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 第214章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第214章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08:14 来源:免费小说

  陈东家脸上表情很不自然,颤声道:“是很惨,不过天下惨剧颇多,老朽一介草民,哪管得到他人,只管自己平安度日便罢了。”

  苏锦道:“只扫自家门前之雪,莫管他人瓦上之霜,明哲保身固然是好,但是若真与你无干本使也不会顶着寒风来见找你了,话归正题,本使还是问你这个问题,怎么回答是你的事,本使行事从不会一棍子打死,总是给人留些机会,希望你能抓住这个机会。”

  陈东家沉默不语,脸上的神情平淡无波。

  “上月月底,你家车行到底有没有接过一单生意?那生意便是派人派车去扬州城中偷运一批粮食出来,告诉你,这批粮食便是那位快疯了的冯敬尧私自囤积之粮,也是扬州数十万百姓的救命之粮,只要你说出这批粮食被拉往何处藏匿,便算你大功一件,本使的目的在找出粮食,可不是要找你麻烦。”

  陈东家张口欲答,苏锦伸手阻止道:“先莫急着答,你要想清楚。”

  陈东家捋了一把胡须,缓缓道:“老朽早说了,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你说的什么冯敬尧老朽根本就不认识,更别说是有生意上的往来了。”

  苏锦冷冷道:“你确定?”

  陈东家顿了顿道:“确定……”

  苏锦叹了口气道:“执迷不悟,冥顽不化,或者说是给脸不要脸,那就别怪本使了。”

  陈东家傲然道:“老朽活了一大把年纪,什么事没经过?人间冤狱倒也听闻了不少,只是没想到老朽也会遇到,倒要看看官府是如何诬陷良民百姓的。”

  李重见苏锦有暴走之势,生怕他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毫无凭据之下万一这小子暴脾气上来刑讯逼供,那可不是个朝廷官员应该做的事,出了人命固然是大麻烦,不出人命,人家也不会善罢甘休。

  于是忙道:“苏兄,此事还是查清楚为好。”

  苏锦笑道:“李兄,你当我是冤枉他是么?你不是一直想知道咱们怎么才能找到这个运粮之人么?你就站在一边看着此人现原形吧。”

  李重心道:“你若是刑讯逼供,说不得我也要阻拦你,无论与公与私我都不会坐视。”于是鼓着嘴巴坐在一边不出声了。

  苏锦转向陈东家道:“陈东家,你当真不说实话是么?”

  陈东家道:“老朽说的就是实话。”

  苏锦道:“好吧,我就不懂为什么你们这些人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说罢伸出那一只从进门开始便紧握的拳头,在陈东家面前摊开,问道:“你看这是什么?”

  陈东家拿眼一扫,顿时大惊道:“这是……这是……”

  苏锦将手一翻,手中物事噼里啪啦颗颗落于地上,笑道:“陈东家不会连稻谷都不认识吧?人说当官的读书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陈东家做生意难道也是这样?”

  陈东家冷然道:“老夫自然认得稻谷,但不知几粒稻谷跟此事有和何干系?”

  苏锦道:“当然有关系,因为这些稻谷便是刚才进门之前,本使在你家院子里停靠的大车上找到的,很显然是拉过粮食的,请问陈东家何时出车拉的粮食啊?”

  陈东家眼珠子乱转,猛然叫道:“栽赃,完全是栽赃,我家大车上何来粮食?定是你进门之时撒上去的。”

  苏锦当头啐了他一脸,骂道:“小爷会来栽赃你?你倒是自以为天衣无缝,车上残余的粮粒清扫的干干净净,但是你却忘了,大车虽不能言,但是也能审一审的;你掩饰的不错,只是还不够火候。来人,点起火把,将此人带到院中,本使要亲自让他看看,大车也是能说话的。”

  第四五五章真相浮出

  众人涌到院子里,点起了十余盏风灯,照的院子里一片亮堂;陈东家被两名兵士拎着双臂架到院子里。

  苏锦命令道:“将平板大车抬个几十架出来,轮子卸掉。”

  众人七手八脚的在大院一侧的停车处嘿呦嘿呦的抬了二十多辆大车板过来,放在空地上。

  苏锦指着光溜溜一尘不染的车板道:“陈东家,你可要看好了,你适才说本使栽赃与你,你看仔细些,这些车板上可有本使故意洒下的粮食?”

  陈东家嘟囔道:“那又如何?”

  苏锦道:“看仔细了。”转头朝众人下令道:“将车板子全部翻过来扣在地上,用木榔头逐个敲击,莫要敲坏了,省的陈大东家说我们毁坏百姓财物,但也不能太轻了。”

  众人一一照办,将车板翻转过来扣在地上,王朝马汉一人掐着一柄木榔头,啐了口唾沫,扬起榔头‘框框’的朝车板上乱砸,声音吵得附近的百姓纷纷点灯推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李重小声问道:“苏兄,这是作甚?”

  苏锦笑道:“不能对人动刑,只能拿这些大车下手了,或许大车会招供些什么。”

  李重翻翻白眼,心道:“也不知搞什么鬼,拷打大车,大车能开口说话么?”

  十几榔头下去,苏锦举手叫停,命人将车板抬到一边,一手拿过一柄灯笼,另一手拉住陈东家的袖子道:“陈东家,来看看这是什么?”

  众人随着苏锦的手指的方向一看,只见地面上星星点点到处散落着一颗颗的稻谷,数量虽不多,但是看的却是真切。

  苏锦笑道:“你还有什么话说?不得不承认你已经掩饰的很好了,不过却还是有破绽可循,你说你家中大车很长时间没生意,但是车辆上却微有些浮尘而已,显然最近曾经打扫过;当然车上又无灰尘算不得什么证据,但是你打扫的目的却非除尘,而是要将拉粮食时车上散落的粮食粒给清楚掉,以免落下破绽,我说的对不对?”

  陈东家惨白着脸一言不发。

  “你很懂得掩饰痕迹,只是做的不够细,或者是你根本就没想到,车架子是木板拼成的,这样的粗笨大车自然只求实用坚固,而不求精致,所以榫卯之处也不像做桌椅家具那般卯榫的严丝合缝,只要有缝隙的地方,都有可能落进去粮食粒,扫是扫不掉的,必须要像本使这般将之倒扣过来敲打才会落下,所以,你便露了马脚了。”

  陈东家辩无可辩,垂首不语。

  苏锦呵呵笑道:“不妨告诉你,刚才在屋内给你看的粮食确实是本使带来的。”

  众人大惊,专使大人居然承认这粮食是他带来栽赃的,简直教人难以相信。

  “不过这些粮食是我来天长的路上在兰若寺的地面上拾来的,正是和你这车上的粮食同出一源,我带来只是要跟这地上的粮食做个比较,以免你抵赖说这是陈年的旧谷子,大家看看,无论颗粒和色泽都是大同小异,基本上能够断定是同一批粮食。”

  李重带头鼓掌起来,这可真是神了,不服不行飞,苏锦就是能化腐朽为神奇,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陡然间便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来人,将陈记汇通车行东家拿下,带回衙门候审,车行内闲杂人等一律留在车行内,车行上封,擅动者作同谋处。”李重喝道。

  衙役们如狼似虎上前将陈东家锁牢,其余人分赴屋内宣布县令之命,顿时一片鸡飞狗跳,内堂内不一会便有哭声传来。

  “一人作孽,全家跟着牵连,可见作奸犯科要不得啊。”李重叹道。

  苏锦道:“一家哭胜过百家哭,心慈可以,手可软不得。”

  李重点头称是,忽然问道:“苏兄,我怎么就不明白,你凭借王朝马汉他们的探查禀报,三言两语便能断定这汇通车行有问题,难道你未卜先知?”

  苏锦笑道:“包大人说了,事无巨细必有因果,只要懂得如何去鉴别其实并不难。”

  李重拱手道:“请苏兄释疑。”

  苏锦道:“张龙回来禀报说汇通车行进不去,十几名工匠连夜修缮车架,这句话你听到了么?”

  李重道:“是啊,我在场啊,修缮车架本就是平常之事啊,车行的大车负载重物颇多,自然会有损坏,难道这也是疑点么?他们回禀之时不也说了其他三家院中也有毁坏的车驾么?”

  苏锦道:“车子损坏本来就是正常的,只是你不觉得他们修缮的时间有些不对么?”

  李重道:“有何不对?修个车子还需挑选良辰吉日不成?”

  苏锦道:“自然无需良辰吉日,但你想,既然数月无生意,修理车驾作甚?眼下即将到新年,便是修缮也基本上是年后进行,而且左右无事,白日修缮也可,为何连夜修理呢?”

  “为什么呢?”李重挠头道。

  苏锦没理他继续道:“以上只是其一,其二便是,你午后刚刚叫了他们去问话,回来后陈家车行便修理车架,显然是有些突兀,或许这陈东家急需要用车去做些什么,转运粮食什么的也并非没有可能。”

  李重更加迷惑了,问道:“这话又是怎么讲?”

  苏锦忽然神色严峻,思索道:“现在我想跟你打个赌,陈家车行的牲口棚中喂得定然是精料。”

  “精料如何?草料又如何?”李重快要哭了,自己也算是聪明人,怎么在苏锦面前就跟白痴一般,完全跟不上他的思路。

  苏锦大声道:“牲口棚在哪?”

  一名车行伙计战战兢兢的指着西南角的一片简陋的矮屋道:“在……在那边。”

  苏锦道:“走,去看看去。”

  众人涌向牲口棚中,几十匹骡马受到惊动,纷纷打着响鼻看着这帮涌来的不速之客。

  苏锦拿灯笼往食槽中一照,果然食槽内喂得是煮熟的豆饼拌着草料的精料,站起身来陷入思索中。

  众人见苏锦料事如神,不禁佩服的很,但是同时又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又不敢打断苏锦的思路,都直愣愣的杵在原地大眼瞪小眼。

  苏锦忽然长舒一口气道:“粮食应该是有着落了。”

  李重道:“本来就是有着落了,陈东家定然知道藏粮之处。”

  苏锦摇头道:“那可不一定,本来我的猜测是冯敬尧秘密指派了一个神秘人物雇佣大车和牲口去运粮,而此人跟车行只是单纯的雇佣关系,用的也只是大车而已,人手甚至都不是车行的人;陈东家不可能跟着车子前往,怎么可能知道藏粮食的地方?那人事了之后将车子归还,付了车资便罢,陈东家不会无聊到问主顾运些什么,从何而运吧?”

  李重张着嘴巴道:“这……要是这种情形倒是个麻烦事。”

  苏锦道:“但眼下不同了,情况有了改变,现在看来这位陈东家定然知道藏粮食的地方。”

  李重不耻下问道:“苏兄明说吧,可急死我了。”

  苏锦道:“我本对你打草惊蛇之举有所不满,但是现在看来倒是歪打正着,你想想,你一问此事,他便立刻回来修缮车架,还给牲口喂精料,这是要干什么?”

  李重好像抓到了什么,迟疑道:“苏兄是说,他察觉到我们在查粮食,所以打算将粮食转移?”

  苏锦一击掌道:“正是如此,牲口喂精料正是要干活的先兆,平日若无生意,谁会让牲口吃这些人都吃不上的豆饼渣?这就说明,要么这位陈东家便是冯敬尧指派的那个人,要么便是陈东家将消息透露给那个人,那人随即命他赶紧准备将粮食转移藏匿,所以他才会这么急着修车喂牲口。”

  李重连连点头,除此无他了,而且若是另有他人的话,陈东家跟此人定然捻熟的很,否则怎么会放心将车架牲口等物交予那人之手。

  李重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可是苏兄,我似乎听到赵虎兄弟回禀时也曾说,南城孔家圆通车行家的牲口也是吃的精料呢。这又作何解释呢?”

  苏锦呵呵一笑,指着院子里的车子道:“你们数数,这里有多少车子。”

  众人估摸了一下,有人答道:“连坏了的车子在内,也不过是百十辆车罢了。”

  苏锦道:“所以啊,陈家哪来那晚所用的两百辆车?”

  李重惊道:“你是说……孔家车行也参与其中为同谋?”

  苏锦彻沉吟道:“同谋未必,不过定然脱不了干系,或许只是借车而已,无需多说,命人带了那孔东家去衙门,咱们让他二人对对口供便什么都明白了。”

  第四五六章那一天

  是夜,天长县衙开堂夜审,几乎没有费什么劲,陈东家便全部招供了,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别人没有拿出证据的时候抵死抵赖,恨不能拿自己的娘老子祖宗八代发誓,但一旦铁证在前,心理防线被突破,却又如大堤溃散一泻千里。

  事情跟苏锦的推测差不了多少,这位陈东家名睿之,冯敬尧在扬州风生水起之时,陈睿之想方设法勾上了这条线,无他,天长是扬州府郊县,冯敬尧在扬州一家独大,倒也勾起了陈睿之想在天长县一统商界的宏念。

  可是凭他这个小小的车行,慢说是在天长商界,就算是在四大车行中他也只是个小跟屁虫,车行排名‘蒋宋孔陈’不是没有道理的,天长百姓正是根据实力来给了这个排名,第一大的自然便是蒋家顺丰车行了。

  陈睿之想来想去得出结论:没有靠山绝对不行!靠山找谁呢?显然是这位扬州府的大名人、大富豪、大善人冯敬尧了;私底下那些传言陈睿之也不是不知道,但是陈睿之却认为,关于冯敬尧的那些传言都是穷棒子们眼红的嫉妒之语,冯敬尧若真是像传言的那么可怕和凶狠,扬州官府又岂能无动于衷?说到底便是树大招风,没钱的见到有钱的总是不免酸溜溜阴兮兮的造些谣言,完全的仇富心理。

  可是陈睿之很郁闷,冯敬尧根本就没空搭理他,更别谈支持他在天长做大做强了;无可奈何之下,陈睿之只能忍耐,等候机会,希望某一天,冯敬尧能看在他时常去拜见的面子上给他以帮助和指导。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陈睿之都快要绝望了,时逢旱灾,生意清淡,亏损严重,陈睿之想死的心都有了。

  世间事往往如此,你以为山重水复,一觉睡醒却忽然又柳暗花明,幸运之神会在无知无觉之中忽然飞过来亲吻你的额头。

  那一天清晨,陈睿之刚撵走几个靠在墙根无所事事打瞌睡的伙计,他已经瞄了好几天了,年节下赶人不合行规,但是生意没有,工钱却要照付,陈睿之岂能不想点办法,上工打瞌睡这是最好的撵人滚蛋的借口,谁也不能说什么。

  就在几个伙计骂骂咧咧背着包裹出门的瞬间,陈睿之看见门口停下了一顶黑色的小轿,轿帘子掀开,下来了一个人,陈睿之擦擦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人正是冯敬尧。

  大名鼎鼎的冯敬尧,戴着黑色的毡帽,穿着普通的衣饰,看上去极为怪异,但是陈睿之一眼便看到了那只大大的歪到一边的鼻子,还有那鹰爪一般的手中,握着的一对圆溜溜咔咔转动的铁球。

  冯敬尧低垂着头,转身付了轿资便一头扎进车行的院子,陈睿之忙上前要打招呼,冯敬尧做了个手势,直奔屋子里去了。

  陈睿之明白了,冯大善人这是微服来访,不欲让外人知晓,于是赶紧会意的挥退几名围上来的伙计,一撩袍子追在冯敬尧的身后进了屋子。

  冯敬尧开门见山的告诉陈睿之,眼下扬州城中自己有一批货物需要运出城来,希望陈睿之能帮自己安排人手和车架,并当场掏出三百两白银作为酬劳。

  陈睿之傻了,这难道是在做梦么?三百两白银,合市价近四五千贯,自己这个车行一辆车的人工加上车马费用一日不过六百文,这要出车多少次才能赚回这么多钱呢?虽然生意兴隆之时车行全年的收入也在数千贯,但今年生意清淡入不敷出,在这时候的一笔大生意不啻为沙漠中的旅人见了甘露,洪水中的溺者抓到了救命的稻草。

  惊喜还不止这些;冯敬尧接下来给了他更大的惊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