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重生香江之大亨时代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市值破百亿

重生香江之大亨时代 第三百一十一章 市值破百亿

作者:樟树下一书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1 09:18:41 来源:88小说

在九龙荃湾的大涌道南,靠海的一端有一个高档别墅社区。

这里濒临维多利亚湾,空气清新,周边人口也不是很多,可谓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地方。

但是这别墅区在开发之前却是德士古石油公司的油库所在地。

当时有不少地产商都看中了这块地,想将其开发成高端住宅区。

不过当时德士古石油公司油盐不进,根本不同意转让,就算是怡和过来询问也被他们怼了回去。

怡和面对华商的时候可以横行霸道,但是面对德士古这家巨头,就算是在香江,照样给怡和甩脸子,怡和还不敢怎么样。

其实德士古之所以不想装让,也是因为它这油库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的不错,在旁边不远,就是荃湾码头,非常便于油品的运输。

不过怡和没有办到的事情被李超人给办成了,他联合或者说买通当地的宗族,经常骚扰德士古油库,这搞得他们不厌其烦。

但是面对当地的土着他们也没有好的办法,就算叫来港府来处理,也只能让他们消停一会,过一段时间又会卷土重来。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在二十世纪的当下,这些阿美利加人也不敢像对待印第安人那样赶尽杀绝,所以最终他们实在受不了,选择搬迁。

李超人也趁机将这块土地给买了下来,开发出了这样一个高端别墅社区。

这个社区建成之后,总共有二十八栋独立别墅,宣传号称对应二十八星宿。

一开盘就被抢售一空,不过更多是鬼老购买这里的别墅,所以说只要地理位置好,一些噱头是次要的。

这也是李超人进入住宅地产所赚的第一桶金。

这个社区到了现在仍然是一个在香江颇有名气的别墅区。

而在其中的二十六号别墅内,一位中年男子在客厅里拿着一份《信报》报纸认真地看着,但是他拿着报纸的手却因为太过用力,手背上的青筋都清晰可见,展现出他心里的不平静。

这个中年男子就是刚刚将佳宁集团运作上市的佳宁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陈松青。

这栋别墅可不是他刚买的,而是在几年前他就将其买下来了。

陈松青通过和裕民财务合作,套现出了这么多资金,除了用于公司的发展以外,他当然也不会委屈了自己,同样拿出一部分钱,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栋别墅也是他在七八年的时候买的。

本来将佳宁集团送上市,陈松青可谓是意气风发,手握大笔资金的他正准备大展拳脚。

但是他却没想到,八零年刚开年,香江接二连三地发生不少让人热议的事情。

首先是霍应东和胡应相同时看上香江电话公司,本以为会是一番龙争虎斗,但是最后却虎头蛇尾,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退场,最后的赢家反而是怡和集团。

这让陈松青忍不住怀疑,霍应东和胡应相两人是不是在演戏给怡和集团看的。

实在是在天天日报刊登的交易信息来看,两人在香江电话公司的操作赚大了。

陈松青不知道的是,他还真的猜对了。

这件事情虽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着实吸引了一波关注。

接下来,雷蕴荣的和记黄埔宣布停牌,酝酿着大动作,这更是让大家翘首以待。

从这件事情当中,陈松青也是看到了自己和雷蕴荣在声望上的差距,压根就没有可比性,同时这也让他膨胀的心微微安静下来。

现在,雷蕴荣正式收购三大发钞银行之一的有利银行,他所公布的银行未来发展规划,更是让华人银行成为全港热议的对象。

这也是让陈松青非常无奈的地方,目前似乎整个香江的注意力都放在雷蕴荣这个人身上,前不久还备受追捧的佳宁集团却已经热度不在了。

虽说不是无人问津,但也是和佳宁集团上市时不可同日而语。

本来准备趁热打铁,继续行动拉升佳宁集团股价的他不得不暂时停下来,在雷蕴荣风头正盛的时候做事,效果显然会大打折扣。

所以陈松青不得不暂避锋芒,等这一番热度过去了再说。

不过陈松青显然也低估了雷蕴荣的受追捧程度。

压根收购有利银行的事件热度还没有过去,雷蕴荣新一波的热度又再次袭来。

在今天的《信报》的独家报道中,他们用头版头条刊登一条新闻:

《合并!和记黄埔整合金门建筑和九龙建业!》

看着这特意标红的几个大字,陈松青就知道自己的计划还需要再往后推迟了。

同时陈松青不禁在心里暗骂信报,就知道舔雷蕴荣,后来也反应过来,信报他么的是雷蕴荣旗下的产业,人家舔雷蕴荣是天经地义。

在心里骂过之后,陈松青也是心里羡慕,什么时候自己的名声也能犹如雷蕴荣般这么响亮。

陈松青也是意志坚定之辈,在心里感慨了一番之后,放下手中的报纸,回到书房去完善之后佳宁集团将要展开的计划。

其实在《信报》刊登出这个新闻之后,很多人都犹如陈松青般心里诸多感叹。

那些股民和机构也算真正知道之前和记黄埔停牌原来是酝酿这个动作,不过继而他们却是大喜。

因为他们意识到,和记黄埔之前都在保密,现在却公布出来了,表明和记黄埔即将重新开盘了。

就凭现在这样的热度,和记黄埔重新上市之后股价肯定会迎来大涨。

毕竟金门建筑和九龙建业可是香江排名第一第二的建筑公司,之前金门大厦都还卖了十二个亿呢。

而对于商界内的人来说,雷蕴荣将金门建筑和九龙建业整合进和记黄埔也表明,他已经极大程度上掌控了这家曾经的四大洋行中仅次于怡和的洋行。

在他入主和记黄埔之后一直保持着低调,这么久以来唯一的动作就是将都城地产卖给了陈家的大昌地产。

现在雷蕴荣也终于是开始搞大动作了,将金门建筑和九龙建业整合进和记黄埔,这也让和黄一跃成为香江建筑能力最强的公司。

第二天,雷蕴荣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在证监会提前走好了程序之后,上午十点,和记黄埔股票正式重新开始流通。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和记黄埔的价值未来会越来越高,所以股价也是蹭蹭地往上涨。

不到一小时,股价涨到了十五块,此时和记黄埔公司的市值在八十亿四千万港币,但是这都还不到和记黄埔的实际价值。

整合两家公司前,和记黄埔的市值就超过七十二亿,这两家香江排名前二的建筑公司加起来的价值超过了十亿。

这些在那些股民和机构心里都有明确的估值,所以和记黄埔的价格一点也不停歇,持续地上涨。

不到三个小时,和黄的股价来到了十七块,和黄的市值也来到了九十一亿港币。

不过此时和记黄埔的股价的上涨速度已经明显放缓了,到下午收盘时,股价来到了十八块,总市值业达到了九十六亿港币,还差四亿港币,和记黄埔的股价就将正式突破百亿港币!

不知道是不是全体股民都得了强迫症,在第二天上午,和记黄埔的股价就攀上了十九块,总市值正式突破百亿,达到了一百零一亿。

和记黄埔也成为香江第二家市值达到百亿港币的公司,第一家则是汇丰银行。

虽然很多人很早就预料到了和黄重新上市股价会上涨,市值有很大可能突破百亿。

但是当这成为现实的时候,他们还是忍不住惊叹。

百亿啊!

这可是直接上了一个量级!

不过幸好,和记黄埔现在是一家华资公司。

而那些鬼老看到和黄市值过百亿,心里虽然酸的很,却还是很嘴硬。

比如怡和洋行的大班西门凯瑟克,他看到外界大肆报道和记黄埔市值过百亿的事情,嘴里不屑地说道:

“如果怡和和置地加在一起的话,怡和集团的市值早就过百亿了。”

虽然嘴上不屑一顾,但是西门凯瑟克在心里也不得不承认,和记黄埔大势已成,已经可以和怡和集团平起平坐了。

很多人都被和记黄埔的市值所吸引,很少有人注意到,和记黄埔公开的股东名单中,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除此之外,和记黄埔的另一个消息也同样是颇为引人关注。

和记黄埔大班韦理正式离职,新的大班由原公司总经理李查德担任,公司总经理则由马士民担任,和黄管理层也完成了更新换代。

韦理在离职后没有在香江多待,第三天就坐上了飞往伦敦的航班。

当飞机正式起飞的时候,韦理才真正地松了一口气,看来雷蕴荣是遵守承诺了。

看着越来越远的香江,韦理感觉全身心的舒爽,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感。

另一边,正当外界都在对和记黄埔议论纷纷的时候,雷蕴荣却是没有太在意和黄的重新上市。

对于雷蕴荣来说,最重要的是把和记黄埔整合金门建筑和九龙建业的过程把控好,至于结果那是自然而然的。

和黄的市值能够过百亿,也在雷蕴荣的意料之中,根本谈不上惊喜。

不过雷蕴荣的资产大幅增多了,心里总是高兴,他可是这其中的最大赢家。

雷蕴荣没有受外界的影响,此刻的他正在和吴建明商量关于华人银行发行港币的问题。

“雷生,目前汇丰银行的发钞量占到香江整个发钞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华人银行肯定没有汇丰银行、渣打银行那样的实力,只能作为一个补充。”

“所以雷生你觉得发行多少港币合适?”

听到吴建明说出来的数据,雷蕴荣也是不得不感慨汇丰银行实力的强大。

渣打银行虽然名义上在香江和汇丰银行并列,但是从这个发钞量就能看得出来,两者的差距有多大。

雷蕴荣记得在八十年代后期,渣打银行差点被以马来首富、着名银行家邱德拔为首的华资集团给收购了,但是汇丰却从来没有过这种事情。

对于吴建明的问题,雷蕴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

“建明,这个发钞量的多少是有什么依据吗?”

“雷生,这可能比较复杂,一个经济体的货币发行量,会涉及到m0、m1、m2之类的概念。”

“一个经济体的货币需求量,专家们为其研究出了一个理论上的公司,大致和鸡的屁成正比关系。但正如外界无法摸清美元到底印刷了多少一样,只听统治者说说数据就好。”

“根据港府公布的数据,进入七十年代的第一年,也就是一九七零年,香江的鸡的屁超过了二百二十亿港元,人均鸡的屁超过了五千五百港元。”

“到了去年,也就是一九七九年,香江的鸡的屁超过了七百亿,人均鸡的屁超过了一万港币。”

“虽然受到了石油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整体衰退的不利影响,但香江经济还是处于腾飞阶段,鸡的屁年增长百分比达到了两位数,港币需求量可谓强劲。”

雷蕴荣听了吴建明的分析,还是有点半懂不懂的,毕竟对于这种比较专业的问题,他是真的不懂。

但是雷蕴荣也懂得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所以他不由说道:

“建明,你觉得发行多少港币合适呢?”

“雷生,华人银行恢复发钞尹始,理性循序渐进。而且汇丰银行负担八层以上响亮发钞量的大格局暂时不可能改变,所以我觉得两亿港币比较合适。”

“行,那就两亿!建明,这方面的工作你才是专业的,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随时提出来,就想你提出将住宅按揭年限最长延长至十年那样。”

这一措施是吴建明特地提出来的,他在了解情况之后发现香江的按揭市场比起阿美利加那边就像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之于身强体壮的大人。

而雷蕴荣之前是压根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情况,对香江的按揭市场一无所知。

他主要提出来的是关于给那些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方案。

但是对后世有了解的雷蕴荣听到吴建明的提议也是立马同意,然后经过两人的不断完善,才给出了最终版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