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侯门贵妾 > 第33章 购物

侯门贵妾 第33章 购物

作者:淡淡紫Y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30 02:46:26 来源:88小说

“啧啧,还是这位小姑娘有眼力,这件棉袍的颜色很衬这位小哥的身材跟容貌。”店掌柜适时地夸赞到。

到底是生意人,他夸赞顾客的同时也夸赞了自家的衣服。

汪彤儿伸手摸了摸衣服的料子还是比较柔软的,里面的棉衬也比较厚实。

“哥,你去试穿一下看看合不合身。”

汪家辉也不矫情,今天出来本来就是给他买衣服的。

于是把手里拎着的糕点放到柜台上,伸手从她手里把棉袍接了过去。

“小哥儿去那门帘子里面换衣服。”掌柜用手指了指后门那儿的方向。

“嗯。”汪家辉答应着,回头叮嘱汪彤儿道:“彤儿先坐那儿等一会,哥哥马上就换好衣服。”

“哦。”汪彤儿乖巧地答应道。

“小姑娘吃块糖果。”掌柜很是客气地把柜台里面案桌上放糖果的碟子,端来送到她面前。

“哦,谢谢掌柜。”汪彤儿从那碟子里拈起一块芝麻扔进嘴里,顿时一股芝麻的香甜在嘴里四溢开来。

她无聊地在店里四处逛了一下,见靠里面的丌桌上有做棉袍的半成品。心一动,问道:“掌柜,这块布料怎么卖”

“这是做棉袍的半成品料子,你要布料那边有的是,随便挑。”

因为是做棉袍的所以里面已经铺着一层棉花,且里子也跟棉花缝合着。只要买回去自己就能做棉袄跟棉裤的。

汪彤儿想跟掌柜的买下来给爹爹做两套棉衣,爹爹身体的特殊,是买不到成衣。

掌柜的见她诚心想买,仍然是打八折卖给她。

转头又看见柜台扁箩子里放着好几对的棉耳套子,不由问掌柜道:“这耳套子怎么卖”

汪彤儿穿过来总共也没一个月,逛了两次街。

正是隆冬季节,虽说今儿阳光明媚,可是西北风不但吹得脸颊子皴了,耳朵也冻红了。

想起王婶子纺锤上的棉线,打算着买些来给自己还有哥哥织条围巾吧。哥哥的脸颊跟耳垂上都有了冻疮。

“小姑娘,这耳套子等会儿送两副给你兄妹俩戴吧。”

掌柜的心想大年初一就有财进了,今年生意肯定红火。

这耳套子本来就是零碎料做的,不值几个钱。

“诶那就先谢过掌柜了。”

汪彤儿心想这掌柜真会做生意,不但打折还送赠品。跟现代的商家营销手段有一拼。

此时,汪家辉刚好换了衣服出来喊妹妹看他身上的新衣服:“妹妹,你看——”

“啧啧!”

汪彤儿不由眼前一亮,这件靛蓝色的圆领竹纹棉布袍,哥哥穿在身上整个人清秀又俊郎。

真是人靠衣裳马靠鞍啊!

还是新衣服,穿在身上精神许多。假使日后哥哥出息了,穿上鲜亮的锦袍肯定更是俊美不凡。

汪家辉从妹妹亮亮的眼神中看出来她是中意这件衣服的。

“那就买这件衣服吧,待我进去把它换下来。”

“哎!不用,今天是新年艾!本来就应该穿新衣服的。”汪彤儿忙出声阻止道。

“嗯啊嗯啊!小姑娘说的是,这位小哥就不要换了吧。”

“也行。”

汪家辉自我感觉这件棉布袍子穿在身上很舒服也暖和。

汪彤儿从哥哥手里把旧棉布袍接了过来,等她折衣服时才发现,这件半新的旧棉袍子原来已经补了好几个补丁,只是,从外面看一点都看不出来是补了补丁的。

原来补丁补得很巧妙,这说明补衣服人的手不但巧,针线活也精湛。

这补衣服的巧手肯定是娘亲咯。

帮哥哥买了衣服再帮爹爹买了布料,汪彤儿又拉着哥哥去寻卖笔墨纸砚的书肆,到了书肆陪哥哥买齐全了文房四宝。

回去时她记得离家不远又间粮食铺子的,就是不知道今天开不开门营业。

她想买些米面回去,最好能再买点猪肉,大过年的家里竟然猪肉都没有。

没想到生猪肉没看见,却看见一个卖熟食的摊子。

摊子上鸡鸭鹅驴肉齐全,汪彤儿每样都买了一点。

趁卖熟食的摊贩子用干荷叶包裹时,眼尖地看见前面竹竿子挑着酒肆的酒铺的开着半扇门,忙跟哥哥说一声:“哥,我去买两壶酒。”

她也不知道爹爹喝不喝酒

只是这大过年的家里只留爹爹跟哥哥父子二人太过冷清,父子俩有碗老酒喝喝这才有过节的气氛。

“好,你把银子拿去买酒。”汪家辉从钱袋里掏出个银角子递给她,“不用,我这里还有银锞子没花呢!”汪彤儿对着他挥了挥手,一溜烟地跑取酒铺里去。

她还没进门就闻见一股酒香,她前世为数不多几次喝过红酒,对酒不是很懂。

乖乖!一进门见不大的酒铺里摆放着十多口酒缸,柜台里是灌满酒的各式酒坛子。

“小姑娘是买酒的吗”这时一个三十岁左右的身穿棉褐,头戴幞头的酒保走上前来来,满脸堆着笑问道。

“嗯。”

“我要买二斤酒味醇厚不上头的好酒。”

汪彤儿不想买什么寡淡的水酒还有烧刀子的烈酒,要买就买口味纯正的好酒。

“有有有,这一坛刚从酒窖里取出来的十年陈酿,口味浓香,哪怕是小姑娘你喝了也是口齿留香,不上脑的。”

“只是价格嘛,有点贵。”

酒保见小姑娘衣服光鲜,虽不是富家小姐也应是家境不错的人家。

“嗯这一小坛子酒有多重卖多少文钱”汪彤儿想着不管多贵,总归是有价格吧。

“这一小坛子酒是三斤重,今儿是大年初一优惠价,只要给三百文。”

“哦,可我只有银锞子,没带小钱。”汪彤儿暂时还没弄明白一两银子是多少文钱。

因为各个朝代银两替换铜钱时换算不同,有一两银子换一千文钱,有的朝代一两银子能换一千六百多文铜钱。

“没关系,俺们这有秤,你把银锞子拿来秤一下就行。”

因为银锞子有大有小,小的有05钱的1钱重的,大的银锞子有2钱3钱重的不等。

不是每颗银锞子都是足斤足两的,所以,客人拿来购买商品时,商家都会先用秤称一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