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被退亲后我嫁给了当朝大佬 > 第370章 松州的除夕

被退亲后我嫁给了当朝大佬 第370章 松州的除夕

作者:桑妺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9 14:35:09 来源:免费小说

  松州与台州冬日里是不同的景色,屋子里放着两个火炉,一家人边烤火边看着外面火树银花的雪景,颇有几分惬意。

  义德十七年的除夕夜,林诗茵现在怀胎五个月了,抱着肚子靠在封寒笙的胸膛上,因着前一夜没睡好而有些昏昏欲睡。

  封寒笙在低头看信,半响后摇了摇头,抬起头看林诗茵快要睡着的样子,轻轻捏脸,“现在用午膳?”

  林诗茵眼睛亮了一下,看他,“你现在忙完了?”

  封寒笙“嗯”了一声,说:“朝中现在就接不接回公主讨论了许久,最后因为文臣的劝说,决定先这样着。”他说到后头,话中带着点讽刺意味。

  林诗茵垂了垂眼,想到当初高大人建议贵女们跟着陪嫁过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善两个国家的关系。结果刚嫁过去不过一年,贵女死了能有三成,这些个大臣也只是惋惜她们死的早,却没有几个打心里为她们想一点半点的。

  “茵茵觉得,朝中很多文臣都仿佛被压断了脊梁,没什么血性。”

  封寒笙点头,“是这样,世间哪来的那么多权衡利弊,而且还是在还没发生的时候就权衡之后可能遇到的结果,然后因为害怕结果而放弃。”

  两人对着感叹了会朝臣们的软骨头,丫鬟们也把午膳给送了过来。

  大大圆圆的特制铜锅里装满了菌菇汤,丫鬟们把一叠叠切好的肉菜都给端上来,林诗茵坐直了身体,看着面前那一碟泡菜,没忍住,夹了一块。

  这泡菜是用鲜嫩的姜和刚下来的辣椒用山泉水泡制的,尝起来微辣中带酸,吃起来爽脆,口感特别好,林诗茵喜欢吃的不行。

  封寒笙在那边拿起筷子给锅中下食材,先是片成薄片的鱼,打碎了的虾泥,各种各样的蔬菜,之后便是牛羊肉,在锅里滚一圈之后被放到林诗茵的碗里,看她还在那吃泡菜,忍不住劝道:“这泡菜到底是腌制的东西,你如今怀着孕,还是少吃点为好。”

  林诗茵点头,乖乖放下泡菜,吃起涮好的菜肉。

  两人在这一个伺候一个吃,默契的很的时候,府中的四位幕僚先生也正在用膳。

  姬三公子出身最好,手里银钱最多,也最光棍,只让厨房用泡菜炒了两个小菜,然后买了这边一个酒馆里最贵的好酒,一口酒一口菜的边喝边吃,快活得很。

  周先生与周夫人夫妻恩爱,孩子也活泼可爱,一家人坐在一起听周先生说起府衙里遇到的一些事情,讲起封寒笙判案的经过,听的心情跟着跌宕起伏,连菜都顾不上吃了。

  谢先生和谢夫人都是略有点沉闷的性子,口才不如周先生,但是谢夫人也是读过诗书的女子,两人交谈着书中的内容,因为各自的理解不同而进行辩驳,倒也颇有意趣。

  而王先生和王夫人这边最是吵闹。王先生这些日子都跟谢先生一样在州学教书,但是他并没有谢先生的能力,所以在州学教学成果一般。也因此,有些埋怨王夫人当初将他的信不经他同意的交到了封寒笙手中,因为育养院现在明显比州学要被封寒笙看重的多。

  他不开心,王夫人也不开心,“那位周先生,家中不过猎户出身,不过一个账房,却能跟在大人身边进出府衙,管理一州事务。而你的出身比他高多了,却只能每日前往州学教学,实在是大材小用!”

  王先生不愿与她争吵,想了想,只说:“周先生走南闯北多年,办事利落,大人这样安排也没错。”

  王夫人皱眉,“总不能让你一直这样教书吧,若只是为了教书,咱们为何要千里迢迢的来松州这个蛮夷之地。”

  坐在旁边的王四姑娘和王五姑娘对视了一眼,然后齐刷刷的低下头。果然,下一瞬王先生和王夫人就吵了起来。

  …

  育养院的孩子们今天很开心,今天清晨的时候,林诗茵让人给他们送来了一些菜肉和木炭来庆祝新年,此时孩子们正蹲在地上择菜洗菜,看着蔬菜的眼神散发着浓浓爱意。

  王石头年纪相对大一些,就在厨房里帮忙烧火。

  厨房里忙的团团转,肉的香味从锅子里传出来,有一位在之前的战争中失去家人也伤了腿的老人感叹道:“今天是我过得最热闹的一个除夕了,这鸡汤味道也香,回头孩子们每人多分几块肉,吃好喝好才能长的健壮。”

  一位一直都在育养院里生活的大爷忍不住说:“咱们得感谢秦王殿下打跑了吐蕃那群贼,还得感谢节度使大人重视咱们这些老不死的。不仅让人来给修了屋顶,修缮了屋子,还将茅厕都给改善了,现在在育养院住着,比我以前在家住着还舒坦。”

  王石头低着头不说话,偶尔伸手擦擦眼角被烟熏出来的眼泪。想想在外面择菜的那些弟弟妹妹们,一个个都比以前活泼了,就连天花都没有打倒他们,王石头眼中闪过开怀。

  …

  同样的除夕夜,赵生家食物的香气从厨房中窜出来,香的让人眉毛都要掉了。

  赵生从柴房里拎了几根木柴过去,递给母亲,“还好前些日子修了修柴房的屋顶,今年这些柴都没有再被淋湿。”

  赵母用大勺子搅了搅锅里的红烧肉,眼见着烧的差不多了,拿过筷子夹起来几块递给儿子,“你尝尝这肉烧的咸淡如何。”

  说完,她盯着面前的腾腾热气,幽幽道:“自从节度使来了松州,咱们家过得真不错,想来明年可以给你攒够娶媳妇的钱了。”

  赵生因为之前在封寒笙那里挂了脸,近来经常被叫到身边去当值,因为见识的多了,现在也不急着娶妻的事情了,只道:“儿子不急,倒是等过了年,可以请一位大夫给母亲好好调养调养,之前那些年还是太损伤身体了。”

  赵家温馨,盘阳县的张文生家也一样。

  张母带着他十岁的妹妹在厨房中忙活,张文生自己则在屋子里认真的抄写书籍,笔迹工整,纸面干净,精神力完全集中,这些抄写出来的书籍都是钱呢!

  不多时,张母来唤他一起吃饭,张文生连忙将笔墨都放好,走出来。

  张文玲身上穿着一件红色的新衣裳,是张文生给买的料子,张母慈爱的看着儿子,然后又看看女儿,轻声道:“以后不要再给你妹妹买衣服料子了,你抄书攒下的银钱留着读书用。”

  张文生不在意的摇摇头,“妹妹年纪还小,又是过年,穿件新衣服是应该的。母亲莫要太担心,儿子如今在州学一切都好。自从节度使大人来了之后,州学被翻修了,冬日里木炭、汤婆子等取暖的东西也早早的送来了,还有几匹大马可以让我们练习骑射,新来的谢先生教学经验丰富,很多儿子以前一知半解的内容谢先生都能解答。”

  “只等儿子以后高中,定要让母亲过上舒心日子。”

  他现在比以前更加自信一些,因为好多之前一知半解的知识,都被疏通了。

  ……

  镇国公世子府,善孝护国长公主现在的身份还不能公布出来,世子府上的下人大多只以为她是张姨娘的远方姐妹,行动间虽然算不上怠慢,但是也不够热情。

  五公主被丈夫劝说了一顿,知道自己这位九妹妹在这里的事情已经被宫中知道了,虽然不敢再像之前那样叫着要将她送回吐蕃,但是也不待见她,完全当作不认识这个人。

  不过,九公主到底是天家公主身份,是君,镇国公世子虽然不能向外公布她的身份,却也不能真的不把她当公主看,因此该有的她这边还是有的。

  除夕的中午,她面前的饭桌上摆了个满满当当,有小炒牛肉、清炖羊肉、清炒时蔬、麻婆豆腐,清蒸狮子头等八个小菜,还有山药枣泥糕、糖蒸酥酪等四色糕点并着当归鸡汤和鲫鱼豆腐汤两盅汤。

  宫女站在一旁给她布菜,看她吃的没什么胃口的样子,忍不住难过:“实在是委屈公主了。”

  九公主放下筷子,淡淡的说:“前些年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

  她在吐蕃的时候,每顿用的饭食甚至还比不得现在,那些牛羊肉更是要吃吐了。

  这么想着,她用帕子垫着,取了个糕点来慢慢吃着,边吃边在脑中盘算。

  吐蕃王膝下有五位皇子,其中大皇子最受宠爱,并且最有能力,被许多吐蕃贵族夸过有他祖父的风采。或许就是因为这位大皇子太有能力,吐蕃王才一直压着他,不让他太过冒头。

  而其他四位皇子,年长的武将脾气,暴躁的很,根本玩不过大皇子。年幼的太小,就算真的捡漏成了新任吐蕃王也不能服众。

  九公主现在只希望新的吐蕃王能是一位脾气直来直去的,到时候若是父皇不愿意将她接回京都,她只能回吐蕃,也可以摸清吐蕃王的脾气,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

  这时,有丫鬟端着汤盅走到门口,大声禀报:“姑娘,张姨娘命奴婢给您送来冰糖燕窝。”

  九公主回过神来,看了身边的宫女一眼,宫女自去接了过来。

  冰糖燕窝是镇国公世子郑子怀交代了张碧华特意炖出来的,用的上好的燕窝,晶莹剔透。

  九公主用勺子轻轻的舀了一点,刚要送入口中,手却一颤,勺子落在了桌子上,她整个人也跟着震惊般的站起来了。

  是她的错,她竟然忘了那位吐蕃王最小的弟弟。

  再一想到当时她不小心碰到这位王爷与一位大臣对话时的被他看过来的那一眼,心口微颤,有些后怕起来。

  ……

  另一边,京都。

  林诗婉这位刚嫁进宋家不久的新嫁娘匆匆赶回家,刚到林府,就被守在这里的钱氏身边的李嬷嬷给迎了进去。

  林诗婉边走边焦急的问:“祖母现在如何了?”

  李嬷嬷叹气,“老太君都开始说胡话了,大夫也拿不准,大老爷便作主让人请小姐回来。”

  林诗婉恼怒,“昨日便应该派人来告知我,我就算嫁出去了,也还是祖母的孙女呢!”

  老人年纪大了之后就不能生病,每次痊愈之后,身子骨都要差上许多,仿佛精气神都给耗没了,冷了热了都容易再次生病,林府的老太君现在就是这个情况。

  林诗婉走到慈安院,刚推开门进去,就感受到一股要将人烤了的燥热,连忙拽过站在身边的素情说:“素情姑姑,就算不能开窗通风,也可以稍微开开门,将屏风放在门口挡挡风,不然这般捂着,对祖母的身体不好。”

  “还有,那些床褥枕头什么的,都要每日换洗,一定要拿到太阳底下好好的晒过才能用。”

  素情点头,“奴婢知道了,只是先前太医说了老太君现下不能着凉。”

  林诗婉皱眉,“不能着凉,也不能这么捂着。空气完全不流通,祖母怎么受得了。”

  说着,她走进内室,就见祖母头上戴着大姐姐林诗茵之前送过来的抹额,有些虚弱的躺在那里,她连忙上前几步,蹲在那里抓住老太君的手贴脸,“祖母,您可一定要好起来。”

  老太君嘴唇动了动,声音极轻的念叨:“茵茵,茵茵……”

  林诗婉听到了,凑上前,“祖母,大姐姐又怀孕了,这会胎儿都五六个月了,您一定要好起来,到时候看看大姐姐的孩子。”

  她絮絮叨叨的跟祖母说了半个时辰的话,直到钱氏进来将她揪出去才不得不停下,然后被赶回了宋家。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一些科学养病方法起了点效果,老太君在她来后没多久,身子骨就好起来了,让如窦姨娘一般担忧老太君去世,家中男丁丁忧的人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