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从戏曲大佬到天王巨星 > 第四百章 京剧里奇怪的规矩

裴琰之叹了口气,说道,“梅兰方大师是真正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怹的伟大不光是体现在怹的表演技巧上,更是体现在怹的品性的高洁上,对于京剧艺术的追求上。尤其是在那样一个物欲横流,刀光剑影的时代,这样的品质就更加的难能可贵了,所以,京剧界有那么多的大师,也只有梅兰方先生能够成为京剧的代名词。”

台下的观众也是频频点头,就算是那些从来不听戏的人,也都知道梅兰方先生的鼎鼎大名,更别说现在京剧界的最高奖项,就是以梅兰方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可见梅兰方大师对华夏京剧界的影响之深,影响之广远。

裴琰之话锋一转,说道,“其实啊,京剧界还有一出很有名的‘粉戏’,估计很多戏迷朋友们都清楚,叫做《游龙戏凤》!”

台下不少懂戏的观众都是一脸惊讶,因为这出戏也是很有名气的,说的是正德皇帝微服私访,也就是出去浪,遇到了卖酒的李凤姐,出言调戏的故事。

裴琰之笑着说道,“这出戏里面有一个‘粉’词,就是当时正德皇帝调戏李凤姐,人家是大姑娘,当然害羞了,最后把正德皇帝推出门去,然后关上门,不一会,这个演正德皇帝的老生又上来了,站在门前,推了推门,推不开,说了一句,大姐,你好紧啊!”

台下的男同志们都是一脸坏笑,女同志都是一脸的羞怯。

坐在角落里的李蛋笑得眼睛都没了。

侧幕的董倾情也是一脸羞怯的呸了一口,一脸的不好意思。

裴琰之则是哈哈一笑,说道,“到了后来,这段词就改成了,‘啊,大姐,这梅龙镇上的门户,好紧那!’哎!你不给我开门,梅龙镇上的门户好紧,这就是后来我们逐渐净化舞台以后,又要保留这个戏的表演,又不能显得低级下流,所以,《贵妃醉酒》《游龙戏凤》是当年若干出‘粉戏’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幸存者!

讲到这里,我想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传统京剧里,有没有爱情?”

裴琰之这一问,让台下的观众都开始深深地思考了起来。

而裴琰之则是拿起了旁边放着的小茶壶,美滋滋的喝了一口水,说了半天,也是有些口渴了,正好找个机会喝口水,真是机智。

忽然,台下传来了一个声音,“有!”

裴琰之赶快把这口水咽了下去,看着说话的观众,笑眯眯的问道,“比如呢?”

“王宝钏啊!”

裴琰之微微一笑,说道,“你觉得这个是爱情!”

“当然了,她一直等了十八年啊!”这是一个小女生,一脸的稚嫩,一看就是个学生。

裴琰之笑着问道,“你觉得王宝钏等了薛平贵十八载就是爱情?”

“对啊!多么浪漫啊!”小女生眼中晶晶亮,一副憧憬的样子。

裴琰之真是不忍心打破她心中的那一份纯真和美好,但是还是要让她知道人心的险恶,让她要经历一下社会的毒打。

裴琰之摇了摇头,说道,“这个不叫爱情,不知道这出戏你是否完整的听过呢?”

小女生点了点头,说道,“听过啊,这不是武家坡吗?”

裴琰之继续问道,“那你听过彩楼配吗?”

小女生一脸茫然的摇了摇头。

“大登殿呢?”

小女生继续摇头。

裴琰之一脸苦笑的说道,“也就是说这出戏,你只听过武家坡吗?”

小女生一脸奇怪的说道,“武家坡不就是一出戏吗,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裴琰之拍了拍额头,笑着说道,“看来这里面是有一些误会,对了,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知道《红鬃烈马》这出戏的,请举一下手!”

稀稀拉拉的有十多个人举起了右手,二百个人,这样的比例可真是不多啊。

不过裴琰之也是很欣慰了,毕竟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年轻人,没听过也很正常。

裴琰之又问道,“那看过《红鬃烈马》的请举手!”

这一下,就剩下了一个人孤零零的举着手。

裴琰之眼中露出了一丝惊讶,没想到还真的有人听过,于是让人送了麦克风过去,问道,“你听过,那你应该是个资深戏迷了,你贵姓啊,啊,姓石,好,石先生,不如您给大家普及一下《红鬃烈马》和《武家坡》的关系!”

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戴着一副半框眼睛,一副儒雅的样子,一看就是一个文化人。

他笑着说道,“我也不算是什么资深戏迷,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京剧爱好者,我喜欢京剧,也就这两年事情,关于这个《红鬃烈马》和《武家坡》的关系,其实很简单,《红鬃烈马》是一整出戏,而《武家坡》是其中的一个片段,刚才裴老板说的《彩楼配》和《大登殿》都是其中的一折!”

裴琰之点了点头,说道,“这位石先生说的很对,而且用词也很准确,一折,我们京剧行话管《红鬃烈马》这样的戏叫做本戏,也叫全本戏,也就是整出戏,而《武家坡》《大登殿》属于折子戏,意思就是全本戏里的一折,过去因为这个全本戏啊里面有的地方很没意思,很无聊,大家不爱看,所以现在很多的京剧演员,只唱折子戏,因为折子戏就是全本戏里面最精彩的一折,观众们也喜欢,演员们也不用太花心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我们京剧界一般来说,认为京剧中有爱情,但是我们不讲爱情,有什么呢,友情,亲情,世情,也就是世态人情,我们把这个爱情归入到了世情这个里面,因为过去的婚姻不在爱情的基础上,盲婚哑嫁,那个时代讲究门当户对,为了繁衍后代,为了利益捆绑,为了家族的荣辱,没有什么爱情不爱情,戏曲里的所谓的爱情,只不过是老百姓心中的一种美好的憧憬罢了!

其实京剧里不讲爱情这个也是有原因的,当年从第一代京剧人程长庚大老板开始,到谭鑫培先生,这属于是京剧界的第一批京剧人,我们称为骨子老生,也就是说在我们京剧发展的前一百五十年左右,编出来的戏目大多都是这种骨子老戏,因为都是以男人为主的戏,那就不讲究什么爱情!

直到旦角的崛起,以梅兰方先生为代表的旦角开始跟老生平分秋色,而且,大量的女性观众开始进入剧场,大家都知道,女性观众你让她看打戏,看唱工戏,她不爱看,所以大量的感情戏就被编纂了出来,而且那个时候的戏很贴近那个时代女性的心态,我看戏,戏里的那个旦角怎么跟我这么像啊,感怀身世,她就喜欢看,她心中对于感情的不圆满,在看戏的过程中,圆满了!

因为有了这种市场的需求,所以,以梅兰方先生为代表的‘四大名旦’就开始有了自己的私房戏,而因为有了这些爱情戏的出现,所以,老生这个就没有那么重要了,要知道,京剧界最开始的时候,老生是主角,唯一的主角,当年的旦角都是配角,最早的旦角被人称为‘捂着肚子傻唱’,就是只管唱,脸上可以没有任何的表情,什么表情都可以没有,就唱。

再说了,老生这个行当自然而然的就跟爱情戏没有关系了,因为老生是中老年男子,不管哪出戏,也没有中老年男子谈恋爱的说法吧,除了那些调戏人的话,那就不算了!”

台下的观众也是嘿嘿一笑。

裴琰之拿起旁边的手机,说道,“前两天,我翻微博的时候,看到有个朋友给我发私信,说我在第一期里讲的一些小故事很有意思,他听了之后就对京剧充满了好奇感,而且他还听说我们京剧界很多规矩,希望我能够在节目中说一说,那今天,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说一说,梨园行里的一些规矩!”

不光是那位观众想听,现场的所有观众都是好奇心大涨,因为在他们的心里,这个京剧界就是一个很神秘的组织,听说里面的规矩森严,让外人都是十分的好奇。

裴琰之认真的说道,“知道我们在小的时候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台下的人都是一脸好奇。

裴琰之笑着说道,“去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我表演的那个小品大家应该都还记得吧,我那三位老师里面最后那一位,话里话外归结到一起,就是我最怕的那句话,没有规矩!”

台下的观众都是想起了当初舞台上搞笑的一幕,不由得纷纷忍俊不禁。

裴琰之苦笑着说道,“我在舞台上表演的内容,大多都是正儿八经的真事,就说这个旦角儿吧,行动坐卧走,你都得拿着个劲儿,手怎么动,眼神怎么看,走怎么走,坐怎么坐,笑怎么笑,这都是小时候一棍子一棍子打出来的。要想人前显贵,必定后台受罪,这是真理!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句话,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这句话说的就是我们京剧舞台上的规矩,在舞台上,我们扮演的都是角色,可能你这个演员四十岁了,但是你演的是一个小生,也就是年轻人,但是他徒弟才二十岁,老生演员,上台来,演的是这位的父亲,这位当师父的该喊爹你就得喊爹,你们到了台下之后,你再抽你徒弟嘴巴子这是你的事,但是在台上,没有什么辈分啊,年龄啊这些问题,但是到了后台,辈分低的见了辈分高的,你该鞠躬的鞠躬,该磕头的磕头!

梨园行的后台是非常神圣的,不是什么人说进就让进的,后台是演员,乐队,服化道所有这些工作人员的私人禁地,非请勿入,这里的规矩是最讲究的,首先,好比说我们这个院子吧,七点半开戏,所有人五点半之前你就得到了,在上台之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拜祖师爷,一来是请祖师爷保佑今天的演出顺利,二来呢这是京剧演员心中的一块圣地,我们有祖师爷,我们有传授,心里要装着祖师爷,装着观众,今晚肯定没问题。其实现在很多的电视剧啊电影啊开机仪式,都是要供奉一下,这其实就是跟我们梨园行学的。”

台下的观众一脸恍然大悟,现在的电影电视剧都会有个开机仪式,也都是全体工作人员和演员,都是拿着香,供奉一下,有的讲究的,还有祭品,弄的很正式的样子,原来这些都是跟梨园行学的啊。

裴琰之继续说道,“在我们后台,有一个非常大的禁忌,我们京剧演员的服装不是挂起来的,而是要叠起来放在衣箱子里,而这个大衣箱,在后台,是绝对不允许坐的,有的小演员不懂规矩,唱完戏累了,想要休息一下,直接坐在大衣箱上,后台要是有老人看见了,上去就是一巴掌,这是后台一个大忌讳!”

台下的观众都很纳闷,大衣箱为什么不能坐啊,这又是个什么规矩啊!

裴琰之说道,“我们后台有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头箱,靴鞋箱,把子箱,里面装的东西各不相同,除了大衣箱之外,其它的衣箱都可以坐人,毕竟过去的后台地方就那么大,要是衣箱上不能坐人,估计就挤不下了,但是只有一种人可以坐在大衣箱上,就是丑角演员!”

“为什么呢?”

台下有观众也好奇,直接开口问道。

裴琰之对这种捧哏演员很喜欢,有这种小互动,他讲起来也是更加的有动力了。

裴琰之笑着说道,“因为我们梨园行的祖师爷不是别人,正是唐明皇李隆基,当年的唐明皇是一个酷爱戏曲的皇帝,自己写戏,编戏,也演戏,演什么呢,演丑行,你看现在的戏迷,票友,有票青衣的,有票老生的,有票花脸的,但是还真没有票丑行的,所以说,唐明皇可以算是一个大票友,大戏迷了,所以这个丑行的地位就高,毕竟祖师爷都是干这个的。”

喜欢从戏曲大佬到天王巨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从戏曲大佬到天王巨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