到裴琰之的脸了,全都已经被弹幕给遮住了。

裴琰之指了指台上的位置,笑着说道,“大家看到了,五个位置,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中间这个位置就是C位,前些日子的金鹰奖上,有不少老前辈,被人要求站到C位,看着老前辈们一脸茫然的样子,有人嘲笑他们不懂潮流,老土,其实这么说是不对的,因为这个C位,算是一个流行词吧,它的来历应该是从网络游戏来的,在一些游戏里,人们把核心输出的位置叫做carry或者center,后来我们娱乐圈就把这个拿了过来,用在海报中或者出场的位置,站在正中间的人,就是C位。”

“说到C位,这些年,娱乐圈有不少为了争C位而闹出的笑话,不是我偏颇啊,我觉得好像女性对于C位的重要程度更加的看重,一直以来,娱乐圈都用什么‘四小花旦’来形容最近很火的那些女演员们,其实用的就是我们京剧界的叫法,像我们京剧界的‘五大花旦’,梅祖肯定是要排在正中间的,其他人还真没有谁能和梅祖抢这个位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台上这五个位置,中间这个位置,应该就是今天身份最高的这一位来坐,到底这位是谁呢,我先不说!”

本来台下的观众们都很期待的等着裴琰之说出这位的名字,但是裴琰之一个大拐弯,方向盘都找不到了。

台下的观众纷纷用他们对裴琰之最亲切的方式招呼他。

“咦——”

裴琰之也是被嘘的习惯了,一脸无所谓的说道,“在我们京剧界啊,说到C位,那就不得不提起两位京剧艺术家,一位就是谭家的那位老祖,谭鑫培先生,另外一位就是我们梅派的老祖,梅兰方先生,这二位在当年,被称为‘伶界大王’,就算是我们马派的老祖马联良先生都没有得到过这个称号,而这二位,就是当年梨园行当之无愧的C位。”

“不光是京剧演员有C位之争,就算是老生和青衣,这两个行当,在京剧界的发展历史中,也有过C位之争,从京剧艺术发展最初期的时候,不管什么旦角啊,花脸啊,武生啊,都是给老生跨刀的,不管你多牛,你也是给老生跨刀的,就是配角。”

“我小时候有一个好朋友,我是学高派刀马旦的,他是学老旦的,结果到了戏校之后,他就去学老生了,为什么呢,当时戏校的老师就跟他说,孩子啊,你这么好的天赋,唱什么老旦啊,就算你的老旦唱的跟李多奎一样好,你也得给被人配戏。”

看着台下一张张茫然的脸,裴琰之笑着说道,“李多奎是谁,那是当年的‘李多爷’,李派老旦的创始人,你就看现在活跃在京剧舞台上唱老旦的那些演员们,不管是谁,学的都是李派,你可见这位李多奎先生有多么的厉害了,但是,就这么厉害的人,他也不可能挑班唱头角儿,也得给老生或者青衣配戏。”

“因此啊,现在的京剧演员,但凡是有点天赋,或者有点雄心壮志的,不是去学老生,就是去学青衣,毕竟这两个才是京剧界的C位代表。”

裴琰之一竖大拇指,说道,“所以,在京剧发展的最初期,老生是当之无愧的C位,我之前也说过了,那个时候的旦角,分工太明确了,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武旦,你学的什么,在台上就演什么,青衣演员,在舞台上就是站着傻唱,我之前也说过,过去的旦角叫做捂着肚子傻唱,就是这个手一直放在肚子上,面无表情的唱,直到京剧界出了一位天才,‘通天教主’王瑶卿,这位就是唱旦角的,他就是给谭鑫培先生跨刀,在跟谭先生一起合作的过程中,对旦角的艺术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他赋予了旦角更多的形式,将青衣,花旦,刀马旦中的精粹融合到了一起,创造出了独有的‘花衫’这样的一种特殊的行当,如今所有的青衣,基本上都算是‘花衫’这个行当。”

“就是因为王瑶卿先生的出现,才给后面‘四大名旦’异军突起,给生旦并重的这个新时代提供了最重要的根基。自从那个时候开始,生旦这两个行当的C位之争就开始日益激烈了起来,在1927年的6月20号,《顺天时报》就刊登了一篇‘首届京剧旦角儿最佳演员’的评选活动,最后,梅尚程荀这四位大师被评为了前四名,而梅兰方先生被评为了魁首,而且被评为‘伶界大王’,奠定了我们梅派在京剧界的地位。”

“那个时候,所有的有钱人谁能把这四位请到家里演堂会,那都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要是能够将这四位同时请到,那就不光是有钱就行了,之前我说过的,魔都的杜月笙在杜祠落成的庆典上,将这四位全都请到了,演了一出戏,叫做《四五花洞》,这出戏也是当时杜祠堂会中最精彩的一出戏了。”

“所谓的《四五花洞》,其实应该叫做《五花洞》,是一出京剧丑角的大戏,一般都是在过去封箱的时候演出,非常的热闹,荒诞,内容就是武大郎和潘金莲,两人去找武松,结果遇到了五花洞中的五个妖怪,这五个妖怪一看这两个人,一高一矮,一丑一俊,他们就幻化成了两人的模样,真假武大郎,真假潘金莲,言语一般无二,难辨真伪,于是互相扭打着就来到了阳谷县来告状,知县吴大炮也是分辨不出,而五毒精又幻化出了一个知县老爷,在公堂上闹成了一团。”

“原戏中一对真,一对假,这个叫《五花洞》,两对真,两对假,就是四大名旦当初演出的版本,这个就叫《四五花洞》,这个戏还有更多的,四真四假,叫做《八五花洞》,五真五假,叫做《十五花洞》,这出戏就是唱个热闹,所以,人越多,越热闹!”

“当时最大的一个唱片公司,长城唱片公司,就特邀了四大名旦灌制了这张唱片,《四五花洞》,这也是能够流传下来的唯一的四大名旦同台演出的录音了,非常的珍贵。”

裴琰之冲着上场门的方向招了招手,刘连生和另外一个后台的演员抬着一个大大的留声机,放到了中间的桌子上,刘连生下去之后,再次上来,拿着一个木制的盒子,恭恭敬敬的放在了留声机的旁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裴琰之看着这个留声机,笑着说道,“这个留声机是当年梅兰方先生最爱的物件,我特意从梅府请出来的,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木盒子了!”

裴琰之将木盒子拿起来,郑重其事的说道,“这里面存放的就是当年四大名旦一起合作录制的那一张唱片了!”

裴琰之打开木盒子,从里面拿出来一张被封制起来的唱片,说道,“由于唱片的时间太过于久远,里面的磁性有些地方已经消失,所以这张唱片只能作为收藏品了,无法播放了,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惋惜的事情。”

台下的观众们也都是一阵失望的叹息,裴琰之笑着说道,“各位也不用太过难过,我们这里还有一张唱片,是在三十年前,我师父梅文玖先生特意翻录的,虽然说效果不是很好,但是也是四位大师一同留在世上唯一的绝响了。”

刘连生再次上台,拿了一张唱片,放在了唱片机上,开始调试。

这个功夫,裴琰之冲着台下的观众们说道,“说到当初灌制这张唱片啊,那可算的上是大费周章,首先,是对于词腔的处理,当初的唱片可容纳的时间是非常短的,一面也就是三分十五秒,因为这一段是西皮慢板,所以一句唱词的时间就很长,如果按照台上的那种唱法,两人合唱一句,然后接下来剩下两人再合唱一句,因前后词腔均无变化,在唱片中将难分各人特长。所以,最后决定为每人独唱一句,唱词各异,唱腔自谱。”

喜欢从戏曲大佬到天王巨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从戏曲大佬到天王巨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