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从戏曲大佬到天王巨星 > 第四百零二章 我,裴琰之,不需要打赏

裴琰之笑着说道,“这个要改词可不是随便就改的,而且这个要改可不是只改成刀就行了,这四句你都得改,因为这个剑是‘言前辙’,而这个刀是‘遥条辙’,这是我们戏曲里的辙口,我们有十三道大辙,每个辙口出一个字,总结下来就是十三个字,‘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南西北坐’,这个就比较好记了。所以,这个辙口变了,词肯定都是要改的,但是,人家谭鑫培先生唱到这里的时候,就是一扶腰间的宝刀,开口唱。”

“过了一朝又一朝,

心中好似滚油烧,

父母冤仇不能报,

腰中空悬雁翎刀。”

一段精彩的谭派西皮流水,引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这个掌声不仅是送给裴琰之的,更是送给那位临场不乱的谭鑫培大师。

裴琰之笑着说道,“所以,怹从这个‘言前辙’变成了‘遥条辙’,这就是那个时候大师们的临场发挥,这种事情有很多,那个时候的现挂比现在多太多了,过去的时候台上台下什么事都会发生,所以要求演员的应变能力一定要强,临危不乱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要说我们京剧演员啊,跟其他的职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别的不说,就说这个上台之前的这个准备工作,你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来,有一句话,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叫做饱吹饿唱,我看到台下有不少点头了,看来是都听过这句话,这句话什么意思呢,顾名思义啊,饱吹,如果你是吹唢呐啊,吹笛子啊这一类的,一定要吃饱了,你才有力气去吹,而我们的唱呢,不管是唱戏,还是唱歌,都是要空腹,或者说少吃点!”

台下的观众用古怪的眼神看着裴琰之,眼中的意思是,你自己是个什么玩意,你自己不清楚吗?

裴琰之也是看出了大家的意思,不由得尴尬的咳嗽了一声,说道,“但是这个东西呢,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啊,比如说我!”

台下的观众一起嘘声四起,现场的气氛非常的活跃。

因为裴琰之的一些后台的照片被放出来之后,很多他的个人习惯也被大家掌握了,这个上台之前吃牛排的这个习惯,是真的让所有人好奇,不光是普通人好奇,就连京剧界的同行们都是震惊不已,因为在京剧界,众所周知,梅文玖大师在上台之前也是喜欢吃牛排,没想到裴琰之也是,果然是天生的一对师徒,因为梅文玖大师的徒弟,还真没听说还有谁喜欢上台之前吃牛排的。

当梅文玖大师知道裴琰之竟然还有这个爱好的时候,也是笑逐颜开,说道,“琰之这孩子,英果类我!”

这句话一出,裴琰之在梅派的地位顿时就不一样了,“英果类我”这四个字可是来历不凡,当年唐太宗李世民评价自己的三儿子吴王李恪的时候,就说“英果类我”。

裴琰之笑着说道,“大家都知道我跟我梅师傅两人都喜欢在上场之前吃牛排,这是个例,算是个人爱好吧,但是我们也不是大吃大喝,吃得也不多,垫吧一下就行了,因为你不管唱戏还是唱歌,用的都是丹田气,如果你吃的太饱的话,你的气就出不去了,到了胸腹这里都被挡住了,很容易打嗝,演员在台上打嗝,那就完蛋了。

有人听说过,我韩师父上台之前喜欢吃苹果,之前我还没拜师之前我也听过,不过我一直以为怹老人家就是把苹果削了皮,然后切成小块的吃,谁知道,人家就是直接把苹果洗洗,也不削皮,直接张嘴就这么吃,我拜师之后,跟怹老人家一起唱戏的时候,见了一次,我就问,要不我给您削个皮,人家就说,这个苹果的营养啊都在皮上,削了皮还吃什么啊,接着我就问,您吃这个苹果是为了润嗓子吗,因为这个接下来就该唱戏了,我韩师父哈哈大笑,说,润什么嗓子啊,你吃一个试试。”

裴琰之的桌子上就摆着一个盘子,里面是一个大大的红富士苹果,很诱人的样子。

裴琰之伸手就把苹果拿起来,说道,“这个苹果我已经洗过了,现在我吃给大家看!”

台下的观众一脸黑线的看着台上这个“放毒”的家伙,诱人的大苹果,你自己吃,请你做个人吧!

裴琰之长大嘴巴,一口下去,咬掉了好大的一块,吃的是汁水四溅,真是一个好苹果。

台下有些人还以为裴琰之这是要给苹果做广告呢,不由得有些皱眉。

裴琰之将这一口苹果咽下之后,把剩下的苹果放回到托盘,拿起旁边的方巾擦了擦嘴角和手上的汁水,笑着说道,“刚才大家看出来我吃这个苹果的作用了吗?”

这一下,大家都愣住了,因为刚才大家虽然都在看他吃苹果,但是大多数人的心里都是很不爽的在大骂这个放毒的家伙,谁知道裴琰之竟然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看着所有人都是一脸的茫然,裴琰之笑着说道,“当时我韩师父让我吃了个苹果,我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其实吃苹果不是为了润嗓子,而是为了打开你的后槽牙,因为不管是京剧还是其他的曲艺类的行业,打开后槽牙说话,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有机会了大家都可以试一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裴琰之看着下面的观众很多人都不自觉的开始张嘴,做咬合状,不由得微微一笑。

裴琰之笑着说道,“刚才说的饱吹饿唱,其实基本上每一个唱戏的上台之前都不会吃太饱,我也一样,虽然吃牛排,但我也不会直接吃的撑的走不动了,那上场,万一直接吐了多恶心人啊!其实每个人上台之前都有自己的一些准备工作,第一是习惯,第二呢,其实就是仪式感,我们京剧演员讲究规矩,更讲究仪式感。

这是上台之前,而我们京剧演员下了台之后,基本上所有的京剧演员都会干一件事,就是宵夜!”

台下的观众们都是一愣,啊,宵夜,还所有京剧演员都会这么干,不会吧,是不是因为你是个吃货,所以你就把所有人都拉进来啊!

裴琰之看着下面狐疑的眼神,笑着说道,“你们还别不信,我前面都说了,饱吹饿唱,饿着肚子唱戏,唱完戏了,肯定要吃饭啊,这有什么问题吗。而且你们还别不信,整个京剧界,你去问,哪个京剧演员不是吃货,尤其是那些女演员啊,你去问,来多吃点,如果这个女演员说,不行,我减肥,这个人绝对不是角儿,因为你唱戏的人减肥,就说明你不用功啊,你见过有几个唱戏的人是大胖子的,每天你都得练功,吃的那点饭几个跟头都没了。

像我师爷梅兰方先生,不仅自己会吃,而且还有鼎鼎大名的梅府家宴,就在现在的翔凤胡同,占地1000平方米,是环境优美、曲径通幽的三进院,原是清朝一个贝勒爷的侧福晋的私宅,光一棵枣树就有240年的历史。后院有一块拴马石桩,据说是明朝的老物件了,我梅师傅把我师爷当年用过的餐具、手摇摄像机、手摇照相机等物品都拿到这里,那里就跟个小型梅兰方博物馆一样。

这里面的厨师全都是当年梅先生家厨的传人,里面的菜色全都是当初梅先生家传的六百道菜,最着名的就是‘鸳鸯鸡粥’,当年梅先生每日必饮此粥,如果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去尝尝,绝对物有所值。”

台下的很多观众还真没听说过“梅府家宴”,顿时兴致高了起来。

有个女孩子问道,“裴老板,梅府家宴贵吗?”

台下的众人也都是眼睛一亮,对啊,这个价钱是多少呢,要是一桌好几万,那就算了。

裴琰之笑着说道,“因为是家宴,所以不接受点菜,只能预订,到时候会根据你来人的多少和季节,给你做一桌子冷热荤素搭配的菜样,价钱不贵,人均二百到一千五吧!”

台下的不少观众们眼中露出了一丝喜色,京城这地方,这价钱还行啊,吃不起人均一千五的,二百的还是可以的啊!

裴琰之笑眯眯的说道,“刚才跟大家说了一下我们梨园行前台后台的一些规矩,接下来我要说一些其他的规矩,现在咱们这个网络直播很多啊,尤其是这个打赏的功能,不过我的直播间我就直接把这个打赏的功能给取消了,说到这个打赏啊,我们京剧界从古至今都有着这样的形式,只不过现在跟过去的打赏方式不一样了,现在都是上花篮,送花,送小礼物,过去可是直接让台上扔东西,上一期我也说过这个,当时就有观众说给我扔块板砖,啊,气得我啊,下台之后,我就给了他一板砖,结果,这次他没来吧,所以,希望你们以后说话注意一点,我可不是什么好惹的!”

看着裴琰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台下的观众都是笑得前仰后合的。

裴琰之正儿八经的说道,“我这个人是不提倡我的粉丝给我打赏的,因为现在买一张戏票就已经很贵了,你已经买票来支持我了,这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而且这个打赏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端,就像你打赏了一百块,别人打赏两百,你觉得没面子,你下次打赏五百,他就打赏一千,这种竞争是非常常见的,而且很不好,容易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不论是我的直播间,还是我的演出,我希望大家来就行,别送东西了,太破费了!”

看着这么宠粉的裴琰之,台下的颜粉们也是激动不已,这样的偶像才值得我们去追捧。

裴琰之站起身来,微微躬身,说道,“我们京剧界有这么句话,叫做没有君子不养艺人,我们一直都说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句话,我从小的时候,父亲和师父都这么说,我一直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现如今,自己当上了班主,终于知道了,作艺的不容易啊,各位,真是指着各位的每一张票钱养家糊口,所以,在这里,裴琰之代表双庆班的各位演员,给我的衣食父母们鞠一躬,多谢大家的抬爱,希望大家一直支持我们!”

台下的观众都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鼓掌叫好。

裴琰之缓缓坐下,笑着说道,“在我们梨园行,还有一个非常大的规矩,过去的时候,京剧演员很少会在一个地方一直唱戏的,我之前也说过,京城学艺,津门成名,魔都赚包银,也就是说全国各地你都要去,尤其是那些大的地方,我们叫大码头,而到了这些大码头之后,我们有一个规矩,叫做拜码头。

拜码头这个行为非常的重要,应该是我们京剧演员出门唱戏的第一要素,比如说,前年我跟师姐李正素一起去洛杉矶演出的时候,到了那第一件事,就是要拜访当地的华人商会,不过因为梅兰方京剧团一直跟华人商会有合作,所以当时很顺利,但是我听说过,有一个京剧团也想要打开美利坚的市场,但是他并没有跟华人商会谈妥,结果去了之后,铩羽而归。

在过去,京剧界有几个大码头是必须要去的,首先就是京城,然后津门,魔都,江城,有很多人不知道江城的重要性,毕竟这是鄂省的省会,而且还是当年中华民国的临时首都,重要性可见一斑。

现在好比说我要离开京城,到什么地方去唱戏,就好比说到魔都吧,现在就不叫拜码头了,就是开个发布会,意思就是打点一下当地跟我这个演出相关的一些关系,比如说,媒体的朋友,还有一些京剧界的朋友,我师父的朋友,这个意思就是各位,我来了,请大家捧场,有钱的捧个钱场,有人的捧个人场。

但是在过去的时候,拜码头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是开发布会,那是要正儿八经的到当地的那些大富豪,大混混的家中,规规矩矩的上拜帖,拜码头!”

喜欢从戏曲大佬到天王巨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从戏曲大佬到天王巨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