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地主家的小娇娘 > 第52章

地主家的小娇娘 第52章

作者:苏 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8 04:17:23 来源:书海阁

康广寿实在觉得这谢家大姑娘是个妙人,无论得了她多少好处,最后发现吃亏的总是自己。

上次弄了一千匹的棉布来,这还没隔几个月呢,就来求名字了。他一个堂堂县太爷,有时候有一种对方把自己当小厮使唤的错觉。可人家说的好听,知道县太爷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仰慕县太爷的才华,所以特来求取一个名字。这刘福根低声下气的样子,让康广寿怎么也开不了拒绝的口。

刘福根从县衙回谢家,高高兴兴的将康广受今日给谢家少爷拟定名字的那张纸头低到了谢玉娇的跟前。

“承德……承什么德啊,还巴望着谢家捐银子呢!”谢玉娇念了头一个,这眉头就皱到一起去了。

刘福根吓的只急忙就低下了头去,幸好徐禹行也在,听了遍开口道:“这是有典故的,出自《汉书·礼乐志》‘詔抚成师,武臣承德’。”

刘福根听了,直一味跟着点头。谢玉娇哦了一声,把这个名字直接就给漏过去,往后面瞧了一眼,嘴角倒是露出一丝笑意来,只递过去给徐禹行瞧了一眼道:“舅舅你看,叫朝宗如何?”

谢玉娇也不知道这朝宗有没有出处,只想到如今这小娃儿出生,可谓是祖宗保佑,叫朝宗既朗朗上口,听着又有文化。

徐禹行只低头想了片刻,脸上透出笑来,开口道:“沔波流水,朝宗于海,此乃海纳百川的意思,确实是一个好名字。”

谢玉娇眨眨眼睛,抬起头问徐禹行道:“舅舅,这句话也有出处吗?”

徐禹行笑道:“这是自然的,这句是《诗经·小雅》里面的句子。”

谢玉娇闻言,只撇了撇嘴,脸上带着几分笑道:“这康大人也真有意思呢,让他取个名字,倒跟掉书袋子一样的了。”

徐禹行知道谢玉娇虽然是玩笑话,但想起康广寿是一方父母官,自然是要有些威严的,便沉声道:“娇娇,不可无礼,康大人学识渊博,这些名字都有出处,说明他是用了心的。”

谢玉娇平常虽然厉害,但是在徐禹行跟前还是有几分小孩子的样子,只笑着道:“舅舅的学识也渊博呢,不是都知道处处嘛!”

徐禹行只低眉笑了笑,想当初他也是十几年寒窗苦读靠过秀才的,后来父亲升迁,家里出了事情,举人就没考中,这耽误一回就是三年,再后来就没有了要继续考下去的心思。知道出了事情,居家来了江宁,从此在谢家做起了长工来。

晚上用过晚膳,谢玉娇就把谢朝宗这个名字告诉了徐氏,既是县太爷赐的名字,徐氏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可心里高兴,嘴上还是一个劲宝贝儿宝贝儿的叫,所以全家人也都跟着这么叫。就连谢玉娇平常问起来,也都是问:小宝贝今天乖吗?喝了几回奶?又尿了几回?

徐氏见她这样喜欢孩子,又想着等出了孝,谢玉娇也要十七岁了,年纪确实也不小了,倒时候可得给她好好物色一个上门女婿了。

这日子过的安生了,一晃也就到了年底了,虽然今年谢老爷去了,可到底谢家也有了添丁之喜。谢玉娇也就刀子嘴豆腐心了一会,没克扣族里的叔伯亲戚们,除了往年该有的油盐米粮之外,另外每家每户都给了一匹杭绸料子。

再过两日就是除夕,沈石虎在外院帮着账房的孔先生分发东西,谢玉娇趁着这个时候,把账务清理一下,就可以关了账,过一个安生年了。两个管家看着谢玉娇算盘拨的噼里啪啦的响,谁也不敢出一声大气,只在书房里静静的等着,等谢玉娇蘸了墨水,将最后的数字填清楚了,放下了毛笔,这才开口道:“大小姐,前几日您让我去查问的,谢家宅如今有七十岁以上老人的人家,我已经清点出来了,一共有四十三家,其中三家是去年来的难民。”

谢玉娇一边听,一边记录了下来,谢家宅两百多户的人家,总共只有四十三家人家里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可见这古代寿命的底下了。谢玉娇叹了一口气,抬眸道:“这四十三家你另外每户准备五斤细米、五斤油、一斤糖,命人送过去,说是我们谢家专门孝敬老人的,让他们好好孝顺老人,不能不尽孝道。”

陶来喜家里头还有老爹老娘呢,正好就在这四十三户人家里头,听了这话,只高兴道:“大小姐又做善事,奴才的爹娘又要天天在佛前保佑大小姐了。”

谢玉娇便玩笑道:“大管家,你就别笑话我了,我知道我现在名声够差的了,所以也只好撒点银子,买个好名声了。”

陶来喜知道谢玉娇这是自谦,大姑娘心善却总是这样说,让人越发觉得心里难安了起来,只笑着道:“上回我们在蒋家村买的那几块地,那边的佃户没有一个不说大小姐好的,说我们谢家租子有少,税钱也少,逢年过节还有送东西,比起给蒋家当佃户,不知道舒坦了多少。听说那蒋国胜死了,蒋家村还有人载歌载舞的,手舞足蹈呢!一个个都夸姑娘是观世音菩萨在世,专门救苦救难去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谢玉娇平常也听到一些传言,只是没有陶来喜说的这样好听,一般大多数都是这么说的:那个谢家大姑娘可厉害,活生生就把姓蒋的给弄死了,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她,不然怎么死的你都不知道呢!

陶来喜汇报完了工作,就轮到刘福根了,刘福根端着一长笑脸,如今瞧着比以前体面多了,毕竟是要代表谢家跟县衙打交道的人了。

“大小姐,县太爷说今年咱们谢家又是江宁县头一个交租大户,明年还要表彰我们家,还说让大家伙都跟我们家学着,不拖延时间,准时交租,也好让官府好做一些。”

今年粮食丰收,谢家宅的仓库本就不够放,谢玉娇又怕秋雨来了淋湿粮食,所以但凡是要交去衙门的,一律没有入库,直接在仓库门口过秤就送去了衙门,结果别的地主家粮食还没收到库里面,谢家的租子都已经交全了。就谢家这个速度,康广寿不高兴就奇怪了。

谢玉娇只点了点头,又想起一件事情来,问陶来喜道:“大管家,我听说除了我们谢家宅,有好几个村庄的仓库都漏雨,今年雪又大,你之前安排人修房顶了吗?”

陶来喜闻言,只点头道:“都安排了,还安排了人专门看管仓库,本来老爷在的时候,这些粮食是都要运到谢家宅来放的,深怕那些村子上的人不老实,去偷粮食,可今年粮食丰收,我瞧着不够放,这路上运送又浪费人力,就索性在每个村找了可靠的人,专门看着仓库,我都嘱咐过了,到了晚上不准见火星,确保粮食万无一失。”

谢玉娇见陶来喜办事老城,也就按下了心来,这些粮食一来是要留着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吃的,二来还是明年的粮种,要是出了意外,钱是小事,耽误了农事就是大事了。

谢玉娇以前五谷不认,如今也知道秋收水稻夏收麦的道理了。

以前外头生意进项大,田租这一块,谢老爷从来没指望有多少盈利,可最近北边打的越来越凶了,谢玉娇明白,粮食才是根本,这个时候有钱有粮才能让自己安心。

办完了事情,谢玉娇便打发两个管家都走了,自己手上的事情也办完了,就在正房里头,一边逗着小宝宝,一边跟徐氏说话。只见外头婆子笑嘻嘻的走进来,见了谢玉娇只开口道:“姑娘快出去瞧瞧,门口跪着一大帮的老头老太,说是来给姑娘磕头的。”

谢玉娇这时候正抱着朝宗打晃晃,惹得朝宗高兴的直吐泡泡,听说外面有人磕头,便把孩子递给了徐氏,那边徐氏只问道:“怎么会事儿,那些老头子老太太过来做什么?”

谢玉娇便把今儿吩咐陶来喜的事情说了一遍,徐氏闻言,只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笑着道:“难为你还能想到这些,连你爹也没想到过。”

谢玉娇听徐氏这样表扬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只笑着道:“我是瞧着他们如今年纪大了,也下不去地了,以前年轻时候肯定也是我们谢家的老佃农了,总不能如今年纪大了,就不管他们了。”

古代又没个社会保障体系,年纪大了,干不动农活了,就意味着要开始吭小了,幸好谢家宅这一带都是民风淳朴的,并没有听说有什么虐待父母的事情,谢玉娇有时候也会出门在村庄的小巷子里走一走瞧一瞧,看着那些年迈的老人,多少有些不忍心,便趁着过年,稍微意思意思,也算是尽一份心了。

“那你快点出去吧,他们年纪大了,跑这一趟也不容易,你见他们一面,也好让他们早些回家去。”

谢玉娇点了点头,特意走到房里的梳妆台前照了照镜子,见自己打扮得体,这才跟着婆子一起往外头去了。

徐氏瞧着谢玉娇这样,心里只说不出的高兴,抱着谢朝宗道:“小宝贝儿,你长大了可要和你爹还有你姐姐一样,多做善事,孝顺老人,知道不?”

谢朝宗这会儿才一个月出头点,能听懂就奇怪了,不过他如今是个很好的聆听者,反正不管大人跟他说什么,他老老实实吐几个口水泡泡就成了啦==

喜欢地主家的小娇娘请大家收藏:(wuxia.one)地主家的小娇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